铁路车辆用双向可控液压防溜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1118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路车辆用双向可控液压防溜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缓冲挡车器,特别是一种铁路车辆用双向可控液压防溜顶。
铁路车辆,在不同的运行状态,如在编组场的尾部线路上为防止其溜车至相邻股道或在本股道上溜行,为保证编组作业的安全,通常以英国道蒂式减速顶代用。这种用于驼峰编组场溜放作业的减速顶为构成上、下腔并经节流孔贯通上、下腔的缓冲器,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由于其受速度因素的影响极大,即车辆运行速度高,形成的减速阻力大;车辆运行速度低,形成的减速阻力小。当将其用于编组场的尾部线路上作为防溜顶用时,车辆极缓慢的溜行速度,使这种减速顶的几乎不具有防溜作用,严重影响了编组作业的安全。特别是这种减速顶通常为不可控的,即一旦安装在线路上,便始终处于高出于轨面的工作状态。致使编组作业后送车时,仍处于高出于轨面的工作状态的减速顶将在很大程度上损伤机车及欲发送的车辆车轮的轮缘及踏面。为此,又公开了一种在减速顶上加装电磁阀,以控制减速顶的工况状态,这不仅又增加了减速顶结构的复杂程度及提高了产品的成本,而且,其仍需由机车及欲发送的车辆车轮的轮缘及踏面对其下压一次后,方能处于与轨面位于同一平面的非工作状态,即仍存在损伤机车及欲发送的车辆车轮的轮缘及踏面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防溜制动力不受速度影响、防溜效果好、减轻损伤车轮轮缘及踏面,并能用在装卸作业线上及到发线上的铁路车辆用双向可控液压防溜顶。
本实用新型由液压缸及支持阀组成,液压缸为由缸体、活塞杆及活塞组成并构成上、下腔的活塞缸,缸体底部设有底盖,缸体顶部外周设有与铁路钢轨连接的支架,缸体上设有与上、下腔贯通的上、下接口,上接口与供液系统连接;支持阀包括液控单向阀及溢流阀,支持阀经液控单向阀及溢流阀与供液系统及缸体下接口连通,并与缸体上接口连通。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液压缸及支持阀组成,液压缸为由缸体、活塞杆及活塞组成并构成上、下腔的活塞缸,缸体底部设有底盖,缸体顶部外周设有与铁路钢轨连接的支架,缸体上设有与上、下腔贯通的上、下接口,上接口与供液系统连接;支持阀包括液控单向阀及溢流阀,支持阀经液控单向阀及溢流阀与供液系统及缸体下接口连通,并与缸体上接口连通。使用时,将复数个本实用新型分别以其缸体顶部外周的支架安装在铁路钢轨上,并以缸体上的上接口及支持阀与供液系统连通。令供液系统向本实用新型供液。欲使本实用新型处于防溜作业状态时,供液系统经液控单向阀向液压缸下腔供液,使活塞及与其连接的活塞杆在下腔压力液的作用下上移,液压缸上腔压力液回入供液系统,使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呈防溜作业状态。当处在钢轨上的铁路车辆发生溜行,其车轮踏面抵压在本实用新型活塞杆顶端时,在铁路车辆重力作用下,使将液压缸下腔内的压力液压力提高,当其压力大于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溢流阀开启,液压缸下腔内的压力液经溢流阀及回液通道回入供液系统,并吸收一次铁路车辆溜行的动能,当铁路车辆依次压过复数个本实用新型时,铁路车辆溜行的动能依次被复数个本实用新型吸收,直至铁路车辆动能被完全吸收而停止。当铁路车辆的车轮压过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杆顶端时,铁路车辆施加的重力消失,溢流阀复位关闭,液压缸下腔再次充满压力液,使活塞及与其连接的活塞杆在下腔压力液的作用下再次上移,处于防溜作业状态。
欲使本实用新型处于非防溜作业状态时,供液系统经缸体的上接口向液压缸上腔供液,使活塞及与其连接的活塞杆在上腔压力液的作用下下移,与此同时,供液系统压力液打开液控单向阀,使液压缸下腔压力液经液控单向阀及换向阀回入液箱,使本实用新型非防溜作业状态,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防溜制动力不受速度影响、防溜效果好,当编组作业、装卸作业后送车或发车时,能控制其处于非防溜作业状态,减轻损伤车轮轮缘及踏面,并能用在装卸作业线上及到发线上,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2、为
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溜作业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非防溜作业状态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液压缸1及支持阀2组成。液压缸1为由缸体11、活塞杆12及活塞13组成并构成上、下腔14、15的活塞缸,缸体11底部设有底盖111,缸体11顶部外周设有与铁路钢轨3连接的支架112,缸体11上设有与上、下腔14、15贯通的上、下接口113、114。如图5所示,上接口113与供液系统4连接。活塞杆12顶端121呈球面状。
如图2、图5所示,支持阀2为由阀体21、液控杆22、液控单向阀23及溢流阀24组成的整体结构,阀体21上设有连通供液系统4及液压缸1缸体11下接口114的下腔通道211、连通液压缸1缸体11上接口113的液控通道212及连接下腔通道211的回液通道213。液控单向阀23及溢流阀24最好为锥阀。液控单向阀23设在供液系统4与液压缸1缸体11下接口114之间的下腔通道211上。设有上、下顶杆221、222的液控杆22设在液控通道212内,并构成分别与液压缸1缸体11上接口113及下腔通道211贯通的上、下腔,并令其下顶杆222抵在液控单向阀23的截锥顶端。溢流阀24设在回液通道213上。
使用时,如图3、图4、图5所示,将复数个本实用新型分别以其液压缸1缸体11顶部外周的支架112安装在铁路钢轨3上,并以缸体11上的上接口113及支持阀2与由液箱41、液泵42及换向阀43构成的供液系统4连通。启动液泵42,欲使本实用新型处于防溜作业状态时,操作换向阀43,使液泵42经换向阀43及液控单向阀23向液压缸1下腔15供液,使活塞13及与其连接的活塞杆12在下腔15压力液的作用下上移,液压缸1上腔14内的压力液经换向阀43回入液箱41,使本实用新型呈如图3所示的防溜作业状态。当处在钢轨3上的铁路车辆发生溜行,其车轮踏面5抵压在本实用新型活塞杆12的呈球面状的顶端121时,在铁路车辆重力作用下,使液压缸1下腔15内的压力液压力提高,当其压力大于溢流阀24的调定压力时,溢流阀24开启,液压缸1下腔15内的压力液经溢流阀24及回液通道213回入供液系统4的液箱41内,并吸收一次铁路车辆溜行的动能,当铁路车辆依次压过复数个本实用新型时,铁路车辆溜行的动能依次被复数个本实用新型,铁路车辆溜行的动能依次被复数个本实用新型吸收,直至铁路车辆动能被完全吸收而停止。当铁路车辆的车轮5压过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杆12的呈球面状的顶端121时,铁路车辆施加的重力消失,溢流阀24复位关闭,液压缸1下腔15再次充满压力液,使活塞13及与其连接的活塞杆12在下腔15压力液的作用下再次上移,处于防溜作业状态。
欲使本实用新型处于非防溜作业状态时,操作换向阀43,使液泵42经换向阀43及液压缸1缸体11的上接口113向液压缸1上腔14供液,使活塞13及与其连接的活塞杆12在上腔13压力液的作用下下移,并经与缸体11上接口113连通的液控通道212进入液腔杆22构成的上腔,使液腔杆22下顶杆222抵压液控单向阀23的截锥顶端,打开液控单向阀23,使液压缸1下腔15压力液经液控单向阀23及换向阀43回入液箱41,使本实用新型呈如图4所示的非防溜作业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车辆用双向可控液压防溜顶,它具有液压缸,液压缸为由缸体、活塞杆及活塞组成并构成上、下腔的活塞缸,缸体底部设有底盖,缸体顶部外周设有与铁路钢轨连接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支持阀;液压缸缸体上设有与上、下腔贯通的上、下接口,上接口与供液系统连接;支持阀包括液控单向阀及溢流阀,支持阀经液控单向阀及溢流阀与供液系统及缸体下接口连通,并与缸体上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用双向可控液压防溜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持阀为由阀体、液控杆、液控单向阀及溢流阀组成的整体结构,阀体上设有连通供液系统及液压缸缸体下接口的下腔通道、连接液压缸缸体上接口的液控通道及连接下腔通道的回液通道;液控单向阀设在供液系统与液压缸缸体下接口之间的下腔通道上;设有上、下顶杆的液控杆设在液控通道内,并构成分别与液压缸缸体上接口及下腔通道贯通的上、下腔,并令其下顶杆抵在液控单向阀的顶端;溢流阀设在回液通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车辆用双向可控液压防溜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控单向阀及溢流阀为锥阀。
专利摘要一种铁路车辆用双向可控液压防溜顶。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防溜制动力不受速度影响、防溜效果好、减轻损伤车轮轮缘及踏面,并能用在装卸作业线上及到发线上的铁路车辆用防溜顶,提出本实用新型,它由液压缸及支持阀组成,液压缸为由缸体、活塞杆及活塞组成并构成上、下腔的活塞缸,缸体底部设有底盖,缸体顶部外周设有与铁路钢轨连接的支架,缸体上设有与上、下腔贯通的上、下接口,上接口与供液系统连接;支持阀包括液控单向阀及溢流阀,支持阀经液控单向阀及溢流阀与供液系统及缸体下接口连通,并与缸体上接口连通。
文档编号B61K7/00GK2324025SQ9722800
公开日1999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2日
发明者刘焕森 申请人: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