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尽头线安全报警停车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96027阅读:1530来源:国知局
铁路尽头线安全报警停车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铁路尽头线的安全报警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挡车器是安装在铁路尽头线端部,防止车辆溜逸时脱轨的安全设备。目前,冶金企业铁路尽头线多采用滑动式挡车器或固定式挡车器,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冶金车辆冲出线路,但冶金铁路由于受到现场条件制约,尽头线的安全距离不能达到《冶金企业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规定的10米,当机车故障、乘务人员疏忽等原因导致列车失控,此时列车的速度快,能量大,而尽头线安全距离短,不能按照预想及时停车,轻者造成挡车器损坏,严重情况下撞坏挡车器后冲出线路,造成脱线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碰撞挡车器,避免机车脱轨事故,从而保证调车和行车安全的铁路尽头线安全报警停车装置。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铁路尽头线安全报警停车装置,包括挡车器、车载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及与其连接的计轴器、电子制动装置、机车作用阀、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在轨道的股道处信号灯后部安装一对电子标签,在尽头线挡车器前部依次增设轨道传感器A和轨道传感器B,尽头线轨道旁安设ZNB型主机控制箱,尽头线外侧两股道间安装一基站;轨道传感器A和轨道传感器B均与主机控制箱连接,主机控制箱通过光缆连接基站,基站与安全运行监控系统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停车方法及有益效果为:
[0007]当机车进入道位时,对装在股道处的电子标签进行扫描识别,利用车载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对列车进行走行及定位信息矫正,并利用安装在机车车轴上的计轴器,对计轴数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列车最前端距离挡车器的距离,根据设定程序对机车进行逐级限速。机车通过逐级限速未达到最终停车的效果或由于设备、人为等原因导致机车未能及时停车时,安全停车装置实现终极作用。当列车第一轮对压到轨道传感器A时,信号传到主机控制箱,通过安装在主机控制箱内的无线发射系统将信号传递到基站,基站再将无线信号传递给机车上的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利用机车蜂鸣器进行报警,提示乘务人员,列车已接近挡车器,必须采取措施。报警提示时,乘务人员仍未采取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当,导致列车第一轮对压到轨道传感器B时,信号通过主机控制箱和基站传送至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安全运行监控系统控制制动阀,通过制动、鸣笛、撒沙等功能对列车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可有效防止机车撞上挡车器,避免机车脱轨事故,保证调车和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安全报警停车装置增设部分示意图;
[0009]图2是安全报警停车装置控制系统图。
[0010]图中:信号灯1、电子标签2、轨道3、轨道传感器A4、轨道传感器B5、挡车器6、基站
7、主机控制箱8。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铁路尽头线安全报警停车装置,是在原有挡车器6、车载安全运行监控系统计轴器、电子制动装置、机车作用阀、报警器的基础上,又在轨道3的股道处信号灯I的后部安装一对电子标签2,在尽头线挡车器6的前部依次增设轨道传感器A4和轨道传感器B5,尽头线轨道3旁边安设ZNB型主机控制箱8,尽头线外侧两股轨道3之间安装一基站7。其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轨道传感器A4和轨道传感器B5均与主机控制箱8连接,主机控制箱8通过光缆连接基站7,基站7安装在固定粧上,电子标签2安装在枕木上,基站7连接在安全运行监控系统上,计轴器、报警器及电子制动装置亦分别与安全运行监控系统相连,电子制动装置通过机车控制阀进行机车制动,实现安全停车。
【主权项】
1.一种铁路尽头线安全报警停车装置,包括挡车器、车载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及与其连接的计轴器、电子制动装置、机车作用阀、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在轨道的股道处信号灯后部安装一对电子标签,在尽头线挡车器前部依次增设轨道传感器A和轨道传感器B,尽头线轨道旁安设ZNB型主机控制箱,尽头线外侧两股道间安装一基站;轨道传感器A和轨道传感器B均与主机控制箱连接,主机控制箱通过光缆连接基站,基站与安全运行监控系统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尽头线安全报警停车装置,包括挡车器、车载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及与其连接的计轴器、电子制动装置、机车作用阀、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在轨道的股道处信号灯后部安装电子标签,在尽头线挡车器前部依次增设轨道传感器A和轨道传感器B,尽头线轨道旁安设ZNB型主机控制箱,尽头线外侧两股道间安装一基站;轨道传感器A和轨道传感器B均与主机控制箱连接,主机控制箱通过光缆连接基站,基站连接安全运行监控系统。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挡车器的损坏,避免机车脱轨事故,保证调车和行车安全。
【IPC分类】B61L3-08
【公开号】CN204605851
【申请号】CN201520262607
【发明人】张海涛, 张薇, 张国秋, 董汉明, 李士斌, 潘海涛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