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8707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司机室和车体,所述司机室和车体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司机室的后部设有端墙,所述端墙设有第一安装梁;所述车体的端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安装梁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轨道车辆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
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0002]轨道车辆的司机室是整车很重要的部件,司乘人员需要在司机室内进行各项操作以保证轨道车辆的安全运行。
[0003]现有轨道车辆的司机室与车体之间采用焊接固定方式,在轨道车辆行驶过程中,司机室与车体之间容易产生撕裂力,进而导致司机室与车体的损坏,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以提高轨道车辆的可靠性。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司机室和车体,所述司机室和车体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0006]所述的轨道车辆,优选的,所述司机室的后部设有端墙,所述端墙设有第一安装梁;所述车体的端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安装梁连接。
[0007]所述的轨道车辆,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梁设置在所述端墙的顶部和两侧,位于所述端墙的顶部的所述第一安装梁沿所述司机室的宽度方向延伸,位于所述端墙的两侧的所述第一安装梁沿竖向延伸。
[0008]所述的轨道车辆,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梁为槽钢,所述槽钢的凹槽内设有第一螺座,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螺座螺接。
[0009]所述的轨道车辆,优选的,还包括车架,所述司机室和所述车架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0010]所述的轨道车辆,优选的,所述司机室的底板上设有第二安装梁,所述第二安装梁与所述车架通过所述第二螺栓连接。
[0011]所述的轨道车辆,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梁位于所述底板的四周边缘处。
[0012]所述的轨道车辆,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梁为槽钢,所述槽钢的凹槽内设有第二螺座,所述车架上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螺座螺接。
[0013]所述的轨道车辆,优选的,所述司机室和所述车架之间设有橡胶垫。
[0014]所述的轨道车辆,优选的,所述司机室包括前面板和侧面板,所述前面板沿所述司机室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侧面板沿所述司机室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前面板和侧面板之间连接有斜面板,所述斜面板与所述前面板之间形成的夹角具有设定角度,所述设定角度大于或等于120度且小于或等于150度;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前窗,所述侧面板上设有侧窗,所述斜面板上设有角窗。
[0015]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由于司机室和车体为单独的部件且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因此,改善了司机室和车体的受力性能,在轨道车辆行驶过程中降低了司机室和车体之间所产生的撕裂力,避免了司机室与车体的损坏,提高了轨道车辆的可靠性。另夕卜,由于司机室为单独的部件,因此能够实现司机室的模块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司机室和车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司机室和车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司机室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01:司机室; 102:车体;103:端墙;
[0021]104:第一安装梁;105:连接板; 106:第一螺座;
[0022]107:车架;108:第二安装梁;109:第二螺座;
[0023]110:前面板;111:侧面板;112:斜面板;
[0024]113:前窗;114:侧窗;115:角窗;
[0025]116:第一螺栓; 117: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司机室101和车体102,所述司机室1I和车体102之间通过第一螺栓116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由于司机室101和车体102为单独的部件且通过第一螺栓116连接,因此,改善了司机室101和车体102的受力性能,在轨道车辆行驶过程中降低了司机室101和车体102之间所产生的撕裂力,避免了司机室101与车体102的损坏,提高了轨道车辆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司机室101为单独的部件,因此能够实现司机室101的模块化生产。
[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司机室101的后部设有端墙103,所述端墙103设有第一安装梁104;所述车体102的端部设有连接板105,所述连接板105通过所述第一螺栓116与所述第一安装梁104连接。由此,连接板105通过第一螺栓116与第一安装梁104连接以使司机室101和车体102连接,在轨道车辆行驶过程中,由连接板105、第一螺栓116和第一安装梁104受力,进一步改善了司机室101和车体102之间的受力性能。其中,轨道车辆可为轨道工程车辆或客车、货车等其他轨道车辆。
[002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安装梁104设置在所述端墙103的顶部和两侧,位于所述端墙103的顶部的第一安装梁104沿所述司机室101的宽度方向延伸,位于所述端墙103的两侧的第一安装梁104沿竖向延伸。由此,能够提高司机室101和车体102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的稳定性。
[003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安装梁104为槽钢,所述槽钢的凹槽内设有第一螺座106,所述连接板105上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螺栓116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螺座106螺接。由此,能够保证第一安装梁104的强度,并方便连接板105和第一安装梁104的连接。
[0031]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轨道车辆还包括车架107,所述司机室101和所述车架107通过第二螺栓117连接。由于司机室101为单独的部件,因此司机室101和车架107通过第二螺栓117连接,连接方便且能够改善司机室101和车架107之间的受力性能。
[003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司机室101的底板上设有第二安装梁108,所述第二安装梁108与所述车架107通过所述第二螺栓117连接。由此,第二安装梁108与车架107通过第二螺栓117连接以使司机室101和车架107连接,在轨道车辆行驶过程中,由第二安装梁108、车架107和第二螺栓117受力,进一步改善了司机室101和车架107之间的受力性能。
[003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安装梁108位于所述底板的四周边缘处。由此能够提高司机室1I和车架107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的稳定性。
[003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安装梁108为槽钢,所述槽钢的凹槽内设有第二螺座109,所述车架107上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螺栓117穿过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螺座109螺接。由此,能够保证第二安装梁108的强度,并方便车架107和第二安装梁108的连接。
[003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司机室101和所述车架107之间设有橡胶垫。由此,橡胶垫能够起到减振以及调整司机室101和所述车架107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作用。
[0036]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司机室101包括前面板110和侧面板111,所述前面板110沿所述司机室10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侧面板111沿所述司机室10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前面板110和侧面板111之间连接有斜面板112,所述斜面板112与所述前面板110之间形成的夹角具有设定角度,所述设定角度大于多等于120度且小于或等于150度;所述前面板110上设有前窗113,所述侧面板111上设有侧窗114,所述斜面板112上设有角窗115。由此,通过角窗115的设置可以提高司乘人员的视野范围。
[00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司机室和车体,所述司机室和车体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所述司机室的后部设有端墙,所述端墙设有第一安装梁; 所述车体的端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安装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梁设置在所述端墙的顶部和两侧,位于所述端墙的顶部的所述第一安装梁沿所述司机室的宽度方向延伸,位于所述端墙的两侧的所述第一安装梁沿竖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梁为槽钢,所述槽钢的凹槽内设有第一螺座,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螺座螺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架,所述司机室和所述车架通过第二螺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的底板上设有第二安装梁,所述第二安装梁与所述车架通过所述第二螺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梁位于所述底板的四周边缘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梁为槽钢,所述槽钢的凹槽内设有第二螺座,所述车架上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螺座螺接。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和所述车架之间设有橡胶垫。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司机室包括前面板和侧面板,所述前面板沿所述司机室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侧面板沿所述司机室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前面板和侧面板之间连接有斜面板,所述斜面板与所述前面板之间形成的夹角具有设定角度,所述设定角度大于或等于120度且小于或等于150度; 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前窗,所述侧面板上设有侧窗,所述斜面板上设有角窗。
【文档编号】B61D17/00GK205440360SQ201521108652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发明人】李晓琳, 钱兆勇, 马泳, 董耐强, 墨静
【申请人】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