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3122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摆动臂安装着前轮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特别涉及其车架的改进。
通过摆动臂安装着前轮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例如有日本特开平2-175483号揭示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前轮悬挂装置”。上述现有技术在该公报图1和图2所示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中,后车架3从备有踏置板17(标号是引用公报中的标号,下同)的左右一对底管22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在该后车架3上通过后臂4a、4b安装着后轮5,发动机8搭载在底管2、2的后部,立起管10、10从底管2、2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在该立起管10、10的上端部通过支座11、11安装着头管12,操纵手柄15支承在该头管12上,下支架20、20从底管2、2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在这些下托架20、20上可上下摆动地安装着下臂21,在该下臂21的前端部安装着前轮31。
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在底管2、2上接合着后车架3、立起管10、10、支座11、11、头管12和下托架20、20,从而形成为一体化了的车架1。
在该一体化的车架1上,①通过由后臂4a、4b和油压缓冲器6等构成的后悬挂系统组装着后轮5。②通过由下臂21和油压缓冲器38等构成的前悬挂系统组装着前轮31。③组装着操纵手柄15、轴40、转向臂30等的转向系统。
在组装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时,通常在最后的组装线中,把前、后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组装到车架1上。由于把各种部件组装到比较大的车架1上,所以,作业空间大。作业空间大时,作业者的行动范围大,作业者的负担增加,所以需要改进。
另外,由于在最后组装线上把全部零件组装到车架1上,所以,最后组装线大型而复杂。
另外,立起管10、10及下支架20、20焊接在底管2、2的前端部。由于是用焊接接合,所以,支承下臂21的下支架20、20的枢支位置和头管12的位置的尺寸精度不容易管理。因此,管理工作量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通过摆动臂安装前轮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中,①提高组装作业性,并使最后组装线简单化。②使支承摆动臂的支座枢轴位置和头管位置的各尺寸精度管理容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记载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在车架前部通过摆动臂安装着前轮并备有头管,在车架中间部装有踏置脚用的踏置板,在车架后部通过摆动式动力组件安装着后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架是通过在踏置板的下方位置处把后车架可分割地结合在前车架上而构成的。
根据该构造,在前车架上部分组装前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及前轮,得到前部的部分组装体。在后车架上部分组装摆动式动力组件和后轮,得到后部的部分组装体。将上述得到的前部部分组装体和后部部分组装体组装起来便完成了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由于前后分别地进行部分组装,所以提高组装作业性。在最后组装线中,只要将分别地进行部分组装的后车架结合在前车架上即可,可使最后组装线简单化。
权利要求2记载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在车架的前部备有头管,并且通过向前方延伸的支座和摆动臂安装着前轮,在车架中间部装有踏脚用的踏置板,在车架的后部通过摆动式动力组件安装着后轮,其特征在于,车架的前部含有头管和支座并为一体铸造品。
根据该构造,由于是一体铸造品,所以在成形车架的前部时,头管的位置和支座的位置相对于车架能自然而然地被决定。结果,支承摆动臂的支座的枢支位置也相对于头管位置自然而然地被决定。因此,头管位置和枢轴位置的各尺寸精度管理容易。
图1是本发明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架周围的左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车架、前悬挂系统及转向系统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前悬挂系统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车架的左侧视图。
图6是图5的6向视图。
图7是图5的7向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车架的结合部分的侧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把主支撑安装在后车架上的构造的后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的组装顺序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中的前车架的变形例图。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
“前”、“后”、“左”、“右”、“上”、“下”是从驾驶者方面看的方向,Fr是前侧,Rr是后侧,L是左侧,R是右侧。附图按照标记的朝向看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1(以下仅称为“机动两轮车”)中,在中央下部配置着框状的车架2,在车架2的前部,安装着悬挂前轮3的摆动臂式前悬挂系统4和与该前悬挂系统4分开的转向系统5,在车架2的后部安装着悬挂摆动式动力组件6和后轮7的后悬挂系统8,在车架2的后部上部安装着车座9。动力组件6将发动机6a作为驱动源。
机动两轮车1中,用前挡泥板11、前罩12、把手罩13、覆盖驾驶者腿部的护腿罩14、驾驶者踏脚用踏置板(低地板式踏置板)15、底罩16、中心罩17、后罩18、前后2个挡泥板19F、19R将车身从前到后围住。
踏置板15是与护腿罩14一体形成的树脂制品,装在车架2的中间部2M上,用小螺丝固定住。
车架2,在其中间部2M、即踏置板15的下方位置处具有分割线W,在该分割线W的位置将后车架2R可分割地结合在前车架2F上。关于车架2的详细构造将后述。另外,车架2,在后部下部安装着主支撑93和侧支撑95。关于这些支撑93、95的安装构造将后述。图中,21是后视镜,22是前灯,23是信号灯,24是散热器,25是载物架,26是尾灯,27是排气管,28是消音器。
图2是本发明车架周围的左侧视图。
前悬挂系统4中,支座31从车架2的前部向前方延伸,用上述枢轴32把侧面看呈大致倒U字形的摆动臂33的基端可上下摆动地安装在该支座31上。在摆动臂33的前端上通过中心销安装着可左右回转的车轴保持块35,在车轴保持块35上通过车轴36安装着可旋转的前轮3。即,将摆动臂33从车架2的前部向前方延伸,用摆动臂33悬臂地支承前轮3。
前悬挂系统4中,缓和摆动臂33的摆动方向的冲击、即来自路面的冲击的树脂弹簧43和减轻摆动臂33的摆动方向振动振幅的前减振器47是分开的,具体地说,把缓和摆动臂33的摆动方向冲击的树脂弹簧43,夹设在车架2与摆动臂33之间,并且,在车架2的前部用前减震器47悬挂摆动臂33。树脂弹簧43具有弹簧的作用,是用具有弹性的树脂制块构成的缓冲部件。
前减震器47的安装构造是,把前减震器47的一端部用枢轴48安装在后述头管柱51的基部右侧部(图的里侧),把前减震器47的另一端部用枢轴49安装在摆动臂33的顶部左侧部。前减震器47的一端部也可以直接安装在车架2上。
转向系统5中,头管柱51从车架2的前部上部向前斜上方延伸,在头管柱51的前端形成着头管52,在头管52上可左右旋转地安装着纵向的转向轴杆53,在转向轴杆53的上端部安装着杆式把手54,在转向轴杆53的下端部安装着转向臂55的基端部,在转向臂55的前端部通过连杆机构56连接着车轴保持块35的关节35a,由此进行前轮3的转向。57是把手。
如上所述,采用摆动臂形式的前悬挂系统4,把来自前轮3的大荷重通过摆动臂33和前枢轴32由高刚性的车架2承受,所以,可用车架2切实有效地承受大荷重。这样,大荷重不作用到头管柱51上。
后悬挂系统8中,后臂61从车架2后端部向后部上部延伸,在后臂61上用螺栓固定着支座62,在支座62上用后枢轴63可上下摆动地安装着动力组件6,在动力组件6上安装着后轮7,在后臂61上用后缓冲器64悬挂着动力组件6。
后缓冲器64在图中是配置在后轮7的跟前,一端部用枢轴66安装在后臂61的安装凸部65上,另一端部用枢轴67安装在动力组件6的支座6b上。
图3是本发明中的车架、前·后悬挂系统及转向系统的俯视图。
该图中表示了①摆动臂33从车架2的前部绕过前轮3地一边朝右弯曲一边向前方延伸。②转向臂55从车身中心CL处的头管52绕过前轮3地一边朝右弯曲一边向前方延伸。③动力组件6从车架2后部向后方延伸,用该动力组件6悬臂地支承着后轮7。
由于使摆动臂33从车身中心CL向一侧(右侧)偏置,使动力组件6从车身中心CL向另一侧(左侧)偏置,所以机动两轮车1的左右重量平衡。
图4是本发明中前悬挂系统的分解立体图。
该图中更具体说明了前悬挂系统4的构造。用前枢轴32把摆动臂33的支承管33a安装在左右支座31、31的枢支孔31a、31a上,用上下2个螺栓、螺母42、42把挟持板41连接在连结部33c、33c上,该连结部33c、33c形成在摆动臂33的板部33b上,用板部33b和挟持板41挟入树脂弹簧43,把安装板44穿过树脂弹簧43的安装孔43a,用螺栓46、46把安装板44的左右两端部安装到车架2的安装凸部45、45上,用枢轴48把前减震器47的一端部安装在头管柱51的基部安装凸部51a上,用枢轴49把前减震器47的另一端部安装在摆动臂33的顶部安装凸部33d上。
图5是本发明中车架的左侧视图,表示车架2的具体构造。
从侧面看,车架2的分割线W是从大致水平的车架2的上面向斜后方延伸的线。车架2在分割线W的位置处可分割为前车架2F和后车架2R。从侧面看,后车架2R从后端部连接着后臂61地延伸。
图6是图5的6向视图,表示前车架2F即车架前部的平面构造。
前车架2F由左右侧梁71、71、架设在该侧梁71、71前端间的前部横梁72、架设在该侧梁71、71后端间的后部横梁73构成,从平面看为呈大致口字形的框构件,是包含左右支座31、31、头管柱51和头管52的一体铸造品。上述左右支座31、31是将侧梁71、71的前端向前方延长而形成的。上述头管柱51从前部横梁72的前上部向前斜上方延伸。上述头管52设在头管柱51的前端。
由于车架2的前部、包含支座31、31、头管柱51和头管52地做成一体铸造品,所以在形成车架2的前部时,相对于车架2支座31、31的位置及头管52的位置自然而然地被决定。结果,支承摆动臂33(见图2)的支座31、31的枢支孔31a、31a的位置即枢轴位置也相对于头管52的位置自然而然地被决定。因此,头管52的位置和枢轴位置的各尺寸精度容易管理。
另外,由于将侧梁71、71的前端再向前方延长而形成左右支座31、31,并且包含着该支座31、31地将车架2的前部做为一体铸造品,所以,图2所示来自前轮3并通过摆动臂33作用到支座31、31上的大荷重高效地传递到侧梁71、71,可由整个车架2承受。由于整个车架2承受荷重,所以,可合理地用薄壁构件做成车架2。结果,可减轻车架2的重量,并降低价格。
该前车架2F例如是铝合金的压铸制品。
由于前车架2F俯视为大致口字形的框构件,所以可提高前车架2的刚性。
左右侧梁71、71,在后部上面具有分割面74、74,在这些分割面74、74上开设着4个连接用螺栓孔75…(…表示多个,下同)。
图7是图5的7向视图,表示后车架2R、即车架后部的背面构造。
如上所述,后车架2R从后端部上部连接着后臂61地延伸着。后架2R和后臂61,由左右侧梁81、81、架设在该侧梁81、81后部下端间的下部横梁82、架设在该侧梁81、81上端间的上部横梁83构成,从背面侧看为大致口字形部件。后车架2R是包含后臂地做成为一体铸造品的构件。该后车架2R例如是铝合金的压铸制品。由于后车架2R和后臂61从背面侧看为大致口字形框构件,所以,可提高后车架2R的刚性。
左右侧梁81、81在前部下面具有分割面84、84(见图5),在这些分割面84、84上开设着4个结合用螺栓孔85…,在背面开设着4个动力组件用支座安装螺栓孔86…,在后部下斜面87、87上开设着4个支撑支座安装用螺栓孔88…。左侧梁81在上部侧部设有后缓冲器安装凸部65。P是动力组件用后枢轴中心。
图8是本发明的车架的结合部分的侧剖视图。设在后车架2R前端的分割面84与设在前车架2F后端的分割面74重合,用穿在结合用螺栓孔75…、85…中的螺栓螺母89…结合。这样,在分割线W的位置,可将后车架2R可分割地结合在前车架2F上。由于分割线W是斜线,所以,可加大螺栓螺母89、89间的间距(分开距离)。因此,可提高前车架2F和后车架2R的结合刚性。
图9是本发明的把主支撑安装在后车架上的构造的后视图。后车架2R的左右侧梁81、81的后端部(后部下斜面87、87)上用螺栓92…安装着左右支撑支座91、91,在左右支撑支座91、91上安装从后面看为门形状的、可前后摆动的主支撑93,在左支撑支座91上安装着可前后摆动的侧支撑95。
由于车架2的刚性大,所以只用左右支撑支座91、91安装可摆动的主支撑93。因此,可废除已往所必需的朝车宽方向延伸的支承管,可减轻车辆的重量。
主支撑93,由于设有从左后部向左后方延伸的踏置部96,所以,可用该踏置部96进行主支撑的立起操作。97、98是拉伸弹簧。
下面,参照图10说明上述构造的机动两轮车1的组装顺序。
图10是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的组装顺序说明图。
(1)首先在第1部分组装线上,把摆动臂33、前轮3等前悬挂系统4和转向系统5部分组装到前车架2F上,得到前部的部分组装体1F。
(2)再在第2部分组装线上,把摆动式动力组件6、后轮7、后缓冲器64等后悬挂系统8和主支撑93部分组装到后车架2R上,得到后部的部分组装体1R。另外,在该工序中,也可以组装双点线所示的车座9等部件。
(3)接着,把后车架2R的分割面84重叠在前车架2F的分割面74上,用螺栓进行结合,这样把分别得到的前部部分组装体1F和后部部分组装体1R组装起来,得到半成品车。
(4)最后,在最后组装线,将辅助类部件、灯、罩等各种构件安装到上述半成品车上,便完成了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
如上所述,由于该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可分割地结合,所以,可用小规模的第1、第2部分组装线分别组装前部的部分组装体1F和后部的部分组装体1R。由于前部和后部的部分组装体1F、1R比成品车小,所以,组装各零件的所需作业空间也小。作业空间小,则作业者的行动范围小,可减轻作业者的负担。因此,更加提高作业性。而且,可在与最后组装线不同的任意最适当的场所组装前部、后部的部分组装体1F、1R。例如,也可在形成这些组装体的各零件制造工厂组装前部、后部的部分组装体。
由于把后轮7和主支撑93部分组装在后车架2R上,所以,在第2的部分组装线上,在组装后部的部分组装体1R时,即使没有特别的支承夹具,也能使组装中的后车架2R处于稳定的自立状态。
在最后组装线中,只要把分别部分组装起来的后车架2R结合到前车架2F上即可,可使最后组装线简单化,并且,在有限的空间内配置最后组装线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另外,在最后组装线中,与第1、第2部分组装线相比,作业空间大。作业空间大时,作业者的行动范围大,作业者的负担大。而由于把分别部分组装起来的后车架2R结合在前车架2F上,所以,减少最后组装线中的组装工作量,结果,可减轻负担。
另外,在组装性最好的踏置板15(见图1)的下方位置把分别部分组装起来的后车架2R结合到前车架2F上,所以,进一步提高了组装作业性。
图11(a)、(b)是本发明中的前车架的变形例图,(a)表示前车架的左侧面构造,(b)表示(a)的b方向构造。
该变形例的前车架2F,其特征是,把向前方延伸的左右支座31、31一体地形成在前部横梁72的前部。前车架2F的其它构造,与上述图5、图6、图8所示构造相同,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从略。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动力组件6的驱动源不限定于发动机6a,例如也可以是电动马达,或者是电动马达和发动机6a的混合。
权利要求1所记载发明中的车架2,只要是在踏置板15的下方位置可分割地将后车架2R结合在前车架2F上的构造即可,是否做成为铸造品在此不作限定。
权利要求2所记载发明中的车架2只要是至少前部包含支座31和头管52的一体铸造品即可,不限定于是铝合金的压铸制品。另外,是否分割为前车架2F和后车架2R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构造的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权利要求1记载的机动两轮车中,由于车架是把后车架在踏置板下方位置可分割地结合在前车架上而构成的,所以,把前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部分组装在前车架上,作为前部的部分组装体,另外,把摆动式动力组件部分组装在后车架上,作为后部的部分组装体,再将该前部的部分组装体和后部的部分组装体组装起来,可完成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
因此,可用规模小的部分组装线分别组装前部的部分组装体和后部的部分组装体。由于前部、后部的部分组装体比成品车小,所以,组装各零件所需的作业空间小,作业空间小,则作业者行动范围小,可减轻作业者的负担。因此,进一步提高了组装作业性。而且,可在与最后组装线不同的任意别的适当场所组装前部、后部的部分组装体。
在最后组装线中,只要把分别部分组装起来的后车架2R结合到前车架2F上即可,可使最后组装线简单化,并且,在有限的空间内配置最后组装线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另外,在最后组装线中,与部分组装线相比,作业空间大。作业空间大时,作业者的行动范围大,作业者的负担大。而由于把分别部分组装起来的后车架结合到前车架上,所以,减少最后组装线中的组装工作量,结果,可减轻负担。
另外,在组装性最好的踏置板下方位置,把后车架结合到分别部分组装起来的前车架上,所以,更加提高组装作业性。
权利要求2记载的机动两轮车中,将车架的前部包括头管和支座做成为一体铸造品,所以,在成形车架的前部时,相对于车架头管的位置及支座的位置自然而然地被决定。结果,支承摆动臂的支座的枢支位置也相对于头管位置自然而然地被决定。因此,头管位置和枢点位置的尺寸精度管理容易。
权利要求
1.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在车架前部通过摆动臂安装着前轮并备有头管,在车架中间部装有踏脚用的踏置板,在车架后部通过摆动式动力组件安装着后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架是通过在踏置板的下方位置处把后车架可分割地结合在前车架上而形成的。
2.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在车架的前部备有头管的同时,并且通过向前方延伸的支座和摆动臂安装前轮,在车架中间部装有踏脚用的踏置板,在车架的后部,通过摆动式动力组件安装着后轮,其特征在于,车架的前部有头管和支座,它为一体铸造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通过摆动臂安装着前轮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的组装作业性,并使最后组装线简单化。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1,在车架2的前部通过摆动臂33安装着前轮3并备有头管52,在车架的中间部2M装有踏脚的踏置板15,在支架的后部通过摆动式动力组件6安装着后轮7。车架2是通过在踏置板15的下方位置将后车架2R可分割地结合到前车架2F上而形成的。
文档编号B62K25/24GK1262200SQ0010119
公开日2000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8日
发明者中川光雄, 高柳真二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