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002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休闲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用于休闲、娱乐或代步时,供骑乘玩乐的休闲车,尤指其是一种具有一前车轮与二后车轮,并为前车轮驱动前进,而以控制杆配合控制连杆与传动连杆控制后车轮行进方向的休闲车。
背景技术
现代人工作忙碌,且生活步调快,而为了追求生活品质的更高享受,一般人在平常的日子里,均是汲汲营营的在为工作或事业努力打拼,鲜少有时间可以好好的休息,所以一到假日或有空闲时,就应该多到户外走走,或从事正当的休闲运动,借以能减轻平时所累积的压力,而一般人从事休闲运动时,常会利用各种器材的辅助,来调剂自己的身心,其中自行车或休闲娱乐用车,即是一种兼具有休闲娱乐及运动健身的器材。
而目前一般常见的自行车或休闲娱乐用车,均是由一车身主体于前、后方枢组有车轮,并于轮轴处设置有脚踏板而成,借此,当该自行车或休闲娱乐用车使用时,可供骑乘者直接骑乘,并以双脚踩踏以驱动脚踏板及车轮反复回转,进而达到驱使其行进,及交通代步、休闲娱乐或运动健身的效用;然而,该现有的自行车或休闲娱乐用车虽已相当普及,骑乘操作亦容易,但于实际使用时,仍存在有下述的缺失(一)其自行车或休闲娱乐用车使用时,是通过骑乘者的双脚交互踩踏于脚踏板上,并产生动力驱使车辆行进,虽然骑乘的过程可运动到下肢体,但却较无法对手臂进行同步的强化训练;(二)其自行车或休闲娱乐用车使用方式过于普遍,而无任何奇特之处,因此,容易让骑乘者产生厌倦感,并逐渐失去骑乘使用的兴趣。
因此,本实用新型人即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自行车或休闲娱乐用车较无法对手臂进行同步的强化训练,及易让使用者产生厌倦感等的缺失,思及创作的意念,于是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供骑乘使用的自行车或休闲娱乐用车,其所控制驱动前进的方式与控制方向移动的方式,原理设计大多均相同,骑乘使用上较易产生厌倦感,且不耐玩,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设计一有别于目前自行车或休闲娱乐用车驱动与控制方向结构。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休闲车,其车架主体是由前车架与后车架于其间以调整锁螺的锁迫所组接而成,且前车架上是借助花毂的设置而枢组有前车轮与脚踏杆,后车架上则利用二控制连杆及一传动连杆的连结,而能于把手杆的控制杆作动时,带动二后车轮跟着偏摆,以控制行进的方向,又后车架上装设有座椅,及能借助刹车组的设置,而让该休闲车于行进时可获得速度上的控制,或能完全停止运行,其中,车架主体前段为一Y形状的前车架,后段为一T形状的后车架,且前车架的后方端内塞结有一定位块,该定位块呈略小于后车架内管径的圆块状,使前车架组接于后车架内时,可借助圆弧面与方形面的四点相切接触撑抵,而让前车架能较稳固且较不虞晃动的插设组接于后车架内,又车架主体的中段处装设有调整锁螺及一把手杆,前端的开叉处则以花毂供前车轮枢组,再于该两侧处装置有脚踏杆,而后端两侧则各设置有一旋动装置,且旋动装置上设有一曲柄及一连接件,借以提供控制连杆与传动连杆能分别枢组上,另在后车架后方两侧往下均结合有一L形杆,该L形杆正好阻挡于曲柄的后方,调整锁螺设于车架主体之间,使车架主体可分为前车架与后车架二部份,用于分解与组合车架主体或调整车架主体整体长度,前车轮装设于前车架的前端,而前车架上于前车轮顶部,并配合前车轮而装设有一前轮盖,脚踏杆装设于前车轮两侧的花毂上,把手杆结合于后车架前段下方处,且其内部穿设有一内杆,该内杆的两侧端均设有外螺纹段,使控制杆可借助中空套接部的设置,而分别枢设于内杆的两侧端上,再以螺帽将其限位结合,以提供该二控制杆能前、后枢摆作动,又二控制杆的后方周缘均设置有枢结部,使二控制连杆的一端能分别枢组上,控制连杆的一端枢组于把手杆的枢结部,另一端则与后车架下方的曲柄相枢组,传动连杆的二端分别枢组于后车架的二连接件上,使二后车轮能借助传动连杆的设置,而达到同步偏摆作动的效果,后车轮结合于后车架的曲柄上,并与曲柄一同连动,另于后车轮上方由旋动装置而配合后车轮装设有一后轮盖,座椅设置于后车架的横杆上,刹车组装设于前车轮与把手杆的控制杆处。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休闲车,其借助躺下脚踏,双手再前、后施力推动或拉动控制杆的方式,不仅能运动到下肢体,更因施力推动或拉动控制杆时,会同步对手臂进行强化训练,及律动到上肢体,故该休闲车具有更完整的运动健身效果。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休闲车,其借助躺下脚踏令前车轮得到驱动的方式,以使休闲车前进,而控制方向则是利用控制杆的前、后枢摆,再以控制连杆与传动连杆带动后车轮同步向左或向右,而能得到不同于以往的使用操控,并更加耐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架主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块撑抵于后车架内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把手杆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结关系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操控并变换行进方向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曲柄与L形杆相抵触挡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将配合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请先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及图2本实用新型不同角度的立体组合图所示,其车架主体10是由前车架11与后车架12于其间以调整锁螺20的锁迫所组接而成,且前车架11上是借助花毂的设置而枢组有前车轮30与脚踏杆40,后车架12上则利用二控制连杆60及一传动连杆61的连结,而能于把手杆50的控制杆52作动时,带动二后车轮70跟着偏摆,以控制行进的方向,又后车架12上装设有座椅80,及能借助刹车组90的设置,而让该休闲车于行进时可获得速度上的控制,或能完全停止运行,其中车架主体10前段为一Y形状的前车架11,后段为一T形状的后车架12,且前车架11的后方端内塞结有一定位块111(请同时参看图3搭配图4所示,该定位块111呈略小于后车架12内管径的圆块状,使前车架11组接于后车架12内时,可借助圆弧面与方形面的四点相切接触撑抵,而让前车架11能较稳固且较不虞晃动的插设组接于后车架12内,又车架主体10的中段处装设有调整锁螺20及一把手杆50,前端的开叉处则以花毂供前车轮30枢组,再于该两侧处装置有脚踏杆40,而后端两侧则各设置有一旋动装置101,且旋动装置101上设有一曲柄102及一连接件103,借以提供控制连杆60与传动连杆61能分别枢组上,另在后车架12后方两侧往下均结合有一L形杆104,该L形杆104并正好阻挡于曲柄102的后方;调整锁螺20是设于车架主体10之间,使车架主体10可分为前车架11与后车架12二部份,用于分解与组合车架主体10或调整车架主体10整体长度;前车轮30装设于前车架11的前端,而前车架11上于前车轮30顶部,并配合前车轮30而装设有一前轮盖31;脚踏杆40装设于前车轮30两侧的花毂上;把手杆50结合于后车架12前段下方处,且其内部穿设有一内杆51(请同时参看图5所示),该内杆51的两侧端均设有外螺纹段511,使控制杆52可借助中空套接部521的设置,而分别枢设于内杆51的两侧端上,再以螺帽将其限位结合,以提供该二控制杆52能前、后枢摆作动,又二控制杆52的后方周缘均设置有枢结部522,使二控制连杆60的一端能分别枢组上;
控制连杆60的一端枢组于把手杆50的枢结部522,另一端则与后车架12下方的曲柄102相枢组,该把手杆50、控制连杆60与后车轮70间的连接关系,可再配合图6所示更清楚的表现出;传动连杆61的二端分别枢组于后车架12的二连接件103上,使二后车轮70能借助传动连杆61的设置,而达到同步偏摆作动的效果;后车轮70结合于后车架12的曲柄102上,并与曲柄102一同连动,另于后车轮70上方由旋动装置101而配合后车轮70装设有一后轮盖71;座椅80设置于后车架12的横杆上;刹车组90装设于前车轮30与把手杆50的控制杆52处。
继续参看图7所示,其骑乘时,是乘坐于座椅80上,且以斜躺的方式令骑乘者的双脚可穿过于二控制杆52间,并踩踏于脚踏杆40上,双手则能分别握持于控制杆52上,当骑乘者以双脚踩踏时,可借助花毂的棘齿盘卡止,而令前车轮30转动,以带动休闲车行进,而欲转弯时,则利用控制杆52的前、后枢摆,带动控制连杆60与传动连杆61,使二后车轮70能同步偏摆,以改变行进的方向,即欲左转时,是直接将右侧控制杆52往前推,使其能于把手杆50上往前枢摆,而当该控制杆52往前枢摆时,即能拉抵同侧的控制连杆60及曲柄102,使该侧的旋动装置101能顺势转动,并让右后车轮70经由曲柄102的带动,而往右侧偏摆,又当右后车轮70往右侧偏摆时,左后车轮70即能利用传动连杆61的拉抵,而同步往右侧偏摆,借以让该休闲车能向左转弯,向右转时,则反向操作,即可达成。
继续参看图8所示,由于后车架12后方两侧往下均结合有一L形杆104,且该L形杆104并正好阻挡于曲柄102的后方,故当休闲车于转弯操控时,可利用L形杆104供曲柄102挡止,而无转动角度过大,造成车架主体10与后车轮70间卡死,使休闲车无法顺利转动,或转动角度过大,而车速又较快时,有让休闲车翻覆的情事发生。
借助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其借助躺下脚踏,双手再前、后施力推动或拉动控制杆52的方式,不仅能运动到下肢体,更因施力推动或拉动控制杆52时,会同步对手臂进行强化训练,及律动到上肢体,故该休闲车具有更完整的运动健身效果;(二)其借助躺下脚踏令前车轮30得到驱动的方式,以使休闲车前进,而控制方向则是利用控制杆52的前、后枢摆,再以控制连杆60与传动连杆61带动后车轮70同步向左或向右,而能得到不同于以往的使用操控,并更加耐玩。
但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其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等同的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休闲车,其车架主体是由前车架与后车架于其间以调整锁螺的锁迫所组接而成,且前车架上借助花毂的设置而枢组有前车轮与脚踏杆,后车架上则利用二控制连杆及一传动连杆的连结,而能于把手杆的控制杆作动时带动二后车轮跟着偏摆,以控制行进的方向,又后车架上装设有座椅,及能借助刹车组的设置,而让该休闲车于行进时可获得速度上的控制,或能完全停止运行,其特征在于车架主体前段为一Y形状的前车架,后段为一T形状的后车架,且前车架的后方端内塞结有一定位块,该定位块呈略小于后车架内管径的圆块状,借助圆弧面与方形面的四点相切接触撑抵车架插设组接于后车架内,又车架主体的中段处装设有调整锁螺及一把手杆,前端的开叉处则以花毂供前车轮枢组,再于该两侧处装置有脚踏杆,而后端两侧则各设置有一旋动装置,且旋动装置上设有一曲柄及一连接件,借以提供控制连杆与传动连杆能分别枢组上,另在后车架后方两侧往下均结合有一L形杆,该L形杆并正好阻挡于曲柄的后方;调整锁螺设于车架主体之间,使车架主体可分为前车架与后车架二部份,用于分解与组合车架主体或调整车架主体整体长度;前车轮装设于前车架的前端,而前车架上于前车轮顶部配合前车轮而装设有一前轮盖;脚踏杆装设于前车轮两侧的花毂上;把手杆结合于后车架前段下方处,且其内部穿设有一内杆,该内杆的两侧端并均设有外螺纹段,使控制杆可借助中空套接部的设置,而分别枢设于内杆的两侧端上,再以螺帽将其限位结合,以提供该二控制杆能前、后枢摆作动,又二控制杆的后方周缘均设置有枢结部,使二控制连杆的一端能分别枢组上;控制连杆的一端枢组于把手杆的枢结部,另一端则与后车架下方的曲柄相枢组;传动连杆的二端分别枢组于后车架的二连接件上,使二后车轮能借助传动连杆的设置,而达到同步偏摆作动;后车轮结合于后车架的曲柄上,并与曲柄一同连动,另于后车轮上方由旋动装置而配合后车轮装设有一后轮盖;座椅设置于后车架的横杆上;以及刹车组是装设于前车轮与把手杆的控制杆处。
专利摘要一种休闲车,其车架主体是由前车架与后车架于其间以调整锁螺的锁迫,所组接而成,且前车架上是借助花毂的设置,而枢组有前车轮与脚踏杆,后车架上则利用二控制连杆及一传动连杆的连结,而能于把手杆的控制杆作动时,带动二后车轮跟着偏摆,以控制行进的方向,又后车架上装设有座椅,及能借助刹车组的设置,而让该休闲车于行进时可获得速度上的控制,或能完全停止运行;借助上述结构可以得到运动健身效果更佳,且更加耐玩的休闲车。
文档编号B62K17/00GK2895220SQ20062011512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5日
发明者李进发, 李玉山 申请人:李进发, 李玉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