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自行车的移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06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自行车的移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的技术领域,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折叠自行 车的移动结构,使其自行车折叠后,仍能够相当容易的拖行移动。
背景技术
按,随着时代的进步,自行车不用时可以折叠已经相当普及,但是自行车只是 短程的交通工具,而且也需要人力踩踏,所以行动力还不是相当强,但其仍有环保 与免使用能源的优势,因此,现今己有相当多的交通运输设备可以允许折叠的自行 车随行,因此,人们将会更为乐意使用自行车作为代步的交通工具。
但是,其上述习知的折叠自行车的移动结构,仍存在有下列缺失
一、 自行车骑乘有自行车道,但要进入捷运系统或交通运输设备之前,有一段
距离是不能骑乘的,其只能将自行车折叠,并移至大众运输工具之内,但一般折叠 后的自行车仍有相当重量,加上体积也稍大,要直接搬运实有困难,但放在地上拖 行,则因为折叠后的自行车车轮已不利拖行,折叠后的自行车也不利手握拖拉,因 此形成另一个困扰且棘手的问题。
二、 自行车未折叠前行动力没有问题,但折叠后都只能搬运,惟其有时候折叠 并不是为了搬运,如果有必须要拖行的时候,则将造成相当大的困扰,结果必然造 成人们对折叠自行车的使用量减少或者不用,为其缺失者。
是以,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 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 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的移动结构,以解决上述传统技 术存在的缺陷,使其自行车折叠后,仍能够相当容易的拖行移动,如此可以轻松移 至交通运输设备而免于搬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的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含有一折叠自行车,该折叠自行车具有一立管、 一后支叉、前车轮、后车轮、 一曲 柄、 一座垫及一座管;
一第一结合轮,该第一结合轮枢设一滑轮,该第一结合轮固定于折叠自行车后 车轮的固定结构上;以及,
一第二结合轮,该第二结合轮枢设一滑轮,该第二结合轮固定于折叠自行车可 伸縮的座管底部。
其中,该第一结合轮具有一套管部及该套管部的底端具有一U型座,该U型座 枢设一滑轮,该套管部具有一弹性剖槽及弹性剖槽两侧的,以供螺丝锁紧的二耳片。
其中,该第二结合轮具有一套管部及该套管部旁侧具有一凸部,该凸部往垂直 方向延伸出有一U型座,该U型座枢设有一滑轮,该套管部具有一弹性剖槽及弹性 剖槽两侧的以供螺丝锁紧的二耳片。
其中,该固定结构为第一结合轮所固定的内管,内管伸縮固定至外管,而外管 固定至后支叉。
其中,该固定结构为第一结合轮所固定的内管,内管伸縮固定至外管,而外管 固定至支撑板,支撑板中段螺锁至折叠自行车,支撑板自由端卡于后支叉的缝隙。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先前技术只能折叠该自行车,其后就只能搬运,而很多 时候并不需搬运,而要用到拖行,但习用折叠自行车就无法做到,而本实用新型于 折叠后的自行车最底侧设有两滑轮,如此,该座垫可以设供单手握持,两滑轮着地 即可拖行该折叠后的自行车,使用上相当方便。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 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 体的了解。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一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合轮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合轮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拖行实施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平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 自行车的移动结构,包括
一折叠自行车1 0 ,该折叠自行车1 0具有一立管1 1 、 一后支叉1 2 、 二车轮1 3 、 一曲柄1 4及一座垫1 5及一座管1 6 ;
一第一结合轮2 0 (如图4所示),该第一结合轮2 0具有一套管部2 l及该 套管部2 1的底端形成U型座2 2,该U型座2 2枢设一滑轮2 3 ,第一结合轮 20的套管部2 1得以套设于固定结构的内管2 4 , 一外管1 2 1与后支叉1 2固 定一体,外管l 2 l供内管2 4套设伸縮,并在伸縮完成后将之固定,该第一结合 轮2 0的套管部2 l形成一弹性剖槽2 1 l及弹性剖槽2 1 l两侧的二耳片212、
2 13, 二耳片212、 213以螺丝2 1 4锁紧时,可使套管部2 1紧密套住固 定于内管2 4底部;
一第二结合轮3 0 (如图3所示),该第二结合轮3 0具有一套管部3 l及该 套管部3 l旁侧设有凸部3 2,该凸部3 2往垂直方向延伸出有一U型座3 3,该 U型座3 3枢设有一滑轮3 4 ,第二结合轮3 0的套管部3 1得以套设于座管1 6 底部,并且套管部3 l形成一弹性剖槽3 1 l及弹性剖槽3 1 l两侧的二耳片312、
3 13, 二耳片以螺丝3 1 4锁紧时,可使套管部3 l紧密套住固定于自行车座管 1 6底部上;
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其中该外管l 2 l亦 可固定于一支撑板2 5上,该支撑板2 5中段再以螺丝固定至折叠自行车1 0上, 而支撑板2 5自由端则插设于后支叉缝隙,形成二点支撑而更为稳固支撑内管2 4 及第一结合轮2 0 。
藉由上述的组合,该第一结合轮2 0 (如图l所示)、第二结合轮3 Q在该折 叠自行车1 0展开作为自行车使用时,可縮入而不会阻碍到二车轮1 3正常贴地转 动,而当其折叠自行车l O折叠后,即可将该第一结合轮2 0、第二结合轮3 0拉 出固定,并以其滑轮2 3、 3 4 (如图3、图4所示)贴地滑行,而手握座垫l 5 位置(如图5所示),即可相当轻易的拖行该折叠自行车l 0,达到自行车折叠后 仍易于移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功效增进之处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移动结构,其设有第一结合轮与第二结合轮, 使其自行车折叠后,可以二个结合轮的滑轮贴地,再手握座垫,如此,自行车折叠 后也可以轻易移动。
2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移动结构,其第一结合轮与第二结合轮可縮入 而不会阻碍正常自行车的骑乘状态。
前文针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进行具体的说明; 然而,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当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则下对本实用新型 进行变更与修改,而所述变更与修改,皆应涵盖于如本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范畴 中。
权利要求1.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折叠自行车,该折叠自行车具有一立管、一后支叉、前车轮、后车轮、一曲柄、一座垫及一座管;一第一结合轮,该第一结合轮枢设一滑轮,该第一结合轮固定于折叠自行车后车轮的固定结构上;以及,一第二结合轮,该第二结合轮枢设一滑轮,该第二结合轮固定于折叠自行车可伸缩的座管底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轮 具有一套管部及该套管部的底端具有一U型座,该U型座枢设一滑轮,该套管部具 有一弹性剖槽及弹性剖槽两侧的以供螺丝锁紧的二耳片。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结合轮 具有一套管部及该套管部旁侧具有一凸部,该凸部往垂直方向延伸出有一U型座, 该U型座枢设有一滑轮,该套管部具有一弹性剖槽及弹性剖槽两侧的以供螺丝锁紧 的二耳片。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结构为 第一结合轮所固定的内管,内管伸縮固定至外管,而外管固定至后支叉。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结构为 第一结合轮所固定的内管,内管伸縮固定至外管,而外管固定至支撑板,支撑板中 段螺锁至折叠自行车,支撑板自由端卡于后支叉的缝隙。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自行车的移动结构,于自行车的伸缩座管底部及后车轮的固定结构内管底部加设有二滑轮座,据此,当自行车折叠后,其二滑轮可位于折叠自行车的最底侧,而可着地滑行,而自行车座垫得提供握持拖行,如此达到相当方便拖行该折叠自行车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231837SQ20082011864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30日
发明者林益成 申请人:林益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