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代步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464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代步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代车三轮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力及电动三轮车一般都是骑车人在前面,坐车人在后面,如用到游览、观光行业,驱动人的身体阻挡了观光人的视线,影响观光效果,还有的三轮代步车对于腿部有残疾及老齢段人群设计的,其缺陷是价格昂贵,比较笨重,骑行不舒适,不适于广泛应用,且特有的偏转力距,使许多骑车人难以把握操纵。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前三轮和后三轮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骑行舒适,双电机爬坡,单电机走平路,省电有力的新型代步三轮车,在使用过程中方便乘坐人上下车方便,乘坐舒适,视野开阔便于观赏风景,可折叠,携带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代步三轮车,包括车架,转向装置,前车轮、后车轮,前减震器,后减震器,前座椅,安全带,操作椅,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座椅的下方设有后转向机构,所述的后车轮上设有后加力电机,前座椅下端设有前减震器,所述的车把上设有电控开关。所述车架上部设有操作椅,操作椅与车架连接处设有后减震器,操作椅的后部设有后备筐。所述车架的前部设有前车轮,前车轮轴上设有前电机差速器。所述前座椅与前车轮连接处设有前减震器,前座椅的前端设有挡风保险杠。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采用的是倒骑三轮的形式,为的是坐车人方便乘坐和便于观赏风景;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后轮转向机构克服了传统倒骑三轮转弯时由于三个轮的轮距尺寸变化容易造成侧翻的现象,还克服了传统三轮转弯要求半径大的缺点;3、后轮转型机构无论转弯多少度,三个轮子的轮距始终不变,永远是等边三角形所以不会侧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新颖、造价低,操作灵活方便,体积小可折叠,不仅可以代步,而且可以游览观光的绿色环保交通工具。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2、折叠合页,3、后减震器,4、后转向装置,5、后加力电机,6、操作椅, 7、后备筐,8、转向线,9、转向装置,10、车把,11、脚蹬链条,12、前座椅,13、前减震器,14、挡风保险杠,15、前电机差速器,16、活动脚踏,17、前车轮,18、后车轮,19、安全带,20、电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作的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如图所示,一种新型代步三轮车,包括车架1,转向装置9,前车轮17,后车轮18,前减震器13,后减震器3,前座椅12,安全带19,操作椅6,车把10,操作椅6的下方设有后转向装置4,后车轮18上设有后加力电机5,前座椅12下端设有前减震器13,车把10上设有电控开关20,车架1上部设有操作椅6,操作椅6与车架1连接处设有后减震器3,操作椅6 的后部设有后备筐7,车架1的前部设有前车轮17,前车轮17轴上设有前电机差速器15,前座椅12与前车轮17连接处设有前减震器13,前座椅12的前端设有挡风保险杠1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倒骑三轮的形式,为的是坐车人方便乘坐和便于观赏风景,克服了传统倒骑三轮转弯时由于三个轮的轮距尺寸变化容易造成侧翻的现象及传统三轮转弯要求半径大的缺点,后轮转型机构无论转弯多少度,三个轮子的轮距始终不变,永远是等边三角形所以不会侧翻。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代步三轮车,包括车架,转向装置,前车轮、后车轮,前减震器,后减震器,前座椅,安全带,操作椅,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座椅的下方设有后转向机构,后车轮上设有后加力电机,前座椅下端设有前减震器,前端设有挡风保险杠。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一种新型代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部设有操作椅,操作椅与车架连接处设有后减震器,操作椅的后部设有后备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一种新型代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轮轴上设有前电机差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一种新型代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上设有电控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代车三轮车,它包括车架,转向装置,前车轮、后车轮,前减震器,后减震器,前座椅,安全带,操作椅,车把,后座椅的下方设有后轮转向机构,后车轮上设有后加力电机,前座椅下端设有前减震器,车把上设有电控开关,车架上部设有折叠开关,操作椅,操作椅与车架连接处设有后减震器,操作椅的后部设有后备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新颖、造价低,后轮转向操作灵活方便,体积小可折叠。电机平时只用一个上坡及加速两个一起开,省电冲击力强。不仅可以代步,而且可以游览观光的绿色环保交通工具。
文档编号B62J1/00GK202175143SQ20112022442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9日
发明者宋宪 申请人:宋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