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621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揭示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尤指一种能够承受较大扭力的自 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065170号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座改良结构」专利案,其为一种能够将辅助把手装设于自行车把手的固定座,以套接方式将车把手组装于自行车的竖管,再通过插接方式将辅助把手的固定座装设于车把手,辅助把手装设于固定座,骑乘者能够依照喜好选择通过车把手操控自行车或通过辅助把手操控自行车。然而,现有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座所采用的组装方式并无法承受太大的扭力,若骑乘者因情况紧急必须急转弯时,势必大幅度且快速的扭转辅助把手,可能造成固定座与相配合的组件之间产生相对的滑动,自行车将无法完全依照骑乘者的操控完成转向的动作,最终造成意外发生,并且此种情况属于一种突发状况,骑乘者难以实时反应做出自我保护的动作。并且,虽然现有的辅助把手固定座结构上具有调整高度的功能,但因现有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座所采用的组装方式,固定座与相配合的组件之间有产生相对滑移的可能,骑乘者将自身重量压在固定座上时,固定座将可能向下滑移,若固定结构的各组件之间会产生相对滑移,将使自行车操控困难,无法维护骑乘者的安全。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致力于设计出一种能够克服先前技术问题点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主要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承受高扭力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握持部与固定座的连接方式除连接件穿设螺固外,握持部与固定座采非单一平面式的接触,骑乘者骑乘自行车使用辅助把手来扭转自行车的转向机构时,握持部与固定座之间不容易产生相对滑移,确保骑乘者在转弯时能够转向完全,避免骑乘者因转向机构转向不足而偏离车道造成危险的情况甚至使骑乘者发生意外。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次要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整高度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握持部与固定座的连接部位能够增设垫块,通过垫块能够调整辅助把手与自行车把手之间的距离,将辅助把手调整到适当的位置能够提供骑乘者轻松且舒适的驾驭方式,骑乘者将不再需要迁就于自行车的外型调整自身的姿势,并且垫块与其它组件的接触亦采非单一平面式的方式,不容易产生相对滑移,使固定装置能够同时提供安全并且舒适的驾驭方式。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包括有CN 202728486 U



2/6页—个固定座,该固定座包括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固定座的第一端能够连接于自行车把手,该固定座的第二端位于相反于该固定座的第一端的一端,该固定座的第二端形成有一个第一限位部;—个固定架,该固定架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固定架的第一端连接于 该固定座,该固定架的第二端位于相反于该固定架的第一端的一端,该固定架的第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组合于该第一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与该第一限位部无法相对枢转,该固定架的第二端能够连接辅助把手。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中,该第一限位部为两条呈长条状的凹槽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第二限位部为两条呈长条状的凸块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装置具有一个第二连接件,该固定座具有一个第二连接孔,该固定架的第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二通孔,该第二连接件贯穿该固定架的第二通孔并螺锁于该固定座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架的第二端形成一个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能够容纳辅助把手,该第二容置空间呈圆柱状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固定装置具有一个第三连接件,该固定架呈C字型截面的柱状并形成一个开口,该固定架于该开口相邻于该固定座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三连接孔,该固定架于该开口相反于该固定座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三通孔,该第三连接孔相对于该第三通孔,该第三连接件贯穿该第三通孔并螺锁于该第三连接孔,使该第二容置空间紧配合于辅助把手。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装置具有一个夹紧件,该夹紧件连接于该固定座的第一端,该固定座的第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一半圆槽,该夹紧件形成有一个第二半圆槽,该第一半圆槽相对于该第二半圆槽,使该固定座与该夹紧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呈圆柱状,该第一容置空间能够容纳自行车把手,该固定装置具有两个第一连接件,该固定座具有两个第一连接孔,该夹紧件具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的两个第一连接件分别贯穿所述的两个第一通孔并螺锁于所述的两个第一连接孔,使该第一容置空间紧配合于自行车把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包括有—个固定座,该固定座包括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固定座的第一端能够连接于自行车把手,该固定座的第二端位于相反于该固定座的第一端的一端,该固定座的第二端形成有一个第一限位部;—个固定架,该固定架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固定架的第一端连接于该固定座,该固定架的第二端位于相反于该固定架的第一端的一端,该固定架的第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二限位部,该固定架的第二端能够连接辅助把手;一个垫块,该垫块装设于该固定座与该固定架之间,该垫块包括有一个第一侧及一个第二侧,该垫块的第一侧形成有一个第三限位部,该垫块的第二侧形成有一个第四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组合于该第三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与该第三限位部无法相对枢转,该第四限位部组合于该第一限位部,该第四限位部与该第一限位部无法相对枢转。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中,该第一限位部为两条呈长条状的凹槽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第二限位部为两条呈长条状的凸块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第三限位部为两条呈长条状的凹槽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第四限位部为两条呈长
5条状的凸块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装置具有一个第二连接件,该固定座具有一个第二连接孔,该固定架的第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二通孔,该垫块穿设有一个第四通孔,该第二连接件贯穿所述的两个第二通孔及所述的两个第四通孔并螺锁于所述的两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架的第二端形成一个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能够容纳辅助把手,该第二容置空间呈圆柱状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固定装置具有一个第三连接件,该固定架呈C字型截面的柱状并形成一个开口,该固定架于该开口相邻于该固定座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三连接孔,该固定架于该开口相反于该固定座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三通孔,该第三连接孔相对于该第三通孔,该第三连接件贯穿该第三通孔并螺锁于该第三连接孔,使该第二容置空间紧配合于辅助把手。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中,该固定装置具有一个夹紧件,该夹紧件连接于该固定座的第一端,该固定座的第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一半圆槽,该夹紧件形成有一个第二半圆槽,该第一半圆槽相对于该第二半圆槽,使该固定座与该夹紧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呈圆柱状,该第一容置空间能够容纳自行车把手,该固定装置具有两个第一连接件,该固定座具有两个第一连接孔,该夹紧件具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的两个第一连接件分别贯穿所述的两个第一通孔并螺锁于所述的两个第一连接孔,使该第一容置空间紧配合于自行车把手。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I.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中该握持部与该固定座的连接方式除连接件穿设螺固外,该握持部与该固定座并采非单一平面式的接触,在骑乘者骑乘自行车使用辅助把手来扭转自行车的转向机构时,该握持部与该固定座之间不容易产生相对滑移,确保骑乘者在转弯时能够转向完全,避免骑乘者因转向机构转向不足而偏离车道造成危险的情况甚至使骑乘者发生意外。2.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中该握持部与该固定座的连接部位能够增设该垫块,通过该垫块能够调整辅助把手与自行车把手之间的距离,将辅助把手调整到适当的高度位置能够提供骑乘者轻松且舒适的驾驭方式,骑乘者将不再需要迁就于自行车的外型调整自身的姿势,并且该垫块与其它组件的接触亦采非单一平面式的方式,不容易产生相对滑移,使该固定装置能够同时提供安全并且舒适的驾驭方式。其它目的、优点和本实用新型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

图I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图I中的3-3线所取的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图I中的4-4线所取的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0033]图7为本实用新型沿图5中的7-7线所取的剖面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沿图5中的8-8线所取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_固定装置;20-固定座;201-第一端;202-第二端;203-第一半圆槽;21_第一容置空间;22_第一连接孔;23_第二连接孔;24_第一限位部;30_固定架;301_第一端;302_第二端;31_第二限位部;32_第二通孔;33_第二容置空间;34_开口 ;35_第三连接孔;36_第三通孔;40_夹紧件;401_第二半圆槽;41_第一连接件;42_第一通孔;50_第二连接件;51_第三连接件;60_垫块;601_第一侧;602_第二侧;61_第三限位部;62_第四限位部;63_第四通孔;80_辅助把手;90_自行车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两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参照图I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10包括有至少一个固定座20及至少一个固定架30 ;其中所述的至少一个固定座20在本实施例中数量为两个,该固定座20包括有一个第一端201及一个第二端202,该固定座20的第一端201连接于自行车把手90,该第二端202位于相反于该第一端201的一端,该固定装置10包括有至少一个夹紧件40及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41,所述的至少一个夹紧件40本实施例中数量为两个,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41本实施例中数量为四个,该夹紧件40连接于该固定座20的第一端201,该固定座20的第一端201形成有一个第一半圆槽203,该夹紧件40形成有一个第二半圆槽401,该第一半圆槽203相对于该第二半圆槽401,使该固定座20与该夹紧件40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置空间21,该第一容置空间21呈圆柱状,该第一容置空间21能够容纳自行车把手90。该固定座20的第二端202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22及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23,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22在本实施例中数量为两个,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23在本实施例中数量为两个。该夹紧件4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42,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42在本实施例中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四个第一连接件41分别贯穿所述的两个夹紧件40的各两个第一通孔42并螺锁于所述的两个固定座20的各两个第一连接孔22,使该第一容置空间21紧配合于自行车把手90,该固定座20的第二端202形成有一个第一限位部24,该第一限位部24为两条呈长条状凹槽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的至少一个固定架30在本实施例中数量为两个,该固定架30包括有一个第一端301及一个第二端302,该固定架30的第一端301连接于该固定座20,该固定架30的第二端302位于相反于该第一端301的一端,该固定装置1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50及至少两个第三连接件51,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50在本实施例中数量为四个,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三连接件51在本实施例中数量为四个,该固定架30的第一端301形成有一个第二限位部31及至少一个第二通孔32,该第二限位部31为两条呈长条状凸块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第二限位部31组合于该第一限位部24,该第二限位部31与该第一限位部24无法相对枢转,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32在本实施例中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四个第二连接件50贯穿所述的两个固定架30的各两个第二通孔32并螺锁于所述的两个固定座20的各两个第二连接孔23。辅助把手80能够装设于该固定架30,该固定架30呈C字型截面的柱状,该固定架 30的第二端302形成一个第二容置空间33及一个开口 34,该第二容置空间33呈圆柱状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第二容置空间33能够容纳辅助把手80,该固定架30于该开口34相邻于该固定座20的一侧形成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孔35,该固定架30于该开口 34相反于该固定座20的一侧形成至少一个第三通孔36,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孔35在本实施例中数量为两个,所述的至少一个第三通孔36在本实施例中数量为两个,所述的两个第三连接孔35相对于所述的两个第三通孔36,所述的四个第三连接件51贯穿所述的两个固定架30的各两个第三通孔36并螺锁于所述的两个固定架30的各两个第三连接孔35,使该第二容置空间33紧配合于辅助把手80。该固定架30与该固定座20的连接方式除以螺件穿设螺固外,该固定架30与该固定座20采非单一平面式的接触,在骑乘者骑乘自行车使用辅助把手80来扭转自行车的转向机构时,该固定架30与该固定座20之间不容易产生相对滑移,确保骑乘者在转弯时能够转向完全,避免骑乘者因转向机构转向不足而偏离车道造成危险的情况甚至使骑乘者发生意夕卜。参照图5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固定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垫块60,所述的至少一个垫块60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该垫块60呈扁块状,所述的两个垫块60分别装设于所述的两个固定座20与所述的两个固定架30之间。该垫块60包括有一个第一侧601及一个第二侧602,该垫块60的第一侧601形成有一个第三限位部61,该垫块60的第二侧602形成有一个第四限位部62,该第三限位部61为两条呈长条状的凸块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第四限位部62为条两呈长条状的凹槽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第三限位部61组合于该第一限位部24,该第三限位部61与该第一限位部24无法相对枢转,该第四限位部62组合于该第二限位部31,该第四限位部62与该第二限位部31无法相对枢转,该垫块60穿设有至少一个第四通孔63,所述的至少一个第四通孔63在本实施例中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四个第二连接件50贯穿所述的该固定架30的各两个第二通孔32及所述的两个垫块60的各两个第四通孔63螺锁于所述的两个固定座20的各两个第二连接孔23。该固定架30与该固定座20的连接部位能够增设该垫块60,通过该垫块60能够调整辅助把手80与自行车把手90之间的距离,将辅助把手80调整到适当的高度位置能够提供骑乘者轻松且舒适的驾驭方式,骑乘者将不再需要迁就于自行车的外型调整自身的姿势,并且该垫块60与其它组件的接触亦采非单一平面式的方式,不容易产生相对滑移,使该固定装置10能够同时提供安全并且舒适的驾驭方式。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I.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中该握持部与该固定座的连接方式除连接件穿设螺固外,该握持部与该固定座并采非单一平面式的接触,在骑乘者骑乘自行车使用辅助把手来扭转自行车的转向机构时,该握持部与该固定座之间不容易产生相对滑移,确保骑乘者在转弯时能够转向完全,避免骑乘者因转向机构转向不足而偏离车道造成危险的情况甚至使骑乘者发生意外。2.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中该握持部与该固定座的连接部位能够增设该垫块,通过该垫块能够调整辅助把手与自行车把手之间的距离,将辅助把手调整到适当的高度位置能够提供骑乘者轻松且舒适的驾驭方式,骑乘者将不再需要迁就于自行车的外型调整自身的姿势,并且该垫块与其它组件的接触亦采非单一平面式的方式,不容易产生相对滑移,使该固定装置能够同时提供安全并且舒适的驾驭方式。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固定座,该固定座包括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固定座的第一端能够连接于自行车把手,该固定座的第二端位于相反于该固定座的第一端的一端,该固定座的第二端形成有一个第一限位部;一个固定架,该固定架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固定架的第一端连接于该固定座,该固定架的第二端位于相反于该固定架的第一端的一端,该固定架的第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组合于该第一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与该第一限位部无法相对枢转,该固定架的第二端能够连接辅助把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部为两条呈长条状的凹槽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第二限位部为两条呈长条状的凸块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具有一个第二连接件,该固定座具有一个第二连接孔,该固定架的第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二通孔,该第二连接件贯穿该固定架的第二通孔并螺锁于该固定座的第二连接孔。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的第二端形成一个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能够容纳辅助把手,该第二容置空间呈圆柱状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固定装置具有一个第三连接件,该固定架呈C字型截面的柱状并形成一个开口,该固定架于该开口相邻于该固定座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三连接孔,该固定架于该开口相反于该固定座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三通孔,该第三连接孔相对于该第三通孔,该第三连接件贯穿该第三通孔并螺锁于该第三连接孔,使该第二容置空间紧配合于辅助把手。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具有一个夹紧件,该夹紧件连接于该固定座的第一端,该固定座的第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一半圆槽,该夹紧件形成有一个第二半圆槽,该第一半圆槽相对于该第二半圆槽,使该固定座与该夹紧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呈圆柱状,该第一容置空间能够容纳自行车把手,该固定装置具有两个第一连接件,该固定座具有两个第一连接孔,该夹紧件具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的两个第一连接件分别贯穿所述的两个第一通孔并螺锁于所述的两个第一连接孔,使该第一容置空间紧配合于自行车把手。
6.一种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固定座,该固定座包括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固定座的第一端能够连接于自行车把手,该固定座的第二端位于相反于该固定座的第一端的一端,该固定座的第二端形成有一个第一限位部;一个固定架,该固定架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固定架的第一端连接于该固定座,该固定架的第二端位于相反于该固定架的第一端的一端,该固定架的第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二限位部,该固定架的第二端能够连接辅助把手;一个垫块,该垫块装设于该固定座与该固定架之间,该垫块包括有一个第一侧及一个第二侧,该垫块的第一侧形成有一个第三限位部,该垫块的第二侧形成有一个第四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组合于该第三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与该第三限位部无法相对枢转,该第四限位部组合于该第一限位部,该第四限位部与该第一限位部无法相对枢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部为两条呈长条状的凹槽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第二限位部为两条呈长条状的凸块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第三限位部为两条呈长条状的凹槽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第四限位部为两条呈长条状的凸块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具有一个第二连接件,该固定座具有一个第二连接孔,该固定架的第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二通孔,该垫块穿设有一个第四通孔,该第二连接件贯穿所述的两个第二通孔及所述的两个第四通孔并螺锁于所述的两个第二连接孔。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的第二端形成一个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能够容纳辅助把手,该第二容置空间呈圆柱状并沿自行车前后方向延伸,该固定装置具有一个第三连接件,该固定架呈C字型截面的柱状并形成一个开口,该固定架于该开口相邻于该固定座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三连接孔,该固定架于该开口相反于该固定座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三通孔,该第三连接孔相对于该第三通孔,该第三连接件贯穿该第三通孔并螺锁于该第三连接孔,使该第二容置空间紧配合于辅助把手。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具有一个夹紧件,该夹紧件连接于该固定座的第一端,该固定座的第一端形成有一个第一半圆槽,该夹紧件形成有一个第二半圆槽,该第一半圆槽相对于该第二半圆槽,使该固定座与该夹紧件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呈圆柱状,该第一容置空间能够容纳自行车把手,该固定装置具有两个第一连接件,该固定座具有两个第一连接孔,该夹紧件具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的两个第一连接件分别贯穿所述的两个第一通孔并螺锁于所述的两个第一连接孔,使该第一容置空间紧配合于自行车把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是用于将自行车的辅助把手装设于自行车把手部位,利用连接件将固定装置的各部位组装于自行车,使骑乘者能够自行拆装辅助把手,而固定装置各组件间的配合方式能够提高固定装置所能够承受的扭力,避免骑乘者因辅助把手装设不够牢固而无法操控自行车导致意外的发生,并且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装置能够提供骑乘者自行调整辅助把手的高度,骑乘者将不再需要迁就辅助把手的位置而调整姿势,将辅助把手调整至适当位置即可。
文档编号B62K21/26GK202728486SQ20122038244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李秀南 申请人:丸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