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6967阅读:29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后平叉。
背景技术
摩托车后平叉是摩托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主要由左、右承荷梁和连接左、右承荷梁的横梁组成,横梁跨接焊接在承荷梁的中部靠前的位置;左、右承荷梁的前端分别焊接有轴套,后平叉整体呈“H”型结构,其安装在摩托车的车大架和轮轴之间,起到支撑和连接作用。现有的后平叉其左、右承荷梁的后部设置有条状槽,摩托车车轮的轮轴安装在该条状槽中,摩托车的车大架后部通过一对减震器连接到轮轴的两端,以减轻行驶过程中对驾驶人员的颠簸。该后平叉在行驶过程中后平叉后部震动受力不均匀,左、右承荷梁的相对位置会产生位移,影响减震效果;该后平叉对两条装槽之间的位置公差和尺寸公差有严格的要求,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的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平叉,能在行驶过程中后平叉后部受力均匀,提高后平叉的强度,同时加工方便,在降低摩托车制造成本同时保证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左、右承荷梁5、横梁4、前轴套1,横梁4跨接焊接在左、右承荷梁的中部靠前位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承荷梁5的前端分别与前轴套I的左、右端焊接,前轴套I与横梁4之间焊接有一对支承板3,所述的支承板3之间焊接有用来与减震器相连接的减震套2,减震套2位于前轴套1、横梁4和左、右承荷梁5所围成的平面中部位置。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仅需配套一个减震器就能保证减震效果,同时左、右承荷梁与前轴套焊接后,相当于在左、右承荷梁之间增加了一根横梁提高了后平叉的强度,减小震动对左、右承荷梁产生的位移影响。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后平叉,包括左、右承荷梁5、横梁4,横梁4跨接焊接在左、右承荷梁的中部靠前位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承荷梁5的前端分别与前轴套I左、右端焊接,前轴套I与横梁4之间焊接有一对支承板3,所述的支承板3之间焊接有用来与减震器相连接的减震套2,减震套2位于前轴套1、横梁4和左、右承荷梁5所围成的平面中部位置。从本实用新型结构可知,该后平叉与摩托车的车大架配合使用时,减震器仅需一个,减震器的一端与车大架连接,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减震套2活动连接;由于减震器为一个因此可均匀地化解震动,保证减震效果,同时减震器改为一个可降低成本。所述的前轴套I与左、右承荷梁的前端相固定,分担了横梁4与左、右承荷梁5之间连接点的震动受力,提高了后平叉的强度。在焊接过程中可以前轴套I为位置基准对各相关零件进行连接,其之间的位置公差容易保证,减轻了工序质量控制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后平叉,包括左、右承荷梁(5)、横梁(4),横梁(4)跨接焊接在左、右承荷梁(5)的中部靠前位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承荷梁(5)的前端分别与前轴套(I)的左、右端焊接,前轴套(I)与横梁(4)之间焊接有一对支承板(3),所述的支承板(3)之间焊接有用来与减震器相连接的减震套(2),减震套(2)位于前轴套(I)、横梁(4)和左、右承荷梁(5)所围成的平面中部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后平叉为摩托车的主要部件,它包括左、右承荷梁、横梁,横梁跨接焊接在左、右承荷梁的中部靠前位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承荷梁的前端分别与前轴套的左、右端焊接,前轴套与横梁之间焊接有一对支承板,所述的支承板之间焊接有用来与减震器相连接的减震套,减震套位于前轴套、横梁和左、右承荷梁所围成的平面中部位置。其有益效果是仅需配套一个减震器就能保证减震效果,同时左、右承荷梁与前轴套焊接后,相当于在左、右承荷梁之间增加了一根横梁提高了后平叉的强度,减小震动对左、右承荷梁产生的位移影响。
文档编号B62K11/02GK202827927SQ2012204497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日
发明者蔡林, 汤雪羽 申请人:江苏诚天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