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0747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因其便捷、环保等优点,在我国城镇居民短途交通出行工具中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双人电动三轮车,深受中老年人和残疾人欢迎。电动车通常包括车架、车把、座椅、可充电电池、车轮等,车把、座椅和车轮安装在车架上,电池为整车提供驱动力,车把控制前轮转向进而调控整车前进方向。电动车行业在取得现有成就和未来广阔前景的同时,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行业存在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现有电动车结构造型及外观设计滞后、缺乏创新,骑乘舒适性和安全性有待提高,因此现有市售产品的发展空间日趋狭小。面对国内外巨大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人性化、时代感、环保型为主的轻便电动三轮车的设计开发,必将成为行业市场发展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市售电动三轮车结构造型、舒适度和安全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车轻量化且全承载,骑行安全舒适的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前叉、前轮、后置电机轮、可调式车把、前排座椅、后排座椅、减震系统、可充电电池,所述的车架为轻型高强度钢管经三维数控弯制及焊接而成的整体式车架,所述车架前端的斜竖管套接前叉,前叉上安装可调式车把,所述的前排座椅由座椅管件单独围绕而成,后排座椅是由构成车架的管件围绕成的框架。可调式车把由车把立管、车把弯脖以及手把组成,车把立管下端插入前叉立管中,通过设置在前叉立管前端的锁紧扣锁紧;车把立管上端与车把弯脖一端通过松紧调节螺栓枢接,车把弯脖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手把。其中,减震系统包括如叉减震系统、如排座椅减震系统以及后悬挂减震系统。如叉减震系统为前叉液压减震,前排座椅减震系统采用转轴与鞍簧组合的方式,其中前排座椅的座椅管件前端与车架通过旋转轴与旋转轴套连接,座椅管件后端与车架通过两组鞍簧连接。后悬挂减震系统采用独立式悬挂减震结构,每个后置电机轮两端分别通过内悬挂臂、夕卜悬挂臂连接,外悬挂臂和内悬挂臂连接固定在一起,套设于外悬挂臂上的悬挂臂轴套与车架固定在一起,后减震弹簧一端与车架固定,另一端与内悬挂臂固定。该电动三轮车还包括分别安装在车架前端底部两侧的防侧翻装置,所述的防侧翻装置由分别固定安装在车架上的万向轮和复位弹簧组成,复位弹簧确定万向轮的初始角度并牵引万向轮复位。本实用新型的双座电动三轮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车架结构:车架采用钢管空间结构全承载轻量化设计,并采用三维数控钢管弯制造型工艺,由轻型高强度钢管经自动气体保护焊焊接而成,抗冲击而吸收能量,实现车身即全承载又轻量化,整车重量符合国家对电动车重量的要求。2、可调式车把:目前电动三轮车采用的车把,一般只能通过调节车把立管来调节车把的高度,而车把与驾驶员的前后位置一般都是固定的。这样,身高臂长和身材矮小的不同体型的使用者在骑行时手臂的握把姿势都不舒适。而前后、上下位置均可调节的车把,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使不同体型的使用者骑行舒适。3、减震系统:前叉减震采用现有电动三轮车前叉液压减震技术。前排座椅减震系统采用转轴与鞍簧组合的方式,座椅管件前端与车架通过轴与轴套连接,座椅管件后部与车架通过两组鞍簧连接,座椅与车体减震装置使其达到向下避震和向后摇动的舒适性。后悬挂减震系统采用独立式悬挂减震结构,每个后轮通过两个悬挂臂连接,再通过后减震弹簧与车架连接,从而实现在颠簸情况下两后轮独立减震的效果,使乘坐时更加平稳舒适。4、防侧翻装置:三轮车在遇到紧急情况或者以较大的速度转弯时,往往会发生侧翻,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在车架前部车底两侧加装两个初始位置确定、并且由弹簧牵引可自动复位的防侧翻万向轮,在将要发生侧翻的情况下,相对应一侧的防侧翻轮便会着地起支撑和继续滑行的作用,最大程度上防止侧翻的发生以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车架采用钢管材料、三维空间结构整体造型,前轮、后轮、前排座椅均采用减震系统,整车轻量化且全承载,骑行安全舒适,为电动三轮车提供一种新的结构造型设计思路,改变传统电动三轮车陈旧的结构造型,为民众出行提供一种更加舒适并且安全可靠、实用的交通工具。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整体式车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可调式车把结构示意图。图4是如排座椅减震系统结构不意图。图5是后悬挂减震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是防侧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前轮2.前叉3.防侧翻装置4.车架5.可充电电池6.控制器防护盒7.电线线束8.储物箱9.储物筐10.可调式车把11.电源开关锁12.前排座椅13.后排座椅14.后减震弹簧15.后置电机轮16.悬挂臂17.车把立管18.车把弯脖19.手把20.旋转轴套21.旋转轴22.鞍簧23.座椅管件24.外悬挂臂25.悬挂臂轴套26.内悬挂臂27.万向轮28.复位弹簧29.斜竖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4、前叉
2、前轮1、后置电机轮15、可调式车把10、前排座椅12、后排座椅13、减震系统、可充电电池5等,所述的车架4为轻型高强度钢管经三维数控弯制及焊接而成的整体式车架,所述车架4前端的斜竖管29套接前叉2,前叉2上安装可调式车把10,所述的前排座椅12由座椅管件23单独围绕而成,后排座椅13是由构成车架4的管件围绕成的框架。在
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三轮车由安装在车架4前端的前轮1、前叉2、可调式车把10组成前轮转向系统,可调式车把10控制前轮I的转向进而控制整车的行进方向。安装在车架4后部的后置电机轮15、悬挂臂16、后减震弹簧14组成后悬挂减震系统。如图3所示,可调式车把10由车把立管17、车把弯脖18以及手把19组成,车把立管17下端插入前叉立管中,通过设置在前叉立管前端的锁紧扣锁紧(图中未标识);车把立管17上端与车把弯脖18 —端通过松紧调节螺栓枢接,车把弯脖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手把19。可调式车把10由车把立管17与车架4连接,可调节手把19的上下高度;车把弯脖18调节手把19的前后位置。如图4所示,前排座椅减震系统采用转轴与鞍簧组合的方式,旋转轴21固定在车架4上,旋转轴套20固定在座椅管件23上,旋转轴21和旋转轴套20形成间隙配合,鞍簧22把车架4和座椅管件23连接在一起。在骑乘过程中,鞍簧22的压缩舒张会实现座椅垂直方向减震、前后方向摇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减小车身颠簸对骑车人所造成的不舒适感。此外,前叉减震系统可采用现有的前叉液压减震装置。如图5所示,后悬挂减震系统采用独立式悬挂减震结构,每个后置电机轮15两端分别通过内悬挂臂26、外悬挂臂24连接。外悬挂臂24和内悬挂臂26连接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轴,悬挂臂轴套25与车架4固定在一起,后减震弹簧14 一端与车架4固定,另一端与内悬挂臂26固定。这样以来,每个后轮通过两个悬挂臂连接,成为独立式悬挂,在车辆颠簸情况下后减震弹簧14在车架与独立式悬挂之间起到减震作用。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轮电动车车架前端底部两侧分别配置防侧翻装置3,所述的防侧翻装置3由分别固定安装在车架4上的万向轮27和复位弹簧28组成,复位弹簧28确定万向轮27的初始角度并牵引万向轮27复位。当发生侧翻时万向轮27着地,支撑车身不再倾斜并且保持前行;当车身平稳后,万向轮27由复位弹簧28牵引恢复至初始角度,保障行车安全。此外,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车的可充电电池5放置在车架4中部、前排座椅12下方,由可充电电池5驱动后置电机轮15为整车提供前进的动力。前排座椅12正下方还放置控制器防护盒6,控制器固定其中。电线线束7被线束卡子沿着车架固定起来。为了方便装载小型货物、工具或生活用品,该电动三轮车车架4前端固定设置储物筐9,车架4后端、后排座椅13底部安装储物箱8。再者,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车的通电与断电由安装在可调式车把10上的电源开关锁11来实现,起步、行驶与停车由右手把内的拉锁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三轮车的原理和实施例已经阐明,在此基础上由其他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4)、前叉(2)、前轮(I)、后置电机轮(15)、可调式车把(10)、前排座椅(12)、后排座椅(13)、减震系统、可充电电池(5)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4)为轻型高强度钢管经三维数控弯制及焊接而成的整体式车架,所述车架(4)前端的斜竖管(29)套接前叉(2),前叉(2)上安装可调式车把(10),所述的前排座椅(12)由座椅管件(23)单独围绕而成,后排座椅(13)是由构成车架(4)的管件围绕成的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式车把(10)由车把立管(17)、车把弯脖(18)以及手把(19)组成,车把立管(17)下端插入前叉立管中,通过设置在前叉立管前端的锁紧扣锁紧;车把立管(17)上端与车把弯脖(18)一端通过松紧调节螺栓枢接,车把弯脖(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手把(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系统包括如叉减震系统、如排座椅减震系统以及后悬挂减震系统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减震系统为前叉液压减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排座椅减震系统采用转轴与鞍簧组合的方式,其中前排座椅的座椅管件(23)前端与车架(4)通过旋转轴(21)与旋转轴套(20)连接,座椅管件(23)后端与车架(4)通过两组鞍簧(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悬挂减震系统采用独立式悬挂减震结构,每个后置电机轮(15)两端分别通过内悬挂臂(26)、外悬挂臂(24)连接,外悬挂臂(24)和内悬挂臂(26)连接固定在一起,套设于外悬挂臂(24)上的悬挂臂轴套(25)与车架固定在一起,后减震弹簧(14) 一端与车架固定,另一端与内悬挂臂(26)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安装在车架前端底部两侧的防侧翻装置(3),所述的防侧翻装置(3)由分别固定安装在车架(4)上的万向轮(27)和复位弹簧(28)组成,复位弹簧(28)确定万向轮(27)的初始角度并牵引万向轮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4)前端固定设置储物筐(9),车架(4)后端的后排座椅(13)底部设置储物箱(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充电电池(5)放置在车架⑷中部前排座椅(12)下方,前排座椅(12)正下方还放置控制器防护盒(6),控制器固定在所述的控制器防护盒(6)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该三轮车的电线线束(7)由线束卡子沿着车架固定,可调式车把(10)上安装电源开关锁(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该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前叉、前轮、后置电机轮、可调式车把、前排座椅、后排座椅、减震系统、可充电电池等。车架采用钢管三维空间结构全承载轻量化结构造型设计,有效的减轻车身重量且车身强度增加;使用可调式车把,使车把前后、上下位置均可调节;前排座椅采用减震装置,达到座椅向下避震和向后摇动的舒适性;后悬挂减震系统采用独立式悬挂减震结构,使整车在颠簸情况下依然保持骑行平稳舒适;车体底部防侧翻装置使整车快速运行转弯时防止侧翻以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整车轻量化且全承载,骑乘更加安全舒适。
文档编号B62K11/02GK202987396SQ20122075305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张居平, 张超 申请人:张居平, 张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