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631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强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后轮罩加强板搭接结构如图1所示。其为单一的后轮罩加强板,其结构单一,不能将减震器受力有效传递到纵梁、地板等周围区域;结构强度不足,易导致零件路试过程中开裂,影响整车结构强度和乘车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强板本体与地板直接固定连接,有效提高后轮罩与后地板、后纵梁的连接能力,增加了后轮罩的应力传递路径,优化力学传递性能,消除路试过程中零件开裂问题的后轮罩加强组件。

本发明的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包括弧形加强板本体和至少两个沿所述弧形加强板本体下部端部向下延伸加强板接脚,所述加强板接脚上设置有接地加强板,所述接地加强板截面为L形,所述接地加强板的侧面与所述加强板接脚一体成形或固定,所述接地加强板的底面与后地板固定,所述加强板本体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由加强板接脚至上延伸的曲面的加强传力筋条,所述接地加强板后表面中间部位纵向与所述加强传力筋条贴合固定。

本发明的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接地加强板包括水平的横板、竖直方向的竖板和由所述竖板中间延伸至所述横板中间的过渡体。

所述接地加强板的所述过渡体上中央位置处设置有沉台减重孔。

所述沉台减重孔为长方形。

所述过渡体上表面为弧形表面。

后轮罩上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轮罩传力筋条,所述轮罩传力筋条与所述加强传力筋条位置对应。

所述接地加强板上分别设置有左右防错标识。

所述后地板边缘与所述后轮罩连接处向上折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的高度为30-40mm。

所述翻边的高度为35mm。

所述后地板翻边上设置有一排焊点,所述后地板翻边与所述后轮罩焊接固定。

本发明的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包括弧形加强板本体和至少两个沿所述弧形加强板本体下部端部向下延伸加强板接脚,所述加强板接脚上设置有接地加强板,所述接地加强板截面为L形,所述接地加强板的侧面与所述加强板接脚一体成形或固定,所述接地加强板的底面与后地板固定,所述加强板本体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由加强板接脚至上延伸的曲面的加强传力筋条,所述接地加强板后表面中间部位纵向与所述加强传力筋条贴合固定。这样,在弧形加强板端部向下延伸的加强板接脚上固定或一体成形有L形接地加强板,接地加强板的侧面与加强板接脚一体形成或固定,则将接地加强板与弧形加强板本体一体成形或固定在一起。而接地加强板的地面与后地板固定,这样讲弧形加强板本体与后地板固定在一起,进而在后轮罩受力后,力通过后轮罩传递至后地板上,同时由于通用的汽车中后地板与后纵梁均为固定的,因此后轮罩的力可以有效传递至后地板和后纵梁,提高后轮罩与后地板、后纵梁的连接能力,增加了后轮罩的应力传递路径,避免应力集中,同时可以有效解决路试中零件开裂的问题,提高整车结构的强度和乘车安装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强板本体与地板直接固定连接,有效提高后轮罩与后地板、后纵梁的连接能力,增加了后轮罩的应力传递路径,优化力学传递性能,消除路试过程中零件开裂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后轮罩加强组件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一种后轮罩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中两个接地加强板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接地加强板与后地板连接示意图。

图6本发明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后地板与接地加强板连接处放大图。

图号说明

1…加强板本体 2…接地加强板 3…后地板

4…加强传力筋条 5…横板 6…竖板

7…过渡体 8…沉台减重孔 9…轮罩传力筋条

10…防错标识 11…翻边 12…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2至图6对本发明的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请参考图2至图6,包括弧形加强板本体1和至少两个沿所述弧形加强板本体1下部端部向下延伸加强板接脚,所述加强板接脚上设置有接地加强板2,所述接地加强板2截面为L形,所述接地加强板2的侧面与所述加强板接脚一体成形或固定,所述接地加强板2的底面与后地板3固定,所述加强板本体1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由加强板接脚至上延伸的曲面的加强传力筋条4,所述接地加强板2后表面中间部位纵向与所述加强传力筋条4贴合固定。这样,在弧形加强板端部向下延伸的加强板接脚上固定或一体成形有L形接地加强板2,接地加强板2的侧面与加强板接脚一体形成或固定,则将接地加强板2与弧形加强板本体1一体成形或固定在一起。而接地加强板2的地面与后地板3固定,这样讲弧形加强板本体1与后地板3固定在一起,进而在后轮罩受力后,力通过后轮罩传递至后地板3上,同时由于通用的汽车中后地板3与后纵梁均为固定的,因此后轮罩的力可以有效传递至后地板3和后纵梁,提高后轮罩与后地板3、后纵梁的连接能力,增加了后轮罩的应力传递路径,避免应力集中,同时可以有效解决路试中零件开裂的问题,提高整车结构的强度和乘车安装性能。而加强传力筋条4的设置,有效提高整体的后轮罩的刚度和强度。相对于现有技 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强板本体1与地板直接固定连接,有效提高后轮罩与后地板3、后纵梁的连接能力,增加了后轮罩的应力传递路径,优化力学传递性能,消除路试过程中零件开裂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请参考图2至图6,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接地加强板2包括水平的横板5、竖直方向的竖板6和由所述竖板6中间延伸至所述横板5中间的过渡体7。这样,接地加强板2的横板5的地表面和竖直方向的竖板6的下端部均与后地板3固定连接,接地加强板2的竖板6的上部与加强板接脚一体成形或固定,使得加强板本体1能够与接地加强板2连接,进而使得后轮罩间接与后地板3固定,而竖板6与横板5之间的过渡体7的作用是实现竖板6与横板5之间的过渡,当后轮罩受力后,力传递更加畅通,避免应力集中,使得力尽快传递至后地板3和后纵梁。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接地加强板2的所述过渡体7上中央位置处设置有沉台减重孔8。即在过渡体7上掏空中间部分形成沉台减重孔8,由于过渡体7其他位置均存在作为支撑,而中间比较重的部分被挖去,有效地降低了整体后轮罩加强板的重量,进一步促进汽车轻量化设计目标。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沉台减重孔8为长方形。长方形的沉台减重孔8可以最大限度的境地后轮罩加强板的重量,而且保证其强度。

本发明的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请参考图2至图6,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过渡体7上表面为弧形表面。这样在受力后力传导的过程中,弧形表面的过渡体7使得力传递更加轻松容易,而且有效避免局部的应力集中和开裂。

本发明的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请参考图2至图6,在前面描述的任意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后轮罩上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轮罩传力筋条9,所述轮罩传力筋条9与所述加强传力筋条4位置对应。这样,双向的轮罩传力筋条9和加强传力筋条4两条同时加强后轮罩的强度和刚度。所述接地加强板2上分别设置有左右防错标识10。左侧的接地加强板2上分别设置左防错标识10,而右侧的接地加强板2上可以设置右防错标识10,这样,左右两个接地加强板2就不会安装错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防错标识10可能是英文字母“L”和“R”,也可以是“左”和“右”。当然也可以 是不同的图形标识左侧和右侧防错标识10。

本发明的一种后轮罩加强组件,请参考图2至图6,在前面描述的任意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后地板3边缘与所述后轮罩连接处向上折弯设置有翻边11,所述翻边11的高度为30-40mm。该翻边11为后地板3与接地加强板2以及后地板3和后纵梁搭接之处,30-40mm的翻边11高度,可以增加接地加强板2、后地板3和后纵梁以及后轮罩的连接面积,避免应力集中,提高连接强度。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翻边11的高度为35mm。这样即不会造成浪费并增加整体车身重量,有可以有效提高后地板3与后轮罩和后纵梁之间连接强度。还可以是所述后地板3翻边11上设置有一排焊点12,所述后地板3翻边11与所述后轮罩焊接固定。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后地板3与后轮罩和后纵梁之间连接强度。

上述仅对本发明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发明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