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0810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车身构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身构造,其具备共用于汽油车与混合动力车这两种车辆的平台(platform)。



背景技术:

作为车身构造,已知如下的构造,其将混合动力车所具备的电气部件(IPU)配置在行李厢内,并使混合动力车与汽油车的平台共用化,从而抑制生产成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由于该车身构造将电气部件配置在行李厢内,所以妨碍了将行李厢空间确保得大。

另外,作为车身构造,已知如下的混合动力车,其在后座椅的下方安装罩部件等而形成收纳空间,在收纳空间内收纳电池,进一步在电池的车身后方配置燃料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然而,该车身构造需要通过罩部件等来形成电池的收纳空间。因此,零件数增加,妨碍了抑制生产成本和车身重量。

而且,作为车身构造,已知如下的电动汽车,其在后座椅的下方设置电气部件,而将车室空间确保得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然而,该车身构造难以确保配置燃料箱的空间,而且也难以实现与汽油车的平台共用化。

另外,作为车身构造,已知如下的电动汽车,其在后座椅的下方设置电气部件,并用横梁等保护电气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然而,该车身构造难以确保配置燃料箱的空间,而且难以实现与汽油车的平台共用化。进一步地,从保护电气部件免受基于碰撞所产生的冲击荷载的影响这一观点出发,还需要另外的加强部件。因此,零件数增加,妨碍了抑制生产成本和车身重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85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76099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04526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24476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实现汽油车与混合动力车的平台共用化来降低生产成本、将行李厢空间确保得大、且谋求轻量化的车身构造为课题。

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其能够设定在汽油车和混合动力车中,所述车身构造至少具有前底板单元、后底板单元、以及连结所述前底板单元与所述后底板单元的中间底板单元,所述汽油车和所述混合动力车共用所述前底板单元与所述后底板单元,所述中间底板单元设定有具备互换性的汽油车用中间底板单元、和混合动力车用中间底板单元,所述汽油车用中间底板单元具有向上方延伸的升起(kick up)部、和从所述升起部的上端部向后方大致平坦地延伸的平面部,所述混合动力车用中间底板单元具有在上方设有开口且向下方凹陷的箱体,在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电气部件,所述汽油车具有跨着所述汽油车用中间底板单元与所述后底板单元的下方而延伸的燃料箱,所述混合动力车具有配置在所述后底板单元的下方的燃料箱。

这样,准备了汽油车用和混合动力车用的两种单元作为中间底板单元,使两种单元具备了互换性。因此,能够将前底板单元和后底板单元作为平台在各车中实现共用化。由此,能够使汽油车和混合动力车的生产成本降低。

在此,所谓汽油车是指作为驱动源仅具备内燃机的车辆。

另外,所谓混合动力车是指具备驱动源及电动机(马达)的车辆。

另外,在汽油车的情况下,能够将中间底板单元的整个空间作为配置燃料箱的空间来使用。因此,能够确保燃料箱的形状为适合汽油车的大小。

另一方面,混合动力车与汽油车相比油耗更优异。即,与汽油车相比,能够使混合动力车的燃料箱小型化。因此,能够在中间底板单元的多余空间内配置电气部件(例如IPU)。由此,无需像以往技术那样在后底板上配置电气部件,能够将行李厢空间确保得大。

进一步地,通过使中间底板单元具备互换性,与像以往技术那样在后底板上设置电气部件来谋求各车的共用化的车型相比,能够同样保持汽油车与混合动力车的重量平衡,且各车的运动性能变好。

另外,通过将作为重量物的电气部件配置在混合动力车的中央部,混合动力车的运动性能提高。进一步地,通过将收纳电气部件的箱体设置在中间底板单元上,能够确保中间底板单元的刚性。

由此,无需为了确保刚性和保护电气部件而在中间底板单元上设置加强件,能够谋求混合动力车的轻量化。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混合动力车用的中间底板单元在所述箱体的前端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梁,该第一横梁形成为闭合截面。

这样,在箱体的前端部形成有第一横梁,且向车宽方向延伸。因此,能够由第一横梁来支承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冲击荷载。由此,能够由第一横梁来保护乘员和电气部件。

另外,将第一横梁形成为闭合截面。由此,通过由第一横梁提高车身构造的刚性,能够提高乘员的乘坐感觉性能。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与底板通道的后端部接合。

因此,能够将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冲击荷载经过第一横梁传递至底板通道。由此,能够由底板通道来支承冲击荷载,从而能够保护乘员和电气部件。

另外,通过将底板通道的后端部形成在第一横梁上,能够抑制底板通道的打开、和底板通道的沉降方向上的变形。因此,能够由底板通道来确保底板的刚性。由此,能够提高安装在底板上的前座椅的安装部的刚性,从而能够提高乘员的乘坐感觉性能。

进一步地,底板通道的后端部形成在第一横梁上。因此,能够将因前面碰撞而输入的冲击荷载经过底板通道传递(分散)至第一横梁。由此,能够以车身恰当地支承因前面碰撞而输入的冲击荷载。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横梁上安装有后座椅。

在此,第一横梁是形成为闭合截面、且刚性高的部件。由此,通过在第一横梁上安装有后座椅,能够提高后座椅的安装部的刚性,从而能够提高乘员的乘坐感觉性能。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混合动力车用中间底板单元在所述箱体的后端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二横梁,该第二横梁形成为闭合截面。

这样,在箱体的后端部形成有第二横梁,且向车宽方向延伸。因此,还能用第二横梁与第一横梁一起来支承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冲击荷载。由此,能够由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更好地保护乘员和电气部件。

另外,将第二横梁形成为闭合截面。由此,能够由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来提高车身构造的刚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乘员的乘坐感觉性能。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梁上安装有支承所述混合动力车用的燃料箱的箱箍带。

这样,通过在第二横梁上安装箱箍带,能够由刚性高的第二横梁来支承燃料箱。因此,例如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能够由第二横梁来抑制燃料箱的惯性移动。由此,能够避免燃料箱的阀(例如压力调节阀)接触车身、或者因离心力造成的燃料泄漏。

另外,用刚性高的第二横梁支承着燃料箱。因此,能够由第二横梁来抑制从内置于燃料箱的泵所传递的振动传递。由此,能够抑制因从泵所传递的振动而造成的车室内噪音。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箱体具有:设置有所述电气部件的收纳部;设置在所述收纳部的车宽方向外侧、且具有供线束通过的线束通过孔的开口部件;和设置在所述开口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与所述突出部相比,所述开口部件的板厚尺寸大。

在此,在与混合动力车的电气部件连接的线束中流动着高电压。因此,例如,在发生碰撞时需要保护线束免受冲击荷载的影响。

于是,将供线束通过的开口部件的板厚尺寸设定得比开口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大。因此,在发生碰撞时,通过使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溃缩,能够吸收冲击能量。进一步地,通过增大开口部件的板厚尺寸,能够抑制因冲击荷载造成的开口部件的变形。

由此,能够通过开口部件来保护线束和箱体内部的电气部件,从而能够确保乘员的安全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汽油车与混合动力车的平台共用化来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能够将行李厢空间确保得大,并谋求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构造的汽油车及第一中间底板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图1的车身构造分割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汽油车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混合动力车上安装有后座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4的混合动力车的仰视图。

图7是表示图4的混合动力车的箱体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身构造

11 汽油车

12 混合动力车

13 平台

15 第一中间底板单元(汽油车用中间底板单元)

16 第二中间底板单元(混合动力车用中间底板单元)

18、19 第一、第二燃料箱(燃料箱)

21 IPU(电气部件)

23 前底板单元

24 后底板单元

29 底板通道

29a 底板通道的后端部

31 后座椅

35 升起部

36 平面部

41 箱体

41a 箱体的前端部

41b 箱体的后端部

43、44 第一、第二横梁

46 箱体的内部

68、69 左右的箱箍带(箱箍带)

86 收纳凹部

87 开口部件

88 突出部

89 线束通过孔

91 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前(Fr)”、“后(Rr)”、“左(L)”、“右(R)”依照驾驶员看到的方向。

实施例

对实施例的车身构造10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车身构造10具有:共用于汽油车11和混合动力车(HEV车)12的平台13;组装在平台13上的汽油车用中间底板单元15;和组装在平台13上的混合动力车用中间底板单元16。

汽油车用中间底板单元15、混合动力车用中间底板单元16相对于平台13具备互换性。

另外,车身构造10具有:汽油车用的燃料箱18、混合动力车用的燃料箱19、和混合动力车用的IPU(电气部件)21。

在此,所谓汽油车11是指作为驱动源仅具备内燃机的车辆。

另外,所谓混合动力车12是指具备驱动源及电动机(马达)的车辆。

以下,将组装在汽油车的车身构造10上的汽油车用中间底板单元15称为“第一中间底板单元15”。另外,将组装在混合动力车的车身构造10上的混合动力车用中间底板单元16称为“第二中间底板单元16”。

进一步地,将汽油车用的燃料箱18称为“第一燃料箱18”。另外,将混合动力车用的燃料箱19称为“第二燃料箱19”。

平台13具有:包括前底板26的前底板单元23、和包括后底板27的后底板单元24。

前底板单元23具有:支承前座椅28的前底板26、和设置在前底板26的车宽方向中央的底板通道29。

在前底板单元23的车身后方隔开间隔地具有后底板单元24。后底板单元24具有:支承后座椅31的后部31a的后底板27、和从后底板27立起的后隔板32。

在前底板单元23与后底板单元24之间夹入第一中间底板单元15。由第一中间底板单元15连结前底板单元23与后底板单元24。

由此,通过前底板单元23、第一中间底板单元15及后底板单元24构成汽油车11。

在前底板单元23与后底板单元24之间夹入第二中间底板单元16。由第二中间底板单元16连结前底板单元23与后底板单元24。

由此,通过前底板单元23、第二中间底板单元16及后底板单元24构成混合动力车12。

这样,准备了汽油车11用的第一中间底板单元15和混合动力车12用的第二中间底板单元16,使两种单元15、16具备了互换性。

因此,能够将前底板单元23和后底板单元24作为平台13对于汽油车11、混合动力车12而实现共用化。由此,能够使汽油车11和混合动力车12的生产成本降低。

如图3所示,在汽油车11中,前底板单元23与后底板单元24由第一中间底板单元15连结,第一燃料箱18跨着第一中间底板单元15与后底板单元24的下方而延伸。

第一中间底板单元15具有大致向上方延伸的升起部35、和从上述升起部35的上端部35a向后方大致平坦地延伸的平面部36。平面部36的后端部36a与后底板27的前端部27a接合。由此,在平面部36及后底板27的前部27b的下方,使汽油车11的空间38形成得比较大。

能够将汽油车11的空间38整个区域作为第一燃料箱18的配置空间来使用。因此,能够确保第一燃料箱18的形状为适合于汽油车11的尺寸。

如图4所示,在混合动力车12中,前底板单元23与后底板单元24由第二中间底板单元16连结,第二燃料箱19配置在后底板单元的下方。

第二中间底板单元16具有:在上方设有开口且向下方凹陷的箱体41;形成在箱体41的前端部41a上的第一横梁43;和形成在箱体41的后端部41b上的第二横梁44。

在箱体41的内部46设置有IPU21。

IPU21是搭载在混合动力车12上使油耗提高且进一步使废气减少的转换器。

在箱体41的车身后方且在后底板27的前部27b的下方,形成有混合动力车12的空间48。

在此,混合动力车12与汽油车11相比油耗更优异。即,与汽油车11相比,能够使混合动力车12的第二燃料箱19小型化。因此,能够在混合动力车12的空间48内配置第二燃料箱19。

换言之,在汽油车11的空间38(参照图3)中的大致后半部分配置第二燃料箱19,并在剩余的前半部分配置箱体41。在箱体41的内部46设置IPU21。由此,无需像以往技术那样在后底板51(参照图1)上配置IPU21,能够将行李厢空间52确保得大。

进一步地,通过在箱体41的内部46设置IPU21,无需像以往技术那样在后底板51上设置IPU21并谋求各车辆的共用化。因此,能够同样保持汽油车11与混合动力车12的重量平衡

由此,能够良好地确保汽油车11和混合动力车12的运动性能。

另外,IPU21是重量物。通过将作为重量物的IPU21配置在混合动力车12的中央,能够提高混合动力车12的运动性能。

进一步地,箱体41由前壁41c、后壁41d及底部41e形成为截面大致呈U字形。通过将箱体41朝向车宽方向配置,尤其相对于从车宽方向外侧输入的冲击荷载,其为刚性高的部件。

通过将该箱体41设置在第二中间底板单元16上,能够由箱体41来确保第二中间底板单元16的刚性。由此,无需为了确保刚性和保护IPU21而在第二中间底板单元16上单独设置加强件,能够谋求混合动力车12的轻量化。

在箱体41的前端部41a形成第一横梁43。

第一横梁43向车宽方向延伸,且形成为截面大致矩形的闭合截面。在向车宽方向延伸后的状态下,第一横梁43与底板通道29的后端部29a接合(也参照图1)。通过使第一横梁43形成为闭合截面,能够提高第一横梁43的刚性。

第一横梁43向车宽方向延伸,并在车身构造10的两侧的下纵梁54(即车身构造10的骨架部件)上架设第一横梁43。因此,能够由第一横梁43来支承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冲击荷载。由此,能够由第一横梁43来保护乘员和IPU21。

另外,通过将刚性高的第一横梁43架设在两侧的下纵梁54上,能够由第一横梁43提高车身构造10的刚性。由此,能够由第一横梁43来提高乘员的乘坐感觉性能。

进一步地,第一横梁43与底板通道29的后端部29a接合。因此,能够将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冲击荷载经过第一横梁43传递至底板通道29。

由此,能够由底板通道29来支承冲击荷载,从而能够保护乘员和IPU21。

另外,通过将底板通道29的后端部29a与第一横梁43接合,能够抑制底板通道29向车宽方向的打开、和底板通道29的沉降方向上的变形。

因此,能够由底板通道29确保前底板26(参照图1)的刚性。由此,能够提高安装在前底板26上的前座椅28的安装部的刚性,从而能够提高乘员的乘坐感觉性能。

进一步地,通过将底板通道29的后端部29a与第一横梁43接合,能够将因前面碰撞而输入的冲击荷载经过底板通道29传递(分散)至第一横梁43。

由此,能够以混合动力车12恰当地支承因前面碰撞而输入至底板通道29的冲击荷载。

如图5所示,在第一横梁43上安装有后座椅31。具体地,后座椅31的座垫61的前部61a由前安装托架62安装在第一横梁43上。进一步地,座垫61的后部61b由后安装托架(未图示)安装在后底板27上。

第一横梁43是刚性高的部件。通过在刚性高的第一横梁43上安装前安装托架62,能够提高前安装托架62的刚性。

由此,能够由前安装托架62牢固地安装座垫61,从而使乘员的乘坐感觉性能提高。

返回图4,在箱体41的后端部41b形成第二横梁44。第二横梁44向车宽方向延伸,且形成为截面大致矩形的闭合截面。通过使第二横梁44形成为闭合截面,能够提高第二横梁44的刚性。

因此,还能用第二横梁44与第一横梁43一起来支承因侧面碰撞而输入的冲击荷载。由此,能够由第一横梁43和第二横梁44更好地保护乘员和IPU21。

另外,通过使刚性高的第二横梁44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与第一横梁43相同地,在车身构造10的两侧的下纵梁54(即车身构造10的骨架部件)上架设第二横梁44。

由此,能够由第一横梁43和第二横梁44来提高车身构造10的刚性,从而使乘员的乘坐感觉性能更好地提高。

如图6所示,第二横梁44具有向下方鼓出的前左箍带安装部65和前右箍带安装部66。前左箍带安装部65及前右箍带安装部66朝向车宽方向隔开间隔地与第二燃料箱19的前端部19a相邻形成。

在前左箍带安装部65上用螺栓71、螺母来紧固左箱箍带68的前端部68a。另外,在前右箍带安装部66上用螺栓71、螺母来紧固右箱箍带69的前端部69a。

进一步地,左箱箍带68的后端部68b由螺栓76、螺母紧固在后左箍带安装部73上。另外,右箱箍带69的后端部69b由螺栓76、螺母紧固在后右箍带安装部74上。

在该状态下,用左箱箍带68和右箱箍带69从下方支承第二燃料箱19(具体为底部19b)。即,支承第二燃料箱19的左箱箍带68和右箱箍带69安装在第二横梁44上。

因此,用刚性高的第二横梁44支承第二燃料箱19。由此,例如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能够由第二横梁44来抑制第二燃料箱19的惯性移动。

通过抑制第二燃料箱19的惯性移动,能够避免第二燃料箱19的阀(例如压力调节阀)81接触混合动力车12、或者因离心力造成的燃料泄漏。通过阀81调节第二燃料箱19内的压力。

另外,用刚性高的第二横梁44支承着第二燃料箱19。因此,能够由第二横梁44来抑制从内置于第二燃料箱19的泵82所传递的振动传递。

由此,能够抑制因从泵82所传递的振动而造成的车室84(参照图4)的噪音。

如图7所示,箱体41具有:设置有IPU21的收纳凹部86;设置在收纳凹部86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开口部件87;和设置在开口部件87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88。开口部件87具有供线束91通过的线束通过孔89。

开口部件87设置在收纳凹部86的车宽方向右外侧部86a上。突出部88在收纳凹部86的车宽方向右外侧部86a且向开口部件87的车宽方向右外侧突出。另外,开口部件87的板厚尺寸设定为比突出部88的板厚尺寸大。在收纳凹部86的内部46收纳IPU21(参照图4)。

在此,在与混合动力车12的IPU21连接的线束91中流动有高电压。因此,例如,在发生碰撞时需要保护线束91免受冲击荷载的影响。于是,使供线束91通过的开口部件87的板厚尺寸比开口部件87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88的板厚尺寸大。

因此,在发生侧面碰撞时,通过使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88溃缩,能够吸收冲击能量。

进一步地,通过增大开口部件87的板厚尺寸,能够抑制因冲击荷载造成的开口部件87的变形。由此,能够通过开口部件87来保护线束91和箱体41(具体为收纳凹部86)的内部46的IPU21(参照图4),从而确保乘员的安全性。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车身构造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例,还可以适当地变更、改良等。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对由前底板单元、后底板单元、中间底板单元构成车身构造1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在车身构造10的三个单元的基础上增加其他单元。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作为电气部件例举了IPU21,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将电池等其他电气部件适用于本发明。

进一步地,由上述实施例示出的车身构造、汽油车、混合动力车、平台、第一及第二中间底板单元、第一及第二燃料箱、IPU、前底板单元、后底板单元、底板通道、后座椅、升起部、平面部、箱体、第一及第二横梁、左右的箱箍带、收纳凹部、开口部件、突出部、线束通过孔及线束等的形状和结构并不限定于所例举的内容,还可以适当地变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具有如下车身构造的汽车,该车身构造包括共用于汽油车和混合动力车这两种车辆的平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