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座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6623阅读:8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座垫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座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调整宽度的自行车座垫。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自行车坐垫缺乏灵活调整坐垫宽度的性能,导致对于不同体型的人,骑乘舒适度不同;例如CN2515088Y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座垫,为了提升乘坐舒适性,利用橡皮垫与本体进行结合,通过改变材质,并利用座垫杆进行支撑,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进行调整宽度,本体的宽度始终保持一致,导致无法满足骑乘人员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座垫,以实现对座垫的本体能够进行宽度上的自由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行车座垫,包括形状相同的本体一和本体二,所述本体一与所述本体二的头部相连接,所述本体一与所述本体二的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杆,导轨连接有支撑杆,固定杆的一端与导轨相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座垫的头部,通过固定杆在导轨上滑动,使本体一与本体二以头部为支点,以头部与导轨的中心的连线为平分线展开。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一的尾部向头部延伸的过程中面积逐渐变小,其中,所述本体一的尾部位于外侧的轮廓为半椭圆弧结构,头部为直线结构,尾部内侧为直线结构,头部方向的内侧轮廓线也为直线结构,尾部与头部之间具有一过渡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由形状相同的导轨一和导轨二组成,所述导轨一或者所述导轨二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本体一或者本体二上,沿着所述本体一或者所述本体二的底部内侧边缘从头部延伸至尾部。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本体一与所述本体二的头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所述本体一和所述本体二的底部形成一个容室。

优选地,在所述导轨上套设有支撑套;所述固定杆分为结构相同的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一的头部容置于所述容室内部并固定,所述固定杆一的中部沿着所述本体一的底部内轮廓线与所述支撑套相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一上设有一个折弯部,该折弯部插入至所述支撑套内部;所述固定杆二的头部容置于所述容室内部并固定,所述固定杆二的中部沿着所述本体二的底部内轮廓线与所述支撑套相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二上也设有一个折弯部,该折弯部插入至所述支撑套内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一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杆二的头部连为一体;固定杆一与固定杆二上的折弯部朝相反方向弯曲。

进一步地,在所述本体一和本体二的表面设计为凹凸状结构和气孔。

优选地,所述本体一与所述本体二的表面材料为弹性材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导轨的配合,并利用所述固定杆的支撑,使得本体一和本体二能够以头部为支点,以导轨的中心点与本体一和本体二头部的连线为分割线,围绕支点呈扇形结构张开,能够提升骑乘人员的接触面积,提升舒适度;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其灵活性强,结构设计简单,缓冲效果好,能够满足骑乘人员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座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座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本体一;2、本体二;3、支撑杆一;4、支撑杆二;5、导轨;6、固定杆一;7、固定杆二;8、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座垫,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形状相同的本体一1和本体二2,所述本体一1和本体二2的头部相接,在该连接处设有固定套8,所述固定套8与所述本体一1、所述本体二2的底部之间形成一个容室。

所述本体一1的尾部面积较大,向头部延伸的过程中面积逐渐减小,其中,所述本体一1的尾部位于外侧的轮廓为半椭圆弧结构,头部为直线结构,尾部内侧为直线结构,头部方向的内侧轮廓线也为直线结构,尾部与头部之间具有一过渡部。

在所述本体一1和所述本体二2的底部均设有导轨,分别为支撑杆一3和支撑杆二4,所述支撑杆一3安装于所述本体一1上,沿着所述本体一1的底部内侧边缘从头部延伸至尾部;所述支撑杆二4安装于所述本体二2上,沿着所述本体二2的底部内侧边缘从头部延伸至尾部。

在所述本体一1和所述本体二2的尾部的下方设有一根带有一定弧度的导轨5,所述导轨5与所述支撑杆一3、所述支撑杆二4交错,所述导轨5套设在一个支撑套上,还包括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为固定杆一6和固定杆二7,所述固定杆一6的头部容置于所述容室内部,并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杆一6的中部沿着所述本体一1的底部内轮廓线与所述支撑套相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一6上设有一个折弯部,该折弯部插入至所述支撑套内部,使得所述固定杆一6与所述导轨5相连接,同时头部与本体相固定。

同样的道理,所述固定杆二7的头部也容置于所述容室内部,并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杆二7的中部沿着所述本体二2的底部内轮廓线与所述支撑套相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二7上也设有一个折弯部,该折弯部插入至所述支撑套内部,使得所述固定杆7二与所述导轨5相连接的同时,同步与本体(本体一、本体二)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杆一6上的折弯部与所述固定杆二7上的折弯部朝相反的方向弯曲。

另外,所述固定杆一6的头部与所述固定杆二7的头部可以连接为一体,同时容置在所述容室内部,进行统一固定,这样能够简化安装结构。

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座垫,通过利用所述固定杆沿着所述导轨5向相反方向的两侧滑动,能够使座垫上的本体一1和本体二2以头部为中心,所述导轨5的中心点为平分线,向两侧同步展开,结合本体一1与本体二2的形状,能够呈扇形结构展开,改变所述座垫的宽度;在此过程中,所述固定杆6能够形成对所述导轨5的稳定支撑;同样的道理,当需要缩小其宽度时,反向移动所述固定杆,通过挤压所述本体一1和本体二2,能够缩短之间的距离,无论在何种状态下,所述固定杆的两端都能够与本体一1、本体二2的侧壁相接触,以进行限位,保证本体一1和本体二2之间的连接稳定。

所述本体一1和本体二2的表面设计为凹凸状结构,能够增加骑乘人员的舒适度,同时在表面设计气孔,能够增加缓冲效果。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本体一1和所述本体二2的材料可以为弹性材料,能够进一步提升缓冲效果。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座垫,其能够自由调整宽度,使得座垫能够呈扇形结构打开,增加骑乘人员的舒适度,减少对骑乘人员的肌肉压迫,更加符合人体生理学构造的特点,能够保护骑乘人员的安全,而且表面结构的设计,能够防止滑落,提升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