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6652阅读:1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轻便型四轮电动车,以日本WALKCAR、国产的飞轮威尔产品为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装入一个小型挎包内便于携带,因此称为口袋车,能解决消费者大约5~10公里范围的代步,具有科技、时尚、轻便的诸多优点。但是目前该类产品,离地间隙小,通常不到8CM,并且其车轮与车架为刚性连接,减震性能非常差。上述两点弊端造成了该类电动车通过性很差和骑行舒适度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四轮电动车车架离地间隙低,离地间隙不可调节,减震差等缺陷,设计了一种轻便、可折叠、带有减震的电动四轮车。

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包括刚性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所述车架的前轮位置处刚性连接有电机安装板、电机轴安装板;电机安装板用于固定电机,电机轴安装板用于安装电机轴,用于将驱动电机固定在车架上。前轮与前轮轴刚性连接,随前轮轴转动。前轮轴通过前摆臂组件与电机轴连接。所述车架的后轮位置处刚性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后轴安装板,用于安装后轴,所述后轮的后轮轴通过后摆臂组件与后轴连接。通过前摆臂的安装连接,使前轮轴可绕电机轴转动;通过后摆臂的安装连接,使后轮轴可绕后轴转动。

所述前轮的前轮轴通过传动组件与电机轴连接;传动组件由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传动带组成;其中第一传动轮与电机轴刚性连接,第二传动轮与前轮轴刚性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同步轮,传动带为同步带。

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链轮,传动带为链条。

所述前摆臂组件由第一前端通孔件、第一后端通孔件和前摆臂刚性连接形成一体构成;所述前摆臂两端各设置一个通孔件,前端通孔件通过轴承与前轮轴连接,后端通孔件通过轴承与电机轴连接。所述前摆臂组件的末端设置有凸起件与前减震件接触;其中第一凸起件与前摆臂刚性连接。

所述后摆臂组件由第二前端通孔件、第二后端通孔件和后摆臂刚性连接形成一体构成,所述后摆臂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通孔件,第二前端通孔件通过轴承轴连接拉杆,拉杆底部通过轴承与后轮轴连接,第二后端通孔件通过轴承与后轴连接。所述后摆臂组件的末端设置有凸起件,与后减震件接触;其中第二凸起件与后摆臂刚性连接。

所述的前减震件固定在与车架连接的前减震支撑块上;前减震件可以是弹性材料或者弹簧。

所述的后减震件固定在与车架连接的后减震支撑块上;后减震件可以是弹性材料或者弹簧。

所述的前轮、前轮轴前摆臂组件、传动组件可整体以电机轴为中心旋转,用于折叠缩小整个车架体积;后轮、后轮轴、后摆臂组件可以整体以后轴为中心旋转,用于折叠缩小整个车架体积。

本车架结构,通过设置摆臂连接结构,增加了车架的离地间隙,并采用可折叠的悬架结构,使得小车的通过性大大增加,并且折叠后同样可以方便装入挎包。另外在悬架结构上增加减震结构,使得骑行舒适度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动组件4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3为前摆臂组件5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4为前摆臂组件5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5为后摆臂组件2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车架使用骑行时的示意图;

图7为车架折叠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四轮电动车车架,由刚性车架1、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前摆臂组件和后摆臂组件构成。所述车架1的前轮位置处刚性连接有电机安装板3和电机轴安装板8,电机安装板3用于固定电机2,电机轴安装板8用于安装电机轴11。前轮7与前轮轴6刚性连接,前轮轴6通过传动组件4与电机轴11连接,由电机提供动力驱动转动,前轮轴6还通过一个前摆臂组件5与电机轴11连接,使前轮轴6可绕电机轴旋转调节位置。

车架1的后轮位置处刚性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后轴安装板17、22,用于安装后轴18,后轮19的后轮轴20通过后摆臂组件21与后轴18连接,使得后轮轴20可绕后轴18旋转调节位置。

车架1的下方装有电池组件14和驱动控制组件12,通过线缆13与电机连接。

如图2所示,传动组件4由第一传动轮23、第二传动轮25和传动带24组成,其中第一传动轮23与电机轴11刚性连接,第二传动轮25与前轮轴6刚性连接。第一传动轮23和第二传动轮25为同步轮,采用传动带24连接,整体由电机的电机轴输出提供驱动。或者第一传动轮23和第二传动轮25为链轮,传动带24为链条,采用链轮式结构连接。

如图3所示,前摆臂组件5由第一前端通孔件30、第一后端通孔件27和前摆臂29刚性连接形成一体构成。前摆臂29两端各设置一个通孔件,前端通孔件30通过轴承与前轮轴6连接,后端通孔件27通过轴承与电机轴11连接。电机轴11位置不动,前轮轴6由前摆臂组件5的支撑,可绕电机轴11旋转进行调整高度位置,与前摆臂采用轴承连接,调整时,又不会影响转动运行,不影响传动组件的连接。前摆臂组件5的末端刚性连接有第一凸起件26,第一凸起件26与前减震件9接触。前减震件9固定在与车架连接的前减震支撑块10上。前减震件9可以是弹性材料或者弹簧,与前摆臂上的第一凸起件26接触,起到减震作用。或者如图4所示,前减震件9直接与前摆臂29接触,起到减震作用。

如图5所示,后摆臂组件21由第二前端通孔件38、第二后端通孔件34和后摆臂36刚性连接形成一体构成,后摆臂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通孔件,第二前端通孔件38通过轴承轴连接拉杆32,拉杆32底部通过轴承与后轮轴20连接,第二后端通孔件34通过轴承与后轴18连接。同样,后轮轴20在后摆臂组件的支撑下,可绕后轴18转动,调整高度位置,不影响后轮的转动。后摆臂组件21的末端刚性连接有凸起件33,与后减震件16接触,起到减震作用。后减震件16固定在与车架连接的后减震支撑块15上;后减震件16可以是弹性材料或者弹簧。

如图6所示,整个车架在使用骑行时,前后轮组件展开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整个车架在不使用时,前后轮组件折叠的示意图。

该车架通过增加前摆臂和后摆臂的连接结构,使得车架的离地间隙大大增加,而且可以对车轮进行收折,减小占地空间,方便存放。在摆臂处设计减震件,减小运行时的震动,使行驶更加稳定、舒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