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2723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为减轻大气污染和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社会越来越提倡绿色出行。绿色出行指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骑自行车等,选择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其中自行车是当今出行使用最频繁且很重要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对于短距离出行来说,它是最佳代步工具。针对于多数乘地铁或公共汽车的学生或者上班族,通常要从家门步行至车站,乘车到站后,再从车站步行至学校或者工作单位,步行极其浪费时间和精力,此时自行车为最佳代步工具,尤其是可随身携带乘坐交通工具的折叠自行车成为了最佳选择。但市面上现有的折叠自行车大都存在折叠、打开繁琐费力,折叠后体积仍旧较大、车身较重、携带不便的缺陷,且公共交通工具均严格限制携带物的尺寸,使现有折叠自行车不能被随身携带乘车,这造成了人们乘车前后行程的不便。因此市场亟待一种车身较轻、折叠后体积小,折叠、打开简捷省力,结构牢固、安全可靠的可随身携带乘坐交通工具的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的折叠自行车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车身较轻、折叠后体积小,折叠、打开简捷省力,结构牢固、安全可靠的可随身携带乘坐交通工具的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它包括车把、车梁、车架、带减震打气结构的车座、前轮、后轮和驱动机构,所述车把包括丁字接头、插销及其底部的弹簧、折叠转轴、两车把手及其转轴;所述丁字接头为两端头底部设有折叠缺口的筒状结构,其中间全圆筒状的底部开设有一插孔,插孔下方的车架内对应设置有插销及其底部的弹簧;所述折叠转轴套装在丁字接头内部,其两端设有与丁字接头垂直方向的轴孔,两车把手分别通过其转轴与折叠转轴的两端同轴联接,折叠转轴中间部分沿车把手转轴的轴向设置有与丁字接头的插孔位置相对应的插孔;所述车把下端的车架上设置有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它包括六边形折叠接头和上部侧壁设有锁栓拉手的锁栓;所述六边形折叠接头由中间带通孔的六边形内接头和与其配套的设有六边形卡槽的中间带通孔的外接头构成,它们分别安装于车架上部的下端和下部的上端,并通过其一侧设置的转轴同轴联接;所述车架上部设置有与锁栓拉手位置相对应的L型滑槽,锁栓拉手设置于L型滑槽内,锁栓套装在车架管筒内部,锁栓下端带有卡头,车架下部内壁设置有与卡头相对应的卡架;所述车梁由横置的其上面设有倒V型加强筋的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构成,加强筋在与该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六边形折叠接头相对应处断开分为两段;所述驱动机构由中轴、两脚蹬曲柄、牙盘、两脚蹬、飞轮和链条组合构成,并连接于车架和后轮上;所述脚蹬曲柄内开设有放置插销及其弹簧的通道,脚蹬曲柄通过转轴与脚蹬连接,当脚蹬曲柄与脚蹬垂直时,脚蹬及转轴上设置的插孔恰好与脚蹬曲柄内部的插销位置相对应;所述带减震打气结构的车座即为车座下方设有打气筒和减震结构,包括下部套装于车架管筒内设有密封底的气筒外管、下部套装于气筒外管内的底部带一体活塞的活塞拉杆、减震弹簧、车架和气筒外管顶端分别设置的卡扣;所述气筒外管的密封底上放置有减震弹簧,一体活塞竖向开设有通孔,通孔中间开设有一放置有滚球的正方体空间,滚球的直径大于通孔直径且小于正方体空间的边长,通孔上端通过出气嘴连接有带气夹嘴的塑料气管;所述一体活塞连接出气嘴处设置有密封圈,其下部设置有两密封槽及其内略小于密封槽的密封圈,上方密封槽底部的一体活塞上设置有凹槽,下方密封槽底部的一体活塞上竖置开设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在使用时,车把的折叠转轴旋转至其下方的插销通过弹簧作用插入其插孔内,车把手展开、沿其转轴旋转90度至与丁字接头呈一条直线;车把下端的车架上设置有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六边形内接头设置于外接头的六边形卡槽内,调节L型滑槽内锁栓拉手,使锁栓穿过六边形折叠接头中间的通孔,锁栓下端带有的卡头与车架下部内壁设置得卡架相配合卡住固定;车梁处横置的其上面设有倒V型加强筋的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使用状态与车把下端的车架上设置有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使用状态相同,对此做相同的操作;此时脚蹬与脚蹬曲柄垂直、并朝向外侧,脚蹬曲柄内的插销通过弹簧的作用力插入脚蹬及其转轴上的插孔内;通过调节活塞拉杆和气筒外管来将车座调节到合适的骑行高度,将车架和气筒外管顶端设置的卡扣卡紧即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在折叠时,将折叠转轴下方的插销撤出折叠转轴的插孔,并将折叠转轴旋转90度,将车把手沿其转轴旋转折叠、穿过折叠缺口并与丁字接头呈90度;调节车把下端的车架上设置的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L型滑槽内锁栓拉手,锁栓下端带有的卡头从车架下部内壁设置的卡架处撤离,并离开下部车架,将其从六边形折叠接头的转轴处折叠;车梁处横置的其上面设有倒V型加强筋的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折叠状态与车把下端的车架上设置有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折叠状态相同,对此做相同的操作;撤回脚蹬曲柄内的插入脚蹬及其转轴上的插孔内的插销,并将脚蹬沿其转轴旋转180度,使其与脚蹬曲柄垂直、并朝向内侧,此时再次使脚蹬曲柄内的插销通过弹簧的作用力插入脚蹬及其转轴上的插孔内固定;将调节活塞拉杆和气筒外管分别调整至气筒外管和车架的最底端,将车架和气筒外管顶端设置的卡扣卡紧即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带减震打气结构的车座在打气时,固定车架顶端的卡扣,松开气筒外管顶部的卡扣,将塑料气管的气夹嘴夹至轮胎上,通过按压车座打气即可,车座向上提起时进气,气体通过活塞拉杆和气筒外管的间隙、并穿过一体活塞上的凹槽和通气孔进入气筒外管,此时滚球在正方体空间的底部,并完全堵塞一体活塞的通孔;车座向下时出气,此时气筒外管内的气体通过一体活塞上的通气孔和出气嘴进入轮胎,因打气时气筒外管内气体压强较大,因此气体会通过通孔吹动滚球滚动而不会使滚球阻塞通孔和出气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这种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它折叠后体积较小、易携带,可满足公共交通工具对携带物的尺寸的限制,对人们乘车前后的行程带来极大便利,是最佳代步工具;它的车把和脚蹬均采用插孔、插销和弹簧相结合固定的方式,结构牢固,不易松动;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六边形折叠接头的应用,使得在自行车骑行过程中车架上部和下部的连接部分不会发生扭动,保证骑行者的安全;锁栓套装在车架管筒内使得车架上部和下部的连接更加可靠,不会出现断开的情况;它的脚蹬在折叠时可旋转180度垂直脚蹬曲柄、并朝向内侧,占用空间更小,使折叠后的自行车体积更小;它的车座带有减震打气结构,不仅为骑行者打气提供了便利,气筒外管密封底上的减震弹簧还起减震作用,功能齐全;它在折叠时只需撤离车把和脚蹬的插销、调节车把下端和车梁处的锁栓拉手、松动带减震打气结构的车座的卡扣即可对自行车进行折叠,操作简单快捷、节省时间;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车身较轻,折叠、打开简捷省力,结构牢固、安全可靠,实际使用价值高,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车把的丁字接头、插销和弹簧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车把的丁字接头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车把的折叠转轴和车把手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车把的折叠转轴和车把手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车把下端的车架上设置的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外接头和六边形内接头、L型滑槽、车架、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锁栓和锁栓拉手的主视图;

图8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锁栓和锁栓拉手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车把下端的车架上设置的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六边形折叠接头的外接头和六边形内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为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带减震打气结构的车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为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脚蹬和脚蹬曲柄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为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脚蹬和脚蹬曲柄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为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0的A-A截面图;

图15为图10的B-B截面图;

图中标记:1、车把手,2、丁字接头,3、车架,4、六边形折叠接头,5、前轮,6、加强筋,7、车座,8、卡扣,9、脚蹬曲柄,10、脚蹬,11、牙盘,12、链条,13、后轮,14、飞轮,15a、插销,15b、插销,16a、弹簧,16b、减震弹簧,16c、弹簧,17a、插孔,17b、插孔,17c、插孔,18、折叠缺口,19、轴孔,20、折叠转轴,21、L型滑槽,22、卡架,23、六边形内接头,24、外接头,25、锁栓拉手,26、锁栓,27、卡头,28a、通孔,28b、通孔,29、六边形卡槽,30、活塞拉杆,31、塑料气管,32、出气嘴,33、滚球,34、凹槽,35、气筒外管,36、密封底,37、一体活塞,38、通气孔,39a、密封圈,39b、密封圈,39c、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它包括车把、车梁、车架3、带减震打气结构的车座7、前轮5、后轮13和驱动机构,所述车把包括丁字接头2、插销15a及其底部的弹簧16a、折叠转轴20、两车把手1及其转轴;所述丁字接头2为两端头底部设有折叠缺口18的筒状结构,其中间全圆筒状的底部开设有一插孔17a,插孔17a下方的车架3内对应设置有插销15a及其底部的弹簧16a;所述折叠转轴20套装在丁字接头2内部,其两端设有与丁字接头2垂直方向的轴孔19,两车把手1分别通过其转轴与折叠转轴20的两端同轴联接,折叠转轴20中间部分沿车把手1转轴的轴向设置有与丁字接头2的插孔17a位置相对应的插孔17b;所述车把下端的车架3上设置有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它包括六边形折叠接头4和上部侧壁设有锁栓拉手25的锁栓26;所述六边形折叠接头4由中间带通孔28a的六边形内接头23和与其配套的设有六边形卡槽29的中间带通孔28a的外接头24构成,它们分别安装于车架3上部的下端和下部的上端,并通过其一侧设置的转轴同轴联接;所述车架3上部设置有与锁栓拉手25位置相对应的L型滑槽21,锁栓拉手25设置于L型滑槽21内,锁栓26套装在车架3管筒内部,锁栓26下端带有卡头27,车架3下部内壁设置有与卡头27相对应的卡架22;所述车梁由横置的其上面设有倒V型加强筋6的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构成,加强筋6在与该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六边形折叠接头4相对应处断开分为两段;所述驱动机构由中轴、两脚蹬曲柄9、牙盘11、两脚蹬10、飞轮14和链条12组合构成,并连接于车架3和后轮13上;所述脚蹬曲柄9内开设有放置插销15b及其弹簧16c的通道,脚蹬曲柄9通过转轴与脚蹬10连接,当脚蹬曲柄9与脚蹬10垂直时,脚蹬10及转轴上设置的插孔17c恰好与脚蹬曲柄9内部的插销15b位置相对应;所述带减震打气结构的车座7即为车座7下方设有打气筒和减震结构,它包括下部套装于车架3管筒内设有密封底36的气筒外管35、下部套装于气筒外管35内的底部带一体活塞37的活塞拉杆30、减震弹簧16b、车架3和气筒外管35顶端分别设置的卡扣8;所述气筒外管35的密封底36上放置有减震弹簧16b,一体活塞37竖向开设有通孔28b,通孔28b中间开设有一放置有滚球33的正方体空间,滚球33的直径大于通孔28b直径且小于正方体空间的边长,通孔28b上端通过出气嘴32连接有带气夹嘴的塑料气管31;所述一体活塞37连接出气嘴32处设置有密封圈39c,其下部设置有两密封槽及其内略小于密封槽的密封圈(39a、39b),上方密封槽底部的一体活塞37上设置有四个凹槽34,下方密封槽底部的一体活塞37上竖置开设有四个通气孔3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在使用时,车把的折叠转轴20旋转至其下方的插销15a通过弹簧16a作用插入其插孔17b内,车把手1展开、沿其转轴旋转90度至与丁字接头2呈一条直线;车把下端的车架3上设置有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六边形内接头23设置于外接头24的六边形卡槽29内,调节L型滑槽21内锁栓拉手25,使锁栓26穿过六边形折叠接头4中间的通孔28a,锁栓26下端带有的卡头27与车架3下部内壁设置得卡架22相配合卡住固定;车梁处横置的其上面设有倒V型加强筋6的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使用状态与车把下端的车架3上设置有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使用状态相同,对此做相同的操作;此时脚蹬10与脚蹬曲柄9垂直、并朝向外侧,脚蹬曲柄9内的插销15b通过弹簧16c的作用力插入脚蹬10及其转轴上的插孔17c内;通过调节活塞拉杆30和气筒外管35来将车座7调节到合适的骑行高度,将车架3和气筒外管35顶端设置的卡扣8卡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在折叠时,将折叠转轴20下方的插销15a撤出折叠转轴20的插孔17b,并将折叠转轴20旋转90度,将车把手1沿其转轴旋转折叠、穿过折叠缺口18并与丁字接头2呈90度;调节车把下端的车架3上设置的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L型滑槽21内锁栓拉手25,锁栓26下端带有的卡头27从车架3下部内壁设置的卡架22处撤离,并离开下部车架3,将其从六边形折叠接头4的转轴处折叠;车梁处横置的其上面设有倒V型加强筋6的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折叠状态与车把下端的车架3上设置有枪栓式车架折叠结构的折叠状态相同,对此做相同的操作;撤回脚蹬曲柄9内的插入脚蹬10及其转轴上的插孔17c内的插销15b,并将脚蹬10沿其转轴旋转180度,使其与脚蹬曲柄9垂直、并朝向内侧,此时再次使脚蹬曲柄9内的插销15b通过弹簧16c的作用力插入脚蹬10及其转轴上的插孔17c内固定;将调节活塞拉杆30和气筒外管35分别调整至气筒外管35和车架3的最底端,将车架3和气筒外管35顶端设置的卡扣8卡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便携式微型折叠自行车的带减震打气结构的车座7在打气时,固定车架3顶端的卡扣8,松开气筒外管35顶部的卡扣8,将塑料气管31的气夹嘴夹至轮胎上,通过按压车座7打气即可,车座7向上提起时进气,气体通过活塞拉杆30和气筒外管35的间隙、并穿过一体活塞37上的凹槽34和通气孔38进入气筒外管35,此时滚球33在正方体空间的底部,并完全堵塞一体活塞37的通孔28b;车座7向下时出气,此时气筒外管35内的气体通过一体活塞37上的通气孔38和出气嘴32进入轮胎,因为打气时气筒外管35内气体压强较大,因此气体会通过通孔28b吹动滚球33滚动而不会使滚球33阻塞通孔28b和出气嘴3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