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能悬臂式管套管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417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吸能悬臂式管套管管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吸能悬臂式管套管管柱,涉及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转向系统中的管柱通常采用上护管套下护管的方式,通过注塑衬套连接上下护管,在护管进行溃缩时,需要滑脱块来对溃缩机构进行释放,同时需要增加吸能钢带来进行能量吸收,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滑脱块通过注塑连接在调节支架上,容易在运输过程中脱落,而且注塑材料为塑料,对于管柱的整体的固有频率有一定的影响,限制了现有管柱的固有频率;2、钢带处于自由状态,安装在整车上后,在行车过程中,钢带的后端容易产生共振,形成噪音;3、上下护管之间通过注塑衬套连接,衬套通过注塑和上护管连接,下护管和衬套之间存在间隙,可相对滑动,对于管柱的固有频率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这种结构的制作成本也相对较高,因而不方便实际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使用方便且能有效稳定控制溃缩力的吸能悬臂式管套管管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吸能悬臂式管套管管柱,包括上护管、下护管、以及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设置在上护管管体下部且包括调节支架、压缩支架以及手柄紧固机构,所述下护管套接于上护管端部,且在两者之间具有间隙,下护管的下部管体上开有条形槽,所述压缩支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下护管管体两侧的支撑片组,所述支撑片组包括L型支撑片以及弧形支撑片,L型支撑片的上部自由端与下护管的管体焊接固定,弧形支撑片焊接固定在L型支撑片上,且两个弧形支撑片的中部弧形段与下护管的管体抵靠接触,所述调节支架包括与压缩支架配合的倒门字形的底部固定架,两个L型支撑片的竖直支撑片分别与底部固定架的两侧竖直架体抵靠接触并固定,底部固定架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垂直折弯并水平向外延伸成水平固定架,水平固定架的架体上设有固定孔,所述手柄紧固机构包括摇臂杆、紧固轴,紧固轴垂直穿过压缩支架以及底部固定架的侧面竖直架体,摇臂杆活动连接在紧固轴端部且能控制紧固轴带动调节支架和压缩支架夹紧下护管的管体。

所述L型支撑片的竖直片体设置为具有外凸段的支撑片体。

所述手柄紧固机构还包括紧固垫片、凸轮片,所述紧固轴设置为紧固螺栓,摇臂杆的非手持端设有穿过紧固螺栓的固定端,紧固垫片置于固定端与底部固定架的一侧竖直架体之间,所述凸轮片包括螺母固定端以及连接端,螺母固定端螺纹套接在紧固螺栓的端部,连接端与摇臂杆的一侧杆体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在所述压缩支架下部与底部固定架之间设有调节弹簧。

作为优选,在所述溃缩间隙内设有一环套在上护管管体上的塑料衬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所述新型吸能悬臂式管套管管柱采用下护管套接在上护管外,且在下护管体上设置可调节夹紧力的悬臂式夹紧机构,因而有效控制管柱的溃缩力,通过上下护管之间的夹紧力来吸收能量,增加现有管柱的固有频率,而滑脱块和钢带的取消,在减少零件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管柱的固有频率,还消除了钢带所带来的噪音问题,而且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以及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以及经济效益,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吸能悬臂式管套管管柱,包括上护管1、下护管2、以及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设置在上护管管体下部护管2的下部管体上开有条形槽5,所述下护管2套接于上护管1端部,且在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实际应用中,通过夹紧机构将上护管夹紧,因而可以有效控制夹紧机构的夹紧力来控制护管的溃缩力,而下护管置于上护管内,因而当护管发生溃缩时,上护管直接向下护管内部溃缩即可,从而可以避免使用溃缩时的释放机构,而且可以通过上下护管之间的夹紧力来吸收能量。

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夹紧机构在夹紧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且为方便控制夹紧力,所述夹紧机构设置在上护管管体下部且包括调节支架3、压缩支架4以及手柄紧固机构,所述下护管2套接于上护管1端部,下护管2的下部管体上开有条形槽5,所述压缩支架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下护管2管体两侧的支撑片组,所述支撑片组包括L型支撑片41以及弧形支撑片42,L型支撑片41的上部自由端与下护管2的管体焊接固定,弧形支撑片42焊接固定在L型支撑片41上,且两个弧形支撑片42的中部弧形段与下护管2的管体抵靠接触,所述调节支架3包括与压缩支架4配合的倒门字形的底部固定架31,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为更方便控制溃缩力,以及提高夹紧机构夹紧时的稳定性,在所述压缩支架4下部与底部固定架31之间设有调节弹簧11,另外,两个L型支撑片41的竖直支撑片分别与底部固定架31的两侧竖直架体抵靠接触并固定,底部固定架31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垂直折弯并水平向外延伸成水平固定架32,水平固定架32的架体上设有固定孔,继而方便将管柱与外部设备构件连接固定,提高整体机构的稳固性。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手柄紧固机构操作的便捷性,所述手柄紧固机构包括摇臂杆6、紧固轴7,摇臂杆6垂直连接在紧固轴7端部,紧固轴7垂直穿过压缩支架4以及底部固定架31的侧面竖直架体。所述手柄紧固机构还包括紧固垫片9、凸轮片10,所述紧固轴7设置为紧固螺栓,摇臂杆6的非手持端设有穿过紧固螺栓的固定端61,紧固垫片9置于固定端61与底部固定架31的一侧竖直架体之间,所述凸轮片10包括螺母固定端101以及连接端102,螺母固定端101螺纹套接在紧固螺栓的端部,连接端102与摇臂杆6的一侧杆体活动连接。因而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将摇臂杆的固定端紧固在紧固螺栓栓体上并与底部固定架的一侧竖直架体抵靠接触,继而当操作摇臂杆上下转动时,带动凸轮片的连接端一起运行并带动凸轮片的螺母固定端转动,从而促使螺母固定端在紧固螺栓上移动,并挤压底部固定架的两侧竖直的架体使两者相向运动,继而带动压缩支架的两侧竖直架体以其与上护管的焊接点作为夹紧支点来夹紧上护管,有效提高并夹紧机构对护管的夹紧力,而要减小夹紧力时,只需按上述相反方向调节摇杆臂即可,有效实现夹紧机构的夹紧力的控制,继而更稳定的控制护管的溃缩力。

另外,为提高调节支架的竖直架体对压缩支架的竖直架体的里的传递效果以及为避免其竖直架体的上端部焊点与底部支撑架的竖直架体直接接触而影响焊点的稳定性,所述L型支撑片41两侧竖直的片体设置为具有外凸段的支撑片体。

进一步地,在所述溃缩间隙内设有一环套在上护管1管体上的塑料衬套12,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上下护管均为金属,因而,如果需要较稳定的控制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摩擦力,就需要精度较高的护管尺寸,但是这样会增加制作难度以及加工成本,而通过在上护管与下护管之间设置的塑料衬套,因而使得上下护管之间的溃缩力来自于上护管与塑料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更易实现稳定的溃缩力,而当控制摇臂杆转动继而控制手柄夹紧机构夹紧时,上护管、塑料衬套以及下护管之间存在较大的夹紧力,从而有效增加了固有频率。

上述新型吸能悬臂式管套管管柱采用下护管套接在上护管外,且在下护管体上设置可调节夹紧力的悬臂式夹紧机构,因而有效控制管柱的溃缩力,增加现有管柱的固有频率,而滑脱块和钢带的取消,在减少零件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管柱的固有频率,还消除了钢带所带来的噪音问题,而且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以及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实用性高。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