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控上下楼梯座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701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上下楼梯装置领域,特别涉及手控上下楼梯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的环境中依然存在诸多只有楼梯,没有电梯的老式中低层楼房,住在这类楼房中的居民中有不少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人,他们在上下楼梯时容易摔倒受伤或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而且上下楼梯困难使得他们与外界的交流极为不便,给生活带来了巨大难题,因而需要一种能保障安全、方便人们使用上下楼梯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电梯、老式中低层楼房的手控上下楼梯座椅装置,旨在解决年老、行动不便人群的上下楼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手控上下楼梯座椅装置,所述座椅装置设置于楼梯上,所述座椅装置包括导管、直齿座架、折叠座椅,所述导管和直齿座架均沿楼梯走向设置于楼梯上,所述导管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固定导管和下固定导管,所述直齿座架沿下固定导管走向设置于下固定导管旁侧,所述直齿座架上沿其自身走向地设有直齿,所述折叠座椅的背部设有座椅靠支架,所述座椅靠支架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活轮,所述座椅靠支架上部的活轮设置于上固定导管上,所述座椅靠支架下部的活轮设置于下固定导管上,所述折叠座椅内部设有锂电池箱和直流马达,所述直流马达的转轴朝向述折叠座椅的背部,所述直流马达的转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设置于直齿座架上,所述齿轮与直齿啮合,所述折叠座椅上设有手控把手,所述手控把手上设有倒顺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导管从座椅靠支架上部活轮的中心穿过,所述下固定导管从座椅靠支架下部活轮的中心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座椅底部朝前设有踏足板。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座椅上设有保护带。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座椅边设有金属板触动的预置开关,所述预置开关用于对直流马达止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装置不影响现有楼梯的结构造型,基于现有楼梯的扶手等设施安装,而且使用完后可提携于家中,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方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1手控把手

2倒顺开关

3折叠座椅

4锂电池箱

5踏足板

6楼梯

7直齿

8直齿座架

9活轮

10座椅靠支架

11上固定导管

12直流马达

13齿轮

14活轮

15下固定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手控上下楼梯座椅装置,所述座椅装置设置于楼梯6上,该楼梯6就是常规现有的水泥楼梯,所述座椅装置包括导管、直齿座架8、折叠座椅3。

所述导管和直齿座架8均沿楼梯6走向设置于楼梯6旁侧,所述导管包括管状的、上下平行设置的上固定导管11和下固定导管15,所述上固定导管11和下固定导管15可通过支柱固定于楼梯6上,所述直齿座架8沿下固定导管15走向设置于下固定导管15旁侧,所述直齿座架8上沿其自身走向地设有直齿7。

所述折叠座椅3具有椅背,该椅背的背部固定有座椅靠支架10,所述座椅靠支架10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有活轮,所述座椅靠支架10上部的活轮9设置于上固定导管11上,所述上固定导管11从座椅靠支架10上部活轮9的中心穿过,所述座椅靠支架10下部的活轮14设置于下固定导管15上,所述下固定导管15从座椅靠支架10下部活轮14的中心穿过,通过座椅靠支架10上部的活轮9和座椅靠支架10下部的活轮14,实现折叠座椅3在导管上滑动。

所述折叠座椅上设有保护带,所述折叠座椅3内部设有锂电池箱4和直流马达12,所述锂电池箱4用于给直流马达12供电,所述直流马达12可以改变转向,所述直流马达12的转轴朝向述折叠座椅3的背部,所述直流马达12的转轴上连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设置于直齿座架8上,所述齿轮13与直齿7啮合,所述折叠座椅3上设有手控把手1,所述手控把手1上设有倒顺开关2,所述倒顺开关2用于控制直流马达12的转向,所述折叠座椅3底部朝前铰接有可翻转的踏足板5,所述折叠座椅3边设有金属板触动的预置开关,所述预置开关用于对直流马达12止动。

使用时,入座后扣上保护带,操作倒顺开关2令直流马达12正向或反向运作,直至到达终点后通过预置开关令折叠座椅3止动。

闲置时,为了不占用其他人使用楼梯的空间,可将折叠座椅3从座椅靠支架9上拆卸下。还可对折叠座椅3的部分结构进行折叠以缩小体积,然后放置于他处。具体的,翻转踏足板5与折叠座椅3贴合。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