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505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该幼儿用推车在折叠状态下最小化占据大体积的推车主体的体积以能够容易地容纳于小型私家车后备箱,在折叠状态下完全固定随着框架摇晃或横放而突出的框架以防止框架突出而损伤,并且在前、后方设置有制动器以在双方向操作时方便移动及停止。



背景技术: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能够在带孩子去户外时保持幼儿的安全和舒适并减轻看护人的疲劳感的婴儿车是必需品。但带两名以上的幼儿及儿童外出时,有严重消耗看护人的体力的问题,诸如精力分散,看护人难以独自照看多名幼儿,并且收纳外出时要换的衣服、尿布、毯子等幼儿用品的空间不足,看护人需要背着或手提另外的包。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开发出具备充裕的收纳空间且看护人独自也能够推着两至三名幼儿外出的手推式幼儿用推车并已商用。但现有的幼儿用推车存在以下问题:折叠后占据体积大,形成以焊接或铆钉等结合的一体结构,从而难以装入小型的私家车后备箱,携带性差,并且折叠状态下框架没有完全固定,从而有框架损伤或使用者受伤的危险,并且由于基本的推车的特性而在前后两个方向形成手柄而能够在双向进行操作,但只在后轮设置有制动器,在从前方推或拉操作时,使车停止或固定时,需要回到后方踩下制动器。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该幼儿用推车使得即使看护人独自带两至三名幼儿及儿童外出也能进行安全且轻松的照顾,乘坐感好,使孩子舒服,能够装很多幼儿用品等物品,尤其在折叠状态下能够使占据大体积的推车主体的体积最小化,从而能够容易地容纳于小型私家车后备箱,在折叠状态下完全固定随着框架摇晃或横放而移动的框架以防止框架突出而损伤,并且在前、后方设置有制动器以在双方向操作时方便移动及停止。

课题的解决手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包括:折叠式本体框架,具有正六面体形状,整体支撑幼儿用推车(1)的主体,中央部以前后方向为基准收起或展开,能够改变形态;车轮部,紧固于折叠式本体框架的前后方向下端,使幼儿用推车移动;座椅部,具有矩形篮子形状,下端通过按扣、带扣及尼龙搭扣与折叠式本体框架的内周结合;以及顶蓬,形成矩形的侧面,顶部形成为四角锥形状,以能够拆卸地结合于折叠式本体框架的上端。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即使看护人独自带两至三名幼儿及儿童外出也能进行安全且轻松的照顾,乘坐感好而使孩子舒服,收纳空间充裕而能够装很多幼儿用品等物品,尤其能够在折叠状态下安装和拆卸占据大体积的后轮和把手框架,通过紧密式旋转结构的把手和折叠式收纳篮子最小化推车主体的体积,从而能够容易地容纳于小型私家车后备箱,在折叠状态下完全固定随着框架摇晃或横放而移动的框架以防止框架突出而损伤,并且在前、后方设置有制动器以在双方向操作时方便移动及停止。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的整体形状的立体图。

图2为分解示出本发明的幼儿用推车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的主框架、底座框架、侧面框架,并放大示出顶蓬固定杆的插入形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分解示出本发明的折叠式本体框架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的通过固定于上端两轴支撑固定件的篮子结合框架的旋转从篮子使用模式变更为篮子折叠模式的实例,并放大示出根据篮子固定销的移动的篮子结合框架的设置状态的放大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的折叠式本体框架和车轮部的侧面的侧面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前轮驱动部的构成要素并示出按压摩擦式制动器的旋转方向的立体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后轮驱动部的构成要素并放大示出旋转翼和突起随着字形踏板制动器的旋转而旋转并结合于齿轮齿从而后轮驱动轮旋转的例子的实施例图。

图9为放大示出本发明的后轮固定框架与下端三轴支撑固定件结合从而主框架与后轮驱动部结合的状态的实施例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的后轮拆卸手柄的后轮拆卸销设置为与后轮固定框架的内侧贯通孔相对,内侧后轮支撑框架插入外侧后轮支撑框架的状态的实施例图。

图11为示出本发明的内侧后轮支撑框架插入外侧后轮支撑框架,后轮拆卸手柄的后轮拆卸销贯通插入外侧贯通孔和内侧贯通孔的状态的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折叠式本体框架110:主框架

120:底座框架130:侧面框架

140:前面把手框架150:后面把手框架

200:车轮部210:前轮驱动部

220:后轮驱动部300:座椅部

400:顶蓬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包括:折叠式本体框架(100),具有正六面体形状,整体支撑幼儿用推车(1)的主体,中央部以前后方向为基准收起或展开,能够改变形态;车轮部(200),紧固于折叠式本体框架的前后方向下端,使幼儿用推车移动;座椅部(300),具有矩形篮子形状,下端通过按扣、带扣及尼龙搭扣与折叠式本体框架的内周结合;以及顶蓬(400),形成矩形的侧面,顶部形成为四角锥形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结合于折叠式本体框架的上端。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涉及示出本发明的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的整体形状的立体图,本发明的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包括折叠式本体框架(100)、车轮部(200)、座椅部(300)、顶蓬(400)。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折叠式本体框架(100)。

上述折叠式本体框架(100)具有正六面体形状,整体支撑幼儿用推车(1)的主体,中央部以前后方向为基准收起或展开,能够改变形态。

如图2所示,上述折叠式本体框架包括主框架(110)、底座框架(120)、侧面框架(130)、前面把手框架(140)、后面把手框架(150)。

第一、说明本发明的主框架(110)。

上述主框架(110)是直立设置于前、后方向端部的字形的框架,其支撑折叠式本体框架,由正面主框架(110a)和后面主框架(110b)构成,该正面主框架和后面主框架的直立的左、右侧的圆筒形框架以圆柱形态上升及下降,高度可变。

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本发明的主框架(110),在折叠模式下,保持内部圆筒形框架(110a-1)随着结合于上端两轴支撑固定件(111)的倒三角框架的上端方向的旋转上升而向外部圆筒形框架(110a-2)的上端方向突出的状态,在推车使用模式下,保持内部圆筒形框架(110a-1)随着结合于上端两轴支撑固定件(111)的倒三角框架的下端方向的旋转下降而插入外部圆筒形框架(110a-2)的内部的状态。

如图3所示,上述主框架包括上端两轴支撑固定件(111)、下端三轴支撑固定件(112)、把手固定夹(113)、顶蓬固定杆(114)。

上述上端两轴支撑固定件(111)具有字形状,对称地分别固定结合于主框架的形成于前、后方向的内部圆筒框架上端左、右侧端部,形成有上端内部面形成为螺纹槽的杆插入固定孔(111a),通过销与倒三角形框架(132)的上端两端部结合以起到辅助旋转的作用。

另外,上端两轴支撑固定件(111)向杆插入固定孔(111a)的下端方向被贯通,使得顶蓬固定杆(114)能够插入主框架(110),起到通过杆插入固定孔的上端内部面的螺纹槽支撑形成于顶蓬固定杆(114)的上端部端的杆突出固定螺纹(114a)和形成于下端端部的杆插入固定螺纹(114b)的作用。

此处,杆插入固定孔(111a)在设置顶蓬(400)时使位于顶蓬固定杆的下端的杆突出固定螺纹(114b)固定以使其直立于主框架的上端,在分离顶蓬(400)时使位于顶蓬固定杆的上端的杆插入固定螺纹(114a)固定以使得顶蓬固定杆插入固定于主框架的内部。

由此,能够防止在幼儿用推车的折叠状态下保管及移动时顶蓬固定杆(114)不固定而分离并丢失或下滑而造成框架损伤及使用者受伤的危险。

上述下端三轴支撑固定件(112)具有字形状,对称地固定结合于主框架的形成于前、后方向的外部圆筒框架下端左右侧端部,通过销与三角形框架(131)的端部结合,起到辅助旋转的作用。

上述下端三轴支撑固定件的下端形成有椭圆筒形的外侧后轮支撑框架(112a),向下端内部方向插入并内置与内周尺寸相同的内侧后轮支撑框架(221b),外侧后轮支撑框架与内侧后轮支撑框架重合的前方一侧形成有外侧贯通孔(112a-1)。

上述把手固定夹(113)起到包围并固定前面把手框架(140)和后面把手框架(150)的下端一侧与主框架(110)的下端一侧的作用,牢固地结合前面把手框架、后面把手框架与主框架,通过看护人抓握并推或拉把手框架的力进行移动或方向转换时,力的损失最小化,看护人独自移动也能容易地控制,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浪费。

本发明的把手固定夹(113)以塑料材质的通过螺栓结合能左右分离的形态分别形成于正面主框架(110a)左、右侧的上端和下端、后面主框架(110b)左、右侧的上端和下端。

由此,能够从主框架(110)分离前面把手框架和后面把手框架,在折叠模式状态下最小化突出部,从而能够容易地保管并携带于狭小的场所或小型私家车中,并且以重量比较轻的塑料材质形成,能够分离框架从而减轻自重,使携带容易。

另外,形成于使前面把手框架(140)与正面主框架(110a)结合的正面上端左、右侧的把手固定夹(113)在两边内侧面形成有能过移动从而改变篮子结合框架(143)所设置的固定角的导轨(113a)和固定销插入口。

此时,如图5所示,把手固定夹(113)将篮子固定销(143a)插入沿对角线方向形成的导轨后端的固定销插入口时,随着篮子结合框架(143)横放以与主框架垂直,形成为篮子使用模式,将篮子固定销(143b)插入导轨上端的固定销插入口时,随着篮子结合框架(143)直立以与主框架水平,形成为篮子折叠模式。

本发明中,把手固定夹(113)通过以下步骤形成:将粘度(在25℃下的粘度;cps)为700~850、密度(density;g/cm3)为1.21的常温固化用环氧树脂79~90wt%和经过等离子表面处理的碳纤维2~20wt%及咪唑类或叔胺(苄基二甲胺(benzyldimethylamine))固化剂0.5~10wt%的混合物注入模具后,经过以50℃作为起始温度并在15分钟使温度上升至80℃的一次固化步骤、在保持80℃的状态下保持25分钟的二次固化步骤、在20分钟使温度从80℃上升至120℃的三次固化步骤、在保持120℃的状态下保持90分钟的4次固化步骤以及在30分钟使温度从120℃下降至50℃的五次固化步骤。

上述碳纤维通过等离子体使表面改性,从而诱导与环氧树脂的高结合力,最终具有高耐久性。

上述等离子表面处理利用ar、n2或o2在10秒~60秒分别进行表面处理,此时以气体标准状态为基准以3.15×105m3/s的速度投入气体,约30秒后开始等离子处理。

作为上述成分组成的具体例子,利用常温固化用环氧树脂85wt%、经过等离子表面处理的碳纤维10wt%、叔胺(苄基二甲胺)5wt%的混合物制造把手固定夹。

上述常温固化用环氧树脂(epoxyresin)和碳纤维的用量会影响把手固定夹的耐久性特性,因此优选的是,使用的上述常温固化用环氧树脂限定在79~90wt%的范围内,使用的经过表面处理的碳纤维限定在2~20wt%的范围内。

另外,上述固化步骤中,通过多步骤的固化过程,通过环氧树脂与碳纤维的稳定的结合反应强化耐久性特性,从而强化本发明的把手固定夹的耐久性特性。

上述顶蓬固定杆(114)形成为上端端部和下端端部形成有相同形态的螺纹的圆形棒形状,向主框架(110)的上端方向插入,并且形成于下端部的杆突出固定螺纹(11b)和形成于上端部的杆插入固定螺纹(114a)选择性地固定于形成于上端两轴支撑固定件(111)的上端的杆插入固定孔(111a)的螺纹槽。

在设置顶蓬时,使下端端部的杆突出固定螺纹(114b)固定于上端两轴支撑固定件(111)的上端内部面的杆插入固定孔(111a),顶蓬分离及折叠模式下,使上端端部的杆插入固定螺纹(114a)固定于上端两轴支撑固定件(111)的上端内部面的杆插入固定孔(111a)。

由此,不仅在顶蓬固定杆(114)直立的顶蓬设置状态下而且在顶蓬固定杆插入主框架(110)的上端方向内部的顶蓬分离及折叠模式下也能够稳定地固定顶蓬固定杆(114),防止幼儿用推车移动时顶蓬固定杆突出而发生弯折等损伤或使用者的安全事故,并防止脱落而导致丢失。

第二、说明本发明的底座框架(120)。

上述底座框架(120)是结合于基准框架的下端一侧的矩形的框架,中心轴以前后方向为基准形成于中央,随着中心轴的上升及下降对称地收起或展开,能够变化形态。

幼儿用推车在使用模式下,前、后方向的框架以中心轴为基准形成为水平,从而形成座椅部(400)能够展开的空间,在折叠模式下,前、后方向的框架以中心轴为基准折叠成“v”字形对称,缩小体积。

第三、说明本发明的侧面框架(130)。

上述侧面框架(130)分别结合支撑于主框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具有高度相同并对称形成的三角形框架(131)与倒三角形框架(132)结合为以插入彼此两侧中央的旋转销为中心交叉的形状。

此时,对称形成的三角形框架与倒三角形框架具有相同尺寸,夹角相同,以插入于两侧中央的旋转销为中心旋转时,夹角变化相同,进行移动。

底座框架(120)的中心轴上升时,通过旋转销旋转,夹角变小,前后方向的间隔缩小,幼儿用推车被折叠,中心轴下降时,通过旋转销旋转,夹角变大,前后方向的间隔变宽,幼儿用推车被展开。

第四、说明本发明的前面把手框架(140)。

上述前面把手框架(140)直立于主框架的前面左、右侧,通过把手固定夹(113)结合于正面主框架(110a),形成于左、右侧上端的旋转轴的侧面结合有旋转控制按钮,从而起到控制前面角度调节把手(142)的各阶段角度的作用。

此处,前面角度调节把手(142)能够通过按钮调节式旋转实现各阶段调节角度,能够在按压左、右侧的前面把手旋转按钮的状态下根据使用者的选择设定把手角。

此时,前面把手形成为与前面支撑框架水平,能够从折叠状态下的0°到向相反方向直立的180°的角度范围内经过10个阶段旋转。

其中,旋转一阶段时,旋转18°,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和胳膊的高度、上坡和下坡、从前方拉动移动或推动移动等的便利方面变化角度,能够最小化作用于胳膊的力,并且在折叠状态下使前面把手与前面支撑框架形成水平,能够最小化体积。

另外,推动移动前面把手框架时,将前面把手的角度设置为垂直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拓宽看护人的脚与幼儿用推车的间隔,从而能够防止随着看护人的步伐向前迈出的脚碰到幼儿用推车的反弹现象,实现看护人舒适的步行,也提高幼儿的乘坐感。

第五、说明本发明的后面把手框架(150)。

上述后面把手框架(150)直立于主框架的后面左、右侧,通过把手固定夹(113)结合于后面主框架(110b),形成于左、右侧上端的旋转轴的侧面结合有旋转控制按钮,从而起到控制后面角度调节把手(152)的各阶段角度的作用。

此处,后面角度调节把手(152)能够通过按钮调节式旋转实现各阶段调节角度,能够在按压左、右侧的后面把手旋转按钮的状态下根据使用者的选择设定把手角。

此时,后面把手形成为与后面支撑框架水平,能够从折叠状态下的0°到向相反方向直立的180°的角度范围内经过10个阶段旋转。

其中,旋转一阶段时,旋转18°,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和胳膊的高度、上坡和下坡、从前方拉动移动或推动移动等的便利方面变化角度,能够最小化作用于胳膊的力,并且在折叠状态下使后面把手与后面支撑框架形成水平,能够最小化体积。

另外,推动移动后面把手框架时,将后面把手的角度设置为垂直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拓宽看护人的脚与幼儿用推车的间隔,从而能够防止随着看护人的步伐向前迈出的脚碰到幼儿用推车的反弹现象,实现看护人舒适的步行,也提高幼儿的乘坐感。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车轮部(200)。

上述车轮部(200)紧固于折叠式本体框架的前后方向下端,起到使幼儿用推车移动的作用。

如图7、图8所示,上述车轮部由前轮驱动部(210)和后轮驱动部(220)构成。

第一、说明本发明的前轮驱动部(210)。

上述前轮驱动部(210)分别通过悬架(211)结合于正面主框架下端的左、右侧端部,能够在水平方向旋转360°,前轮驱动轮(212)的上端一侧形成有按压摩擦式制动器(213)。

此处,前轮驱动轮不固定于一定方向,而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360度旋转,引导顺畅的方向转换,并减少方向转换时所需的力,减少看护人的疲劳度。

此处,在进行从前方推动幼儿用推车的操作时,前轮驱动轮的后面旋转以朝向看护人的脚所在的地方时,按压摩擦式制动器(213)进行控制,通过向下端方向踩下后面,使前轮驱动轮的旋转停止。

此时,向下端方向踩下按压摩擦式制动器的后面时,制动器摩擦接触前轮驱动轮并施加摩擦力,从而停止旋转,向下端方向踩下按压摩擦式制动器的正面时,摩擦接触于前轮驱动轮的制动器上升,从而可以移动。

由此,能够解决以下问题:从前方向后方推动移动幼儿用推车过程中想停止时,需要返回以踩下形成于后方的踏板制动器,而看护人返回后方的时间里推车没有稳定地固定而可能产生危险。

第二、说明本发明的后轮驱动部(220)。

上述后轮驱动部(220)中,形成于后轮固定框架(221)的上端部的内侧后轮支撑框架(221b)以销拆卸方式结合于后面主框架(110b)下端的左、右侧端部,后轮驱动轮(222)以一体式紧固于贯通后轮固定框架的侧面中央一侧的中心轴(223)的左、右侧端部,后轮固定框架(221)的后端一侧结合有形成有突起(221a-1)的旋转翼(221a),形成有连接左、右侧旋转翼的旋转轴(224),中心轴(223)与旋转轴(224)的中央结合形成有字形的踏板制动器(225)。

此处,如图10所示,内侧后轮支撑框架(221b)形成为具有与形成于下端三轴支撑固定件的下端的外侧后轮支撑框架(112a)的内周尺寸相同的周长,向外侧后轮支撑框架的下端方向插入,完全插入内侧上端时,内侧贯通孔(221b-1)与外侧贯通孔(112a-1)一致。

此时,如图11所示,结合于后轮固定框架的前方一侧而以结合轴为基准旋转的后轮拆卸手柄(221c)的后轮拆卸销(221-c)插入对齐且贯通的内侧贯通孔(221b-1)和外侧贯通孔(112a-1),从而内侧后轮支撑框架(221b)与外侧后轮支撑框架(112a)结合,使主框架(110)与后轮驱动部(220)结合。

此时,向后轮拆卸手柄(221c)的手柄施加压力时,后轮拆卸手柄以结合轴为基准向前方旋转,后轮拆卸销(221c-1)从内侧贯通孔和外侧贯通孔拆卸,内侧后轮支撑框架(221b)沿外侧后轮支撑框架(112a)的下端方向分离。

由此,能够在折叠模式下从折叠式本体框架(100)分离突出部位大并占据大体积的后轮驱动部(220),缩小体积,从而能够提高幼儿用推车(1)的空间使用度并使保管变得容易。

此处,字形的踏板制动器(225)在从后方推动或拉动操作幼儿用推车时进行通过向下端方向踩下后面以使后轮驱动轮的旋转停止的控制。

此时,向下端方向踩下字形的踏板制动器(225)的后面时,旋转轴(224)以中心轴(223)为基准向下端方向旋转,使左、右侧的旋转翼旋转,突出的突起插入形成于后轮驱动轮内侧的齿轮齿,后轮驱动轮的旋转停止,向下端方向踩下字形的踏板制动器的正面时,插入于齿轮齿的突起分离出来,后轮驱动轮可以旋转。

如图8所示,通过插入于齿轮齿(222a)的突起(221a-1)完全阻断后轮驱动轮的旋转而不会打滑,自然不会有制动器松动的可能性,能够稳定地使幼儿用推车(1)停止。

再次,说明本发明的座椅部(300)。

上述座椅部(300)具有矩形篮子形状,下端通过按扣、带扣及尼龙搭扣结合固定于折叠式本体框架的内周,起到提供幼儿能够在幼儿用推车中舒适地休息的空间的作用。

此处,座椅部的厚度形成为5mm~10mm,根据折叠式本体框架的折叠模式折叠的部分形成有折叠线从而实现折叠,座椅部的内部面正中央形成有折叠环。

此时,座椅部的厚度不足5mm的情况下,座椅部难以很好地起到缓冲作用,移动中的摇晃和冲击直接传递给幼儿,而厚度在10mm以上的情况下,折叠式本体框架不能顺利地折叠,产生幼儿用推车的体积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座椅部的正面内侧方向与后面内侧方向相对形成有五点结合式安全带,支撑幼儿的两边肩膀、腰、两侧大腿使其不晃动。

此处,五点结合式安全带覆盖全部上半身,从而从难以支撑身体的幼儿到儿童,各种年龄段的幼儿及儿童都可以乘坐。

再次,说明本发明的顶蓬(400)。

上述顶蓬(400)形成矩形的侧面,顶部形成为四角锥形,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于折叠式本体框架的上端,起到保护幼儿免受阳光、雨、风等天气的影响的作用。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的具体工作过程。

首先,将保管中的折叠模式的幼儿用推车的形成“v”字形的底座框架展开成为水平。

此时,主框架的内部圆筒形框架下降,插入外部圆筒形框架,侧面框架的三角形框架与倒三角形框架展开并具有相同的夹角。

其次,将顶蓬固定杆设置于主框架的上端,设置顶蓬使其插入结合。

之后,利用五点结合式安全带支撑幼儿的两边肩膀、腰、两侧大腿使其不晃动。

然后,调节把手框架的角度使得能够轻松地推动或拉动幼儿用推车,之后进行移动,进行向前移动及停止时使用按压摩擦式制动器进行控制,进行向后移动及停止时使用字形踏板制动器进行控制。

之后,结束幼儿用推车的使用后,使幼儿移动到安全的地方,分离顶蓬,将顶蓬固定杆插入主框架,拉动形成于座椅部中央的折叠环,从而折叠推车。

另外,通过后轮拆卸手柄以销拆卸的方式拆卸分离后轮驱动部,折叠前面结合篮子,使前面把手框架的后面把手框架的角度调节把手紧密旋转以与主框架水平。

最后,将体积最小化的折叠模式的幼儿用推车装入私家车后备箱。

工业实用性

为改善以下问题:现有的幼儿用推车折叠后占据体积大,难以装入小型的私家车后备箱,携带性差,折叠状态下框架没有完全固定而具有框架损伤及使用者受伤的危险,并且由于推车的特性而可以双方向操作,但只在后轮设置有制动器,在前方推动或拉动操作时,停止及固定时需要返回后方踩下制动器,本发明包括折叠式本体框架、车轮部、座椅部、顶蓬,看护人独自带两至三名幼儿及儿童外出也能够进行轻松的照顾,乘坐感好,使幼儿舒适,能够装入多的幼儿用品等物品,尤其能够在折叠状态下使占据大体积的推车主体的体积最小化,从而能够容易地容纳于小型私家车后备箱,在折叠状态下完全固定随着框架摇晃或横放而移动的框架以防止框架突出而损伤,并且在前、后方设置有制动器以在双方向操作时方便移动及停止,从而提高使用便利性,具有很高的工业实用性。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儿用推车包括:

折叠式本体框架(100),具有正六面体形状,整体支撑所述幼儿用推车(1)的主体,中央部以前后方向为基准收起或展开,能够改变形态;

车轮部(200),紧固于所述折叠式本体框架的前后方向下端,使所述幼儿用推车移动;

座椅部(300),具有矩形篮子形状,下端通过按扣、带扣及尼龙搭扣与所述折叠式本体框架的内周结合;以及

顶蓬(400),形成矩形的侧面,顶部形成为四角锥形状,能够拆卸地结合于所述折叠式本体框架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本体框架(100)包括:

主框架(110),是直立设置于前、后方向端部的字形的框架,支撑所述折叠式本体框架,由正面主框架和后面主框架构成,所述正面主框架和所述后面主框架的直立的左、右侧的圆筒形框架以圆柱形态上升及下降,高度可变;

底座框架(120),是结合于主框架的下端一侧的矩形的框架,中心轴以前后方向为基准形成于中央,随着所述中心轴的上升及下降对称地收起或展开,能够改变形态;

侧面框架(130),分别结合支撑于所述主框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具有相同高度并对称形成的三角形框架(131)与倒三角形框架(132)结合为以插入彼此两侧中央的旋转销为中心交叉的形状;

前面把手框架(140),直立于所述主框架的前面左、右侧,通过把手固定夹(113)结合于所述正面主框架(110a),形成于左、右侧上端的旋转轴的侧面结合有旋转控制按钮,从而控制前面角度调节把手(142)的各阶段角度;以及

后面把手框架(150),直立于所述主框架的后面左、右侧,通过把手固定夹(113)结合于所述后面主框架(110b),形成于左、右侧上端的旋转轴的侧面结合有旋转控制按钮,从而控制后面角度调节把手(152)的各阶段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其特征在于,

主框架(110)包括:

上端两轴支撑固定件(111),具有字形状,分别对称地固定结合于所述主框架的形成于前、后方向的内部圆筒框架上端左、右侧端,形成有上端内部面形成为螺纹槽的杆插入固定孔(111a),通过销与所述倒三角形框架(132)的上端两端部结合以辅助旋转;

下端三轴支撑固定件(112),具有字形状,对称地固定结合于所述主框架的形成于前、后方向的外部圆筒框架下端左、右侧端部,通过销与所述三角形框架(131)的端部结合以辅助旋转;

把手固定夹(113),包围并固定所述前面把手框架(140)和所述后面把手框架(150)的下端一侧与所述主框架(110)的下端一侧;以及

顶蓬固定杆(114),具有圆形棒形状,上端端部和下端端部形成有相同形态的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其特征在于,

把手固定夹(113)经过以下步骤形成:

将粘度(25℃下的粘度;cps)为700~850、密度(density;g/cm3)为1.21的常温固化用环氧树脂79~90wt%和经过等离子表面处理的碳纤维2~20wt%及咪唑类或叔胺(苄基二甲胺)固化剂0.5~10wt%的混合物注入模具后,经过以50℃作为起始温度并在15分钟使温度上升至80℃的一次固化步骤、在保持80℃的状态下保持25分钟的二次固化步骤、在20分钟使温度从80℃上升至120℃的三次固化步骤、在保持120℃的状态下保持90分钟的4次固化步骤以及在30分钟使温度从120℃下降至50℃的五次固化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蓬固定杆(114)形成为:

形成于所述上端两轴支撑固定件(111)的上端的杆插入固定孔(111a)的螺纹槽选择性地固定形成有形成于下端部的杆突出固定螺纹(11b)和形成于上端部的杆插入固定螺纹(114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幼儿用推车,其特征在于,

车轮部(200)包括:

前轮驱动部(210),分别通过悬架结合于正面主框架下端的左、右侧端部,能够在水平方向旋转360°,前轮驱动轮的上端一侧形成有按压摩擦式制动器;以及

后轮驱动部(220),形成于后轮固定框架(221)的上端部的内侧后轮支撑框架(221b)以销拆卸方式结合于后面主框架下端的左、右侧端部,后轮驱动轮(222)以一体式紧固于贯通后轮固定框架的侧面中央一侧的中心轴(223)的左、右侧端部,后轮固定框架(221)的后端一侧结合有旋转翼(221a),所述旋转翼形成有突起(221a-1),所述后轮驱动部形成有连接左、右侧旋转翼的旋转轴(224),中心轴(223)与旋转轴(224)的中央结合形成有字形的踏板制动器(22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