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1999发布日期:2018-06-15 22:4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可变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转换为不同形态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人体工程学的成果,是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最具节能性的运动器材之一,具有结构简单制造便利、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然而从第一辆现代自行车问世至今,其最主要的配置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最传统的自行车的设计仅供单人使用,并且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练习才能具备使用其的基本能力。

传统自行车适用于单身的年轻人。然而,随着人长大成熟并且找到伴侣,其可能希望能与同伴一起更浪漫地骑行而无需购买第二辆自行车。本发明主要涉及的是一种能够实现双人浪漫骑行的自行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方便容易地将两轮自行车组装成三轮自行车的可变自行车,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可变自行车,包括:前轮单元、后轮单元、车体架、至少一个踏板、车座、竖向设置的把手连杆以及车把,

所述前轮单元经由所述车体架连接所述后轮单元,所述踏板和车座设置在所述车体架上,并且所述把手连杆设置在所述前轮单元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单元包括前轮和设置在自行车前侧的前连锁装置;所述后轮单元包括后轮、后轮轴、齿轮传动链以及设置在自行车后侧的后连锁装置;

所述把手连杆具有顶端、底端、上端杆孔、下端杆孔以及槽孔,所述车把连接所述把手连杆的顶端,所述前连锁装置连接把手连杆的底端;

还包括:

竖向设置的套筒,为圆柱形,具有顶端、底端、外壁和内槽,所述套筒通过外壁连接所述车体架,所述把手连杆插设于所述套筒的内槽;

具有第一螺孔的上连接环;以及

具有第二螺孔的下连接环,

所述上连接环连接所述套筒的顶端,所述下连接环连接所述套筒的底端;

所述前轮单元可拆卸,并且所述把手连杆与另一自行车的后连锁装置相连接后形成协力三轮车。

或者,一种可变自行车,包括:前轮单元、后轮单元、车体架、至少一个踏板、车座、竖向设置的把手连杆以及车把,

所述前轮单元经由所述车体架连接所述后轮单元,所述踏板和车座设置在所述车体架上,并且所述把手连杆设置在所述前轮单元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单元包括前轮和设置在自行车前侧的前连锁装置;所述后轮单元包括后轮、后轮轴、齿轮传动链以及设置在自行车后侧的后连锁装置;

所述把手连杆具有顶端、底端、上端杆孔、下端杆孔以及槽孔,所述车把连接所述把手连杆的顶端,所述前连锁装置连接把手连杆的底端;

所述前连锁装置包括螺孔和连接槽,并且所述把手连杆通过穿过所述连接槽和所述槽孔而插入的蝶形螺钉连接所述前连锁装置;

所述前轮单元可拆卸,并且所述把手连杆与另一自行车的后连锁装置相连接后形成协力三轮车。

较好的,所述车体架可以是三角形形状,并且所述车座设置在所述车体架的顶部。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

支撑座,竖向设置,连接所述后轮轴,所述支撑座具有横向连接件和两个支承件;以及

后连接梁,具有前端和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横向连接件的后端,所述后连接梁的后端连接所述后轮单元的后连锁装置,所述后连接梁的前端连接所述车体架。

进一步地,所述后连锁装置包括插槽和铰链,所述插槽的底部向下延伸出有一中空的圆柱体,且圆柱体的一侧开设有螺孔,所述铰链使得所述后连锁装置能相对于所述后连接梁转动。

较好的,所述把手连杆穿过所述上连接环和所述下连接环,并且通过多个螺钉定位,一个螺钉穿过所述把手连杆的上杆孔和所述上连接环的第一螺孔,另一螺钉穿过所述把手连杆的下杆孔和所述下连接环的第二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前连锁装置包括螺孔和连接槽,并且所述立式把手连杆通过穿过所述槽和所述槽孔而插入的蝶形螺钉连接所述前连锁装置。

上述各方案中,所述协力自行车是通过移除一自行车的所述前轮单元并且将所述把手连杆插入到另一自行车的所述后连锁装置的插槽内而形成;

所述蝶形螺钉穿过所述后连锁装置的插槽上的螺孔和所述把手连杆上的槽孔将所述把手连杆定位。

较好的,所述协力三轮车具有两个独立的齿轮传动链。

进一步地,该可变自行车还可以包括:

竖向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是圆柱形的并且具有顶端、底端、外壁和内槽,所述套筒通过外壁连接所述车体架;

其中,所述把手连杆插设于所述套筒的内槽。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

具有第一螺孔的上连接环;以及

具有第二螺孔的下连接环,

其中,所述上连接环设置在所述套筒的顶端,并且所述下连接环连接所述套筒的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变自行车,通过把手连杆与前轮单元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前连锁装置以及后连锁装置的设计,使得自由前轮单元的前连锁装置可与可变自行车的后连锁装置结合从而形成容纳两个骑手的协力自行车。针对更多的骑手,可根据需要重复此过程。如此,无需购买第二辆自行车,即能轻松将原有的二轮自行车组装成三轮自行车乃至更多轮的自行车,从而由单人使用转换成双人乃至更多人使用,而且拆装操作非常简便,结构安全可靠,使用体验非常舒适。

其他优势和新颖特征将在下文中部分地陈述,并且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查阅以下说明和随附附图后部分地领会或者通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生产或操作而习得。通过对以下详细说明中陈述的各方法、仪器和装置的各种不同组合的实践或使用,可领会并获得本发明中实施例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自行车的后连锁装置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自行车的把手和把手连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自行车的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自行车的前连锁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自行车前轮单元分解的分解视图;

图7为两辆本发明实施例可变自行车组装成协力自行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后连锁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自行车,可单人骑行,也可多人骑行。本实施例描述的是一种可由两辆普通自行车装配而成的协力自行车结构,其中,每辆自行车包括三个单元:前轮单元、后轮单元和三角形自行车架。第二辆本发明的这种自行车在拆卸前轮后连接到前方的第一辆自行车上。所形成的协力自行车结构具有第一辆自行车的车体架,该第一辆自行车的车体架具有带后连接梁的三角形车架。该后连接梁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后连锁装置。拆除了前轮单元的第二辆自行车的三角形第二车体架,具有竖向设置的套筒和穿过该套筒的把手连杆。第二辆自行车的把手连杆连接第一辆自行车的后连锁装置。由于后连锁装置是可转动地连接后连接梁,第二辆自行车能相对于第一辆自行车绕铰链转动。本发明能够将简单地将两辆常规自行车变为协力三轮车,并且还可简单地将协力三轮车变回两辆独立的自行车。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如下,图1示出了装配好的可变自行车4。该可变自行车4包括前轮单元9、后轮单元10以及三角形车体架。该三角形车架结构连接有车座11、车把12以及把手连杆13。其中车把12支撑设置在把手连杆13的顶上。该前轮9通过前连锁装置17连接把手连杆13。把手连杆13穿过上连接环31和下连接环35;套筒30位于上连接环31和下连接环35之间,并且把手连杆13穿过套筒30。前连锁装置17上设置有蝶形螺钉16。把手连杆13通过上螺钉34连接上连接环31,通过下螺钉38连接下连接环35。上连接环31和下连接环35一起将把手连杆13固定连接套筒30;在此配置中,把手连杆13可以转动、但无法相对于套筒30上移或下移。

车座11安装在支撑杆24的顶部。后连接梁25位于车座11的下方并连接该支撑杆24。后轮10通过后轮轴28连接该后支撑杆24。后轮轴28还通过支撑座29连接后连接梁25。后连接梁25通过铰链26连接后连锁装置21。后连锁装置21包括铰链26、螺孔22和插槽23。

图2至图6为图1中的可变自行车的分解视图,并且示出了连锁装置的更多细节。其中图5示出了前连锁装置17的结构,其包括螺孔18和连接槽19。图4示出了上连接环31、第一螺孔32和对应的上螺钉34,下连接环35、第二螺孔36和对应的下螺钉38。图3示出把手连杆13的更多细节:车把12连接于把手连杆13的顶部,把手连杆13上设有上杆孔33、下杆孔37和槽孔15。把手连杆13的底部14装配到前连锁装置17的连接槽19中。图2示出了后连锁装置21,其包括铰链26,后连锁装置21通过铰链26连接后连接梁25;后连锁装置21还包括插槽23和螺孔22。如果自行车不以协力形式组合,则后连锁装置21可被折叠到后连接梁25上方,从而不会垂下来干扰后轮10的动作。总的来说,图6示出了该可变自行车的各组件。前轮单元7由前轮9和前连锁装置17组成。后轮单元8由后轮10、后轮轴28及齿轮传动链、支撑座29、后连接梁25以及后连锁装置21组成。

图2还示出了不与其他自行车串接时,单个自行车各组件的连接方法。当将把手连杆13的底端14插入到前连锁装置17的连接槽19内时,蝶形螺钉16插在前连锁装置17的螺孔18和把手连杆13的槽孔15中,拧紧蝶形螺钉16,自行车骑手就可通过车把12来控制前轮9的方向。蝶形螺钉16还可用于将把手连杆13固定至后连锁装置21的插槽23,如下所述。

套筒30是一种中空筒,其通过三角形车架连接后支撑杆24。上连接环31连接套筒30的顶部,下连接环35设置在套筒30的下方。把手连杆13插设在套筒30内,把手连杆13通过穿过上连接环螺孔32和上杆孔33的上螺钉23而锁定就位。类似地,下螺钉38穿过下连接环螺孔36和下杆孔37。理想情况下,螺钉34和38不应拧紧至妨碍前轮单元7的运动范围的程度,但其必须固定得足够牢固从而保证把手连杆13不会相对于该套筒30滑动。如果担心各个车轮单元被盗,则可使用需要工具拧松的螺钉来替换蝶形螺钉。

图3是处于协力模式中的可变自行车的示意图。后自行车的前轮单元已被移除;把手连杆13的底端14此时装配到后连锁装置21的插槽23内。通过蝶形螺钉16插入后连锁装置21的螺孔22以及把手连杆13的槽孔15中将把手连杆13和后连锁装置21连接在一起。这使得后自行车与前向自行车的后连接梁25保持连接。后自行车的骑手可以握住车把12以维持稳定而不会影响前自行车的方向控制。由于每个三角形车体架上均连接有独立的踏板机构(齿轮传动链),每个骑手能够单独踩踏对应自行车的踏板而向组合的自行车提供动力。由于铰链26连接后连接梁25,该铰链26可向上或向下转动。这使得后自行车的骑手可以相对于前自行车的骑手垂直转向,对于存在急剧梯度变化的粗糙或不平坦地势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只需要通过移除蝶形螺钉16并且提升把手连杆13以使其离开后连锁装置21,就可很容易地将各个自行车拆分开。支撑杆29的设置使得后连接梁25稳定,有助于前、后自行车的相对稳定。虽然图3示出了以协力形式组合的两辆自行车,但理论上,对可以通过类似方式结合在一起的自行车单元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4示出了后连锁装置421的可替代的另一种结构。连锁装置421包括槽道423,槽道423具有前窗425和后窗422。把手连杆13插在槽道423中,并且该把手连杆13上的槽孔15通过该前窗425露出;蝶形螺钉16插在槽孔15中并且通过前窗425露出。蝶形螺钉16的另一端在后窗422中露出。由于前窗425和后窗422的设置,该把手连杆13得以在两个垂直方向427上均转动。连锁装置421通过铰链26连接后连接梁25,从而使得该后连锁装置421可相对于连接梁25在垂直于基板429的方向上转动。

在此采用的术语和表述是作为说明性的术语而使用的,并不具有任何限制性;并且这类术语和表述的使用也并非旨在排除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征的等同方案(或其部分);而且,应意识到的是,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能存在各种修改。上述说明书中所示的各特征也可存在其他修改、变型、替换方案和组合。相应地,权利要求书旨在覆盖不脱离本方面的实质的所有此类等同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