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底盘后装工艺流转支撑工艺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7952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底盘后装工艺流转支撑工艺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客车底盘后装工艺流转支撑工艺车,支撑客车整车身在产线上流转,使客车后装底盘的装配得以在产线上批量生产。



背景技术:

由于全承载客车采用整体化框架结构技术,安全性好,以及全承载技术利于轻量化,结构受力比较均匀,材料利用率比较高。国内客车企业对于全承载技术的研发一直在不断推进着。如今,各大客车厂家也不断推出全承载客车,从车型来看,全承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公路、旅游、公交等客车市场,可以看出客车采用全承载车身已是大势所趋。

目前客车全承载整体车身技术已成为主流,这种技术与传统三类底盘扣车身技术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全承载整体车身工艺是整车身在整车身骨架总成-前处理-表面涂装已完成后再进行底盘附件的装配,这种工艺要实现产线的批量生产,就需通过工艺车将整车身架高,留出底部安装空间以便在产线上按节拍作业。

现有的工艺车用于全承载整体客车上均存有缺陷:其一,适用性不强,一种工艺车只能适用于一种类型的客车;其二,车身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匀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底盘后装工艺流转支撑工艺车,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工艺车功能单一和工艺车在运输客车车身的过程中车身易变形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客车底盘后装工艺流转支撑工艺车,包括前工艺车和后工艺车,所述前、后工艺车均由底座和呈弓形的横梁组成,所述底座上设有车轮,底座两侧的中部均设有可伸缩的支撑臂,所述横梁架设于两支撑臂;所述前工艺车的横梁两端的顶部均设有可拆卸的前支撑块,两所述前支撑块之间可拆卸的架设有前高架;所述后工艺车的横梁两端的顶部均设有可拆卸的后支撑块,两所述后支撑块之间可拆卸的架设有后高架。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支撑块的底部均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卡合于横梁;所述前支撑块的顶部带有限位槽,所述前高架的两端的底部均设有卡板,前高架的两端置于限位槽内且卡板卡合于前支撑块的一端;所述后支撑块呈矩形,所述后高架两端的底部均设有第二卡槽,该第二卡槽可紧密的卡合于所述后支撑块。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支撑块的两侧壁均设有由固定部和锁紧件组成的锁紧装置,所述第二卡槽的两侧壁均设有一缺口,所述前支撑块的侧壁和后支撑块位于第二卡槽缺口处的侧壁均设有所述固定部,所述锁紧件贯穿于固定部并可向上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包括上支撑臂、下支撑臂和至少一插销,所述上支撑臂可升降地插设于下支撑臂,所述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均沿竖直方向设有复数个配合插销将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锁固的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高架的顶部两端均设有一定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支撑块的顶部设有缓冲垫。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工艺车和后工艺车,前、后工艺车均由底座和呈弓形的横梁组成,底座上设有车轮,底座上设有可伸缩的支撑臂,横梁架设于两支撑臂;前工艺车的横梁两端的顶部均设有可拆卸的前支撑块,两前支撑块之间可拆卸的架设有前高架;后工艺车的横梁两端的顶部均设有可拆卸的后支撑块,两后支撑块之间可拆卸的架设有后高架。客车在装前、后桥时,把车身轮毂处的前纵梁架设于前高架上,把车身轮毂处的后纵梁架设于后高架上,由于前、后纵梁是整车身受力最好位置,所以使车身在轨道上流转时不易变形,通过调整前、后工艺车的距离,可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客车的后装工艺,通用性好;前、后桥安装完后,拆下前,后高架,把前、后桥分别架设在前、后支撑块上,再安装客车的其它部件,实现同一工艺车能同时安装前、后桥及其它部件的功能;通过更换支撑块、高架和调整支撑臂的高度也可使本工艺车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全承载客车的底盘安装工艺;横梁的设置可以使两支撑臂在调节高度时,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横梁呈弓形,在安装部件时可以留出更多的操作空间。

2.前、后支撑块的底部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卡合于横梁。这样便于更换前、后支撑块,使工艺车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客车底盘的安装;前支撑块的顶部带有限位槽,前高架的两端的底部均设有卡板,前高架的两端置于限位槽内且卡板卡合于前支撑块的一端;后支撑块呈矩形,后高架两端的底部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可紧密的卡合于后支撑块。采用该方案便于前、后高架的拆装。

3.前、后支撑块的两侧壁均设有由固定部和锁紧件组成的锁紧装置,固定部固定于前、后支撑块的侧壁,锁紧件贯穿于固定部并可向上锁紧。在安装前、后桥时,用锁紧件锁紧前、后桥,使前、后桥在安装时更稳定,降低危险系数;安装完成后便可卸下。

4.在前、后高架的顶部设有定位装置,在安装前、后桥时,便于将其定位,提高前、后桥的安装精度。

5.前、后支撑块的顶部设有缓冲垫。在举升机将车身放到工艺车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车身受到较大的缓冲力,导致其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支撑块上设有前、后高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支撑块上无前、后高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工艺车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工艺车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身在装前、后桥前车身放在工艺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身装完前、后桥后车身放在工艺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至附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一种客车底盘后装工艺流转支撑工艺车,包括前工艺车1和后工艺车2,前、后工艺车均由底座3和呈弓形的横梁4组成。底座3上设有车轮5,底座3两侧的中部均设有可伸缩的支撑臂6,横梁4架设于两支撑臂6上。前工艺车1的横梁4两端的顶部均设有可拆卸的前支撑块7,两前支撑块7之间可拆卸的架设有前高架8。后工艺车2横梁4两端的顶部均设有可拆卸的后支撑块9,两后支撑块9之间可拆卸的架设有后高架10。

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客车在安装前桥A和后桥B时,把车身轮毂处的前纵梁架设于前高架8上,把车身轮毂处的后纵梁架设于后高架10上,用前、后工艺车将车身流转到前、后桥工位,并用举升机将车身举起,并卸下前、后高架,再安装前、后桥。由于前、后纵梁是整车身受力最好位置,所以使车身在轨道上流转时不易变形,通过调整前、后工艺车的距离,可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客车的后装工艺,通用性好。前、后桥安装完后,用举升机把车身上的前、后桥分别架设在前支撑块7和后支撑块9上,再安装客车的其它部件,实现同一工艺车能同时安装前、后桥及其它部件的功能。通过更换支撑块、高架和调整支撑臂6的高度也可使本工艺车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全承载客车的底盘安装工艺。横梁4的设置可以使两支撑臂6在调节高度时,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不会出现一高一低的情况,横梁4呈弓形,在安装部件时可以留出更多的操作空间。

参照图3和图4,上述前、后支撑块的底部均设有第一卡槽11,第一卡槽11卡合于横梁4并用螺栓将其加以进一步固定。这样便于更换前、后支撑块,使工艺车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客车底盘的安装。前支撑块7的顶部带有限位槽12,上述前高架8的两端的底部均设有卡板13,前高架8的两端置于限位槽12内且卡板13卡合于前支撑块7的一端。上述后支撑块9呈矩形,上述后高架10两端的底部均设有第二卡槽14,第二卡槽14可紧密的卡合于后支撑块9。采用该方案便于前、后高架的拆装。带有限位槽12的前支撑块7和呈矩形的后支撑块9只是各类前、后支撑块中的一种,当更换不同结构的前、后支撑块,前、后高架的结构也应相应的作出变化,本说明书就不对其它结构的前、后支撑块加以说明。

参照图3和图4,上述前、后支撑块的两侧壁均设有由固定部15和锁紧件16组成的锁紧装置17,第二卡槽14的两侧壁均设有一缺口18,前支撑块7的侧壁和后支撑块9位于第二卡槽14缺口18处的侧壁均设有固定部15,锁紧件16贯穿于固定部15并可向上锁紧。车身在安装前、后桥时,用锁紧件16锁紧前、后桥,使前、后桥在安装时更稳定,降低危险系数;安装完成后便可卸下。前、后支撑块的顶部设有缓冲垫。在举升机将车身放到前、后工艺车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车身受到较大的缓冲力,导致其变形。

参照图1、图3和图4,前、后高架的顶部两端均设有一定位装置19。在安装前、后桥时,定位装置19便于将其定位,提高前、后桥的安装精度。

参照图3和图4,上述支撑臂6包括上支撑臂61、下支撑臂62和至少一插销63,上支撑臂61可升降地插设于下支撑臂62,上支撑臂61和下支撑臂62均沿竖直方向设有复数个配合插销63将上支撑臂61和下支撑臂62锁固的限位孔64。当需要调整工艺车的高度时,通过升、降上支撑臂61,用插销63插在上支撑臂61和下支撑臂62的轴向上的不同位置的限位孔64内即可。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