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整流器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6246发布日期:2019-06-15 01:32阅读:2302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的整流器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的整流器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在摩托车设置有使发电机的交流输出整流化的整流器、具有将该发电电压调节为恒定电压的电压调节电路的整流器,而课题是提高该整流器的散热性能,进而提高冷却效率。

作为解决该课题的手段,例如,已知有这样一种整流器安装构造:在车身框架的后部框架的左右的侧部框架架设有整流器(例如,参照下面的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4297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以往的摩托车的整流器安装构造在解决上述课题方面是有效的,但希望开发更有效的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观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手段以提高整流器的散热性能,进而提高冷却效率。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整流器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整流器配置在正常行驶状态的摩托车的后轮的旋转中心的前方且比该后轮的最上部低的位置,并且使位于主后挡泥板的前部下方的整流器的散热片露出,该主后挡泥板设置于该后轮的上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散热片的堵塞、污损,进而提高整流器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流器安装构造的摩托车的整体结构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流器安装构造的摩托车的后部的左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流器安装构造的左侧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流器安装构造的俯视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摩托车

12后轮

34后轮车轴(旋转中心)

35后缓冲单元

42主后挡泥板

45内挡泥板

50整流器

54散热片

55电线连接部

57纵壁

59连接部容纳室

60左侧壁

61右侧壁

62底壁

64前方开放部

65上方开放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整流器安装构造中,整流器配置于正常行驶状态的摩托车的后轮的旋转中心的前方,且配置于比该后轮的最上部低的位置。在后轮的上方,配置有主后挡泥板,整流器被配置成使散热片在该主后挡泥板的前部下方露出。

这样一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整流器安装构造,能够抑制后轮溅起的泥水、泥等附着在整流器的散热片,进而能够防止散热片的堵塞、污损。因此,能够较高地维持整流器的散热片的冷却性能,能够实现冷却效率的提高。

【实施例】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流器安装构造的摩托车的整体结构的左侧视图,图2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流器安装构造的摩托车的后部的左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流器安装构造的左侧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流器安装构造的俯视剖视图。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中表示方向的情况下,以摩托车的驾驶员为基准,各图的右下方的箭头分别用f、b、u、d、l、r表示前、后、上、下、左、右。

(摩托车的整体结构)

首先,边参照图1,边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摩托车1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在摩托车10中,在车辆的前后配置有前轮11以及后轮12,在前轮11与后轮12之间设置有悬挂于车身框架13的引擎单元14。在引擎单元14的上方设置有燃料箱15,座椅16相邻地设置于该燃料箱15的后方。在燃料箱15的下部形成有凹部,在该凹部配置有空气净化器17。另外,在引擎单元14的前方配置有排出燃烧后的废气的排气管18,在排气管18的下游端侧安装有消声器19。

在车身框架13的前端部上方设置有头管20。前叉22经由转向机构21左右转动自如地设置于头管20。在前叉22的上端固定有把手23。前轮11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前叉22的下端,并且在前叉22的下端,以覆盖该前轮11的上方设置有前挡泥板24。另外,在头管20的后方且在引擎单元14的前方配置有散热器25。

在车身框架13设置有前部框架27和后部框架28,前部框架27具有左右一对的主框架26,主框架26从头管20左右分叉并向后下方延伸,后部框架28从前部框架27的后上部向后上方延伸。在主框架26悬挂有引擎单元14,并且从主框架26的后端部朝向下方形成有中央的主体框架部29。

在后部框架28设置有左右一对的座椅轨道30和座椅轨道柱管31,座椅轨道30从主框架26的后部上端部向后上方延伸,座椅轨道柱管31从主体框架部29的后端中间相后上方延伸。座椅轨道30的后端部接合于座椅轨道柱管31而一体化,在座椅轨道30上载置有座椅16。

在前部框架27的左右一对的主体框架部29的中央下部架设有枢轴32,摆臂33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地支承于该枢轴32的周围。后轮12经由后轮车轴34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摆臂33的后端部,后轮12被后缓冲单元35缓冲自如地支承。由此,摩托车10在正常行驶状态时,后轮12以后轮车轴34为旋转中心而旋转。另外,搁脚板37经由托架36而支承于主体框架部29。

后缓冲单元35沿上下方向配置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后缓冲单元35的上端部安装于前部框架27的主体框架部29侧的安装部(未图示),后缓冲单元35的下端部与三角形状的链板38的一个角部进行销连结。链板38的其余的角部中的一方与摆臂33进行销连结,另一方与主体框架部29的下端部的安装托架(未图示)进行销连结。

此外,在图1中,附图标记40表示覆盖摩托车10的前部上侧的上罩,附图标记41表示覆盖摩托车10的前部下侧的下罩,用实线表示被该各罩40、41覆盖的部件,因此,各罩40、41本身均用双点划线表示。

摩托车10的后轮12的上方由主后挡泥板42覆盖。该主后挡泥板42由前部后挡泥板43和后部后挡泥板44构成,前部后挡泥板43覆盖后轮12的上方的前侧部分,后部后挡泥板44与前部后挡泥板43相比覆盖后轮12的上方的后侧部分。主后挡泥板42的下表面形成为朝向前方向下倾斜。

在前部后挡泥板43的下方设置有覆盖后轮12的上部前侧的内挡泥板45。在前部后挡泥板43与内挡泥板45之间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左右侧方开口的后开放空间46,在摩托车10行驶时,被收入开放空间46内的行驶风朝向车辆后方流通。另外,尾灯47以及方向指示灯48安装于后部后挡泥板44的后端部。

(整流器的安装构造)

接下来,边参照图2~图4,边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流器安装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主后挡泥板42的前部后挡泥板43的下方安装有整流器50。整流器50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单元而固定于左右的座椅轨道柱管31之间,整流器50配置于通过正常行驶状态的摩托车10的后轮12的旋转中心(后轮车轴34)的垂直线(参照图2中的点划线a)的前方且比通过后轮12的最上部的水平线(参照图中的点划线b)低的位置。另外,整流器50配置于摆臂33的上方。

如图3清楚地所示,在整流器50的前方配置有后缓冲单元35。另外,在整流器50的上方配置有电气安装部件支架52,电池(未图示)、启动继电器51等安装于电气安装部件支架52,该电气安装部件支架52与前部后挡泥板43一体地形成。

整流器50构成为,包括:形成于主体53的下部的散热片54、和形成于主体53的前部的电线连接部55。

散热片54被配置成朝向下方露出到后开放空间46。散热片54从侧面观察时形成为栉齿状,并且散热片54以指向左右方向的方式而排列,左右方向与从散热片54的后部下缘54a沿后轮12的上端切线方向延伸的线(参照图2中的点划线c)交叉。由此,即使从后轮12飞散到后轮12的切线方向前方的泥水、泥等到达散热片54,也能够防止泥水、泥等侵入至散热片5的内部,因此能够防止由散热片54的堵塞导致的冷却性能的下降。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主体53的周围形成有周壁56。在周壁56,在主体53的后方形成有朝向下方的纵壁57,在主体53的前方形成有电线连接部55能够通过的开口58。纵壁57具有这样的功能:拦截从后轮12飞散到主后挡泥板42并沿着主后挡泥板42的下表面而向前方流下的泥水、泥等并使其向下方落下。由此,能够防止散热片54被从后轮12飞散的泥水、泥等污损,进而能够防止散热片54的冷却性能的下降。此外,为了在摩托车10行驶时使行驶风在散热片54的周边空间易于流通,优选周壁56的下端形成为位于散热片54的上方。

另外,如图2所示,内挡泥板45形成为向连结散热片54的后部下缘54a和后轮12的旋转中心(后轮车轴34)的线(参照图2中的点划线d)的后方延伸。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后轮12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导致向后轮12的离心方向飞散的泥水、泥等向散热片54直击,因此能够防止由散热片54的污损、堵塞导致的冷却性能的下降。

再次参照图3以及图4可知,在周壁56的前方安装有连接部容纳室59。在连接部容纳室59形成有左侧壁60以及右侧壁61以分别覆盖电线连接部55的左方以及右方,并且在连接部容纳室59形成有底壁62以覆盖电线连接部55的下方。经由耦合器而连接于电线连接部55的电线63在连接部容纳室59内向右方弯曲并贯通右侧壁61而布线到连接部容纳室59的外部。

在连接部容纳室59的前方和上方分别形成有前方开放部64以及上方开放部65,在前方开放部64的前方配置有后缓冲单元35。如图4清楚地所示,连接部容纳室59的底壁62的前端以俯视观察时与后缓冲单元35的形状相仿的方式形成为朝向中央部分弯曲成凹状。另外,如图3清楚地所示,底壁62朝向前方并向下倾斜而形成,已侵入到连接部容纳室59内的雨水等能从前方开放部64自然地流出到外部。

(本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10的整流器安装构造,整流器50配置于正常行驶状态的摩托车10的后轮车轴34的前方,且配置于比后轮12的最上部低的位置。在摩托车10的正常行驶状态下,路面上的泥水、泥等在位于后轮车轴34的正下方的接地点附近附着于后轮12,并由于后轮12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导致向离心方向或者后轮12的切线方向飞散。并且,来自后轮12的泥水、泥等飞散量在后轮12从作为起点的所述接地点旋转一周的期间,越接近该起点的前半区域越多,在远离该起点的后半区域减少。即,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配置整流器50的后轮车轴34的前方且比后轮12的最上部低的位置相当于泥水、泥等的飞散量减少的所述后半区域,因此附着在整流器50的散热片54的泥水、泥等非常少,能够防止散热片54的堵塞、污损,进而能够较高地维持散热片54的冷却性能。

另外,整流器50配置于摆臂33的上方,因此前轮11卷起的泥水、泥等被摆臂33阻挡而不会飞到整流器50。

另外,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10的整流器安装构造,内挡泥板45形成为向连结散热片54的后部下缘54a和后轮车轴34的线d(参照图2)的后方延伸。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后轮12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导致从后轮12的前部向离心方向前侧上方飞散的泥水、泥等向散热片54直击,因此能够防止由散热片54的污损、堵塞导致的冷却性能的下降。另外,不需要为了防止从后轮12飞散的泥水、泥等向散热片54直击而通过内挡泥板45覆盖至后轮12的后部,因此不会产生由于内挡泥板45大型化而簧下质量增加,导致后轮12对路面的追随性能下降,并给行驶性能带来不利影响这样的问题。

另外,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10的整流器安装构造,散热片54排列在指向左右方向的方向上,该左右方向与来自后轮12的泥水等的飞散方向交叉。由此,即使从后轮12飞散的泥水、泥等到达散热片54,也能够防止泥水、泥等侵入至散热片54的内部,因此能够防止由散热片54的堵塞导致的冷却性能的下降。

进一步,整流器50的散热片54露出到前部后挡泥板43与内挡泥板45之间的后开放空间46,因此散热片54直接暴露于行驶风,作为发热电气安装部件的整流器50能通过散热片54提高散热性能,进而提高冷却效率。进一步,散热片54被配置成朝向下方露出到后开放空间46,因此在摩托车10行驶时,行驶风均匀地吹过,能够提高冷却性能,进而能够良好地保持整流器50的散热性能。

另外,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10的整流器安装构造,在主后挡泥板42的下表面,在整流器50的后方形成有朝向下方的纵壁57。由此,纵壁57能拦截从后轮12飞散到主后挡泥板42的后部并沿着主后挡泥板42的下表面而向前方流下的泥水、泥等并使其向下方落下,因此能够防止散热片54被从后轮12飞散的泥水、泥等污损,进而能够防止散热片54的冷却性能的下降。

另外,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10的整流器安装构造,在周壁56的前方形成连接部容纳室59,在连接部容纳室59形成有左侧壁60、右侧壁61和底壁62以分别覆盖电线连接部55的左方、右方和下方。由此,不仅针对来自后轮12的泥水、泥等的飞散这样的车辆行驶时的来自一定方向的飞散,而且即使在洗车时从左右方向、下方等喷射高压的清洗水的情况下,高压的清洗水也不会向电线连接部55直击,并且清洗水不会侵入电线连接部55的内部。

进一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摩托车10的整流器安装构造,在连接部容纳室59的前方形成有前方开放部64,该前方开放部64被配置成由后缓冲单元35覆盖该前方开放部64的前方。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后缓冲单元35振动,因此在连接部容纳室59设置前壁的情况下,在前壁的前方还需要空间,该空间用于避免由后缓冲单元35的振动导致的与前壁的接触,并且难以充分确保连接部容纳室59的容积,但通过采用上述配置,不再需要连接部容纳室59的前壁,并且能够广泛利用内部的空间。进一步,在连接部容纳室59的上方也形成有上方开放部65,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电线连接部55中的电线63的连接作业。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整流器50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单元而固定于左右的座椅轨道柱管31之间,但只要在正常行驶状态的摩托车10的后轮12的旋转中心(后轮车轴34)的前方且比后轮12的最上部低的位置以散热片54露出的方式安装有整流器50的话,则整流器50的安装部位、安装方法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散热片54被配置成指向左右方向,该左右方向与来自后轮12的泥水等的飞散方向交叉,但也可以被配置成指向前后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散热片54沿着行驶风的流动方向排列,从而行驶风能在散热片54的周边顺畅地流通,因此能够良好地保持散热性能。

进一步,在不违反能够从请求保护的范围以及说明书整体中理解的发明的主旨或者思想的范围内,能够对本发明进行适当地变更,并且,与这样的变更相伴的整流器安装构造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