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8038发布日期:2020-01-21 22:37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运输领域,涉及一种车架。



背景技术:

电动三轮车主要是为老年人或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方便在城市中出行打造的,有时会需要将停进楼道等狭窄的地方,因此车长和车宽都需要设计比常规的要短,由于其车长较短,为了符合人体工学,所以需要将座位设置在后轮的上方,然而这样设置的后果是,当行驶在上坡路时,会有一些重心不稳导致倾倒的风险。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cn201333140y】的微型电动车中,包括车架,车架前端装有可作径向转动的前叉子管,前叉子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操作收吧,下端连接驱动电机和前轮,车架的后部设有座椅、椅架和左、右后轮及左、右刹车装置,驱动电机设置在前轮内驱动前轮转动,前轮可正反转并可沿前进方向的中线向左、右各旋转0到90度;前轮的轮径≤14英寸,组装后的整车长度小于1.15米,宽度小于0.6米。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轴距较短,而座位设置在后轮的正上方才能满足使用者驾驶,而这样会使得整车的重心提高,如果再在车架上安装遮雨篷等防雨工具提高重心结构等结构的话,如遇到刮风天气,重心会提高并会使得向后倾倒,而上述的不具备防止向后倾倒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车架,解决如何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向后倾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架,包括主梁管、安装在所述主梁管上的两根后支管以及安装在主梁管前端的前叉管,所述后支管上固定有座架,两根所述后支管之间均设有承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上远离面向所述前叉管的一侧设有防止向后倾倒的防倾装置,所述防倾装置能调节最大倾斜角度,所述防倾装置上设有使所述防倾装置减震的减震器;所述防倾装置包括设置在座椅上的转向杆、固定在转向杆上的防倾管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防倾管下端上的防倾轮,所述转向杆铰接在承重杆上,所述减震器的一端铰接在转向杆的顶面上,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在座架的底面上。

位于座架后侧的防倾装置能在倾倒时为倾倒的提供支撑,防止进一步的向后倾斜,再由坐在上的驾驶人调整坐姿即可恢复姿态;而设置在防倾装置上的减震器一方面能够减缓防倾装置与地面接触时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减震器的弹性能帮助驾驶人恢复姿态;防倾装置能调节长度有利于行驶在不同的地形,两根后支管分别位于车架的两侧有利于倾倒时能具备两个支撑点,使得上的防倾装置在接触到地面时不至于向侧面倾倒,设置防倾轮能保证防倾装置着地后最大限度的减少与地面的摩擦,转向杆能配合减震器在防倾轮接触到地面后处于缓冲状态,并利用缓冲器的弹力帮助恢复姿态,因此减震器必须保持活动状态,而减震器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座架底面和转向杆上能使得减震器向外拉伸或向内压缩。

在上述的车架中,所述后支管包括与所述主梁管固定的踩踏段、承重段以及位于所述踩踏段和承重段之间的后轮接段,所述后支管远离与主梁管固定的一端向上折弯形成所述承重段,所述座架固定在所述承重段的端部,所述座架与后支管之间设有承重杆,所述座架与后轮接段平行设置。利用后支管中通过折弯形成的承重段与坐架连接有利于减少断裂缺口,即使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也能防止其断裂;

在上述的车架中,所述转向杆上固定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一,若干个所述调节孔一的圆心均沿着调节块的中心线设置,所述防倾管与调节块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与调节孔一大小相同的调节孔二,所述调节孔二上设有插销,所述插销能同时插入调节孔一和调节孔二。防倾管通过插销插在不同的调节孔一和调节孔二上来调节与调节块之间的位置,有利于防倾管适应不同的地形。

在上述的车架中,两根所述转向杆之间固定有同步杆。上述结构能保证两根防倾管能同时着地,避免倾倒时受力不均导致向侧边倾斜。

在上述的车架中,其中一根防倾管的内侧边上设有放置管。该结构可以用来放置拐杖的底端,拐杖的另一端可以放置在座架上,这样即可解决车身过小无法放置长条形结构的问题。

在上述的车架中,两段所述后轮接段之间设有电瓶盒。该结构能放置驱动行驶的电瓶。

在上述的车架中,两段所述承重段的远离面向前叉管的一侧固定有保险杠,所述座架与保险杠之间设有安装板。保险杠能抵挡住后车追尾后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安装板能放置控制电路,放置在该位置能在被追尾后保证电路板被完全毁坏,防止电路板部分毁坏而使得失去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车架具有能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向后倾倒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车架的后侧下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车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车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车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车架中安装架的正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前叉管;11、主梁管;12、后支管;120、踩踏段;121、后轮接段;122、承重段;13、座架;14、承重杆;15、保险杠;16、安装板;17、电瓶盒;20、支撑管;200、固定段;201、支撑段;202、折弯段;21、放置件;22、夹紧件;220、上夹件;221、下夹件;222、螺栓;223、安装片;224、安装孔;23、横杆;24、固定件;25、竖杆;30、挡风板;31、挡雨板;310、加强条;32、套筒部;320、加强筋一;33、加强筋二;34、铆钉;40、支撑杆;400、延长段;401、主干段;402、加强段;403、连接段;41、杆套;410、紧固条;5、转向杆;50、调节块;500、调节孔一;51、防倾管;52、防倾轮;53、同步杆;54、放置管;6、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车架包括主梁管11、安装在主梁管11上的后支管12以及安装在主梁管11前端的前叉管10,后支管12有两根且分别固定在主梁管11的两侧,座架13远离与后支管12固定的一端与两根后支管12之间均设有上述承重杆14,防倾装置设在两根承重杆14上。

如图1和图3所示,后支管12包括与主梁管11固定的踩踏段120、承重段122以及位于踩踏段120和承重段122之间的后轮接段121,后支管12远离与主梁管11固定的一端向上折弯形成上述承重段122,两段承重段122的远离面向前叉管10的一侧固定有保险杠15,座架13与保险杠15之间设有安装板16,两段后轮接段121之间设有电瓶盒17,承重段122的端部固定有座架13,座架13与后支管12之间设有承重杆14,座架13与后轮接段121平行设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座架13上远离面向前叉管10的一侧设有防止向后倾倒的防倾装置,防倾装置能调节最大倾斜角度,防倾装置包括转向杆5、固定在转向杆5上的防倾管51以及转动连接在防倾管51下端上的防倾轮52,转向杆5铰接在承重杆14靠近承重段122的一侧,转向杆5上固定有调节块50,调节块50上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孔一500,若干个调节孔一500的圆心均沿着调节块50的中心线设置,防倾管51与调节块50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与调节孔一500大小相同的调节孔二,所述调节孔二上设有插销,所述插销能同时插入调节孔一500和调节孔二,两根转向杆5之间固定有同步杆53,其中一根防倾管51的内侧边上设有放置管54。本实施例中调节孔一和调节孔二均为四个。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防倾装置上设有能提供防倾装置减震的减震器6,减震器6的一端铰接在转向杆5的顶面上,减震器6的另一端铰接在座架13的底面上。

利用后支管12中通过折弯形成的承重段122与坐架13连接有利于减少断裂缺口,即使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也能防止其断裂;位于座架13后侧的防倾装置能在倾倒时为倾倒的提供支撑,防止进一步的向后倾斜,再由坐在上的驾驶人调整坐姿即可恢复姿态;而设置在防倾装置上的减震器6一方面能够减缓防倾装置与地面接触时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减震器6的弹性能帮助驾驶人恢复姿态;防倾装置能调节长度有利于行驶在不同的地形。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遮雨结构同时设在座架13和前叉管10上,遮雨结构包括雨篷、安装架以及若干根支撑杆40,安装架固定在前叉管10上,若干根支撑杆40均固定在座架13上。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雨篷包括挡风板30和挡雨板31,挡风板30呈透明状,挡雨板31固定在若干根支撑杆40上,挡雨板31位于挡风板30的上方,挡雨板31与挡风板30的交界处通过铆钉34固定。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安装架包括支撑管20和放置件21,支撑管20通过折弯形成固定段200、分别位于固定段200两端且相对设置的支撑段201以及分别位于对应的支撑段201端部且相对设置的折弯段202,放置件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段201与折弯段202的交界处,挡风板30的两侧分别固定在折弯段202的端部,挡风板30的端部设在放置件21上,安装架还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横杆23、固定件24和两根竖杆25,横杆2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段对应的支撑段201上,固定件24的两端以及竖杆2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横杆23和固定段200上,两根竖杆25位于固定件24的两侧,安装架通过固定件24固定在前叉管10上。

如图5所示,两段折弯段202的端部均固定有夹紧件22,夹紧件22包括上夹件220和下夹件221,下夹件221固定在折弯段202远离支撑段201的端部,上夹件220和下夹件221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挡风板30的两侧分别位于在对应的上夹件220和下夹件221之间,挡风板30与螺纹孔对齐的位置开设有通孔,上夹件220、挡风板30和下夹件221并通过螺栓222同时穿过对应的通孔和螺纹孔固定,上夹件220与挡风板30接触的另一侧面与上夹件220垂直固定有安装片223,安装片223上开设有安装孔224。

如图1和图6所示,挡雨板31远离与挡风板30接触的一端的底面设有若干个杆套41,若干根支撑杆40的一端通过对应的杆套41固定在挡雨板31的底面上,挡雨板3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杆套41一一对应的套筒部32,杆套41的外周面开设有若干根与杆套41的中心线平行的紧固条410,杆套41由韧性材料制成,杆套41通过紧固条410固定在套筒部32内,若干个套筒部32的外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套筒部32的中心线平行的加强筋一320,加强筋一320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加强筋一320的两条直角边所对应的面分别抵靠在挡雨板31的底面和杆套41的外周面上,挡雨板31的底面具有若干根互相平行的加强条310,若干根加强条310之间设有加强筋二33,加强筋二33的顶侧抵靠在挡风板30的底面,加强筋二3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加强条310上,若干个套筒部32分别位于挡雨板31两侧的加强条310之间。本实施例中杆套由塑料制成。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支撑杆40通过折弯形成能固定在主车架上的延长段400、与延长段400连接的主干段401、固定在杆套41上的连接段403和位于主干段401与连接段403之间的加强段402,主干段401与连接段403平行设置,加强段402相对于连接段403向挡雨板31两侧倾斜设置,延长段400相对于主干段401向挡风板30方向倾斜设置。

由于挡风板30设置在前端,如果遇到下雨天气刚好能遮挡住迎面吹来的风和雨水,挡雨板31能遮挡住从上方降下来的雨水,若干根支撑杆40能将挡雨板31固定在座架13上,挡风板30的端部通过放置件21固定在安装架上,由于安装架是固定在前叉管10上的,从而使得挡风板30能得到牢固的固定,支撑管20能有效的支撑在前叉管10与挡风板30之间,这样即可将车灯以及仪表等器件放在支撑管20之间,有利于行车安全;折弯段202能够固定到挡风板30的两侧,能使挡风板30固定的更牢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