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轨迹转向系统及应用所述系统的牵引装置及应用所述牵引装置的物料周转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0322发布日期:2019-05-22 02:0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同轨迹转向系统及应用所述系统的牵引装置及应用所述牵引装置的物料周转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仓库、车间、厂区内的产品转移的运输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同轨迹转向系统及应用所述系统的牵引装置及应用所述牵引装置的物料周转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大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加深,进货、出货和销售,围绕着整个企业的生产流程。

在目前不少的大型厂商中,在货物运送时普遍需要使用到物流周转车,物流周转车的使用,能大大的缩短了产品运输的时间,而为了一次性的驱动多台物流周转车进行运输,在物流周转车的底部分别设有一个前牵引器和后牵引装置,通过前牵引器带动多台一起实现运输的功能。

但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现,物流周转车的不合理设计,使得在搭载货物转向时,容易发生轮差、碰撞或超近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安全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现有技术专利cn201020575234.6对所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牵引平台车,包括车架、前脚轮与后脚轮,所述车架通过销轴连接有牵引组件、前脚轮板组件、后脚轮板组件,所述牵引组件通过销轴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通过销轴与所述前脚轮板组件、后脚轮板组件连接,所述前脚轮、后脚轮分别安装在所述前脚轮板组件、后脚轮板组件上,所述牵引组件通过牵动连杆机构同时带动前脚轮、后脚轮运动,且所述牵引组件、连杆机构、前脚轮与后脚轮在相同轨迹内运动。

但是,所述牵引平台车的牵引组件的活动关节甚多,机械联动关系复杂,容易造成以下两个问题:1)针对不同规格的平台车,需要调整牵引组件的尺寸,需要调整牵引组件的联动位置关系,适用面窄,难以普及应用;2)关节多,损坏系数则高,维修成本高,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轨迹转向系统及应用所述系统的牵引装置及应用所述牵引装置的物料周转车,所述同轨迹转向系统结构简单,灵活便利,设计巧妙,有效解决搭载货物转向过程中碰撞和超近问题。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轨迹转向系统,包括前转向底盘、后转向底盘、同轨迹联杆、前牵引安装座和后牵引安装座;

所述前转向底盘包括前支架及嵌接于所述前支架的前中轴、前推力轴承和前脚轮板,所述前中轴位于前支架的中部,所述前推力轴承套接前中轴,所述前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前牵引安装座;

所述后转向底盘包括后支架及嵌接于所述后支架的后中轴、后推力轴承和后脚轮板,所述后中轴位于后支架的中部,所述后推力轴承套接后中轴,所述后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后牵引安装座;

所述前转向底盘通过所述同轨迹联杆活动连接所述后转向底盘,所述同轨迹联杆带动所述前转向底盘和后转向底盘相互反向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的同轨迹转向系统,通过设置中轴和联杆,使得前后支架在转向时,联动运动,实现了前后轮的同轨迹运动,避免转弯时的轮差现象,以前中轴和后中轴的连线为中轴线,以同轨迹联杆带动前转向底盘和后转向底盘相互反向转动,以获得顺畅的转向轨迹,有效解决搭载货物转向过程中碰撞和超近问题;

2、前转向底盘、后转向底盘和同轨迹联杆相互独立,简单调整各自的尺寸规格,即可适应不同型号的物料周转车,利于普及推广应用,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3、可预见地,本发明的同轨迹转向系统的关节活动部件少,极大地避免了关节劳损问题,维修成本和报废率也相应降低。

进一步,所述前转向底盘还包括面支撑轴承,所述面支撑轴承嵌接于所述前支架,和/或,所述后转向底盘还包括面支撑轴承,所述面支撑轴承嵌接于所述后支架。前转向底盘的前支架与后转向底盘的后支架用于承载物料,通过设置面支撑轴承,有效减少上方搭载物料与本发明的同轨迹转向系统的摩擦,转向时减少力的作用,确保转向顺畅。

进一步,还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挡柱,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同轨迹转向系统所搭载的物件的底部,且所述限位挡柱设置于所述前转向底盘或后转向底盘的活动范围内。通过限位挡柱对前转向底盘或后转向底盘的转向幅度进行限制,从而实现定量控制前转向底盘和后转向底盘的最大偏转角度。

具体地,所述限位挡柱设置于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且分别位于所述前中轴和后中轴的不同侧。当限位挡柱分别设置在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不同一侧时,才能对左右偏转都进行转向限制。

具体地,所述前支架为一框架,其前端设有横杆,所述前牵引安装座包括两根斜杆,所述两根斜杆与所述横杆连接,形成以两斜杆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状,当左右摆动所述前牵引安装座至所述斜杆与所述前中轴后中轴的连线垂直时,即所述前转向底盘和/或后转向底盘被所述限位挡柱限位。限定所述斜杆与所述前中轴后中轴的连线垂直时,就达到所述同轨迹转向系统的最大偏转角度,即斜杆的等腰三角形的腰的内角等于最大偏转角,便于安装,易于操作,设计巧妙,适于工业化。

具体地,所述同轨迹联杆通过关节轴承分别活动连接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

具体地,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为钢结构。钢结构的承重效果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牵引装置,包括前牵引构件、后牵引构件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同轨迹转向系统,所述前牵引构件设置在所述前牵引安装座,所述后牵引构件设置在所述后牵引安装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流周转车,包括车架和上述牵引装置,所述前中轴和后中轴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车架的底部,所述前推力轴承和后推力轴承面接触所述车架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螺栓。便于拆除安装。

更进一步,当所述同轨迹转向系统中,前转向底盘和/或后转向底盘设有面支撑轴承时,所述车架的底面与所述面支撑轴承面接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同轨迹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同轨迹转向系统的最大偏转角度及限位挡柱设置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同轨迹转向系统的转向运动的示意图。

其中,11-前支架,71-横杆,13-前中轴,15-前推力轴承,17-前面支撑轴承,19-前脚轮板,22-后支架,24-后中轴,26-后推力轴承,28-后面支撑轴承,29-后脚轮板,30-同轨迹联杆,32-关节轴承,40-前牵引安装座,43-斜杆,45-固定杆,50-后牵引安装座,60-限位挡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实施例1的同轨迹转向系统,包括前转向底盘、后转向底盘、同轨迹联杆30、前牵引安装座40、后牵引安装座50和两个限位挡柱60,前转向底盘与后转向底盘之间通过同轨迹联杆30活动连接,前牵引安装座40设置在前转向底盘,后牵引安装座50设置在后转向底盘。限位挡柱60设置于所述前转向底盘或后转向底盘的活动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前转向底盘包括前支架11、前中轴13、前推力轴承15、两个前面支撑轴承17和两个前脚轮板19。前支架11为水平放置的钢结构的框架,包括两个横杆71和多根连杆,两根横杆71相互平行,两根横杆71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一根横杆71为前,一根横杆71为后,定义前支架11的横杆71的径向方向为前转向底盘的前后方向,定义前支架11的横杆71的轴向方向为前转向底盘的左右两侧方向。前中轴13嵌接于前支架11的中部,前推力轴承15套接前中轴13,前面支撑轴承17和前脚轮板19嵌接于前支架11,两个前面支撑轴承17分别置于前中轴13的两侧,两个前脚轮板19分别置于前中轴13的两侧。前脚轮板19安装脚轮。

所述后转向底盘包括后支架22、后中轴24、后推力轴承26、两个后面支撑轴承28和两个后脚轮板29。后支架22为水平放置的钢结构的框架,包括两个横杆和多根连杆,两根横杆相互平行,两根横杆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一根横杆为前,一根横杆为后,定义后支架11的横杆的径向方向为后转向底盘的前后方向,定义后支架11的横杆的轴向方向为后转向底盘的左右两侧方向,再者,后转向底盘的方向设置与前转向底盘的相同。后中轴24嵌接于后支架22的中部,后推力轴承26套接后中轴24,后面支撑轴承28和后脚轮板29嵌接于后支架22,两个后面支撑轴承28分别置于后中轴24的两侧,两个后脚轮板29分别置于后中轴24的两侧。后脚轮板29安装脚轮。

所述同轨迹联杆30通过关节轴承32活动衔接前转向底盘和后转向底盘。具体为,以前中轴13和后中轴24的连线为中轴线,同轨迹联杆30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32连接于前支架11的后面的横杆71的右侧,同轨迹联杆30的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32连接于后支架22的前面的横杆的左侧,从而实现同轨迹联杆3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前中轴13和后中轴24的不同侧。同轨迹联杆30相对于中轴线、相对于前转向底盘和后转向底盘,都为斜线,此定义为斜接。前转向底盘、同轨迹联杆30和后转向底盘形成“z”字形结构,从而实现同轨迹联杆带动前转向底盘和后转向底盘相互反向转动。

所述前牵引安装座40固定连接于前转向底盘的前端。前牵引安装座40包括两根斜杆43和两根固定杆45,两根斜杆43和两根固定杆45水平设置,斜杆43的一端连接前支架11的前面的横杆71,两根斜杆43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形成以两斜杆43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状,两根固定杆45连接横杆71和斜杆43以加固。用于牵引的前牵引构件安装在前牵引安装座40。

所述后牵引安装座50固定连接于后转向底盘的后端。具体为,后牵引安装座50与后支架22的后面的横杆固定连接。用于牵引的后牵引构件安装在后牵引安装座50。

所述限位挡柱60固定设置于所述同轨迹转向系统所搭载的物件的底部,且所述限位挡柱60设置于所述前转向底盘或后转向底盘的活动范围内。具体为,限位挡柱60设置于所述前支架11与后支架22之间,且分别位于所述前中轴13和后中轴24的不同侧。实施例1优选地,以前中轴13和后中轴24的连线为中轴线,一个限位挡柱60设置于前支架11的后面的横杆71的左侧后方,另一个限位挡柱60设置于后支架22的前面的横杆71的右侧前方,从而实现两个限位挡柱60分别位于所述前中轴13和后中轴24的不同侧。且实施例优选地,两个限位挡柱60的设置与同轨迹联杆30分立于中轴线两侧,使得限位挡柱60仅作用于前转向底盘和后转向底盘,而避免限位挡柱60直接接触到同轨迹联杆30。

原则上前转向底盘和后转向底盘的转向角度接近180°,但为了,针对不同环境的实际使用,设定同轨迹转向系统的最大偏转角,具体为:

1)确定前转向底盘和后转向底盘所需要的最大偏转角度a,最大偏转角度a定义为以中轴线为0°向左或向右偏移的最大角度;

2)设置前牵引安装座40的斜杆43与前支架11连接的角度,即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的角度也为a;

3)向左偏转前转向底盘直到前牵引安装座40的一斜杆43与中轴线垂直,在同轨迹转向系统所搭载的物品底部固定连接限位挡柱60,且限位挡柱60于前支架11的后面的横杆71左侧后方与之接触;同理,向右偏转前转向底盘直到前牵引安装座40的一斜杆43与中轴线垂直,在同轨迹转向系统所搭载的物品底部固定连接限位挡柱60,且限位挡柱60于后支架22的前面的横杆右侧前方与之接触。

本实施例1的同轨迹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将物料周转车的车架安装在所述同轨迹转向系统上,车架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前中轴13和后中轴24,

当直线牵引时,前转向底盘和后转向底盘维持平行向前移动,运行轨迹与中轴线平行;

当向左偏转牵引时,前转向底盘以前中轴13为中心逆时针转,带动同轨迹联杆30运动,同轨迹联杆30牵动后转向底盘以后中轴24为中心顺时针转,前转向底盘的左侧与后转向底盘的左侧聚拢,前转向底盘的右侧与后转向底盘的右侧远离,同轨迹转向系统形成左转运动轨迹;

当向右偏转牵引时,前转向底盘以前中轴13为中心顺时针转,带动同轨迹联杆30运动,同轨迹联杆30牵动后转向底盘以后中轴24为中心逆时针转,前转向底盘的左侧与后转向底盘的左侧远离,前转向底盘的右侧与后转向底盘的右侧聚拢,同轨迹转向系统形成右转运动轨迹。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实施例1的同轨迹转向系统,利用前中轴和后中轴与上方搭载物固定,获得中轴线,使得前转向底盘以前中轴为转向中心,后转向底盘以后中轴为转向中心,再利用同轨迹联杆斜接,使得同轨迹联杆能带动前转向底盘和后转向底盘相互反向转动,在转向时,前转向底盘和后转向底盘的一侧相互聚拢,另一侧相互远离,形成顺畅的转向轨迹,有效解决搭载货物转向过程中碰撞和超近问题。

同时,前转向底盘、后转向底盘和同轨迹联杆相互独立,简单调整各自的尺寸规格,即可适应不同型号的物料周转车,利于普及推广应用,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此外,可预见地,本发明的同轨迹转向系统的关节活动部件少,极大地避免了关节劳损问题,维修成本和报废率也相应降低。

而且,通过设置面支撑轴承,有效减少上方搭载物料与本发明的同轨迹转向系统的摩擦,转向时减少力的作用,确保转向顺畅。

再者,人为限定所述斜杆与所述中轴线垂直时,就达到所述同轨迹转向系统的最大偏转角度,即斜杆的等腰三角形的腰的内角等于最大偏转角,便于安装,易于操作,设计巧妙,适于工业化。

实施例1优选地,前支架和后支架结构相同,前中轴和后中轴结构相同,前推力轴承和后推力轴承结构相同,前面支撑轴承和后面支撑轴承结构相同,前脚轮板和后脚轮板结构相同,“前”和“后”只是区别于从属于的转向底盘不同。

其次,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同轨迹联杆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连接于前支架的后面的横杆的左侧,同轨迹联杆的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连接于后支架的前面的横杆的右侧,也是本发明的构思下的一个技术方案。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牵引装置,包括前牵引构件、后牵引构件和实施例1的同轨迹转向系统,前牵引构件设置在前牵引安装座,后牵引构件设置在后牵引安装座。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物流周转车,包括车架和实施例2的牵引装置,车架的底部面接触牵引装置的上端面,前中轴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车架的底部,后中轴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车架的底部,所述车架的底部与推力轴承面接触。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