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拉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3122发布日期:2020-04-03 19:1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拉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拉儿童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儿童车,大多采用电机或脚踏驱动,虽然能够载着儿童前进,但是玩法较为单一,对儿童的吸引力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拉儿童车,该手拉儿童车能够让儿童在用手操控儿童车前进的过程中体验到摇桨划船的乐趣,丰富了儿童车的玩法,提高了儿童车的趣味性,极大的增加了对儿童的吸引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拉儿童车,包括车架、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车架前部上方的车把、设于所述车架前部下方的转向组件、设于所述车架后部下方的后轮组件以及设于所述车架后部上方的车座,所述手拉儿童车还包括沿着所述车架的前后方向可滑动的设于所述车架上的驱动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车把转动连接的连杆,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提供驱使所述手拉儿童车运动所需动力的驱动部,

其中,所述车把具有靠近所述车架的第一运动状态和远离所述车架的第二运动状态,

当所述车把由第二运动状态向第一运动状态转换时,向后拉动所述车把从而推动所述驱动组件向后运动,使所述驱动部能够配合的抵住地面,从而驱动所述车架向前移动;

当将所述车把向前推动使所述车把处于第二运动状态时,所述车把带动所述驱动组件向前移动复位。

优选地,所述车把与所述车架前部之间的转动轴沿着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水平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可滑动的设于所述车架上的滑动部,所述驱动部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滑动部上,所述连杆与所述滑动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车架上开设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动部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滑槽中。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沿着所述车架的前部至后部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一驱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滑动部之间的弹性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与所述滑动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一驱动杆之间设有第一单向轴承。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可滑动的设于所述车架上的滑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一体成型且互成角度的第二驱动杆和第三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或第三驱动杆与所述滑动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连杆相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杆沿着所述车架的前部至后部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杆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和所述第三驱动杆之间设有第二单向轴承。

优选地,所述车把包括竖杆、设于所述竖杆顶部的扶手杆以及套设于所述竖杆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杆靠近所述车把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连接块上。

优选地,所述转向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车架前部下方的连接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一侧的前轮、设于所述连接部另一侧的脚踏,所述连接部的转动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延伸。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一种手拉儿童车,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和连杆,使得该儿童车能够在前后推拉车把的过程中带动驱动组件前后滑动从而实现该手拉儿童车的前进,并能够让儿童在用手操控儿童车前进的过程中体验到摇桨划船的乐趣,丰富了儿童车的玩法,提高了儿童车的趣味性,极大的增加了对儿童的吸引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正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手拉儿童车的车把处于第一运动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手拉儿童车的车把处于第二运动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手拉儿童车的车把处于第一运动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手拉儿童车的车把处于第二运动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1、车架;2、车把;21、竖杆;22、扶手杆;23、连接块;3、转向组件;31、连接部;32、前轮;33、脚踏;4、后轮组件;41、后轮;5、车座;6、驱动组件;61、驱动部;611、第一驱动杆;612、弹性件;613、第一驱动轮;614、第二驱动杆;615、第三驱动杆;616、第二驱动轮;62、滑动部;7、连杆;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显示了一种手拉儿童车,该儿童车无需使用电机或脚踏驱动,而是通过设置驱动组件6和连杆7,使得该儿童车能够在前后推拉车把2的过程中带动驱动组件6前后滑动从而实现该手拉儿童车的前进,并能够让儿童在用手操控儿童车前进的过程中体验到摇桨划船的乐趣,丰富了儿童车的玩法,提高了儿童车的趣味性,极大的增加了对儿童的吸引力。

具体地,参见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一种手拉儿童车,包括车架1、可转动的设于车架1前部上方的车把2、设于车架1前部下方的转向组件3、设于车架1后部下方的后轮组件4以及设于车架1后部上方的车座5,手拉儿童车还包括沿着车架1的前后方向可滑动的设于车架1上的驱动组件6、两端分别与驱动组件6和车把2转动连接的连杆7,驱动组件6包括用于提供驱使手拉儿童车运动所需动力的驱动部61,

其中,车把2具有靠近车架1的第一运动状态和远离车架1的第二运动状态,当车把2由第二运动状态向第一运动状态转换时,向后拉动车把2从而推动驱动组件6向后运动,使驱动部61能够配合的抵住地面,从而驱动车架1向前移动;当将车把2向前推动使车把2处于第二运动状态时,车把2带动驱动组件6向前移动复位。

这里,车把2与车架前部之间的转动轴沿着车架1的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使得上述的车把2能够沿着车架1的前后方向推拉。

如图3所示,当将车把2向后拉动使车把2处于第一运动状态时,车把2通过连杆7向后推动驱动组件6,驱动部61在驱动组件6的带动下能够配合的抵住后方下部的地面,从而驱动车架1向前移动;如图4所示,当将车把2向前推动使车把2处于第二运动状态时,车把2通过连杆7带动驱动组件6和驱动部61向前移动复位。

在这里,将车把2向后拉,能够驱动上述的手拉儿童车前进;将车把2向前推,连杆7带动驱动组件6向前移动复位。在车把2的前后推拉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摇桨划船的乐趣,丰富了儿童车的玩法,提高了儿童车的趣味性,极大的增加了对儿童的吸引力。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6还包括可滑动的设于车架1上的滑动部62,驱动部61可转动的连接于滑动部62上,连杆7与所述滑动部62转动连接。同时在车架1上开设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8,滑动部62可滑动的设于滑槽8中。

驱动部61包括沿着车架1的前部至后部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一驱动杆611、设置于第一驱动杆611与滑动部之间的弹性件612。这里的弹性件612为弹簧,第一驱动杆611上设置有铁片,弹簧铰接于铁片上。通过弹簧的设置,当第一驱动杆611抵住地面时,弹簧能够适当收缩,避免上述的儿童车因第一驱动杆611抵住地面成为支点而导致车架1前部或后部翘起,提高了车身的平稳性;同时,在第一驱动杆611向前移动复位时,弹簧的张力能够保证第一驱动杆611时刻抵触于地面上,提高了儿童车运行的流畅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杆611一端与滑动部62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驱动轮613,第一驱动轮613和第一驱动杆611之间设有第一单向轴承(图中未示出)。这里,通过设置第一驱动轮613以及第一单向轴承,在第一驱动轮613抵住地面时,第一单向轴承锁紧,此时第一驱动轮613无法转动;当驱动组件6向前复位时,第一驱动轮613能够自由滚动,减小了复位时与地面的摩擦,提高了车身运行的稳定性。

这里,连杆7与滑动部62之间的转轴位于第一驱动杆611与滑动部62之间的转轴后方。

车把2包括竖杆21、设于竖杆21顶部的扶手杆22以及套设于竖杆21上的连接块23,连杆7靠近车把2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连接块23上。这里的连接块23通过螺钉固定于竖杆21上。

转向组件3包括可转动的设于车架1前部下方的连接部31、设于连接部31一侧的前轮32、设于连接部31另一侧的脚踏33,连接部31的转动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延伸。这里,通过控制脚踏33带动前轮32的转向,从而实现儿童车的转向。而将前轮32设置于连接部31一侧,不仅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在前轮不断左右转动的过程中实现上述儿童车的前进,辅助车把2的驱动,原理类似现有技术中的扭扭车,具体不再赘述。

后轮组件4包括两个分别设于车架1两侧的后轮41,车座5位于两后轮41之间。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儿童乘坐于车座5上,双手扶住扶手杆22,双脚搭在脚踏33上,随后向后拉动车把2,车把2推动驱动组件6向后滑动,驱动组件6带动第一驱动杆611抵住地面,此时第一驱动轮613在第一单向轴承的作用下无法滚动并抵住地面,限制了驱动组件6的滑动,从而使得车架1能够相对驱动组件6向前移动,实现儿童车的前进;当驱动组件6到达车架1的后部行程终点时,向前推动车把2,车把2带动驱动组件6向前滑动复位,此时第一单向轴承解锁,第一驱动轮613配合的向前滚动,直至驱动组件6到达车架1的前部行程起点;随后重复上述操作,在车把2的前后推拉过程中实现上述儿童车的持续前进。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驱动组件6还包括可滑动的设于车架1上的滑动部62,驱动部61包括一体成型且互成角度的第二驱动杆614和第三驱动杆615,第二驱动杆614或第三驱动杆615与滑动部62转动连接,第二驱动杆614与连杆7相可转动的连接,第三驱动杆615沿着车架1的前部至后部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第二驱动杆614和第三驱动杆615之间的角度可根据不同车型距地面高度灵活设置。

在这里,一体成型的第二驱动杆614和第三驱动杆615的相交处与滑动部62相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二驱动杆614和第三驱动杆615与滑动部62之间的转轴为同一个,一体成型的第二驱动杆614和第三驱动杆615相交于该转轴处并能绕着该转轴转动。

其中,第三驱动杆615远离驱动组件6的一端设有第二驱动轮616,第二驱动轮616和第三驱动杆615之间设有第二单向轴承,当第二驱动轮616向后滚动时,第二单向轴承锁紧。

如图5所示,当向后拉动车把2时,连杆7能够向下并向后驱动第二驱动杆614,第二驱动杆614向下转动能带动第三驱动杆615转动并接触地面,同时第二驱动杆614向后移动能带动驱动组件6向后滑动,使得第三驱动杆615能够抵住后方下部的地面,此时第二驱动轮616在第二单向轴承的作用下无法滚动并抵住地面,从而能够限制驱动组件6的滑动,使得车架1能够相对驱动组件6向前移动,实现儿童车的前进;

如图6所示,当向前推动车把2时,连杆7能够向上并向前拉动第二驱动杆614,第二驱动杆614向上转动带动第三驱动杆615转动并脱离地面,同时第二驱动杆614向前移动带动驱动组件6向前移动复位。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儿童乘坐于车座5上,双手扶住扶手杆22,双脚搭在脚踏33上,随后向后拉动车把2,连杆7能够向下并向后驱动第二驱动杆614,第二驱动杆614向下转动能带动第三驱动杆615转动并接触地面,同时第二驱动杆614向后移动能带动驱动组件6向后滑动,使得第三驱动杆615能够抵住后方下部的地面,此时第二驱动轮616在第二单向轴承的作用下无法滚动并抵住地面,从而能够限制驱动组件6的滑动,使得车架1能够相对驱动组件6向前移动,实现儿童车的前进;

当驱动组件6到达车架1的后部行程终点时,向前推动车把2时,连杆7能够向上并向前拉动第二驱动杆614,第二驱动杆614向上转动带动第三驱动杆615转动并脱离地面,同时第二驱动杆614向前移动带动驱动组件6向前移动复位;随后重复上述操作,在车把2的前后推拉过程中实现上述儿童车的持续前进。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