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良的自行车后叉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179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构改良的自行车后叉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自行车后叉端,主要于后叉端的末端外侧形成一圆缺槽,供传动轴穿组后以一具凸缘之锁定螺锁固定后叉端,达到后轮传动轴确实牢固稳定的功效。
自行车的两侧后叉端间为夹设后轮轴及花毂,使穿设花毂的后轮轴穿设连结后叉端及车轮,因而后叉端为直接影响到后轮轴的固定,以免影响到后车轮的运转;而就一般的自行车的后叉端形态即如图4所示,其中,两并列的后叉端5于末端反向弯钩形成长孔槽51,且于二长孔槽51间穿设后轮轴的花毂,并于长孔槽51的外侧,以螺帽锁紧贴紧抵于后叉端5的外面,综观后叉端5为平面的片体状,因长孔槽51开设于平整的片体上,而仅以螺帽锁压于平面,由于后叉端5为连结后轮的传动结构,当路面不平整时后轮传动结构将因车轮突然碰撞跳动,而会有大小不同振幅的振动,在长时间的使用下,锁紧的螺帽极易造成松动,加上长孔槽51的缺口形态,使后轮轴于长孔槽51内朝前移位,形成轴间距的缩短,使链条极容易因垂幅较大而脱位掉落,故就一般自行车后叉端5的螺锁固定设计,实有急待改进的必要。
鉴于一般常见自行车后叉端结构使用上缺点,经悉心地试验与研究改良后,终开发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改良的自行车后叉端,希望改进上述缺失,达到更理想的锁固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的后叉端锁定结构,主要配合后叉端形成后上叉接管及下叉接管,且末端外侧相对形成一圆缺槽,使以具相对凸缘的螺帽锁固定位后叉端,达到后轮传动轴的确实固定,供后轮转动牢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设计,主要于后叉端一端形成后上叉接管及下叉接管,其末端外侧相对于贯穿后轮传动轴位置,形成一圆缺槽,而于圆缺槽另一端横设一方形穿锁切孔至于圆缺槽一侧;供传动轴由另侧套穿过花毂后末端穿出穿锁切孔,再以一具对应圆缺槽形成螺纹状凸缘的锁定螺帽锁固后叉端。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以下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 为本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 为本实新型的后叉端正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4 为一般常见的外观图。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良的自行车后叉端,如
图1~3所示,后叉端1一端形成可接设自行车后上叉的后上叉接管21,同侧下端则形成可接后下叉的后下叉接管2,而其末端外侧相对于贯穿后轮的传动轴3位置,形成一圆形深度较浅的圆缺槽11,另圆缺槽11外侧相邻于接设花毂4位置,水平切设一方形穿锁切孔12,并使穿锁切孔12贯穿过圆缺槽11,供穿锁切孔12一侧切设至圆缺槽11一侧;而传动轴3由另侧套穿过花毂4及设于花毂4一内端的螺栓套管41,而传动轴3末端形成螺纹状,接著穿出后叉端1的穿锁切孔12,再将一对应圆缺槽11形成螺纹状的凸缘311的锁定螺帽31,使锁定螺帽31螺锁固定于后叉端1。
为求锁定更为稳固,锁定螺帽31于凸缘311上端形成外径较大的挡面312,而凸缘311外径恰可埋入圆缺槽11中,使凸缘311置于圆缺槽11时,其挡面312可抵靠于后叉端1端面,以达到后轮的传动轴3固定确实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于后叉端1于末端形成圆缺槽11,并于圆缺槽11贯穿一穿锁切孔12,又配合对应圆缺槽11槽形的锁定螺帽31,使后轮的传动轴3更为牢固地锁接于后叉端1,免除一般只以螺帽平面锁抵接触后叉端外侧的锁压固定方式,避免长久时间使用后,螺帽因生锈,使螺帽产生松动,而为外力碰撞脱离于后叉端,使后轮传动轴固定不够牢固稳定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以锁定螺帽31埋入挡靠至后叉端1的圆缺槽11,使锁定螺帽31的螺牙不易松动,较一般常见更能于长久使用状态下,保持固定结构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良的自行车后叉端,特征在于后叉端一端形成后上叉接管及下叉接管,其末端外侧相对于贯穿后轮传动轴位置,形成一圆缺槽,而于圆缺槽另端横设一方形穿锁切孔至于圆缺槽一侧;供传动轴由另侧套穿过花毂后末端穿出穿锁切孔,再以一具对应圆缺槽形成螺纹状凸缘的锁定螺帽锁固后叉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自行车后叉端,主要于后叉端一端形成后上叉接管及下叉接管,而末端外侧形成一圆缺槽,而于圆缺槽另端横设一穿锁切孔至于圆缺槽一侧;当传动轴由套穿过花毂末端穿出穿锁切孔,再以一具对应圆缺槽形成螺纹状凸缘的锁定螺帽,令其凸缘螺锁固定于后叉端,以达到后轮的传动轴固定确实的功效。
文档编号B62K19/00GK2115290SQ9220267
公开日1992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14日
发明者赖大吉 申请人:大倡国际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