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0527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车辆前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如下的结构,即,通过支柱而将副框架的后端部与前侧框架连结在一起,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通过使支柱变形从而吸收碰撞载荷(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2-206653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3]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4]然而,由于上述结构仅使支柱变形而并非使副框架从前侧框架上脱离的结构,因此存在副框架(悬架梁)被夹在动力单元与前侧框架(前纵梁)之间的可能性。即,为了有效地吸收对于副框架而从车身前方侧输入的碰撞载荷,其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有效地吸收对于悬架梁而从车身前方侧输入的碰撞载荷的车辆前部结构。
[0006]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具备:前纵梁,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而配置,并且具有使车身前部侧与车身后部侧相比而位于高位的倾斜部;悬架梁,其被配置于所述倾斜部的车身前方侧,并且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的侧面观察时,在与所述倾斜部对置的部位处形成有倾斜壁,所述倾斜壁的倾斜角度被设为小于所述倾斜部的倾斜角度。
[0008]根据第一方式,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的侧面观察时,被形成在悬架梁上的倾斜壁的倾斜角度被设为小于前纵梁中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因此,在碰撞载荷从车身前方侧被输入而使悬架梁后退开时,倾斜壁在被倾斜部引导的同时变得易于向车身后方下侧移动。即,悬架梁以在与前纵梁发生干涉的情况被抑制的同时向前纵梁的车身下方侧挤入的方式而进行移动。因此,能够有效地吸收对于悬架梁而从车身前方侧被输入的碰撞载荷。
[0009]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为,在第一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在所述倾斜部的下表面侧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具有朝向车身前上方的倾斜面,且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的侧面观察时,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被设为大于所述倾斜壁的倾斜角度。
[0010]根据第二方式,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的侧面观察时,被形成在倾斜部的下表面侧的凹部的朝向车身前上方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被设为,大于倾斜壁的倾斜角度。因此,在碰撞载荷从车身前方侧被输入而使悬架梁后退开时,倾斜壁在被倾斜面引导的同时向车身后方下侧进行移动。即,悬架梁以在与前纵梁发生干涉的情况被进一步抑制的同时向前纵梁的车身下方侧挤入的方式而进行移动。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对于悬架梁而从车身前方侧被输入的碰撞载荷。
[0011]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具备:前纵梁,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而配置,并且具有使车身前部侧与车身后部侧相比而位于高位的倾斜部,且在该倾斜部的下表面侧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具有朝向车身前上方的倾斜面;悬架梁,其被配置于所述倾斜部的车身前方侧,并且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的侧面观察时,在与所述倾斜面对置的部位处形成有倾斜壁,所述倾斜壁的倾斜角度被设为小于所述凹部中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
[0012]根据第三方式,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的侧面观察时,被形成在悬架梁上的倾斜壁的倾斜角度被设为,小于被形成在前纵梁上的凹部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因此,在碰撞载荷从车身前方侧被输入而使悬架梁后退开时,倾斜壁在被倾斜面引导的同时变得易于向车身后方下侧移动。即,悬架梁以在与前纵梁发生干涉的情况被抑制的同时向前纵梁的车身下方侧挤入的方式而进行移动。因此,能够有效地吸收对于悬架梁而从车身前方侧被输入的碰撞载荷。
[0013]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四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为,在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一项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中,所述悬架梁从所述倾斜壁的后端部起向车身后方侧一体地延伸设置,且具有被结合在所述倾斜部的下端部上的结合部。
[0014]根据第四方式,被结合在倾斜部的下端部上的结合部,从悬架梁的倾斜壁的后端部起向车身后方侧一体地延伸设置。因此,与结合部和悬架梁分体设置的结构相比,悬架梁的安装变得容易,并且实现了制造成本的削减。
[0015]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五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为,在第四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中,所述结合部被形成为,在从车身前方侧被输入了碰撞载荷能够向车身下方侧折曲变形的平板状。
[0016]根据第五方式,在对于悬架梁而从车身前方侧输入了碰撞载荷时,平板状的结合部将向车身下方侧折曲变形。因此,能够有效地吸收对于悬架梁而从车身前方侧被输入的碰撞载荷。另外,本发明中的“平板状”也包括例如边缘部朝向车身下方侧而弯曲成形的大致平板状。
[0017]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六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为,在第四或第五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在所述倾斜部的下端部上固定有盖形螺母,所述结合部通过使插穿在形成于该结合部上的贯穿孔中的螺栓被拧合至所述盖形螺母中,从而被结合在所述下端部上。
[0018]根据第六方式,拧合有结合了结合部的螺栓的盖形螺母被固定在倾斜部的下端部上。即,提高了结合部相对于倾斜部的下端部的结合强度。因此,在对于悬架梁而从车身前方侧输入了碰撞载荷时,应力将集中在结合部的贯穿孔周围而使该贯穿孔周围断裂。由此,由于悬架梁从倾斜部的下端部上脱离并且以向前纵梁的车身下方侧较深地挤入的方式而进行移动,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对于悬架梁而从车身前方侧被输入的碰撞载荷。
[0019]发明效果
[0020]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方式,能够有效地吸收对于悬架梁而从车身前方侧输入的碰撞载荷。
[0021]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对于悬架梁而从车身前方侧输入的碰撞载荷。
[0022]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方式,能够有效地吸收对于悬架梁而从车身前方侧输入的碰撞载荷。
[0023]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四方式,结合部与和悬架梁的分体设置的结构相比,能够很容易地组装悬架梁,并且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削减。
[0024]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五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对于悬架梁而从车身前方侧被输入的碰撞载荷。
[0025]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六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对于悬架梁而从车身前方侧被输入的碰撞载荷。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构成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悬架梁的立体图。
[0027]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0028]图3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0029]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侧剖视图。
[0030]图5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刚刚进行了完全重叠正面碰撞之后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0031]图6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完全重叠正面碰撞后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0032]图7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0033]图8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刚刚进行了完全重叠正面碰撞之后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0034]图9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完全重叠正面碰撞后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根据附图来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各个附图中将适当表示的箭头标记UP设为车身上方向、将箭头标记FR设为车身前方、将箭头标记OUT设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未进行特别说明而记载了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的情况设为表示车身上下方向的上下、车身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身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
[0036]第一实施方式
[0037]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10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车辆的前部侧,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矩形封闭截面形状(中空棱柱状)的前纵梁12以隔开预先规定的间隔且呈左右一对的形式而被设置在车身右方侧和车身左方侧(在图2中仅图示了车身左方侧)。
[0038]在前纵梁12上,形成有用于使车身前部侧位于与车身后部侧相比为高位的倾斜部(脚踏部)14。而且,在倾斜部14的车身前方下侧、即包括倾斜部14在内的车身前部侧的前纵梁12的车身下方侧,下述的金属制(例如钢铁制)的悬架梁30以悬挂的状态而被支承在该前纵梁12上。
[0039]详细而言,在前纵梁12的车身前部和倾斜部14的下端部处,设置有分别用于使悬架梁30的后述的前侧结合部36和后侧结合部38结合固定的前侧被结合部16和后侧被结合部18。另外,悬架梁30被设置为,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的侧面观察(高度方向)以及俯视观察(车辆宽度方向)时,与倾斜部14重叠(参照图2、图3)。
[0040]如图4所示,在后侧被结合部18中的前纵梁12内设置有下部加强件26和上部加强件28,其中,所述下部加强件26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并通过利用焊接而使边缘部固定在前纵梁12的侧壁12S上,从而被配置在下侧位置处,所述上部加强件28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并通过利用焊接而使边缘部固定在前纵梁12的侧壁12S上,从而被配置在上侧位置处。由此,提高了后侧被结合部18的强度(刚性)。
[0041]而且,在后侧被结合部18 (倾斜部14的下端部)中的前纵梁12的下壁12D、下部加强件26和上部加强件28上,分别形成有用于使后述的盖形螺母20的盖部22插穿的圆形形状的贯穿孔12A、26A、28A。
[0042]盖形螺母20具有在内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部的盖部22、和一体地形成在盖部22的螺栓插入方向上游侧的外周面上的圆环状的凸缘部24。而且,盖部22的高度被设为,高于从下壁12D起至上部加强件28为止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
[0043]此外,盖形螺母20通过如下方式而进行配置,即,在设置下部加强件26以及上部加强件28之前,通过使与凸缘部24相比靠螺栓插入方向上游侧的盖部22插穿到下壁12D的贯穿孔12A内而进行配置。而且,在使盖部22插穿到贯穿孔26A内而设置下部加强件26时,利用电弧焊接而使凸缘部24的外周部紧贴在在下部加强件26上。
[0044]而且,在使盖部22插穿到贯穿孔28A内来设置上部加强件28时,利用电弧焊接而使盖部22的外周面固定在上部加强件28上。由此,盖形螺母20被牢固地固定在前纵梁12的后侧被结合部18 (下部加强件26以及上部加强件28)上。
[0045]此外,如图2、图3所示,在倾斜部14的下表面侧且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形成有凹部15,所述凹部15具有朝向车身前上方的倾斜面15A。在从车辆宽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