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006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所述车身框架在左右转弯时向车辆的左右方向倾斜,所述两个前轮并排配置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
【背景技术】
[0002]已知有如下的车辆:该车辆具备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所述车身框架在左右转弯时向车辆的左右方向倾斜,所述两个前轮并排配置在该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这种车辆是能够以车身框架相对铅垂方向倾斜的状态进行转弯的车辆。更具体地,在右转弯时车身框架向车辆的右方倾斜,在左转弯时车身框架向车辆的左方倾斜。
[0003]专利文献1以及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具备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上横梁以及下横梁。并且,连杆机构包括:支承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右端部的右侧向杆;以及支承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左端部的左侧向杆。上横梁的中间部和下横梁的中间部由车身框架支承。上横梁以及下横梁绕以能够绕在车身框架的大致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车身框架支承。与车身框架的倾斜联动,上横梁以及下横梁相对车身框架旋转,在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左前轮和右前轮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在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时,上横梁以及下横梁设置在比左前轮以及右前轮靠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的上方的位置。
[0004]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左前轮和右前轮的车辆具备:将右前轮支承为能够在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右缓冲装置;以及将左前轮支承为能够在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左缓冲装置。右缓冲装置以能够绕右侧向杆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右侧向杆支承。左缓冲装置以能够绕左侧向杆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左侧向杆支承。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还具备车把、转向轴以及旋转传递机构。车把被固定于转向轴。转向轴以相对车身框架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若旋转车把,则转向轴也旋转。旋转传递机构将转向轴的旋转传递至右缓冲装置和左缓冲装置。
[0005]大部分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以及左前轮和右前轮的车辆具备中心支架。在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中,中心支架被安装于动力单元。动力单元以与后轮一起相对于车身框架摆动的方式被车身框架支承。
[0006]在先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303876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美国外观设计专利D547,242S公报。
[0010]非专利文献
[0011]非专利文献1:Catalogo parti di ricamb1, MP3 300ie LT Mod.ZAPM64102,Piagg1 公司。

【发明内容】

[0012]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3]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辆中,中心支架被设置为能够转换为中心支架支承车辆的使用姿势。另外,中心支架具备踏板。
[0014]说明了以往的中心支架的操纵方法。首先,使用者站在车辆的侧面,一只手抓住车辆的前部,另一只手抓住车辆的后部,由此支承车辆。接着,使用者用脚向踏板施加负荷,并使车辆的后部向上方抬起。由此,中心支架被转换为使用姿势。
[001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与左前轮以及右前轮的车辆中,使用中心支架,从而能够以不同于使用以往的中心支架的情况的方式来支承车辆。
[0016]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7]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车辆(以下,记为方式1的车辆)采用以下构成,具备:
[0018]车身框架;
[0019]右前轮以及左前轮,所述右前轮以及所述左前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排配置;
[0020]右前轮支承装置,所述右前轮支承装置具有上部和支承所述右前轮的下部;
[0021]左前轮支承装置,所述左前轮支承装置具有上部和支承所述左前轮的下部;
[0022]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含:右侧向杆,所述右侧向杆将所述右前轮支承装置的上部以能够绕沿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右轴线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左侧向杆,所述左侧向杆将所述左前轮支承装置的上部以能够绕沿与所述右轴线平行的左轴线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上横梁,所述上横梁在右端部将所述右侧向杆的上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在左端部将所述左侧向杆的上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并且中间部以能够绕沿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所述车身框架支承;以及下横梁,所述下横梁在右端部将所述右侧向杆的下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在左端部将所述左侧向杆的下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并且中间部以能够绕与所述上轴线平行的下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所述车身框架支承;
[0023]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上端部被设置在比作为所述下横梁的旋转轴线的所述下轴线靠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方的位置,所述转向轴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在所述右侧向杆和所述左侧向杆之间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以能够绕沿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0024]车把,所述车把使所述转向轴旋转;
[0025]旋转传递机构,所述旋转传递机构将与所述车把的旋转相应的所述转向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右缓冲装置和所述左缓冲装置;
[0026]后轮;
[0027]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产生所述后轮的驱动力;以及
[0028]中心支架,所述中心支架具有右接地部和左接地部,当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俯视观察时,所述右接地部配置在比所述右前轮以及所述左前轮的中央靠右侧的位置,所述左接地部配置在比所述中央靠左侧的位置,所述中心支架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并且能够在所述右接地部和所述左接地部接地的使用姿势与所述右接地部和所述左接地部从地面离开的存放姿势之间转换,
[0029]所述中心支架被配置为:当所述中心支架处于所述使用姿势时至少所述左接地部、所述右接地部以及所述后轮接地。
[0030]根据本发明,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与左前轮以及右前轮的车辆中,中心支架被配置为,当中心支架处于使用姿势时至少左接地部、右接地部以及后轮接地。因此,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与左前轮以及右前轮的车辆中,能够以不同于使用以往的中心支架的情况的方式使用中心支架来支承车辆。
[0031]另外,本发明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0032]方式2的车辆在方式1的车辆上采用如下构成,
[0033]当所述中心支架处于所述使用姿势时,并且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右接地部以及所述左接地部配置在比所述右前轮的下端以及所述左前轮的下端与所述后轮接地的后轮接地部的中心靠前方的位置。
[0034]根据方式2,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左前轮以及右前轮的车辆中,能够以当中心支架处于使用姿势时中心支架的左接地部、右接地部以及后轮接地的方式配置中心支架。由此,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左前轮以及右前轮的车辆中,能够以不同于使用以往的中心支架的情况的方式使用中心支架来支承车辆。
[0035]方式3的车辆在方式1的车辆上采用如下构成,
[0036]当所述中心支架处于所述使用姿势时,并且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右接地部以及所述左接地部配置在比乘员未乘车状态下的车辆重心靠前方的位置。
[0037]根据方式3,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左前轮以及右前轮的车辆中,能够以当中心支架处于使用姿势时中心支架的左接地部以及右接地部和后轮接地的方式配置中心支架。由此,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左前轮以及右前轮的车辆中,能够以不同于使用以往的中心支架的情况的方式使用中心支架来支承车辆。
[0038]方式4所涉及的车辆在方式1的车辆上采用如下构成,
[0039]所述右前轮在所述中心支架处于所述使用姿势下以右前轮接地部接地,所述左前轮在所述中心支架处于所述使用姿势下以左前轮接地部接地,
[0040]当在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俯视观察时,在所述中心支架处于所述使用姿势时,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右接地部配置在比连结所述后轮的接地部的前端和所述右前轮的接地部的左端的右接地假想直线靠沿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右侧的位置,并且,
[0041]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左接地部配置在比连结所述后轮的接地部的前端和所述左前轮的接地部的右端的左接地假想直线靠沿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左侧的位置。
[0042]根据方式4,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左前轮以及右前轮的车辆中,至少以如下三点接地的方式设置中心支架:在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配置在比连结后轮的接地部的前端和右前轮的接地部的左端的右接地假想直线靠右侧的右接地部、配置在比连结后轮的接地部的前端和左前轮的接地部的右端的左接地假想直线靠左侧的左接地部、后轮。由此,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左前轮以及右前轮的车辆中,能够以不同于使用现有的中心支架的情况的方式使用中心支架来支承车辆。
[0043]方式5所涉及的车辆在方式1的车辆上采用如下构成,
[0044]当在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俯视观察时,在所述中心支架处于所述使用姿势时,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右接地部配置在比连结所述后轮的接地部的前端和所述右前轮的中央左端的右端部假想直线靠沿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右侧的位置,并且,
[0045]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左接地部配置在比连结所述后轮的接地部的前端和所述左前轮的中央右端的左端部假想直线靠沿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左侧的位置。
[0046]并且,根据方式5,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左前轮以及右前轮的车辆中,以至少如下三点接地的方式设置中心支架:在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配置在比右端部假想直线靠右侧的右接地部、配置在比左端部假想直线靠左侧的左接地部、后轮。由此,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左前轮以及右前轮的车辆中,能够以不同于使用以往的中心支架的情况的方式使用中心支架来支承车辆。
[0047]方式6所涉及的车辆在方式1的车辆上采用如下构成,
[0048]所述车身框架包括支承所述连杆机构的连杆支承部、从所述连杆支承部向下方延伸的下降框架部以及从所述下降框架部向后方延伸的底框架部,
[0049]所述下降框架部以及所述底框架部中至少一个具备左框架部以及右框架部,所述左框架部以及所述右框架部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排配置于左右,
[0050]当所述中心支架处于所述使用姿势时,在俯视观察时,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右接地部配置在所述右框架部的沿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右侧,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左接地部配置在所述左框架部的沿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左侧。
[0051]根据方式6,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左前轮以及右前轮的车辆中,以至少如下三点接地的方式设置中心支架:在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配置在右框架部的右侧的右接地部、配置在左框架部的左侧的左接地部、后轮。由此,在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左前轮以及右前轮的车辆中,能够以不同于使用以往的中心支架的情况的方式使用中心支架来支承车辆。
[0052]方式7所涉及的车辆在方式6上采用如下构成,
[0053]所述中心支架具有在所述使用姿势下在下端具有所述右接地部的右支柱、将所述右支柱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的右支承部、在所述使用姿势下在下端具有所述左接地部的左支柱、将所述左支柱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的左支承部、以及连接所述右支柱和所述左支柱的连结部,
[0054]在对车辆俯视观察下,当所述中心支架处于所述存放姿势时,所述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