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构造

文档序号:9731333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接合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的两个构件以字母T形接合的接合构造。
【背景技术】
[0002]在以字母T形接合的构造中例如存在接合用于形成汽车骨架的构件的构造。例如纵梁和横梁之间的接合部成为字母T形的接合构造。
[0003]纵梁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构件,横梁是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构件。对于这些构件之间的结合,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
[0004]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内容:在抵抗变形的方向上,在构件上设置梁,从而提高刚性、强度。该技术是针对因侧面碰撞等使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朝向内侧的输入作用于中支柱的中间部分,导致与中支柱结合的下边梁承受扭转输入的情况,对下边梁进行加强的技术。
[0005]另一方面,这些骨架构件存在出于车身的轻量化等的目的从而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构成的形态。这些构件利用熔接等(包括粘接、超声波熔接、振动熔接等。)接合。树脂材料与铁、铝等金属材料相比比重较小,但机械特性较差。相对于此,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是利用碳纤维、玻璃纤维补充该机械特性的材料。由于纤维强化树脂材料与通常的树脂材料相比成本较高,因此,寻求在抑制使用的量的同时满足要求性能等。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1437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0]对于具有在弹性变形之后超过载荷承受极限时开裂的特性的纤维强化树脂而言,在应用上述例子那样的构造时,有可能在接合部引起局部的变形,产生裂纹。
[0011]本发明即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合构造,在该接合构造中,针对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的构件以字母T形接合的构造,能够提高相对于弯曲载荷的刚性。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接合构造具有:第1构件,其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且沿第1方向延伸形成为长条形状;以及第2构件,其由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形成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延伸形成为长条形状,所述第2构件连接到所述第1构件,在所述第1构件设有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平坦的第1主面和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1主面垂直的侧壁面,所述第1构件具有字母L形的横截面形状,在所述第2构件设有邻接于所述第1主面且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平坦的第2主面,在所述第2主面的所述第1方向两侧设有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2主面垂直的纵壁面,所述第2构件具有日文片假名=形的横截面形状,在所述第2主面的第2方向端设有与所述第1主面接触的凸缘,所述第1主面和所述凸缘通过至少1个接合部接合,由所述第1构件和所述第2构件构成字母T形状的接合构造,在该接合构造中,在所述第1主面的背面设有至少1个长肋,所述长肋重叠于所述接合部,并且,所述长肋向远离所述第2构件的方向延伸,至少经过所述接合部的接合区域,所述长肋所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2方向所成的角度中的、形成在与所述第2构件相反侧的角度为锐角。
[0014]此外,在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由所述第1构件的所述侧壁面和所述第2构件的所述纵壁面构成角部,所述长肋以所述角部为起点,向远离所述第2构件的方向延伸。
[0015]此外,在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凸缘的所述第1方向两侧分别设有突出到比所述第2构件的第1方向端靠所述第1方向的位置的突出区域,在所述各突出区域设有所述接合部,所述长肋以所述角部为起点,经过设置于所述突出区域的所述接合部。
[0016]此外,在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2主面的背面和所述纵壁面的背面设有内侧肋,该内侧肋形成为沿着所述日文片假名=形的横截面形状,该内侧肋配置在邻接于所述第1构件的位置。
[0017]此外,在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1构件的所述侧壁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主面的所述第2方向两侧,所述第2构件具有日文片假名=形的横截面形状,所述长肋将所述侧壁面的背面相互连结。
[0018]此外,在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内侧肋是两张板材交叉构成字母X状的字母X状肋,由所述第1构件的所述侧壁面和所述第2构件的所述纵壁面构成角部,所述字母X状肋与所述角部邻接。
[0019]此外,在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合部配置在如下延长线上,该延长线是自所述字母X状肋的距所述第1构件较近一侧的端部,沿着以字母X形交叉的交叉方向,朝向所述第1构件延长时的延长线。
[0020]此外,在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1方向上配置有至少3个所述接合部且相互隔开,两个所述接合部分别配置在所述各突出区域,1个所述接合部配置在所述各突出区域之间,经过配置在所述各突出区域之间的所述接合部的长肋沿着所述第2方向延伸。
[0021]发明的效果
[0022]根据本发明,以将长肋重叠在易于产生较高应力的接合部的方式配置长肋,从而能够使该应力分散,能够抑制第1构件的变形。通过将长肋的角度设置为相对于第2方向成锐角,能够有效地对作用于第2构件的弯曲载荷(与第1构件和第2构件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弯曲载荷)发挥作用。此外,通过像上述这样设定长肋的长度,相对于产生的应力而言能够使应力分散到充分的范围。
[0023]由于弯曲载荷,应力易于集中在第1构件和第2构件之间的接合部的角部。相对于此,根据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由于以该角部成为起点的方式配置长肋,因此,能够有效地分散应力,能够抑制变形。
[0024]由于对施加于第2构件的弯曲载荷,在第1构件的第1上表面,以接合部为中心地在第1构件的第1主面产生应力集中、引起变形。相对于此,根据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通过以经过接合部的方式配置长肋,能够分散应力,能够抑制变形。此外,通过与载荷的方向相应地配置长肋,能够更有效地使其发挥功能。
[0025]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提高作为输入侧的第2构件的接合部附近的刚性,抑制变形,从而能够抑制在凸缘上产生的变形。由此,能够更可靠地从第2构件向第1构件传递载荷,能够削减在接合部产生的应力。
[0026]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将第1构件的横截面形状设为日文片假名3形,不仅是第1上表面与侧壁面连结,也将侧壁面的背面相互连结,由此,能够在第2方向上分散载荷,能够有效地抑制产生应力。第1构件自身也能够成为难以歪斜、难以变形的构造,能够抑制在第1构件与第2构件之间的接合部产生变形。并且,通过将第1构件内的长肋配置在角部附近,能够提高第2构件的角部周边的刚性,由此能够抑制第2构件的凸缘变形,提高刚性,因此,能够缓和应力的集中。
[0027]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在第2构件内设置字母X状肋,从而能够提高第2构件相对于扭转的刚性,能够更可靠地减少在接合部产生的变形。并且,通过更可靠地分散向第1构件传递的载荷,能够缓和在接合部产生的局部较高的应力和变形。
[0028]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使第1构件上的长肋和第2构件上的字母X状肋连动,从而能够利用第2构件的长度方向有效地使因扭转而产生的应力分散。
[0029]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技术方案,在第1构件上设置沿第2方向延伸的长肋,从而能够提高第1构件相对于因弯曲载荷而产生的变形的强度,能够抑制产生应力。通过可靠地使在第1构件的第1主面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分散于纵壁,能够进一步提高刚性。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一个例子的车身的下部构造的一部分的概略立体图。
[0031]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接合构造的立体图,是放大地表示图1的A部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0032]图3是从车辆下方观察图1的接合构造所得到的立体图。
[0033]图4是表示图1的字母X状肋和接合部之间的关系的局部仰视图。
[0034]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第2实施方式的概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接合构造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接合构造是这样的构造:包括两个构件(第1构件和第2构件),第2构件的长度方向端与第1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侧部接合,从而呈字母T形。在以下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对构成车身的骨架的横梁20与纵梁10连接的构造的例子进行说明。即,对第1构件是纵梁10、第2构件是横梁20的例子进行说明。
[0036][第1实施方式]
[0037]使用图1?图4说明第1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纵梁10是构成车身的骨架的构件,是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成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