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9604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前叉、座管,所述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包括顺次固接的头管、上管、立管一和下管,所述后车架包括顺次连接的立管二、后上叉、后下叉、五通,所述后车架通过立管二与立管一套接,所述立管一位于凹槽下方还设有一L型槽,所述立管二与后上叉之间还可拆卸连接有阶梯状双桥,该双桥通过固接于所述后上叉靠近立管二的一端的开合器与后上叉可拆卸连接;所述前叉与头管的之间两侧对称连接有滑轨,该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快锁装置,所述前叉通过快锁装置与头管可拆卸连接;该座管另一端固接有套管一,所述立管二内固接有套管二,所述座管通过套管一与套管二卡接。
【专利说明】
一种折叠自行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折叠自行车大部分折叠自行车都是沿车架的中垂线进行左右折叠或五通旋转纵折机构,采用这两种结构的折叠自行车车架刚度小,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磨损变型产生框量,造成整体车架不稳定,以至于骑行给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现在有的通过加厚或加强连接折扣或都是改良材料的方式来改善折叠车的整体稳定性,虽然在有一定成效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一定程度下会增加车架体的重量,而破坏了折叠自行车的轻便性,并且目前的大部分折叠车存在折叠后不工整,前后轮位置不在一个面上,体积过大等问题,因而研发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车体工整对折的折叠自行车已成为相关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折叠自行车,其使用安全简便,车架刚度高、实现车体工整对折。
[0004]本发明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前叉、座管,所述车架一端通过前叉连接有前车轮,该车架另一端连接有后车轮,所述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包括顺次首尾固接的头管、上管、立管一和下管,所述后车架包括顺次首尾连接的立管二、后上叉、后下叉、五通,所述后车架通过立管二与立管一套接,该立管一远离下管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立管一位于凹槽下方还设有一 L型槽,所述立管一另一端设有滑槽,该滑槽上滑动连接有V型滑块组,该V型滑块组与固结于所述五通上的卡块一相卡接,所述立管二与后上叉之间还可拆卸连接有阶梯状双桥,该双桥通过固接于所述后上叉靠近立管二的一端的开合器与后上叉可拆卸连接;
[0005]所述前叉与头管的之间两侧对称连接有滑轨,该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快锁装置,所述前叉通过快锁装置与头管可拆卸连接;
[0006]所述座管一端插入连接有一销轴,所述座管通过销轴滑动连接于立管一的凹槽上,该座管另一端固接有套管一,所述立管二内固接有套管二,所述座管通过套管一与套管二卡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快锁装置包括设于头管远离上管一端的支撑板、设于前叉上垫板一,该支撑板两端对称设有两个轴套,两个轴套分别于前叉两管体套接,两轴套之间还设有垫板二,所述前叉I与垫板二套接,所述垫板一、垫板二对称设有扇形缺口,所述垫板二上固设有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卡接有扇形卡块二、扇形卡块三,所述卡块二、卡块三结构相同,所述卡块二包括依次连接上块、连接轴、下块,所述上块通过连接轴穿过扇形缺口与下块连接,所述卡块二与卡块三之间设有球体,所述球体通过线索依次穿过垫板一、支撑板连接有线控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垫板二上还设有一固定轴,该固定轴上设有分别连接卡块二、卡块三的弹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一外壁均匀设有卡块四,该卡块四底部设有限位台一,所述套管二内壁设有与卡块四数量相同、形状相啮合的卡块五,其顶部设有限位台二,所述卡块四一端通过限位台一与卡块五一端卡接,该卡块四另一端通过限位台二与卡块五远离限位台一的一端卡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双桥包括分别与后上叉相连接的两个中空管体,两个管体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螺栓。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器包括盖板、前部设有插接口的插管,所述双桥通过插接口与插管连接,所述盖板两端对称设有用于卡接双桥的凹槽,该盖板顶部还设有旋钮,该旋钮穿过盖板插接于双桥两管体之间。
[0012]优选地,所述后上叉上还对称设有凹槽,该凹槽位于开合器下方。
[0013]优选地,所述双桥位于上管下方,所述L型槽位于双桥下方,所述下管位于后下叉上方。
[0014]优选地,所述线控器为手按式线控扳手。
[001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自行车,经过反复试验使用表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四点有益效果:
[0016]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立管一、立管二、座管,三者套接,从而前车架与后车架相连,并通过立管一上的L型槽实现车体工整对折。
[0017]2.座管通过立管一上凹槽进行固定,并由套管一与后车架中的套管二相卡接实现对其限位,前车架上的V型滑块组与后车架上卡块一相卡接实现五通位置的最外管合口合紧,从而提高车体的整体刚度。
[0018]3.通过使开合器的插接口与双桥相卡接,并由盖板进行锁紧,从而达成形成固定后三角的刚性结构,实现整体后三角模块化和可拆解化。
[0019]4.快锁结构通过在前叉两侧开槽并加上引导轨,使其能快速稳定的完成前叉折叠动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发明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前车架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后车架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快锁装置工作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垫板一与垫板二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垫板一与垫板二分离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套管一与套管二结合部机构示意图。
[0028]图9为座管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开合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如附图所示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前叉1、座管2,所述车架一端通过前叉I连接有前车轮3,该车架另一端连接有后车轮4,所述车架包括前车架5、后车架6,所述前车架5包括顺次首尾固接的头管501、上管502、立管一 503和下管504,所述后车架6包括顺次首尾连接的立管二 601、后上叉602、后下叉603、五通604,所述后车架6通过立管二 601与立管一 503套接,该立管一 503远离下管的504—端设有凹槽503a,所述立管一 503位于凹槽503a下方还设有一 L型槽503b,所述立管一 503另一端设有滑槽503c,该滑槽503c上滑动连接有V型滑块组503d,该V型滑块组503d与固结于所述五通604上的卡块一 11相卡接,所述立管二601与后上叉602之间还可拆卸连接有阶梯状双桥8,该双桥8通过固接于所述后上叉602靠近立管二 601的一端上的开合器9与后上叉602可拆卸连接;
[0032 ]所述前叉I与头管501的之间两侧对称连接有滑轨1,该滑轨1上滑动连接有快锁装置7,所述前叉I通过快锁装置11与头管501可拆卸连接;
[0033]所述座管2—端插入连接有一销轴201,所述座管2通过销轴201滑动连接于立管一503的凹槽503a上,该座管2固接有套管一202,所述立管二503内固接有套管二504,所述座管2通过套管202—与套管二 504卡接。
[0034]所述快锁装置7包括设于头管501远离上管502—端的支撑板701、设于前叉I上垫板一702,所述支撑板701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滑轨10中,该支撑板701两端对称设有两个轴套701a,两个轴套分别于前叉两管体套接,两轴套701a之间还设有垫板二 703,所述前叉I与垫板二 703套接,所述垫板一 702、垫板二 703对称设有扇形缺口 704,所述垫板二703上固设有有一转轴705,所述转轴705上卡接有扇形卡块二 706、扇形卡块三707,所述卡块二 706、卡块三707结构相同,所述卡块二706包括依次连接上块706a、连接轴706b、下块706c,所述上块706a通过连接轴706穿过扇形缺口 704与下块706c连接,所述卡块二 706与卡块三707之间设有球体708,所述球体708通过绳索依次穿过垫板一 702、支撑板701连接有线控器709,线控器709可绕接于车体上安装的车把上。
[0035]所述垫板二1103上还设有一固定轴710,该固定轴710上设有分别连接卡块二 706、卡块三707的弹簧711。
[0036]所述套管一202外壁均匀设有卡块四202a,该卡块四202a底部设有限位台一 202b,所述套管二 504内壁设有与卡块四202a数量相同、形状相啮合的卡块五504a,其顶部设有限位台二504b,所述卡块四202a—端通过限位台一202b与卡块五504a—端卡接,该卡块四202a另一端通过限位台二 504b与卡块五504a远离限位台一202b的一端卡接。
[0037]所述双桥8包括分别与后上叉602相连接的两个中空管体802,两个管体802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螺栓803。
[0038]所述开合器9包括盖板901、前部设有插接口的插管902,所述双桥8通过插接口与插管902连接,所述盖板901两端对称设有用于卡接双桥8的凹槽903,该盖板901顶部还设有旋钮904,该旋钮904穿过盖板901插接于双桥8的两管体之间。
[0039]所述后上叉602上还对称设有凹槽602a,该凹槽602a位于开合器9下方。
[0040]所述双桥8位于上管502下方,所述L型槽503位于双桥8下方,所述下管504位于后下叉603上方。
[0041 ] 所述线控器709为手按式线控扳手。
[0042]实施例:使用本发明对车架进行组装时,将后车架6中的立管二601套接于前车架5的立管一503内,通过立管一503上设置的V型滑块组503d与后车架6中五通604上固设的卡块一11相卡接,从而实现前车架5与后车架紧固连接,对车架进行折叠时,将V型滑块组503d沿滑槽503c向远离卡块一 11的方向滑动,将后车架6向其设有五通604的方向位移,到达立管一 503上设有L型槽503b的位置时,将后车架6中的后上叉602沿L型槽503b向前叉I方向翻转,翻转后,后上叉602顶部和底部受L型槽限制自由度,从而即实现前车架5与后车架6的工整对折,又保证了折叠后车体不易受到晃动、搬运等因素导致的折叠部失位;
[0043]通过快锁装置7对前叉I和头管501组装时,使用线控器709牵引球体708,球体708带动扇形卡块二706、扇形卡块三707分别向扇形缺口 704边缘运动,当卡块二706、卡块三707中连接轴706b分别接触扇形缺口 804边缘,上块706a与垫板二 703卡接,下块706c穿过垫板一 702上的扇形缺口 804与垫板一靠近前车轮3的一端连接,上块706a与下块706c通过连接轴706b实现快锁装置7可将前叉I与头管501紧固连接;通过快锁装置7进行前叉I和头管501拆卸时,松开线控器709,卡块二706、卡块三707失去球体708对其施加的力,并由弹簧711对卡块二706、卡块三707施加反作用力,带动二者沿扇形缺口704边缘向扇形缺口704内部位移,从而二者的上块706a与下块706c移动至扇形缺口704中,从而可轴向将快锁装置拆离,从而分离头管501与前叉I;
[0044]进行座管2组装时,将座管2插入到套接后的前车架5与后车架6中的立管二601内,旋转座管2使套管一 202外壁均匀设有卡块四202a,与套管二 504内壁的卡块五504a相啮合,并通过限位台一 202b、限位台二 504b实现卡接,防止座管使用时产生晃动,再将销轴201插入到座管2预设的轴孔中,该销轴201沿着立管一503上设有的凹槽503a滑动至该其底部时,可防止座管2在使用时出现突然下坠的情形,五通位置的最外管合口合紧,从而提高车体的整体刚度;
[0045]进行双桥8与后上叉603组装时,将双桥8套接于前部设有插接口的插管902内的凹槽903中,通过旋钮904带动盖板901卡接于双桥8与后上叉603中,保证整体结构的刚度,从而达成形成固定后三角的刚性结构,实现整体后三角模块化和可拆解化。
[0046]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前叉、后上叉、后下叉、座管,所述车架通过前叉连接有前车轮,所述车架通过顺次连接的后上叉、后下叉连接有后车轮,所述车架包括顺次固接的头管、上管、下管、立管形成三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一端两端对称设有通过滑轨滑动的快锁装置,所述前叉通过快锁装置与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座管连接立管的一端固接有套管一,所述立管内固接有套管二,所述座管通过套管一与套管二卡接,所述立管远离上管的一端固设有呈阶梯状的双桥,所述双桥通过固接于后上叉远离后下叉一端的开合器与后上叉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锁装置包括设于头管远离上管一端的支撑板、设于前叉上垫板一,该支撑板两端对称设有两个轴套,两个轴套分别于前叉两管体套接,两轴套之间还设有垫板二,所述前叉I与垫板二套接,所述垫板一、垫板二对称设有扇形缺口,所述垫板二上固设有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卡接有扇形卡块一、扇形卡块二,所述卡块一、卡块二结构相同,所述卡块一包括依次连接上块、连接轴、下块,所述上块通过连接轴穿过扇形缺口一与下块连接,所述卡块一与卡块二之间设有球体,所述球体通过线索依次穿过垫板一、支撑板连接有线控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二上还设有一固定轴,该固定轴上设有分别连接卡块一、卡块二的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一内壁均匀设有卡块三,该卡块三底部设有限位台一,所述套管二外壁设有与卡块三数量相对、形状相啮合的卡块四,其顶部设有限位台二、所述卡块一通过限位台一与卡块二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器包括盖板、前部设有插接口的插管,所述双桥通过插接口与插管连接,所述盖板两端对称设有用于卡接双桥的凹槽,该盖板顶部设有旋钮,该旋钮穿过盖板插接于双桥两管体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桥位于上管下方,所述下管位于后下叉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器为手按式线控扳手。
【文档编号】B62K15/00GK106005196SQ201610564323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8日
【发明人】吴清山
【申请人】吴清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