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566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轻量化电动汽车,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本发明根据轻量化的结构特征,由底盘和车身两大模块构成,采用平台化开发,利用电动汽车各总成的承载特性及轻量化材料的力学与连接特性,下车体零部件主要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冲压板材、压铸件,零部件之间采用焊接,可以有效减轻重量并确保下车体性能;车身覆盖件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如碳纤维、LFT、GMT、SMC、普通塑料,并通过粘接技术与铆接连接方式,可实现整车减重30%;本发明通过先进轻质高强材料(铝合金和复合材料)代替传统钢质结构,有效减轻整车重量,从而能够降低能耗,提高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同时保证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耐撞性、抗震性以及舒适性。
【专利说明】一种轻量化电动汽车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铝合金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轻量化电动汽车。
[0003]
【背景技术】
[0004]能源短缺及环境问题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来考虑,低油耗、低排放的汽车都是节约型社会发展的需要。汽车轻量化技术是汽车节油的重要手段,试验表明:汽车质量每下降10%,油耗约下降3%?5%。
[0005]对于传统电动汽车大部分采用钢质结构,其重量大,电池续航能力有限,因此有效地降低车重能够提高蓄电池组使用寿命、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有着重大意义。试验表明,如果一辆汽车什么都不改变的话,安装上电池和其他的节能设备之后,重量将增加20%?40%。这对电动汽车而言,不仅仅是影响重量空间,更重要的是影响续航里程。因此,降低电动汽车自重,是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一种重要因素。同时也为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使用在电动汽车上指明了方向。
[0006]

【发明内容】

[0007]针对传统电动汽车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轻量化电动汽车,它不但减轻了整车质量,而且能提高其续航里程,同时还能保证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耐撞性、抗震性以及舒适性。
[0008]—种轻量化电动汽车,整车由底盘和车身两大模块所构成,其车身模块包括前保险杠总成、后保险杠总成、前翼子板总成、发罩总成、侧围总成、车门总成、尾门总成、顶棚横梁、车身顶盖;底盘模块包括下车体模块、转向、悬架,所述下车体模块包括前防撞梁总成、后防撞梁总成、驾驶室前隔板总成、纵梁总成、前侧围总成、地板总成、行李箱总成、前轮罩总成、后轮罩总成、A柱、门槛、地板横梁;所述车身模块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下车体模块采用全铝合金材质。
[0009]比较好的是,本发明下车体模块的各组成部分分别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冲压板材、压铸件三种混合形式。
[0010]比较好的是,本发明下车体模块的前防撞梁总成、后防撞梁总成、纵梁总成、A柱、门槛、地板横梁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
[0011]比较好的是,本发明下车体模块的驾驶室前隔板总成、地板总成、行李箱总成采用铝合金冲压板材。
[0012]比较好的是,本发明下车体模块的前侧围总成、前轮罩总成、后轮罩总成采用铝合金压铸件。
[0013]比较好的是,本发明车身模块的各组成部分全部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LFT、GMT、SMC以及普通塑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比较好的是,本发明车身模块的侧围总成、顶棚横梁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0015]比较好的是,本发明车身模块的车身顶盖、发罩内板、车门内板、尾门内板采用LFT、GMT、SMC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模压成型。
[0016]比较好的是,本发明车身模块的车门外板、发罩外板、尾门外板、翼子板采用PP热塑性材料注塑成型。
[0017]比较好的是,本发明上述下车体模块的铝合金零部件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车身模块的各部件之间采用复合材料粘接和铆接混合连接方式。
[0018]有益效果:(I)本发明的电动汽车,采用全铝下车体和全复合材料车身,能够有效地减轻整车重量,提高了其续航里程;(2)其轻质材料都可以回收利用,节能环保,同时不易腐蚀,可以有效地延长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3)该轻量化电动汽车结构可以实现模块化和平台化设计;(4)能保证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耐撞性、抗震性以及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的整车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发罩总成,2、前保险杠总成,3、前翼子板总成,4侧围总成,5、车门总成,6、后保险杠总成,7、尾门总成,8顶棚横梁,9、顶棚,10、前防撞梁总成,11、车轮,12、地板总成,13、行李箱总成,14、后防撞梁总成,15、驾驶室前隔板总成,16、悬架,17、门槛,18、前侧围总成,19、前轮罩总成,20、后轮罩总成,21、A柱,22、纵梁。
[00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3]如图1所示,一种轻量化电动汽车,由底盘和车身两大模块所构成,其车身模块包括前保险杠总成2、后保险杠总成6、前翼子板总成3、发罩总成1、侧围总成4、车门总成5及顶棚9、顶棚横梁8、尾门总成7,底盘模块由前防撞梁总成10、后防撞梁总成14、纵梁总成22、前侧围总成18、地板总成12、行李箱总成13、前轮罩总成19、后轮罩总成20构成的下车体模块及动力、电池、车轮11、转向、悬架16等各系统组成;
整车采用平台化设计策略,根据不同配置要求,共用或替换底盘与车身两大模块中的各总成,可搭配成多种个性化车型,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0024]本发明下车体模块的各组成部分分别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冲压板材、压铸件三种混合形式。
[0025]本发明下车体模块的前防撞梁总成10、后防撞梁总成14、纵梁总成22、A柱21、门槛
17、地板横梁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
[0026]本发明下车体模块的驾驶室前隔板总成15、地板总成12、行李箱总成13采用铝合金冲压板材。
[0027]本发明下车体模块的前侧围总成18、前轮罩总成19、后轮罩总成20采用铝合金压铸件。
[0028]本发明车身模块的各组成部分全部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LFT、GMT、SMC以及普通塑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9]本发明车身模块的侧围总成4、顶棚横梁8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确保乘员舱结构强度。
[0030]本发明车身模块的车身顶盖9、发罩内板、车门内板、尾门内板采用LFT、GMT、SMC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模压成型。
[0031]本发明车身模块的车门外板、发罩外板、尾门外板、翼子板采用PP热塑性材料注塑成型。
[0032]本发明车身模块的各部件之间采用复合材料粘接和铆接混合连接方式;车体模块的铝合金零部件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0033]所述轻量化电动汽车的下车体模块采用全铝合金轻量化结构,车身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减轻重量。
[0034]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主权项】
1.一种轻量化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整车由底盘和车身两大模块所构成,其车身模块包括如保险杠总成(2)、后保险杠总成(6)、肖U翼子板总成(3)、发卓总成(I)、侧围总成(4)、车门总成(5)、尾门总成(7)、顶棚横梁(8)、车身顶盖(9);底盘模块包括下车体模块、转向、悬架(16),所述下车体模块包括前防撞梁总成(10)、后防撞梁总成(14)、驾驶室前隔板总成(15)、纵梁总成(22)、前侧围总成(18)、地板总成(12)、行李箱总成(13)、前轮罩总成(19)、后轮罩总成(20)、A柱(21)、门槛(17)、地板横梁;所述车身模块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下车体模块采用全铝合金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上述下车体模块的各组成部分分别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冲压板材、压铸件三种混合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上述下车体模块的前防撞梁总成(10)、后防撞梁总成(14)、纵梁总成(22)、A柱(21)、门槛(17)、地板横梁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上述下车体模块的驾驶室前隔板总成(15)、地板总成(12)、行李箱总成(13)采用铝合金冲压板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上述下车体模块的前侧围总成(18)、前轮罩总成(19)、后轮罩总成(20)采用铝合金压铸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模块的各组成部分全部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LFT、GMT、SMC以及普通塑料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量化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模块的侧围总成(4)、顶棚横梁(8)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量化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模块的车身顶盖(9)、发罩内板、车门内板、尾门内板采用LFT、GMT、SMC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模压成型。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量化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模块的车门外板、发罩外板、尾门外板、翼子板采用PP热塑性材料注塑成型。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上述下车体模块的铝合金零部件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车身模块的各部件之间采用复合材料粘接和铆接混合连接方式。
【文档编号】B62D29/04GK106043464SQ201610678312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7日
【发明人】赵敏, 胡新强, 范志文, 段海宽
【申请人】南通腾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