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柱内板及汽车车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8254阅读:1168来源:国知局
C柱内板及汽车车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柱内板及汽车车身。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的C柱是连接车体和车顶、支撑汽车结构强度的重要元件。汽车的C柱结合汽车的A柱和B柱,一起对驾驶舱内的成员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C柱的强度不容忽视,需要格外进行加强。现有技术中,对C柱的加强通常利用C柱内板实现。
[0003]现有的C柱内板有以下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是,C柱内板包括拼接在一起的两块内板,采用这种结构可降低冲压难度、且该两块内板可根据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材料料厚,可有效提高C柱内板的刚度。但是该两块内板之间需要通过焊点连接,增加了工序工位及人工成本,且制造工艺复杂。
[0004]第二种结构是,C柱内板采用一块板材制作而成。然而,由于C柱内板结构复杂,C柱内板一般采用深冲压板材设计而成,刚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柱内板及汽车车身,以避免现有C柱内板制造成本高、刚度不足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C柱内板,所述C柱内板上设有一个多边形的分力孔,所述分力孔将所述C柱内板分隔形成两隔开的承载板,所述C柱内板的截面呈台阶状,并且所述台阶以所述分力孔为中心向所述C柱内板的相对两端依次下降。
[0007]进一步地,所述C柱内板包括凸起部、前端面及后端面,所述分力孔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分别位于所述凸起部的相对两侧;所述C柱内板以所述分力孔为中心,分别向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呈台阶状下降。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分力孔与所述前端面之间形成有一个台阶。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分力孔与所述后端面之间沿所述分力孔向所述后端面的方向设有依次下降的4个台阶。
[0010]进一步地,所述4个台阶均匀分布。
[0011]进一步地,所述C柱内板于靠近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的位置设有多个加强筋。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后端面的端缘处凸设有加强边。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分力孔呈三角形。
[0014]进一步地,所述C柱内板还包括连接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的连接端面,所述分力孔的两条孔边分别与所述前端面及所述连接端面平行。
[00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车身,包括上边梁及后轮罩,所述汽车车身还包括上述的C柱内板,所述C柱内板固定于所述上边梁和所述后轮罩之间。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实用新型的C柱内板及汽车车身将C柱内板的截面设置成台阶状,有利于C柱内板的冲压成型,便于加工;台阶状的C柱内板缓冲了冲击力,增强了 C柱内板的变形能力,提高了 C柱内板的刚度。C柱内板上设置的分力孔将C柱内板分割成了隔开的两承载板,使汽车碰撞、振动等形成的冲击力沿分力孔进行分流传递扩散,降低了冲击力集中的问题,并使C柱内板的受力情况清晰明确,更好的保证汽车安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反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沿着线II1-1II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2]请结合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包括C柱内板1、上边梁3及后轮罩(图未示)。其中,C柱内板I固定于上边梁3及后轮罩之间。
[0023]请结合参照图3,C柱内板I上设有一个多边形的分力孔11,C柱内板I沿着分力孔11形成两分隔的承载板(111、112)。C柱内板I的截面呈台阶状,且该台阶以分力孔11为中心向C柱内板I相对两端依次下降。将C柱内板I的截面设置成台阶状,有利于C柱内板I的冲压成型,便于加工;且台阶状的C柱内板缓冲了冲击力,增强了 C柱内板I的变形能力,提高了 C柱内板I的刚度。并且,C柱内板I上设置的分力孔11将C柱内板I分割成了隔开的两承载板(111、112),使汽车在正面碰撞时从上边梁3传来的冲击力、汽车行驶过程中由减震器传递向上的冲击力及顶盖后横梁方向传来的扭转,沿分力孔11进行分流传递扩散,降低了冲击力集中的问题,并使C柱内板的受力情况清晰明确,更好的保证汽车安全。
[0024]具体地,上述C柱内板I包括凸起部12、前端面13及后端面15。前端面13及后端面15分别位于凸起部12的相对两侧。分力孔11设置在凸起部12上。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C柱内板I以分力孔11为中心,分别向前端面13和后端面15呈台阶状下降。更为具体地,分力孔11与前端面13之间形成有一个台阶;分力孔11与后端面15之间沿分力孔11向后端面15的方向设有依次下降的4个台阶;优选地,这4个台阶均匀分布。
[0025]C柱内板I于临近前端面13和后端面15的位置设有多个加强筋17,以增强C柱内板I的刚度。更为优选地,后端面15的端缘处凸设有加强边151。
[0026]上边梁3固定于前端面13的上部,且上边梁3包括连接前端面13和后端面15的上端面19。分力孔11的两条孔边分别与前端面13及上端面19平行。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分力孔11呈三角形。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C柱内板也包括连接前后端面13,15的连接端面,且分力孔11的两条孔边分别与前端面13及连接端面平行。
[0027]请结合参照图2,上述汽车车身还包括固定于C柱内板I的C立柱5。该C立柱5的上端固定于上边梁3,并且C立柱5的下端伸出而外露于C柱内板I。C立柱5的下端与后轮罩连接。
[0028]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实的汽车车身在使用时,当汽车受到正面碰撞,从上边梁3传递而来的碰撞冲击力沿C柱内板I的前端面13传递,并沿着分力孔11两侧的承载板(111、112)、C立柱5分流形成3股;从而将上边梁3传递而来的碰撞冲击力分散、传递,降低了碰撞冲击力集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汽车车身的抗碰撞冲击力能力。此外,汽车行驶过程中由减震器传递向上的冲击力,通过C立柱5传递至C柱内板I后沿着承载板111传递至上边梁3向上分散,使C柱内板I的受力情况清晰明确,更好保证了汽车车身的安全。
[002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30]本实用新型的C柱内板及汽车车身将C柱内板的截面设置成台阶状,有利于C柱内板的冲压成型,便于加工;且台阶状的C柱内板缓冲了冲击力,增强了 C柱内板的变形能力,提高了 C柱内板的刚度。C柱内板上设置的分力孔将C柱内板分割成了隔开的两承载板,使汽车碰撞、振动等形成的冲击力沿分力孔进行分流传递扩散,降低了冲击力集中的问题,并使C柱内板的受力情况清晰明确,更好的保证汽车安全。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C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内板上设有一个多边形的分力孔,所述分力孔将所述C柱内板分隔形成两隔开的承载板,所述C柱内板的截面呈台阶状,并且所述台阶以所述分力孔为中心向所述C柱内板的相对两端依次下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内板包括凸起部、前端面及后端面,所述分力孔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分别位于所述凸起部的相对两侧;所述C柱内板以所述分力孔为中心,分别向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呈台阶状下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力孔与所述前端面之间形成有一个台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力孔与所述后端面之间沿所述分力孔向所述后端面的方向设有依次下降的4个台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C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4个台阶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内板于靠近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的位置设有多个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面的端缘处凸设有加强边。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力孔呈三角形。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C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内板还包括连接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后端面的连接端面,所述分力孔的两条孔边分别与所述前端面及所述连接端面平行。
10.一种汽车车身,包括上边梁及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身还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C柱内板,所述C柱内板固定于所述上边梁和所述后轮罩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柱内板及具有该C柱内板的汽车车身;该C柱内板上设有一个多边形的分力孔,分力孔将C柱内板分隔形成两隔开的承载板,C柱内板的截面呈台阶状,且台阶以分力孔为中心向C柱内板的相对两端依次下降。本实用新型的C柱内板及汽车车身将C柱内板的截面设置成台阶状,有利于C柱内板的冲压成型,便于加工;台阶状的C柱内板缓冲了冲击力,增强了C柱内板的变形能力,提高了C柱内板的刚度。C柱内板上设置的分力孔将C柱内板分割成了隔开的两承载板,使汽车碰撞、振动等形成的冲击力沿分力孔进行分流传递扩散,降低了冲击力集中的问题,并使C柱内板的受力情况清晰明确,更好的保证汽车安全。
【IPC分类】B62D25-04, B60R13-00
【公开号】CN204527333
【申请号】CN201520076070
【发明人】褚安华, 高喜海, 耿富荣
【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