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后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2141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后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设计自行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后座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自行车后座由弯形钢管焊接而成,由于钢管比较硬,长时间乘坐后座者多会感觉不适,尤其遇到颠簸的路面,臀部与钢管撞击更增加了身体的疼痛感。人们对自行车后座进行了改造,比如在车座内增设弹簧,大大减小了对乘客的颠簸感,但是由于钢管多比较细,人体臀部与钢管的接触面积小,仍没解决臀部受力问题;且现有自行车后座功能单一,不能考虑到乘客长期乘坐时腰部受力,当儿童乘坐时背部没有依靠,也缺少一定的安全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后座,将管体改为板体,且设有可转动的板体,即可调整至水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也可以调整至靠背形式,利于人们自行调整至最佳舒适度。
[0004]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后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形体、E型转动板,所述外环形体由其两侧的横板和其两端的弧形板组成,沿所述外环形体长度方向在所述外环形体中间设有两根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板上,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横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分别设有横轴,所述横轴外侧固接有敞口的环形套,所述环形套中空,在所述环形套内套接有一环形套轴,所述环形套轴可沿环形套内壁在一定弧度内转动,所述E型转动板上的第二固定板的自由端固接在所述套轴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厚度与所述外环形体厚度相等,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面与所述外环形体顶面在同一平面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与外环形体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的间隙相等,且所述E型转动板上的三根第二固定板的宽度所述间隙宽度相等。
[0007]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套的两端的开口在所述横轴的两侧,远离所述弧形板的开口与所述横轴的轴心在同一平面,靠近所述弧形板的开口与远离所述弧形板的开口之间的夹角为135°。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外环形体的底面上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两端固定在所述横板上,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弧形板与所述横板的连接处,所述挡板至所述横轴的距离小于所述E型转动板上的第二固定板的长度。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0010]1、所述E型转动板可随套轴在一定角度内转动,即可调整至所述外环形体内且与所述外环形体水平,改善臀部的舒适度,也可转动至后座的后面作为靠背,便于儿童乘坐,来缓解背部受力。
[0011]2、转动板与所述外环形板和第一固定板厚度相同,当调整至水平状态时可与外环形板和第一固定板顶面水平,避免产生凹凸感给臀部带来不适,且后座底部设有挡板既可用于增固后座,也可用来支撑转动板。
[0012]3、环形套敞口设置,远离所述弧形板的开口与所述横轴的轴心在同一平面,靠近所述弧形板的开口与远离所述弧形板的开口之间的夹角为135°,利于对转动板的转动进行定位在水平位置和后倾斜位置。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座的一种状态不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座的另一种状态不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座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8]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后座,包括外环形体1、E型转动板3,所述外环形体I由其两侧的横板11和其两端的弧形板12组成,沿所述外环形体I长度方向在所述外环形体I中间设有两根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板12上,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横板11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第一固定板2之间分别设有横轴4,所述横轴4外侧固接有敞口的环形套6,所述环形套6中空,在所述环形套6内套接有一环形套轴5,所述环形套轴5可沿环形套6内壁在一定弧度内转动,所述E型转动板上的第二固定板7的自由端固接在所述套轴5上。
[0019]为了避免后座的凹凸感给乘客带来的身体的不适感,所述第一固定板2厚度与所述外环形体I厚度相等,所述第一固定板2顶面与所述外环形体I顶面在同一平面内。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外环形体I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第一固定板2之间的间隙相等,且所述E型转动板上的三根第二固定板7的宽度所述间隙宽度相等。
[0021]为了利于对转动板3的转动进行定位在水平位置和后倾斜位置,所述环形套6的两端的开口在所述横轴4的两侧,远离所述弧形板12的开口与所述横轴4的轴心在同一平面,靠近所述弧形板12的开口与远离所述弧形板12的开口之间的夹角为135°。
[0022]为了支撑转动板3且增固后座,在所述外环形体I的底面上设有一挡板8,所述挡板8两端固定在所述横板11上,所述挡板8设置于所述弧形板12与所述横板11的连接处,所述挡板8至所述横轴4的距离小于所述E型转动板上的第二固定板7的长度。
[002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自行车后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形体(I)、E型转动板(3),所述外环形体(I)由其两侧的横板(11)和其两端的弧形板(12)组成,沿所述外环形体(I)长度方向在所述外环形体(I)中间设有两根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板(12)上,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横板(11)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第一固定板(2)之间分别设有横轴(4),所述横轴(4)外侧固接有敞口的环形套¢),所述环形套(6)中空,在所述环形套出)内套接有一环形套轴(5),所述环形套轴(5)可沿环形套¢)内壁在一定弧度内转动,所述E型转动板(3)上的第二固定板(7)的自由端固接在所述套轴(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厚度与所述外环形体(I)厚度相等,所述第一固定板(2)顶面与所述外环形体(I)顶面在同一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外环形体(I)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第一固定板(2)之间的间隙相等,且所述E型转动板(3)上的三根第二固定板(7)的宽度所述间隙宽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的两端的开口在所述横轴(4)的两侧,远离所述弧形板(12)的开口与所述横轴(4)的轴心在同一平面,靠近所述弧形板(12)的开口与远离所述弧形板(12)的开口之间的夹角为1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环形体(I)的底面上设有一挡板(8),所述挡板(8)两端固定在所述横板(11)上,所述挡板(8)设置于所述弧形板(12)与所述横板(11)的连接处,所述挡板(8)至所述横轴(4)的距离小于所述E型转动板(3)上的第二固定板(7)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后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形体、E型转动板,所述外环形体由其两侧的横板和其两端的弧形板组成,沿所述外环形体长度方向在所述外环形体中间设有两根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板上,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横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分别设有横轴,所述横轴外侧固接有敞口的环形套,所述环形套中空,在所述环形套内套接有一环形套轴,所述环形套轴可沿环形套内壁在一定弧度内转动,所述E型转动板上的第二固定板的自由端固接在所述套轴上。所述转动板可转动至所述外环形体内且与所述外环形体水平,改善臀部的舒适度,也可转动至后座的后面作为靠背,便于儿童乘坐,缓解背部受力。
【IPC分类】B62J1/28
【公开号】CN204623635
【申请号】CN201520141995
【发明人】刘中元
【申请人】天津市连合工贸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