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折叠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4258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折叠拖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拖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折叠拖车。
【背景技术】
[0002]拖车是用于拖拉行李或其他物体的小车,广泛应用于商场、机场等大型公共场所,因其体积大,质量重,携带不便,所以只适合用于大型公共场,如果是家用或外出使用,则现有拖车存在体积大、质量重、携带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质量轻的便携折叠拖车。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折叠拖车,包括相互可转动的收缩机构和折叠机构,所述的收缩机构包括把手、与把手滑动连接的按钮、一号管、二号管、衔接块、三号管、四号管、五号管、六号管、衔接块和伸缩卡位机构,所述一号管与二号管滑动连接,所述三号管与四号管滑动连接,所述五号管与六号管滑动连接,所述的二号管与衔接块滑动连接,所述的三号管、五号管分别于衔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的伸缩卡位机构包括与按钮连接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一端与第一滑块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块连接的推杆、第一楔形滑块、与第一楔形滑块滑动配合的第一套管、一端与第一楔形滑块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套管连接的第一弹簧、与第一套管滑动配合的第一横向滑块、第二楔形滑块、与第二楔形滑块滑动配合的第二套管、一端与第二楔形滑块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套管连接的第三弹簧、与第二套管滑动配合的第二横向滑块、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第二弹簧、第四弹簧,所述的第一楔形滑块设有第一腰型槽,所述第一定位销穿过第一腰型槽且两端与第一套管连接,所述第二楔形滑块设有第二腰型槽,所述第二定位销穿过第二腰型槽且两端与第二套管连接,所述第一楔形滑块和第一套管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横向滑块和第一套管的滑动方向是垂直的,所述第二楔形滑块和第二套管的滑动方向与第二横向滑块与第二套管的滑动方向是垂直的,所述第一横向滑块的右端设有第一凸块、中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的第二横向滑块右端设有第二凸块、中部设有第二凸起,所述一号管和二号管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凸块伸出或缩进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二号管和衔接块分别设有供第二凸块伸出或缩进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套管固定在一号管内,所述第二套管固定在二号管内,所述的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一套管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横向滑块的左端连接,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第二套管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向滑块的左端连接,所述的三号管的下端内壁套有第一弹套,所述的四号管的上端内壁套有第二弹套,所述五号管的下端内壁套有第三弹套,所述六号管的上端内壁套有第四弹套,所述第一弹套沿着周向均匀设有至少2个第一弹片,所述三号管设有供第一弹片弹出或缩进的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弹套沿着周向均匀设有至少2个第二弹片,所述四号管设有供第二弹片弹出或缩进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三弹套沿着周向均匀设有至少2个第三弹片,所述五号管设有供第三弹片弹出或缩进的第三贯穿孔,所述第四弹套沿着周向均匀设有至少2个第四弹片,所述六号管设有供第四弹片弹出或缩进的第四贯穿孔,所述第一弹套的上端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弹套的下端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三弹套的上端设有第三凸缘,所述第四弹套的下端设有第四凸缘,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块,一端与第二连接块固定的中垂柱、位于中垂柱两侧且分别有一端与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的第一梯柱和第二梯柱、与中垂柱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接块、一端与第一连接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梯柱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一底柱、一端与第一连接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梯柱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底柱,所述的第一梯柱与六号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梯柱与四号管转动连接。
[0005]工作原理:首先向按钮向下按,按钮带动第一滑块向下运动,第一滑块带动推杆向下滑动,推杆带动第二滑块向下滑动,当第二滑块滑动至与第一楔形滑块上端相抵,之后在第二滑块的压力下第一楔形滑块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向下滑动,滑动过程中第一楔形滑块的楔形面与第一凸起接触并对其施加压力,使第一横向滑块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向左滑动,促使第一凸块缩入管内,此时一号管与二号管之间失去限制,在人力的推动下,一号管滑动缩进二号管内,与此同时第一套管的下端与第二楔形滑块的上端逐渐靠近,当第一套管的下端与第二楔形滑块的上端接触之后,第二楔形滑块后第一套管的推动向下滑动,第二楔形滑块楔形面推动第二凸起向左运动,也就是说第二横向滑块的第二楔形滑块楔形面的作用下克服第四弹簧的弹力向左滑动,继而促使第二凸块缩入管内,使得二号管与衔接块之间失去限制,之后一号管与二号管一同滑动通过衔接块,最后一号管与二号管位于衔接块的下方,然后通过人力将四号管和六号管分别压入三号管和五号管内,至此收缩机构完成收缩,在这之后将第一连接块推动使其向靠近第二连接块的方向滑动,在第一连接块滑动的作用下,第一底柱和第二底柱与第一连接块转动连接的一端也逐渐向第二连接块靠近,与此同时第一梯柱和第二梯柱也逐渐向中垂柱摆动靠近,当第一连接块滑动至最接近第二连接块的状态时,折叠机构完成折叠,最后通过第一梯柱与六号管的转动连接和第二梯柱与四号管的转动连接,实现折叠机构与收缩机构翻折靠拢,此时拖车的体积达到最小。
[0006]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7]1、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卡位机构实现一号管、二号管、三号管、四号管、五号管、六号管之间的伸展卡位和收缩,当第一凸块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时、一号管与二号管之间就相互限位,当第二凸块穿过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时二号管与衔接块之间形成相互限位,通过上述工作原理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按钮下按使得一号管与二号管之间、二号管与衔接块之间先后失去限位,使一号管缩入二号管内,二号管又缩入衔接块下方,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弹套、第二弹套以及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对三号管、四号管之间施加摩擦力使得两者相不会脱开,且在使用中三号管6与四号管7越拉越紧(理由见【具体实施方式】)。
[0008]2、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叠机构将拖车底部结构折叠缩小体积再通过第一梯柱与六号管的转动连接和第二梯柱与四号管的转动连接,实现折叠机构与收缩机构翻折靠拢,使拖车体积达到最小。
[000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次收缩折叠使拖车体积达到最小,而且采用折叠机构作为拖车底部也减少了拖车整体的重量。
[0010]作为改进,所述第二连接块设有横柱,设置横柱有利于人们拖动拖车底部。
[0011]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连接块设有凸片,设置凸片有利于人们展开折叠机构。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伸缩卡位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伸缩卡位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三号管与四号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五号管与六号管连接处的结构不意图。
[0017]图6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所示:1、把手,2按钮,3 —号管,4 二号管,5衔接块,6三号管,7四号管,8五号管,9六号管,10第一梯柱,11第二梯柱,12第一底柱,13第二底柱,14第一连接块,15中垂柱,16第二连接块,17横柱,18凸片,19第一滑块,20推杆,21第二滑块,22第一楔形滑块,23第一弹簧,24第一套管,25第一横向滑块,26第一腰型槽,27第一定位销,28第一凸块,29第一凸起,30第二弹簧,31第二楔形滑块,32第三弹簧,33第二套管,34第二定位销,35第二横向滑块,36第二凸块,37第二凸起,38第二腰型槽,39第二通孔,40第四通孔,41第四弹簧,42第一弹套,43第二弹套,44第三弹套,45第四弹套,46第一弹片,47第二弹片,48第三弹片,49第四弹片,50第一凸缘,51第二凸缘,52第三凸缘,53第四凸缘,54第一贯穿孔,55第二贯穿孔,56第三贯穿孔,57第四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便携折叠拖车,包括相互可转动的收缩机构和折叠机构,所述的收缩机构包括把手1、与把手I滑动连接的按钮2、一号管3、二号管4、衔接块5、三号管6、四号管7、五号管8、六号管9、衔接块5和伸缩卡位机构,所述一号管3与二号管4滑动连接,所述三号管6与四号管7滑动连接,所述五号管8与六号管9滑动连接,所述的二号管4与衔接块5滑动连接,所述的三号管6、五号管8分别于衔接块5转动连接,所述的伸缩卡位机构包括与按钮2连接的第一滑块19、第二滑块21、一端与第一滑块19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块21连接的推杆20、第一楔形滑块22、与第一楔形滑块22滑动配合的第一套管24、一端与第一楔形滑块2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套管24连接的第一弹簧23、与第一套管24滑动配合的第一横向滑块25、第二楔形滑块31、与第二楔形滑块31滑动配合的第二套管33、一端与第二楔形滑块3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套管33连接的第三弹簧32、与第二套管33滑动配合的第二横向滑块35、第一定位销27、第二定位销34、第二弹簧30、第四弹簧41,所述的第一楔形滑块22设有第一腰型槽26,所述第一定位销27穿过第一腰型槽26且两端与第一套管24连接,所述第二楔形滑块31设有第二腰型槽38,所述第二定位销34穿过第二腰型槽38且两端与第二套管33连接,所述第一楔形滑块22和第一套管24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横向滑块25和第一套管24的滑动方向是垂直的,所述第二楔形滑块31和第二套管33的滑动方向与第二横向滑块35与第二套管33的滑动方向是垂直的,所述第一横向滑块25的右端设有第一凸块28、中部设有第一凸起29,所述的第二横向滑块35右端设有第二凸块36、中部设有第二凸起37,所述一号管3和二号管4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凸块28伸出或缩进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39,所述二号管4和衔接块5分别设有供第二凸块36伸出或缩进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40,所述第一套管24固定在一号管3内,所述第二套管24固定在二号管4内,所述的第二弹簧30 —端与第一套管24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横向滑块25的左端连接,所述第四弹簧41 一端与第二套管33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向滑块35的左端连接,所述的三号管6的下端内壁套有第一弹套42,所述的四号管7的上端内壁套有第二弹套43,所述五号管8的下端内壁套有第三弹套44,所述六号管的上端内壁套有第四弹套45,所述第一弹套42沿着周向均匀设有至少2个第一弹片46,所述三号管6设有供第一弹片46弹出或缩进的第一贯穿孔54,所述第二弹套43沿着周向均匀设有至少2个第二弹片47,所述四号管7设有供第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