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轻量化全承载客车车身环状龙门框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6182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模块轻量化全承载客车车身环状龙门框骨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模块轻量化全承载客车车身环状龙门框骨架。
【背景技术】
[0002]现如今,环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之一。为了减少空气污染,社会呼吁少开车,多选择公共出行方式。因此中型电动客车作为环保车辆之一也被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型电动客车可以理解为将传统以燃油机驱动的客车变成以电力驱动的客车。电力驱动相比燃油机驱动确实存在不足的地方,比如其续航能力就是问题之一。为了提高电动客车的续航能力,除了增加电池容量之外,还会减轻客车的重量。
[0003]车辆一般都是先搭建好车架,再在车架上装配其他零部件。在搭建车身的环状骨架时,往往是通过金属架焊接而成。传统的环状骨架为了得到更好的安全特性,往往会增大金属架的规格,从而重量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度高,重量轻的模块轻量化全承载客车车身环状龙门框骨架。
[000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根顶横梁,一根底横梁和两根侧立梁;所述顶横梁和底横梁上下相对设置,侧立梁对称设置在顶横梁和底横梁的两端;所述顶横梁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两侧的侧立梁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侧立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横梁和侧立梁均包括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和中间夹层板;所述中间夹层板位于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之间,中间夹层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与第一外板的两侧边缘及第二外板的两侧边缘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形成连接翅片;所述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不与中间夹层板连接的部分均向远离中间夹层板的方向隆起并形成加强隆起部。
[0006]上述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的加强隆起部的横截面均呈C型。
[0007]上述连接件包括抗扭纵梁和连接加强角;所述抗扭纵梁与顶横梁、底横梁和侧立梁垂直;所述顶横梁与连接加强角固定连接,连接加强角与抗扭纵梁固定连接,连接加强角与侧立梁固定连接。
[0008]上述连接加强角沿抗扭纵梁延伸方向的投影形状呈梯形;所述连接加强角的两条腰侧边均设有与加强隆起部配合的卡槽和与连接翅片对应配合的连接翻边;所述连接加强角的上底侧边也设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上设有连接孔;所述顶横梁和侧立梁的连接翅片上设有与连接孔对应配合的固定孔;所述连接加强角的上底侧边与抗扭纵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加强角的两条腰侧边分别与顶横梁、侧立梁固定连接。
[0009]上述上底侧边的连接翻边上的连接孔与外部连通;所述抗扭纵梁与上底侧边配合的平面上设有沿抗扭纵梁延伸方向延伸的连接凹槽;所述上底侧边的连接翻边上的连接孔与连接凹槽相对应。
[0010]上述侧立梁与底横梁连接处固定连接有三角连接件。
[0011]上述三角连接件沿抗扭纵梁延伸方向的投影形状呈三角形;所述三角连接件与侧立梁的加强隆起部对应的侧边上设有与侧立梁的加强隆起部配合的卡槽和与侧立梁的连接翅片对应配合的连接翻边;所述三角连接件的连接翻边上设有连接孔;所述三角连接件分别与侧立梁和底横梁固定连接。
[0012]上述抗扭纵梁与顶横梁和侧立梁的连接处设有插槽;所述顶横梁的两端插装在插槽内,侧立梁的上端插装在插槽内。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模块化生产,提高零部件的互换性;(2)本实用新型的顶横梁和侧立梁的结构使得其重量大大减少,并且具有很高的抗弯和抗扭强度;(3)本实用新型通过抗扭纵梁可以防止环形骨架的纵向变形,通过连接加强角可以保证顶横梁和侧立梁的连接稳定度和抗扭能力,大大提高安全特性;(4)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加强角的三个侧边分别与顶横梁、抗扭纵梁和侧立梁连接,连接方式牢固可靠;(5)本实用新型中上底侧边的连接孔与抗扭纵梁上的连接凹槽对应,连接时将连接螺栓装入连接凹槽并拧紧,该方式使得装配更加快捷,并且有利于抗扭纵梁上其他环状骨架的连接;(6)本实用新型中抗扭纵梁上的插槽有利于顶横梁和侧立梁的定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扭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顶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顶横梁的左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顶横梁和侧立梁与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加强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抗扭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根顶横梁1,一根底横梁2和两根侧立梁3 ;所述顶横梁I和底横梁2上下相对设置,侧立梁3对称设置在顶横梁I和底横梁2的两端;所述顶横梁I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两侧的侧立梁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侧立梁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横梁I和侧立梁3均包括第一外板11、第二外板12和中间夹层板13 ;所述中间夹层板13位于第一外板11和第二外板12之间,中间夹层板13的两侧边缘分别与第一外板11的两侧边缘及第二外板12的两侧边缘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形成连接翅片14 ;所述第一外板11和第二外板12不与中间夹层板13连接的部分均向远离中间夹层板13的方向隆起并形成加强隆起部15。
[0022]所述第一外板11和第二外板12的加强隆起部15的横截面均呈C型。
[0023]所述连接件包括抗扭纵梁4和连接加强角5 ;所述抗扭纵梁4与顶横梁1、底横梁2和侧立梁3垂直;所述连接加强角5沿抗扭纵梁4延伸方向的投影形状呈梯形;所述连接加强角5的两条腰侧边均设有与加强隆起部15配合的卡槽5-1和与连接翅片14对应配合的连接翻边5-2 ;所述连接加强角5的上底侧边也设有连接翻边5-2 ;所述连接翻边5-2上设有连接孔;所述顶横梁I和侧立梁3的连接翅片14上设有与连接孔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