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2627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动滑板车,在骑行时,人脚踏在位于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踏板上,加速和刹车时需要靠车手上的电控转把和刹车把手来控制,骑行时的操控性及安全性差,整车收纳不方便,走线复杂不美观,骑行缺乏乐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车,其行走时的操控性好,且安全可靠。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动车,包括车架、车头、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架包括前梁和后壳,所述车头包括设置于所述车头上部的把手组件和所述车头下部的前叉,所述前轮可转动地与所述前叉连接,所述前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头和所述后壳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后壳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踏板,所述后轮设置于所述后壳内且与所述后壳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前轮和/或所述后轮设置有轮毂电机。
[0005]优选的,所述后壳与所述前梁之间设置有折叠装置,所述后壳与所述前梁通过该折叠装置可进行折叠。
[0006]优选的,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所述后壳的前端两侧向上延伸设置的下偏心凸台、两所述下偏心凸台之间设置的锁舌和所述前梁的后端中部向下延伸设置的上偏心凸台;所述锁舌通过弹簧与所述后壳的前端连接,所述上偏心凸台开设有锁孔,所述上偏心凸台位于两所述下偏心凸台之间,且所述锁舌在所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插入所述锁孔内,所述锁舌连接有用于控制锁舌沿着所述锁孔移动的凸轮手柄。
[0007]优选的,所述锁舌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凸轮手柄包括转轴段和位于所述转轴段的中部的曲轴段,所述转轴段与所述上偏心凸台和所述下偏心凸台转动连接,所述曲轴段与所述连接孔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车头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后壳的通槽。
[0009]优选的,所述把手组件包括左把手和右把手,所述左把手与所述车头上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右把手与所述车头上部的右侧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前轮的尺寸为16英寸,所述后轮的尺寸为12?14英寸。
[0011]优选的,所述折叠装置包括中心轴,所述后壳通过该中心轴进行旋转折叠;所述中心轴至所述前轮的中心点的距离与所述中心轴至所述后轮中心点的距离的比值为1/1.7 ;所述中心轴至地面水平线的距离与所述中心轴至所述把手组件的距离的比值为1/2。
[0012]优选的,电动车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后壳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分别靠近所述踏板前端和后端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轮毂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踏板与所述后壳外侧的底缘铰接。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骑行时,双脚分别踩踏在后壳的两外侧设置的踏板上,手握把手组件,前轮和后轮可分别或者单独通过轮毂电机驱动转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双脚分别踏在后壳的两外侧分别设置的踏板上,能够通过人身体的左右侧倾进一步来保持车的平衡,保证了车的操控性,且通过手握把手组件,可以对行走的方向进行控制,保证了车子行走的安全可靠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包括:
[0022]10—车架11 一车头12—把手组件
[0023]13 一前叉14 一后壳15—前梁
[0024]20一前轮30—后轮31—轮穀电机
[0025]40—踏板50—压力传感器60—锁舌
[0026]70—弹簧80—凸轮手柄81 —转轴段
[0027]82 —曲轴段111一通槽121—左把手
[0028]122—右把手141 一下偏心凸台151—上偏心凸台
[0029]311—输出轴1511—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1 ]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32]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包括车架10、车头11、前轮20和后轮30,车架10包括前梁15和后壳14,车头11包括设置于车头11上部的把手组件12和车头11下部的前叉13,前轮20可转动地与前叉13连接,前梁15的两端分别与车头11和后壳14可转动地连接,后壳14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踏板40,后轮30设置于后壳14内且与后壳14可转动地连接,前轮20和/或后轮30设置有轮毂电机。具体的,前梁15与后壳14连接处可通过转轴连接,以使得整个车头11可以实现左右转动控制行走的方向,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是轮毂电机31设置于后轮30的中部,轮毂电机31的中部设置有输出轴311,后轮30设置于后壳14内且通过该输出轴311与后壳14可转动地连接。
[0033]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骑行时,双脚分别踩踏在后壳14的两外侧设置的踏板40上,手握把手组件12,后轮30在轮毂电机31的作用下转动,并带动前轮20转动。
[0034]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双脚分别踏在后壳14的两外侧分别设置的踏板40上,能够通过人身体的左右侧倾进一步来保持车的平衡,保证了车子的操控性。
[0035]另一实施方式是在前轮20的中部设置有轮毂电机(未图示),这样即实现了前轮20转动带动后轮30转动。
[0036]当然,还有一种实施例是前轮20的中部设置轮毂电机(未图示),同时后轮30的中部设置轮毂电机31,这样可以实现前轮20和后轮30同时转动,带动车子行走。
[0037]本实施例中,后壳14与前梁15之间设置有折叠装置,后壳14与前梁15通过该折叠装置可进行折叠。本实施例的后壳14还可以朝向车头11方向折叠,折叠后方便携带和收存。
[0038]具体的,折叠装置包括中心轴,后壳14通过该中心轴进行旋转折叠,即该中心轴穿设于后壳14和前梁15使得后壳14和前梁均可绕该中心轴转动,该中心轴未在图中标示;中心轴至前轮20的中心点的距离与中心轴至后轮30中心点的距离的比值为1/1.7 ;中心轴至地面水平线的距离与中心轴至把手组件12的距离的比值为1/2。该结构比例的电动车更符合人的骑行使用,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实用性强。
[0039]更具体的,参见图3和图5,后壳14的前端两侧向上延伸设置有下偏心凸台141,两下偏心凸台141之间设置有锁舌60,该锁舌60通过与一弹簧70与后壳14的前端连接;前梁15的后端中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上偏心凸台151,上偏心凸台151开设有锁孔1511,上偏心凸台151位于两下偏心凸台141之间,且锁舌60在弹簧70的弹性力作用下插入锁孔1511内,锁舌60连接有用于控制锁舌60沿着锁孔1511移动的凸轮手柄80。其中,锁舌60在弹簧70的作用力下始终插入锁孔1511内,锁孔1511开设在上偏心凸台151,而弹簧70与后壳14的前端连,即通过锁舌60插入锁孔1511内可以使得前梁15的后端与后壳14的前端连接,即前梁15与后壳14连接,形成完整的车架10。折叠时,转动凸轮手柄80,凸轮手柄80带动锁舌60压缩弹簧70,并脱出锁孔1511,此时,向上弯折后壳14,在下偏心凸轮和上偏心凸轮的配合下实现转动,将后壳14弯折折叠至靠近车头11的位置,折叠后的车体积变小,方便携带和收存。
[0040]更具体地,再参见图3和图5并结合图2和图4,锁舌60开设有连接孔,凸轮手柄80包括转轴段81和位于转轴段81的中部的曲轴段82,转轴段81与上偏心凸台151和下偏心凸台141转动连接,曲轴段82与连接孔连接。转轴段81可以实现整个凸轮手柄80的转动,转轴由手柄控制转动,该手柄可以与转轴段81 —体成型,也可以外接;而曲轴段82则穿过锁舌60开设的连接孔与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