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9615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汽车仪表台区域的电器功能越来越多,模块、开关等用电器也随之越来越多,各模块、快关之间的信号传输都必须通过线束来进行硬线传输;这就导致线束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使用绝缘胶布来捆扎线束,并通过卡扣将捆扎好的线束固定在仪表板横梁上的安装孔中。
[0003]但汽车仪表台区域存在高温区,包裹的绝缘胶布因长时间靠近高温易被融化,存在安全隐患;若线束通过周围有金属快口等较为复杂的区域时,绝缘胶布易被金属快口划破,造成线束掉落。
[0004]此外,在使用卡扣固定线束时,设于仪表板横梁上的某些安装孔操作人员看不到,需要用手去探寻安装孔(即盲装),这就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给固定线束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线束在高温区域或通过金属快口区域时,捆扎线束的绝缘胶带易被熔化或者被金属快口划破,存在安全隐患;且,操作人员固定线束时,存在盲装问题,装配时间长。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包括仪表板横梁本体,还包括:线束安装支架,所述线束安装支架设于所述仪表板横梁本体上,所述线束安装支架具有贯穿的内腔,以供线束穿过。
[0007]可选的,所述线束安装支架呈Z型或直线型。
[0008]可选的,当所述线束安装支架呈Z型时,所述线束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及第三本体;
[0009]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连接;
[0010]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本体的一端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具有夹角,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本体的一端具有夹角。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本体的一端垂直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未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三本体未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开口 ;所述第一本体的开口的朝向和所述第三本体的开口的朝向相反。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及第三本体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及第三本体上分别设有盖体。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及第三本体的横截面呈环形。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的开口处设有一沿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三本体的开口处的内壁设有一通孔。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及第三本体分别与所对应的盖体卡接。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及第三本体的外壁上分别设有卡口,每一所述盖体上设有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口卡接。
[00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1]本实用新型的仪表板横梁总成包括仪表板横梁本体,在安装在仪表板横梁本体上的线束安装支架;线束安装支架具有贯穿的内腔,即线束安装支架具有内腔且内腔两端开口,线束从安装支架一端的开口穿入内腔,线束穿过内腔后再穿出安装支架另一端的开口 ;即,本实用新型通过线束安装支架来固定线束,线束位于线束安装支架的内腔中,线束在高温区域或者遇到金属快口区域时,线束安装支架起到保护线束的作用,降低了安全隐患;此夕卜,操作人员固定线束时,无需再通过卡扣将线束固定在仪表板横梁上的安装孔中,可直接将线束穿进线束安装支架的内腔中,不存在盲装问题,缩短了装配时间。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的立体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中线束安装支架的立体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中线束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中线束安装支架的第三本体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7]图6是图5中卡口和卡勾的剖视图;
[0028]图7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现有技术中,线束通过绝缘胶带捆扎后再通过卡扣固定在仪表板横梁上,线束在高温区域或通过金属快口区域时,捆扎线束的绝缘胶带易被熔化或者被金属快口划破,存在安全隐患;且,操作人员固定线束时,存在盲装问题,装配时间长;本实用新型采用线束安装支架,可以起到保护线束的作用,防止线束在高温区域绝缘胶带被熔化、在金属快口区域被金属快口划破。
[00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1]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100,包括仪表板横梁本体110,线束安装支架120,线束安装支架120设于仪表板横梁本体110上,参考图2,线束安装支架120具有贯穿的内腔124,内腔124两端开口,内腔124供线束(图未示出)穿过。
[0032]线束从线束安装支架120—端的开口 125穿入,线束穿过内腔124后再穿出线束安装支架120另一端的开口 126 ;8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线束安装支架120来固定线束,线束位于线束安装支架120的内腔124中,线束在高温区域或者遇到金属快口区域时,线束安装支架120起到保护线束的作用,降低了安全隐患;此外,操作人员固定线束时,无需再通过卡扣将线束固定在仪表板横梁上的安装孔中,可直接将线束穿进线束安装支架120的内腔124中,不存在盲装问题,缩短了装配时间;一般单车装配工时缩短10秒,一天生产下来可节省2000秒(按200台计算),可节省一位操作人员用人成本。
[0033]线束安装支架120呈Z型或直线型,本实施例中,线束安装支架120呈Z型;具体说来,参考图2-图3,当线束安装支架120呈Z型时,线束安装支架120包括:第一本体121、第二本体122及第三本体123 ;第二本体122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21的一端连接,第二本体122的另一端与第三本体123的一端连接,即,第二本体1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本体121、第三本体123,第一本体121、第二本体122及第三本体123的内腔相互连通。
[0034]本实施例中,第二本体122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21的一端具有夹角,第二本体122的另一端与第三本体123的一端具有夹角;根据汽车仪表板横梁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二本体122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21的一端垂直连接,第二本体122的另一端与第三本体123的一端垂直连接;即,第二本体122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21的一端具有90°的夹角,第二本体122的另一端与第三本体123的一端具有90°的夹角。
[0035]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本体122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21的一端的夹角不做限制,第二本体122的另一端与第三本体123的一端的夹角不做限制;例如,第二本体122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21的一端的夹角为90°,第二本体122的另一端与第三本体123的一端的夹角不为90° ;或者,第二本体122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21的一端的夹角不为90°,第二本体122的另一端与第三本体123的一端的夹角为90° ;或者,第二本体122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21的一端的夹角不为90°,例如100°或80°,第二本体122的另一端与第三本体123的一端的夹角也不为90°,例如100°或80° ;只要保证:第一本体121、第二本体122及第三本体123所组成的线束安装支架120整体呈“Z”型即可。
[0036]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21未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