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踏步车单双层顶结合的顶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1954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二级踏步车单双层顶结合的顶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级踏步车单双层顶结合的顶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针对燃气公交客车气瓶顶置的车型,需要利用双层顶的空间下沉布置气瓶,对于二级踏步车而言,为了保证中门后站立空间,需要:(I)将中门后设计成单层顶结构,此种设计方案导致需要开发单双层顶过渡成型件,模具开发成本及周期较长,且装饰件风道安装后有高度落差,模具开发成本及周期较长;(2)中门后设计成双层顶结构,此种设计方案的站立高度空间受到限制,同时骨架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级踏步车单双层顶结合的顶骨架结构,该结构保证了中门后车内站立的高度空间及装饰件风道在车内安装的一致性,且整车重量轻。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位于中门中心位置之前的第一顶骨架区和位于中门中心位置之后的第二顶骨架区,所述的第一顶骨架区为双层顶结构,所述的第二顶骨架区在中过道区域为单层顶结构,在中过道区域的两侧为双层顶结构,所述第一顶骨架区的风道与第二顶骨架区的风道处在同一平面内。
[0005]所述的第二顶骨架区包括用于支撑顶骨架外蒙皮的上层顶骨架、呈左右方向对称设置在上层顶骨架下方的左下层顶骨架和右下层顶骨架,左下层顶骨架与右下层顶骨架分别与上层顶骨架构成中过道区域两侧的双层顶结构,左下层顶骨架与右下层顶骨架之间的上层顶骨架构成中过道区域的单层顶结构,左下层顶骨架、右下层顶骨架分别与上层顶骨架通过立柱相连。
[0006]所述的上层顶骨架包括贯穿纵梁、对称设置在贯穿纵梁两侧的左一上纵梁、左二上纵梁及右一上纵梁、右二上纵梁,贯穿纵梁、左一上纵梁、左二上纵梁、右一上纵梁及右二上纵梁之间设有连接五者的上横梁,所述的上层顶骨架上开设有天窗,所述的贯穿纵梁上固定有电视机支架。
[0007]所述的左下层顶骨架包括分别设置在左一上纵梁及左二上纵梁下方的左一下纵梁及左二下纵梁,左一下纵梁与左二下纵梁之间设有左风道内扶手竖杆固定纵梁,所述的左一下纵梁、左风道内扶手竖杆固定纵梁及左二下纵梁之间设有连接三者的左下横梁;
[0008]所述的右下层顶骨架包括分别设置在右一上纵梁及右二上纵梁下方的右一下纵梁及右二下纵梁,右一下纵梁与右二下纵梁之间设有右风道内扶手竖杆固定纵梁,所述的右一下纵梁、右风道内扶手竖杆固定纵梁及右二下纵梁之间设有连接三者的右下横梁。
[0009]所述的立柱包括连接左一上纵梁及左一下纵梁的左一立柱、连接左二上纵梁与左二下纵梁的左二立柱、连接右一上纵梁与右一下纵梁的右一立柱及连接右二上纵梁与右二下纵梁的右二立柱。
[0010]所述的左下层顶骨架与右下层顶骨架与第一顶骨架区的连接端还设有连接左一下纵梁、左风道内扶手竖杆固定纵梁、右风道内扶手竖杆固定纵梁及右一下纵梁的下横梁,下横梁的下表面焊接有连接左二下纵梁与右二下纵梁的下一中部横梁。
[0011]所述的左下层顶骨架与右下层顶骨架之间的上层顶骨架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装饰内板,所述的左二立柱及右二立柱所在的立面分别设有第二装饰内板,所述的左二下纵梁及右二下纵梁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三装饰内板,所述第二装饰内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装饰内板及第三装饰内板相连,第三装饰内板的自由端与风道卡合相连。
[0012]所述的第一装饰内板下板面横向的中部设有防止第一装饰内板松动的第一软包,第一软包沿贯穿纵梁的方向由前向后设置,所述的第一装饰内板与第二装饰内板相连的拐角处设有第二软包,所述的第二装饰内板与第三装饰内板相连的拐角处设有第三软包。
[0013]所述的第二装饰内板上设有扶手纵向拉杆。
[00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以中门中心位置作为分界线,将中门中心位置之前的第一顶骨架区设计成双层顶结构,将中门中心位置之后的第二顶骨架区设计为单、双层顶结合的结构,保证了中门后车内站立的高度空间及风道在车内安装的一致性,降低了内饰模具的开发成本和周期,同时减轻了整车的重量,丰富了气瓶顶置的布置方式,完善了产品链结构。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D-D剖视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层顶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左下层顶骨架与右下层顶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0021]图7是图5的C-C剖视图;
[0022]图8是本实用新型车内装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二级踏步车单双层顶结合的顶骨架结构,包括位于中门中心位置100之前的第一顶骨架区200和位于中门中心位置100之后的第二顶骨架区300,第一顶骨架区200为双层顶结构,第二顶骨架区300在中过道区域400为单层顶结构,在中过道区域400的两侧为双层顶结构,第一顶骨架区200的风道与第二顶骨架区300的风道500处在同一平面内。图1中标注的A部位置为中门位置,中门的中心位置100为第一顶骨架区200与第二顶骨架区300的分界线,中门中心位置之前的第一顶骨架区为双层顶结构,第一顶骨架区200上依次布置有天窗1、气瓶2以及空调3,中门中心位置之后的第二顶骨架区300为单双层顶结合的结构,第二顶骨架区300上设有天窗17。本实用新型旨在对位于中门中心位置100后的第二顶骨架区300进行重点说明,第一顶骨架区200的双层顶结构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5]进一步的,第二顶骨架区300包括用于支撑顶骨架外蒙皮的上层顶骨架10、呈左右方向对称设置在上层顶骨架10下方的左下层顶骨架20和右下层顶骨架30,左下层顶骨架20与右下层顶骨架30分别与上层顶骨架10构成中过道区域400两侧的双层顶结构,左下层顶骨架20与右下层顶骨架30之间的上层顶骨架构成中过道区域400的单层顶结构,左下层顶骨架20、右下层顶骨架30分别与上层顶骨架10通过立柱相连。换句话说也就是中门中心位置100后的第二顶骨架区在乘客站立的中过道区域为单层顶结构,在中过道区域两旁的乘客座位区域为双层顶结构,以此保证中门后中过道区域站立的高度空间。
[0026]进一步的,如图3、图4所示,上层顶骨架10包括贯穿纵梁11、对称设置在贯穿纵梁11两侧的左一上纵梁12、左二上纵梁13及右一上纵梁14、右二上纵梁15,贯穿纵梁11、左一上纵梁12、左二上纵梁13、右一上纵梁14及右二上纵梁15之间设有连接五者的上横梁16,上层顶骨架10上开设有天窗17,贯穿纵梁11上固定有电视机支架18。也就是上层顶骨架10是由上述横梁及纵梁焊接成框架结构,上层顶骨架10自左向右设置有左一上纵梁12、左二上纵梁13、贯穿纵梁11、右二上纵梁15及右一上纵梁14。优选的,电视机支架18安装在中门与后轮之间的位置,这样电视机支架18在车内高度空间最大,可有效规避乘客站立和下车高峰期间碰头的风险,同时第一顶骨架区200与第二顶骨架区300 二者过渡处的立面巧妙地为电视机背部及穿线束遮丑。
[0027]进一步的,如图5、图6、图7所示,左下层顶骨架20包括分别设置在左一上纵梁12及左二上纵梁13下方的左一下纵梁21及左二下纵梁22,左一下纵梁21与左二下纵梁22之间设有左风道内扶手竖杆固定纵梁23,左一下纵梁21、左风道内扶手竖杆固定纵梁23及左二下纵梁22之间设有连接三者的左下横梁24;
[0028]右下层顶骨架30包括分别设置在右一上纵梁14及右二上纵梁15下方的右一下纵梁31及右二下纵梁32,右一下纵梁31与右二下纵梁32之间设有右风道内扶手竖杆固定纵梁33,右一下纵梁31、右风道内扶手竖杆固定纵梁33及右二下纵梁32之间设有连接三者的右下横梁34。
[0029]左下层骨架及右下层骨架分别设置在中过道的两侧,与上层顶骨架形成双层顶,并形成立面框架。立面的定位既保证了风道的安装,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国家标准对中过道的宽度要求,保证了乘客上下车和站立时的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