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后悬后截面梁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8879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后悬后截面梁总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后悬后截面梁总成,包括后截面梁结构以及分别对称设置在后截面梁结构上的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与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左后气囊支架总成与右后气囊支架总成、左气囊罩支架总成与右气囊罩支架总成。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具有通用化程度好、结构强度高,适宜批量和规模化生产及备件,同时也适宜机器人焊接的应用,有效降低生产周期和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
一种客车后悬后截面梁总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后悬后截面梁总成。
【背景技术】
[0002]全承载客车由于其结构强度、被动安全性好的特点,在现在的高端大型客车上被广泛采用。全承载客车骨架是一种整体桁架式闭环结构,其主体是由大量的小矩形管焊接而成,因此,全承载客车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焊接劳动强度高、工作量大、焊接精度等需要各种工装保证的难题。而在一辆全承载客车五大片骨架中,底架焊接难度最大、结构也最为复杂,其主要是有由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的截面梁总成通过纵向连接梁总成连接在一起组成整个底架,而每个截面梁的焊接精度决定了整个底架的质量,特别是后悬后截面梁总成其涉及到后悬后减震器及后悬后气囊的安装连接,因此对精度的要求尤其高,因此每一个后悬后截面梁的焊接都需要高精度的工装保证。然而由于客车车型的多样化,在配备相同后悬挂的客车其底架也不同,因此导致后悬后截面梁也不同,因此就需要不同的高精度的工装来保证焊接精度,备料也较困难。假设有两辆不同的客车,一辆客车的底架高度为
1.2m、另一辆客车的底架高度为1.5m。假设说这两辆客车配备了相同的后悬挂〈后桥通过后悬挂连接在后悬梁上〉,这意味着后悬后减震器及后悬后气囊的安装位置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由于两辆客车的底架高度不同,一个1.2m,一个1.5m,因此,就需要设计两个后悬后截面梁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后悬后截面梁总成,该后悬后截面总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适用于配备用相同后悬挂的底架,从而降低全承载客车底架的焊接难度,提高全承载客车底架的装配精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客车后悬后截面梁总成,包括后截面梁结构以及分别对称设置在后截面梁结构上的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与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左后气囊支架总成与右后气囊支架总成、左气囊罩支架总成与右气囊罩支架总成。
[0006]所述后截面梁结构包括中间后截面梁结构和对称设置在中间后截面梁结构左右两端的左后截面梁结构与右后截面梁结构;所述中间后截面梁结构包括第二左立柱、第二右立柱、连接在第二左立柱顶端与第二右立柱顶端之间的第二上横梁、连接在第二左立柱中段与第二右立柱中段之间的第二中间横梁、连接在第二上横梁与第二中间横梁之间的若干第一加强纵梁、安装在第二左立柱中下端内侧的第二中左立柱以及安装在第二右立柱中下端内侧的第二中右立柱;所述第二中间横梁的左右两端与第二中左立柱、第二中右立柱之间均设有第二立柱加强筋;所述左后截面梁结构和右后截面梁结构均包括第三上横梁、垂直连接在第三上横梁底部的纵向立柱、连接在纵向立柱中段与第二左立柱或第二右立柱之间的第三中间横梁、连接在第三上横梁外端部与纵向立柱外侧面之间的纵向立柱加强筋以及连接在第三上横梁与第三中间横梁之间的若干个第二加强纵梁;所述第三上横梁的内端与第二左立柱或第二右立柱之间设有第三立柱加强筋;所述纵向立柱为L型。
[0007]所述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与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由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围成的开口向前的U型件以及设置在U型件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后减震器装配孔;所述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分别焊接在左后截面梁结构、右后截面梁结构的第三上横梁和第三中间横梁上。
[0008]所述左后气囊支架总成与右后气囊支架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后气囊盘和对称安装在后气囊盘上方的两个后气囊加强斜撑;所述后气囊盘上开设有后气囊装配孔;所述后气囊加强斜撑倾斜安装在后气囊盘的上方;所述后气囊加强斜撑的上端焊接在第三上横梁上;所述后气囊盘位于第三中间横梁的下方。
[0009]所述左气囊罩支架总成与右气囊罩支架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上横板和焊接在上横板底部的下弯板;所述下弯板由依次折弯相连的3块平板组成;所述上横板上分别开设有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安装缺口和后气囊支架总成安装缺口;所述上横板焊接在第三中间横梁后侧的下端。
[001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将后悬后截面梁总成下部最复杂的部位独立出来,并引入极限的理念截取其最低高度,这样虽然客车底架的高度不同,但是其下部结构是相同的,且只要配备相同后悬挂的底架都可以使用该后悬后截面梁。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后悬后截面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后悬后截面梁总成(不包含左气囊罩支架总成和右气囊罩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后悬截面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或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左后气囊支架总成或右后气囊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右气囊罩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
[0018]61、中间后截面梁结构,611、第二左立柱,612、第二右立柱,613、第二上横梁,614、第二中间横梁,615、第二中左立柱,616、第二中右立柱,617、第一加强纵梁,618、第二立柱加强筋,62、左后截面梁结构,621、第三上横梁,622、纵向立柱,623、第三中间横梁,624、第二加强纵梁,625、纵向立柱加强筋,626、第三立柱加强筋,63、右后截面梁结构,64、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641、左侧板,642、后侧板,643、右侧板,644、顶板,645、后减震器装配孔,65、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66、左后气囊支架总成,661、后气囊盘,662、后气囊加强斜撑,663、后气囊装配孔,67、右后气囊支架总成,68、左气囊罩支架总成,69、右气囊罩支架总成,691、上横板,692、下弯板,693、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安装缺口,694、后气囊支架总成安装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客车后悬后截面梁总成,包括后截面梁结构以及分别对称设置在后截面梁结构上的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64与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65、左后气囊支架总成66与右后气囊支架总成67、左气囊罩支架总成68与右气囊罩支架总成69。
[0021]如图3所示,所述后截面梁结构包括中间后截面梁结构61和对称设置在中间后截面梁结构61左右两端的左后截面梁结构62与右后截面梁结构63。所述中间后截面梁结构61包括第二左立柱611、第二右立柱612、连接在第二左立柱611顶端与第二右立柱612顶端之间的第二上横梁613、连接在第二左立柱611中段与第二右立柱612中段之间的第二中间横梁614、连接在第二上横梁613与第二中间横梁614之间的若干第一加强纵梁617、安装在第二左立柱611中下端内侧的第二中左立柱615以及安装在第二右立柱612中下端内侧的第二中右立柱616;所述第二中间横梁614的左右两端与第二中左立柱615、第二中右立柱616之间均设有第二立柱加强筋618。所述左后截面梁结构和右后截面梁结构均包括第三上横梁621、垂直连接在第三上横梁621底部的纵向立柱622、连接在纵向立柱622中段与第二左立柱611或第二右立柱612之间的第三中间横梁6、连接在第三上横梁621外端部与纵向立柱622外侧面之间的纵向立柱加强筋625以及连接在第三上横梁621与第三中间横梁623之间的若干个第二加强纵梁624。所述第三上横梁的内端与第二左立柱或第二右立柱之间设有第三立柱加强筋626。所述纵向立柱为L型。所述后悬后截面梁总成为由若干横梁和斜撑组成的多接口截面梁。所述第二上横梁,作为本实用新型与客车底架上端连接的连接接口。所述第二左立柱、第二右立柱,一方面分别用于连接左连接纵梁总成、右连接纵梁总成的后端;另一方面分别作为本实用新型与客车底架7后立面左右纵梁连接的连接接口。
[0022]如图4所示,所述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64与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6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由左侧板641、后侧板642、右侧板643围成的开口向前的U型件以及设置在U型件顶部的顶板644。所述顶板644上开设有后减震器装配孔645。所述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64、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65分别焊接在左后截面梁结构62、右后截面梁结构63的第三上横梁621和第三中间横梁623上。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和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能够在固定安装减震器的同时,对减震器进行密封,无需在减震器安装结构之外再添加其他的密封罩,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本实用新型将左、右减震器支架采用反U型设计,能够实现自身包裹减震器,美观大方,与此同时,左、右减震器支架的安装面和安装孔直接与车内连通,安装和拆卸便利,检修也很方便。
[0023]如图5所示,所述左后气囊支架总成66与右后气囊支架总成67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后气囊盘661和对称安装在后气囊盘661上方的两个后气囊加强斜撑662。所述后气囊盘661上开设有后气囊装配孔663。所述后气囊加强斜撑662倾斜安装在后气囊盘661的上方。所述后气囊加强斜撑662的上端焊接在第三上横梁623上;所述后气囊盘661位于第三中间横梁623的下方。
[0024]如图6所示,所述左气囊罩支架总成68与右气囊罩支架总成69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上横板691和焊接在上横板691底部的下弯板692。所述下弯板692由依次折弯相连的3块平板组成。所述上横板691上分别开设有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安装缺口 693和后气囊支架总成安装缺口 694。所述上横板691焊接在第三中间横梁623后侧的下端。所述后气囊盘位于上横板的下方,且后气囊盘与上横板紧密配合,所述后气囊加强斜撑从后气囊支架总成安装缺口伸出,位于上横板的上方。所述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和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底部焊接在所述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安装缺口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左气囊罩支架总成和右气囊罩支架总成,形成了闭环机构,一方面提高了后气囊盘的结构强度,使结构功能件与受力件相统一,另一方面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0025]在传统的客车底架结构中,后悬后气囊盘是通过在气囊盘上搭建一个横跨后悬后截面梁与其附近纵梁(后悬后截面梁与更后的截面梁之间的连接纵梁)的空间结构,结构非常复杂笨重。而且传统客车底架中后减震器支架为正U型结构,减震器装上后整体裸露的,为保证美观性会设计一个大的焊接气囊罩将减震器及气囊安装结构整体包裹住,这样不仅占用空间大且气囊及减震器的安装和检修都不方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右气囊支架总成与气囊罩支架总成,充分利用了空间位置关系,设计第三中间横梁和第三上横梁直接横在气囊盘之上,承担气囊盘向上的受力,另设计两后气囊加强斜撑予以加强,结构简单可靠。同时,本实用新型设计实现的左、右气囊罩支架总成,直接压在气囊盘之上,占用了最小的空间,同时气囊罩支架总成也能够承担和分解气囊盘的受力,气囊盘的安装小圆孔直接与车内连通,安装和拆卸便利,检修也很方便。
[0026]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客车后悬后截面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截面梁结构以及分别对称设置在后截面梁结构上的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与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左后气囊支架总成与右后气囊支架总成、左气囊罩支架总成与右气囊罩支架总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后悬后截面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截面梁结构包括中间后截面梁结构和对称设置在中间后截面梁结构左右两端的左后截面梁结构与右后截面梁结构;所述中间后截面梁结构包括第二左立柱、第二右立柱、连接在第二左立柱顶端与第二右立柱顶端之间的第二上横梁、连接在第二左立柱中段与第二右立柱中段之间的第二中间横梁、连接在第二上横梁与第二中间横梁之间的若干第一加强纵梁、安装在第二左立柱中下端内侧的第二中左立柱以及安装在第二右立柱中下端内侧的第二中右立柱;所述第二中间横梁的左右两端与第二中左立柱、第二中右立柱之间均设有第二立柱加强筋;所述左后截面梁结构和右后截面梁结构均包括第三上横梁、垂直连接在第三上横梁底部的纵向立柱、连接在纵向立柱中段与第二左立柱或第二右立柱之间的第三中间横梁、连接在第三上横梁外端部与纵向立柱外侧面之间的纵向立柱加强筋以及连接在第三上横梁与第三中间横梁之间的若干个第二加强纵梁;所述第三上横梁的内端与第二左立柱或第二右立柱之间设有第三立柱加强筋;所述纵向立柱为L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后悬后截面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与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由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围成的开口向前的U型件以及设置在U型件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后减震器装配孔;所述左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右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分别焊接在左后截面梁结构、右后截面梁结构的第三上横梁和第三中间横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后悬后截面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气囊支架总成与右后气囊支架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后气囊盘和对称安装在后气囊盘上方的两个后气囊加强斜撑;所述后气囊盘上开设有后气囊装配孔;所述后气囊加强斜撑倾斜安装在后气囊盘的上方;所述后气囊加强斜撑的上端焊接在第三上横梁上;所述后气囊盘位于第三中间横梁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后悬后截面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气囊罩支架总成与右气囊罩支架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上横板和焊接在上横板底部的下弯板;所述下弯板由依次折弯相连的3块平板组成;所述上横板上分别开设有后减震器支架总成安装缺口和后气囊支架总成安装缺口;所述上横板焊接在第三中间横梁后侧的下端。
【文档编号】B62D21/00GK205440535SQ201521083316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3日
【发明人】熊成林, 王孝来, 严伟, 汪俭, 朱锦
【申请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