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车架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8981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车架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车架及自行车,自行车车架的前、后车架以及中轴连杆采用曲柄滑块机构或四连杆机构的模式在同一平面内铰接,实现三角形的自行车车架进行转动调节,对应的采用两段式的传动机构,实现前、后车架形状变换的对应调整,能够实现正常坐立骑行和躺骑两种姿势,实现正常自行车和躺车之间的转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一辆车具备正常坐立骑行和躺骑两种形态,并且自行车车架转换方便,结构可靠,提高了自行车的功能性,并且降低了骑行者的自行车成本,有利于增加人们骑行的兴趣,有助于推广通过自行车低碳出行。
【专利说明】
一种多功能车架及自行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车架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低碳出行的号召,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行车骑行,目前的自行车功能繁多,如用于竞技锻炼的山地车或公路自行车,用于日常骑行的休闲车,便于转乘和携带的折叠车,同时根据骑行的姿势整体可分为坐姿骑行的自行车和躺骑的躺车,躺车是指骑行者能够靠在自行车座垫上,脚部前伸蹬踏骑行,这种躺骑的方式可实现骑行者以一种舒适的方式进行骑行,已越来越受到广大骑行者的关注。
[0003]以上种类的自行车都只具有单一骑行姿势,如果骑行者针对不同的骑行目的,就需要配置不同功能的自行车,特别是专门的躺车成本价格偏高,并且占用空间大,这无疑会阻碍人们对自行车的关注度,并且降低人们对骑行的兴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自行车功能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车架及自行车,实现一辆自行车同时具备两种骑行方式。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种多功能车架,包括在同一平面分布的前车架、后车架和中轴连杆,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具有一个固定铰接点,所述中轴连杆与其中一车架具有一个固定铰接点,同时与另一车架具有一滑动铰接点;所有的铰接转动方向及滑动方向均位于同一平面内或相互平行,并在所述铰接点位置上设有与中轴连杆滑动位置对应的锁扣。如此前车架、后车架以及中轴连杆之间形成一个曲柄滑块机构,可通过转折前车架、后车架之间的角度改变前、后车架之间连接的车轮轴的轴距。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均采用刚性车架,通过两个车架配合中轴连杆构成自行车车架的整体三角架体,并且通过前、后车架以及中轴连杆的位置调整,实现不同类型自行车车架的转换。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车架采用刚性车架,后车架采用避震车架。
[0009]进一步的,所述避震车架是指刚性车架通过与中间杆和避震器铰接,构成的弹性三角架。该避震车架与另一刚性车架以及中轴连杆构成自行车车架的整体三角架体,车架的避震性能提高了自行车通过不平整路面的舒适性。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铰接点均采用铰轴铰接,铰轴穿过前、后车架的梁之间以及与中轴连杆之间的铰接点位置。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动铰接点包括沿车架的梁或中轴连杆设置的滑槽,铰接的另一部件通过铰轴滑动装配于滑槽内,滑动铰接的铰轴可固定在前、后车架的梁或中轴连杆上,铰轴同时还穿过滑槽安装。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多功能车架,包括在同一平面分布的前车架、后车架和中轴连杆,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具有一个固定铰接点,所述中轴连杆一端与其中一个车架具有一个固定铰接点,另一端与另一个车架之间通过辅助连杆连接至另一车架,所述辅助连杆一端与该车架固定铰接,另一端与中轴连杆固定铰接;所有的铰接转动方向均位于同一平面内或相互平行,并在所述铰接点位置上设有与中轴连杆滑动位置对应的锁扣。该自行车车架中,前车架、后车架以及中轴连杆和辅助连杆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中轴连杆和辅助连杆组合实现前、后车架的角度变化,最终实现车架连接的前后车轮轴的轴距变化。
[0013]同样的,在上述自行车车架中,铰接点均是采用铰轴铰接。
[001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多功能车架的自行车,包括上述提及的多功能车架,其中前车架前端设置头管,并通过装配前叉组件连接到前车轮,后车架后端连接至后车轮,座管安装于前车架上,并且靠近前车架和后车架的固定铰接点,座管角度随前车架转换而变化;
[0015]沿中轴连杆的固定铰接点和滑动铰接点向前端部延伸,并设置自行车曲柄机构(包括脚踏等部件),中轴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中间轮,所述曲柄机构连接的齿盘和中间轮之间、所述中间轮与后车轮的飞轮之间通过两段式传动机构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前叉组件采用车把固定结构的刚性前叉或避震前叉,或者通过快拆调节把立管伸缩长度和车把角度的伸缩前叉组件。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轮可连接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装配在自行车车架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座管设置的座垫可加装靠背,在通过自行车车架调整自行车到躺骑姿势时,可在座垫后加装靠背适应躺骑的姿势。
[0019]进一步的,所述自行车的两段式传动机构采用轴传动、链传动或皮带传动的形式,并将传动机构隐藏于车架或中轴连杆内部。
[0020]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述自行车的工作方法包括正常骑行模式和躺骑模式;
[0021]所述正常骑行模式是以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的固定铰接点为转点,将前车架和后车架向中间收折并锁定,前车轮和后车轮之间的轴距减小,自行车的座垫和曲柄机构在前后方向上向中间靠拢,并且座垫高度上升,头管和座管与地平面角度增大,曲柄机构靠近后车轮;
[0022]所述躺骑模式是以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的固定铰接点为转点,将前车架和后车架向两边展开并锁定,前车轮和后车轮之间的轴距增大,自行车的座垫和曲柄机构在前后方向上错开,并且座垫高度下降,头管和座管与地平面角度减小,曲柄机构靠近前车轮。
[0023]本实用新型中实现的多功能是指自行车车架及其应用的自行车能够实现正常坐立骑行和躺骑两种姿势,实现正常自行车和躺车之间的转换。
[0024]本实用新型从自行车的骑行姿势出发,将自行车车架的前、后车架以及中轴连杆设计成在同一平面(即垂直于车轮轴的竖直平面)内做角度调整,不同于传统的折叠自行车的折叠车架,车架整体仍采用较稳定的三角形架体结构,并且结合中轴连杆,采用曲柄滑块机构或四连杆机构的模式,实现三角形的自行车车架进行转动调节。对应的采用两段式的传动机构,实现传动机构在前、后车架形状变换的对应调整,保证自行车的正常功能实现。
[0025]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一辆车具备正常坐立骑行和躺骑两种形态,并且自行车模式转换方便,并且结构可靠,提高了自行车的功能性,并且降低了骑行者的自行车成本,有利于增加人们骑行的兴趣,有助于推广通过自行车低碳出行。
[0026]本实用新型中的自行车是指采用人力蹬踏骑行的人力自行车,同时也包括采用电机作为电动助力的电动车。
[002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实施例1自行车的躺骑模式示意图。
[0029]图2为实施例1自行车的正常坐立骑行模式示意图。
[0030]图3为实施例2自行车的躺骑模式示意图。
[0031]图4为实施例2自行车的正常坐立骑行模式示意图。
[0032]图5为实施例3自行车的躺骑模式示意图。
[0033]图6为实施例3自行车的正常坐立骑行模式示意图。
[0034]图7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躺骑模式示意图。
[0035]图8为实施例4自行车的正常坐立骑行模式示意图。
[0036]图9为实施例5自行车的正常坐立骑行模式示意图。
[0037]图10为实施例6自行车的躺骑模式示意图。
[0038]图11为实施例6自行车的正常坐立骑行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实施例1
[0040]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车架包括后三角架一1、前三角架一2和中轴连杆一3,前三角架一和后三角架一之间具有一个固定铰接点,中轴连杆一的中端与前三角架一固定铰接,后端则与后三角架一滑动铰接,在铰接点位置设有锁扣,后三角架一、前三角架一以及中轴连杆一之间形成一个曲柄滑块机构,可通过转折前三角架一、后三角架一之间的角度改变前、后车间之间连接的车轮轴的轴距。
[0041]以下结合装配该车架的自行车进行具体说明。结合参见图1和图2,图示中的自行车包括后三角架1、前三角架2、中轴连杆3、前叉组件5、座管12、把立管9、车把10等部件。
[0042]作为自行车后车架的后三角架一I呈三角形结构,由梁一13、梁二 14和梁三15组成;作为前车架的前三角架一2同样呈三角形结构,由梁四16、梁五17和梁六18组成,座管12安装于前三角架一的梁五17上,并设置在前三角架一和后三角架一的固定铰接点处;
[0043]前三角架一、后三角架一以及中轴连杆一之间的固定铰接点均采用铰轴铰接,滑动铰接点包括沿车架的梁或中轴连杆一设置的滑槽,铰接的另一部件通过铰轴滑动装配于滑槽内,滑动铰接的铰轴可固定在前、后三角架一的梁或中轴连杆上,铰轴同时还穿过滑槽安装。
[0044]具体的,后三角架一I通过轴一21与后车轮19铰接,通过轴二22与前三角架一2铰接;中轴连杆一3通过轴三23与前三角架一2铰接,通过轴五26与设置在前三角架一的梁三15上的滑槽一25连接,轴五26在滑槽一 25内滑动。
[0045]自行车的座管12安装于前三角架一上,通过快拆三61可调节座垫4装配于座管内的高度;自行车的头管7安装于前三角架一前端;前叉组件5通过轴六27与前车轮20铰接,前叉组件5通过上下两个前叉固定套6与头管7相连,使前叉组件更稳定可靠;把立管9安装于头管7上,通过快拆一8调节把立管9沿头管伸缩长度;车把10安装于把立管9上,通过快拆二30调节车把1角度。自行车的曲柄机构28通过轴四24连接于中轴连杆一 3的前端部上,脚踏29安装于曲柄机构28上,中轴连杆一3的中部与前三角架一固定铰接,后端与后三角架一滑动铰接,后三角架一1、前三角架一2与中轴连杆一3整体构成曲柄机构滑块机构,通过轴五26在滑槽一 25内滑动,实现自行车的前车轮和后车轮之间的轴距变化,同时,设置在前三角架一上的座管12和中轴连杆一前端的曲柄机构28根据自行车轴距的调整同时进行位置的匹配,实现自行车两种模式的切换。
[0046]自行车采用两段式传动机构,一部分连接中轴连杆的前端轴四24到后端与后三角架一滑动铰接的轴五26之间,另一部分轴五26到后车轮轴轴一21之间,轴五26作为前三角架一和后三角架一之间的固定铰接点,同时还设置中间轮实现传动机构的连接,适应前、后三角架一转换后的传动机构角度变化,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采用的是内藏式传动机构,即将传动机构隐藏设置于中轴连杆一内部,传动机构可采用轴传动、链传动或者皮带传动的方式。
[0047]以下结合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对自行车的工作方法做进一步说明。自行车包括正常骑行模式和躺骑模式。
[0048]正常骑行模式是指采用正常坐立的姿势进行骑行,以前三角架一和后三角架一之间的固定铰接点为转点,将前三角架一和后三角架一向中间收折并锁定,当后三角架一的梁三15和前三角架一的梁五17绕固定铰接点处的轴二 22合拢时,中轴连杆一 3上的轴五26沿梁三15上的滑槽一 25向上滑动,当梁三和梁五合拢至一定角度时,整车处于普通车状态;此时中轴连杆一连接曲柄机构的轴四24靠近后车轮19,并向上提升一定高度,座管12及座垫4高度上升,把立管9也往前车轮方向倾斜,此时轴四、座垫4、把立管9和车把10相对位置为普通车最佳骑行状态;此时,前车轮和后车轮之间的轴距减小,自行车的座垫4和曲柄机构28在前后方向上向中间靠拢,具体如附图2所示。
[0049]躺骑模式是指采用向后斜躺的姿势进行骑行,以前三角架一和后三角架一之间的固定铰接点为转点,将前三角架一和后三角架一向两边展开并锁定,当后三角架一的梁三15和前三角架一的梁五17绕固定铰接点处的轴二 22分离时,中轴连杆一 3上的轴五26沿梁三15上的滑槽一 25向下滑动,当梁三和梁五分离至一定角度时,整车处于躺车状态;此时中轴连杆轴四24位置靠近前车轮20,座管12及座垫4高度下降并往后车轮19端靠,把立管9也往后车轮19方向倾斜,此时,前车轮和后车轮之间的轴距增大,自行车的座垫和曲柄机构在前后方向上错开,曲柄机构28、座垫4、把立管9和车把10相对位置为躺车最佳骑行状态,具体如附图1所示,车架调整到躺车状态时,可在座垫4的后部加装靠背62,用于骑行者躺骑。
[0050]在正常骑行模式和躺骑模式之间,可通过在滑动铰接点位置设置锁扣,实现车架在各个模式之间的位置锁定,其中,锁扣一 11安装于中轴连杆一3上,锁扣四38安装于前三角架一 2与中轴连杆的交接位置上,用于实现滑动铰接的轴五26在车架普通车和躺车状态切换锁止。
[0051 ] 实施例2
[005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自行车传动机构采用外露的形式。具体参见图3和图4,同样在中轴连杆一3的前端设置曲柄机构,中段与前三角架一2固定铰接,后端与后三角架一I滑动铰接,其中,在曲柄机构设置的轴四24和滑动铰接点的轴五26之间,以及轴五26和后车轮的轴一 21之间通过两段链条机构传动,其中曲柄机构连接齿盘,自行车的后车轮设置飞轮,通过具有张紧功能的导链器,还可在转换自行车骑行模式时对链条因长度变化进行张紧。
[0053]实施例3
[0054]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前、后车架均采用的刚性三角架,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将前车架采用刚性三角架,后车架采用柔性的避震车架,具体如图5和图6所示,避震车架将刚性的后三角架二 31通过与中间杆32和避震器35铰接,构成的弹性三角架。该弹性三角架与另一刚性三角架以及中轴连杆构成自行车车架的整体三角架体,车架的避震性能提高了自行车通过不平整路面的舒适性。
[0055]以下结合装配上述车架的自行车进行具体说明,结合参见图5和图6,自行车后三角架二31、中间杆32、前三角架二33、中轴连杆二34、避震器35、前叉组件5、座管12、把立管
9、车把10等部件。
[0056]其中,作为自行车后车架的后三角架二31的刚性三角架由梁七41、梁八42和梁十二46组成,梁十二46的两端分别延伸,并通过与中间杆32和避震器35铰接组成带避震效果的三角形结构。作为前车架的前三角架二 33由梁九43、梁十44和梁十三47组成刚性三角形结构,前三角架二 33上的梁^^一45用于安装座管12,通过快拆三61可调节座垫4装配于座管内的高度。
[0057]后三角架二33通过轴一 21与后车轮19铰接,通过轴七51与中间杆32铰接,通过轴十二57与避震器35相连;中间杆32通过轴九53与避震器35相连,通过轴十54与前三角架二33铰接,通过轴八52与中轴连杆二 34铰接。
[0058]本实施例中的前叉组件、座管以及曲柄机构的设置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0059]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中轴连杆二34的中间段设置滑槽二 56,并与前三角架二33滑动铰接,中轴连杆二34的后端与后车架的中间杆32固定铰接,其中,前三角架二33通过轴i^一55与中轴连杆二 34上的滑槽二 56相连,轴^^一55在滑槽二 56内滑动;这样,后三角架二31、中间杆32、前三角架二 33和中轴连杆二 34构成本实施例中车架的曲柄滑块机构。
[0060]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采用两段式传动机构,即在中轴连杆二前端设置曲柄机构的轴四24和中轴连杆二后端的轴八52之间,以及轴八52和后车轮的轴一21之间通过两段传动机构连接,轴八52上设置中间轮,将两段传动机构连接串联起来。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隐藏设置在中轴连杆二内部。
[0061]以下结合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对自行车的工作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0062]在自行车的躺骑模式下,将后三角架二31的中间杆32和前三角架二 33的梁十一 45绕固定铰接点的轴十54分离至一定角度时,整车处于躺车状态,此时中轴连杆二连接曲柄机构的轴四24位置靠近前车轮20,并向上提升一定高度,前三角架二连接的座管12及座垫4高度下降并往后车轮19端靠,把立管9也往后车轮方向倾斜,此时曲柄机构、座垫4、把立管9和车把10相对位置为躺车最佳骑行状态,具体如5所示。
[0063]在自行车的正常骑行模式下,将后三角架二31的中间杆32和前三角架二 33的梁十一45绕固定铰接点的轴十54合拢至一定角度时,整车处于普通车状态,此时中轴连杆二连接曲柄机构的轴四24靠近后车轮19端,座管12及座垫4高度上升,把立管9也往前车轮方向倾斜,此时曲柄机构、座垫4、把立管9和车把10相对位置为普通车最佳骑行状态;
[0064]梁十三47、梁^^一45与头管安装孔39呈一定角度关系,当车架进行普通车和躺车两种状态切换时,实现座管12及把立管9相对角度和位置也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最佳骑行状态,具体如图6所示。
[0065]同样的,对应不同的骑行模式,通过在滑动铰接点设置锁扣进行车架位置的锁定,其中,锁扣二36和锁扣三37安装于前三角架二33上,其中锁扣二36与中轴连杆二34的固定铰接点对应,用于普通车状态下的开关锁止,锁扣三37位于中轴连杆二 34的滑动铰接点处,用于躺车状态下的开关锁止。
[0066]另外,自行车的传动系统还可以采用小飞轮隐藏方式、大牙盘小飞轮方式、轴传动、皮带传动方式。小飞轮隐藏方式即飞轮隐藏于轴杆内部,中轴连杆上的传动机构隐藏于内部;
[0067]实施例4
[006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自行车传动机构采用外露的形式。具体参见图7和图8,同样在中轴连杆二34的前端设置曲柄机构,中段设置滑槽二与前三角架二33滑动铰接,后端与后三角架二31的中间杆32固定铰接,其中,在曲柄机构设置的轴四24和轴八52之间,以及轴八52和后车轮的轴一21之间通过两段链条机构传动,其中曲柄机构连接齿盘,自行车的后车轮设置飞轮,通过具有张紧功能的导链器,还可在转换自行车骑行模式时对链条因长度变化进行张紧。
[0069]实施例5
[0070]参见图9,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在后三角架二31的中间杆32上装配电机组件60,电机组件60传递动力至轴八52连接的传动部件上,增加助力或电动驱动功能,可实现自行车的电动助力骑行。
[0071 ] 实施例6
[0072]前面的实施例中的车架均是通过连杆滑块机构的原理实现自行车不同模式的位置转变,参见图10和图11,在本实施例中,自行车车架整体由后三角架三71、前三角架三72、中轴连杆三73、辅助连杆74构成四连杆曲柄连杆机构。
[0073]具体的,后三角架三71通过轴十三75与前三角架三72铰接,通过轴十四76与中轴连杆三73的后端铰接,中轴连杆三73的中段通过轴十五77与辅助连杆74—端铰接,辅助连杆74另一端通过轴十六78与前三角架三72铰接,前三角架三72的前端通过前叉组件连接前车轮,后三角架三71后端连接后车轮,自行车的座管、前叉组件以及曲柄机构均与前面的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0074]本实施例的自行车同样具有正常坐立骑行模式和躺骑模式。
[0075]在自行车的躺骑模式下,将后三角架三71和前三角架三72绕固定铰接点的轴十三75分离至一定角度时,整车处于躺车状态,同时,在四连杆机构的整体运动下,中轴连杆三连接的曲柄机构位置靠近前车轮,并向上提升一定高度,前三角架三连接的座管及坐垫高度下降并往后车轮端靠,把立管也往后车轮方向倾斜,此时自行车的曲柄机构、座垫、把立管和车把相对位置为躺车最佳骑行状态,具体如图10所示。
[0076]在自行车的正常骑行模式下,将后后三角架三71和前三角架三72绕固定铰接点的轴十三75合拢至一定角度时,整车处于普通车状态,此时中轴连杆三连接的曲柄机构靠近后车轮端,座管及座垫高度上升,把立管也往前车轮方向倾斜,此时曲柄机构、座垫、把立管和车把相对位置为坐立骑行的普通车最佳骑行状态,具体如图11所示。
[0077]对应的,在车架的铰接点位置设有对应的锁扣实现不同模式下车架的锁定。
[0078]自行车车架的锁扣为折叠自行车中的常用技术手段,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0079]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如自行车车架的前车架和后车架在实施例中均是采用三角架的形式,在实际应用中,还会根据不同的自行车造型设置成其他多边形的车架形式,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同一平面分布的前车架、后车架和中轴连杆,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具有一个固定铰接点,所述中轴连杆与其中一车架具有一个固定铰接点,同时与另一车架具有一滑动铰接点; 所有的铰接转动方向及滑动方向均位于同一平面内或相互平行,并在所述铰接点位置上设有与中轴连杆滑动位置对应的锁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车架,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均采用刚性车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车架,所述前车架采用刚性车架,后车架采用避震车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车架,所述避震车架是指刚性车架通过与中间杆和避震器铰接,构成的弹性三角架。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车架,所述固定铰接点均采用铰轴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车架,所述滑动铰接点包括沿车架的梁或中轴连杆设置的滑槽,铰接的另一部件通过铰轴滑动装配于滑槽内。7.一种多功能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同一平面分布的前车架、后车架和中轴连杆,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具有一个固定铰接点,所述中轴连杆一端与其中一个车架具有一个固定铰接点,另一端与另一个车架之间通过辅助连杆连接至另一车架,所述辅助连杆一端与该车架固定铰接,另一端与中轴连杆固定铰接; 所有的铰接转动方向均位于同一平面内或相互平行,并在所述铰接点位置上设有与中轴连杆滑动位置对应的锁扣。8.—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或7中的多功能车架,其中前车架前端设置头管,并通过装配前叉组件连接到前车轮,后车架后端连接至后车轮,座管安装于前车架上,并且靠近前车架和后车架的固定铰接点,座管角度随前车架转换而变化; 沿中轴连杆的固定铰接点和滑动铰接点向前端部延伸,并设置自行车曲柄机构,中轴连杆的后端部转动设置中间轮,所述曲柄机构连接的齿盘和中间轮之间以及所述中间轮与后车轮的飞轮之间通过两段式传动机构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所述前叉组件采用车把固定结构的刚性前叉或避震前叉,或者通过快拆调节把立管伸缩长度和车把角度的伸缩前叉组件。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所述中间轮可连接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装配在自行车车架上。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所述座管设置的座垫可加装靠背。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所述自行车的传动机构采用轴传动、链传动或皮带传动的形式,并将传动机构隐藏于车架或中轴连杆内部。
【文档编号】B62M9/06GK205440640SQ201620179143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9日
【发明人】李激初
【申请人】李激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