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手头迫紧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8852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车手头迫紧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手头迫紧装置,包括一本体设有位于一端的一前叉孔及一车把孔且分别设有连通的一容槽;二迫紧组分别包含有一连动块具有第一斜导面以及贯穿第一斜导面的穿孔,该穿孔具有内螺纹,一导块具有一第二斜导面以及贯穿第二斜导面的一导孔,第一斜导面与第二斜导面对应形成朝向容槽的渐缩侧与相反方向的渐扩侧,一迫紧块具有二斜端面以及一套孔,一迫紧螺丝穿组导孔、套孔并螺组连动块的内螺纹,该迫紧螺丝上紧转动使第一、第二斜导面挤压迫紧块的二斜端面,该迫紧块朝第一斜导面与第二斜导面的渐扩侧移动形成迫紧,迅速安装组合。
【专利说明】
车手头迫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提供自行车车手把与前叉组装结合固定的车手头迫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76503号的「自行车把手立管的把手束紧结构」新型专利案,其结构如其摘要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自行车把手立管的把手束紧结构,该把手立管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前叉容槽,及设于该本体另一端的一把手容槽,其包含有:一组设座,于该本体一体成形一具预定弯弧角度的弯弧凹槽,以及一缺槽,其中该缺槽相对该弯弧凹槽中心所形成的夹角角度小于90度;一前盖座,接设于该组设座上,并与该组设座共同形成一把手容槽;借此,该组设座的弯弧凹槽设计,配合定位件穿伸锁设连结各该前盖座与该组设座,其贴触面积大且包覆性较佳,同时束紧力强,可供组设于异形管状或具造型的把手管外径上,则提供组配时的便利与稳固结合功效。
[0003]然而,上述「自行车把手立管的把手束紧结构」如其说明书图2至图5所示结构,在一组设座所成形一弯弧凹槽的开口两侧分别设两组具有定位孔的耳部,并于两组具有定位孔的耳部分别配合定位件对应结合于两个前盖座的两端结合孔,由于结构组件众多,造成在使用前的加工、组装上工序的较为麻烦,必须经过繁杂的组装才能完成对把手管外表面的结合固定,造成制造组装上的困难度,为其缺点之一。
[0004]而且,上述由众多结构组件组成的把手束紧结构在使用中遇到必须进行结合角度调节时,不但要松退多数的螺丝,还要在完成调整后将多数螺丝一一重新上紧固定,才能再提供使用,则又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为其缺点之二。
[0005]另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96249号的「把手立管锁紧结构」新型专利案,其结构如其摘要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把手立管锁紧结构,该把手立管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前叉容槽,另端设有一把手容槽,其包含有:一组接座,于该本体的一端成形弯弧状的一第一凹槽,该组接座上分别于对角位置设有四穿孔,其中各该左、右穿孔之间相对该本体中心轴线形成一夹角Θ,各该上、下穿孔之间相对该第一凹槽中心形成一夹角Θ’; 一盖体,设有一第二凹槽,该盖体上对应各该穿孔而设有四定位孔;借由上述构件,利用数个定位件穿伸锁紧该组接座与盖体,使各该定位件锁紧的力量平均分配至盖体,以提升迫紧把手及稳固定位的功效。
[0006]前段所述「把手立管锁紧结构」虽然把盖体整合为单一结构,然而其组接座与盖体之间仍然对应设有四个穿孔与四个定位孔,使用上遇到必须进行结合角度调节时,也是要松退多数的螺丝并在完成调整后将多数螺丝一一重新上紧固定,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为其最大的缺点。
[0007]综上所论,目前自行车把手立管的把手束紧结构技术发展上面临的困境及缺点如下:
[0008]1、结构组件众多造成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繁杂的组装且上紧多数个螺丝的麻烦操作,才能对把手管外表面完成的结合固定,造成制造组装上的困难度。
[0009]2、在安装、校正操作中中必须进行固定角度的调节时必须松退多数的螺丝,以及必须重新一一上紧各螺丝固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0010]所以,如何针对上述引证前案结构因为组件众多造成使用前制造组装上的困难度,以及在使用中进行固定角度的调节时必须松退数个螺丝再重新一一上紧造成的不方便性而进行改良实用新型,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001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车手头迫紧装置,只要透过迫紧螺丝的一次性螺旋操作,便能对车把管、前叉管快速完成迫紧固定的安装组合,以简化结构而达到加速制造组装的进步性;只要透过迫紧螺丝的一次性螺旋操作,就能对前叉管、车把管形成迫紧固定或松退的不同状态变化,以方便安装、校正操作中中的每一次调节操作,兼具方便使用的多重进步性达成。
[001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3]—种车手头迫紧装置,包括一本体,其设有位于一端的一前叉孔及位于另端的一车把孔,该前叉孔与车把孔分别设有相连通的一容槽且位于相对靠近的一侧。
[0014]二迫紧组,其分别组装于连通前叉孔与车把孔的各容槽,各迫紧组分别包含有一迫紧块、一连动块、一导块及一迫紧螺丝,该连动块具有第一斜导面以及贯穿第一斜导面的穿孔,该穿孔具有内螺纹,该导块具有一第二斜导面以及贯穿第二斜导面的一导孔,该第一斜导面与第二斜导面形成朝向容槽的渐缩侧与相反方向的渐扩侧,该迫紧块具有一套孔、一迫紧面以及对应第一斜导面、第二斜导面的二斜端面,该套孔孔径大于迫紧螺丝的圆径且贯穿二斜端面,该迫紧螺丝穿组导孔、套孔并螺组连动块的内螺纹,该迫紧螺丝上紧转动使第一斜导面、第二斜导面挤压迫紧块的二斜端面,该迫紧块的迫紧面朝向前叉孔移动而迫紧一前叉管,及朝向车把孔移动而迫紧一车把管,反之,该迫紧螺丝松退转动使迫紧块的迫紧面朝反向移动形成释放。
[0015]该本体凹设一阶槽且连通前叉孔与容槽上端。
[0016]该前叉孔连通的容槽下端设一承板,该承板朝向前叉孔方向延伸以承载该连动块。
[0017]该本体包含一上盖且盖组于该阶槽,该上盖设有对应前叉孔及对应迫紧螺丝的二操作孔。
[0018]各迫紧块在迫紧面相反侧设有对应容槽内壁的一弧接面。
[0019]该导块具位于导孔的一阶孔用以容置迫紧螺丝的头部。
[0020]该前叉孔的轴向为为对应本体的纵向,该车把孔的轴向为为对应本体的横向,该前叉孔相连通的容槽与车把孔相连通的容槽位于相对靠近的一侧。
[00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要透过迫紧螺丝的一次性螺旋操作,便能对车把管、前叉管快速完成迫紧固定的安装组合,以简化结构而达到加速制造组装的进步性;只要透过迫紧螺丝的一次性螺旋操作,就能对前叉管、车把管形成迫紧固定或松退的不同状态变化,以方便安装、校正操作中中的每一次调节操作,兼具方便使用的多重进步性达成。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迫紧组第一斜导面与第二斜导面形成渐缩侧与渐扩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所不IV—IV线段的#1』面不意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迫紧组对车把管迫紧操作示意图。
[0028]图6为图3所不VI—VI线段的#1』面不意图。
[0029]图中标号说明:
[0030]I本体11前叉孔
[0031]12车把孔13容槽
[0032]131承板14阶槽
[0033]15上盖151操作孔
[0034]2迫紧组21迫紧块
[0035]211斜端面212套孔
[0036]213迫紧面214弧接面
[0037]22连动块221第一斜导面
[0038]223穿孔224内螺纹
[0039]23迫紧螺丝24导块
[0040]241第二斜导面 242导孔[0041 ]243阶孔100前叉管
[0042]200车把管S渐缩侧
[0043]W渐扩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44]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车手头迫紧装置,包括:
[0045]一本体I,其设有位于一端的一前叉孔11及位于另端的一车把孔12,该前叉孔11与车把孔12分别设有相连通的一容槽13且位于相对靠近的一侧。
[0046]二迫紧组2,其分别组装于连通前叉孔11与车把孔12的各容槽13,各迫紧组2分别包含有一迫紧块21、一连动块22、一导块24及一迫紧螺丝23,该连动块22具有第一斜导面221以及贯穿第一斜导面221的穿孔223,该穿孔223具有内螺纹224,该导块24具有一第二斜导面241以及贯穿第二斜导面241的一导孔242,该第一斜导面221与第二斜导面241形成朝向容槽13的渐缩侧S与相反方向的渐扩侧W,该迫紧块21具有一套孔212、一迫紧面213以及对应第一斜导面221、第二斜导面241的二斜端面211,该套孔212孔径大于迫紧螺丝23的圆径且贯穿二斜端面211,该迫紧螺丝23穿组导孔242、套孔212并螺组连动块22的内螺纹224,该迫紧螺丝23上紧转动使第一斜导面221、第二斜导面241挤压迫紧块21的二斜端面211,该迫紧块21的迫紧面213朝向前叉孔11移动而迫紧一前叉管100,及朝向车把孔12移动而迫紧一车把管200,反之,该迫紧螺丝23松退转动使迫紧块21的迫紧面213得以朝反向移动形成释放。
[0047]前述为本实用新型主实施例的主要技术特征。
[0048]在上述图1至图4中,该本体I凹设一阶槽14且连通前叉孔11与容槽13上端。其次,该前叉孔11连通的容槽13下端设一承板131,该承板131朝向前叉孔11方向延伸以承载该连动块22。再者,该本体I包含一上盖15且盖组于该阶槽14,该上盖15设有对应前叉孔11及对应迫紧螺丝23的二操作孔151。而且,各迫紧块21在迫紧面213相反侧设有对应容槽13内壁的一弧接面214。又者,该导块24具位于导孔242的一阶孔243用以容置迫紧螺丝23的头部。最后,该前叉孔11的轴向为对应本体I的纵向,该车把孔12的轴向为对应本体I的横向,该前叉孔11相连通的容槽13与车把孔912相连通的容槽13位于相对靠近的一侧。
[0049]图4为图3所示IV--1V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即本实用新型组装于连通车把孔12容槽13的迫紧组2对车把管200的迫紧操作,借由迫紧螺丝23穿组导孔242、套孔212并螺组连动块22的内螺纹224的组合;当该迫紧螺丝23沿图中虚线箭头方向上紧转动,而使二第一斜导面221、第二斜导面241挤压迫紧块21的二斜端面211,该迫紧块21的迫紧面213朝向车把孔12移动,而对车把孔12内的车把管200形成迫紧固定,如图5所示;反之,当该迫紧螺丝23沿图5虚线箭头方向松退转动,则使迫紧块21的迫紧面213得以朝反向移动形成释放。即本实用新型只要透过迫紧螺丝23的一次性螺旋操作,便能对车把孔12内的车把管200快速完成迫紧固定的安装组合,而加速制造与组装;而且,在安装、校正操作中遇到需要进行调节情形时,也能由迫紧螺丝23的一次性螺旋操作,而对车把管200形成迫紧固定或松退的不同状态变化,以方便使用中的每一次调节操作的进行,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
[0050]图6为图3所示V1--VI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即本实用新型组装于连通车把孔12容槽13的迫紧组2对前叉管100的迫紧操作,借由迫紧螺丝23穿组导孔242、套孔212并螺组连动块22的内螺纹224的组合;则本实用新型只要由该迫紧螺丝23沿图中虚线箭头方向转动而上紧或松退,而使二第一斜导面221、第二斜导面241对迫紧块21的二斜端面211形成挤压或释放,则使该迫紧块21的迫紧面213朝向第一斜导面221与第二斜导面241的渐扩侧W或渐缩侦昤移动,而对前叉孔11内的前叉管100形成迫紧固定或释放的不同操作。即本实用新型只要透过迫紧螺丝23的一次性螺旋操作,便能对前叉孔11内的前叉管100快速完成迫紧固定的安装组合,而加速制造与组装;而且,在安装、校正操作中遇到需要进行调节情形时,也能由迫紧螺丝23的一次性螺旋操作,而对前叉管100形成迫紧固定或松退的不同状态变化,以方便使用中的每一次调节操作的进行,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
[0051]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于本体I两端的前叉孔11及车把孔12内,透过由单一个迫紧螺丝23穿组导块24、迫紧块21并螺组连动块22内螺纹224组合的迫紧组2结构,能确实突破目前自行车把手立管的把手束紧结构技术发展上面临的困境及缺点,而达到以下优点:
[0052]1、只要透过迫紧螺丝23的一次性螺旋操作,便能对前叉管100、车把管200快速完成迫紧固定的安装组合,以简化结构而加速制造组装。
[0053]2、只要透过迫紧螺丝23的一次性螺旋操作,就能对前叉管100、车把管200形成迫紧固定或松退的不同状态变化,以方便安装、校正操作中的每一次调节操作的进行,兼具方便使用的多重进步性达成。
[005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车手头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设有位于一端的一前叉孔及位于另端的一车把孔,该前叉孔与车把孔分别设有相连通的一容槽; 二迫紧组,其分别组装于连通前叉孔与车把孔的各容槽,各迫紧组分别包含有一迫紧块、一连动块、一导块及一迫紧螺丝,该连动块具有第一斜导面以及贯穿第一斜导面的穿孔,该穿孔具有内螺纹,该导块具有一第二斜导面以及贯穿第二斜导面的一导孔,该第一斜导面与第二斜导面形成朝向容槽的渐缩侧与相反方向的渐扩侧,该迫紧块具有一套孔、一迫紧面以及对应第一斜导面、第二斜导面的二斜端面,该套孔孔径大于迫紧螺丝的圆径且贯穿二斜端面,该迫紧螺丝穿组导孔、套孔并螺组连动块的内螺纹,该迫紧螺丝上紧转动使第一斜导面、第二斜导面挤压迫紧块的二斜端面,该迫紧块的迫紧面朝向前叉孔移动而迫紧一前叉管,及朝向车把孔移动而迫紧一车把管,反之,该迫紧螺丝松退转动使迫紧块的迫紧面朝反向移动形成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手头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凹设一阶槽且连通前叉孔与容槽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手头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孔连通的容槽下端设一承板,该承板朝向前叉孔方向延伸以承载该连动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手头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孔连通的容槽下端设一承板,该承板朝向前叉孔方向延伸以承载该连动块。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手头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含一上盖且盖组于该阶槽,该上盖设有对应前叉孔及对应迫紧螺丝的二操作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手头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迫紧块在迫紧面相反侧设有对应容槽内壁的一弧接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手头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块具位于导孔的一阶孔用以容置迫紧螺丝的头部。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手头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孔的轴向为对应本体的纵向,该车把孔的轴向为对应本体的横向,该前叉孔相连通的容槽与车把孔相连通的容槽位于相对靠近的一侧。
【文档编号】B62K21/12GK205574187SQ201620070236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发明人】李木荣
【申请人】李木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