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于车身的汽车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28223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连接于车身的汽车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于车身的汽车副车架,包括副车架上片(1)、车身连接套管(2)和副车架下片(3),所述车身连接套管(2)包括采用T字形结构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上端和杆部,所述上端包括上端面和与上端面相对的肩部端面,副车架上片(1)通过焊接连接于车身连接套管(2)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端面支承在副车架上片(1)的上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车架与车身通过套管上端面直接连接,减小了与车身的接触面积,套管上端的肩部端面支承在副车架上片的上表面上,提升了套管在副车架上片上的支承性能,改善了套管与副车架上片的匹配难度,疲劳性能更优。
【专利说明】
连接于车身的汽车副车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连接于车身的汽车副车架。
【背景技术】
[0002]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系统中的重要安全件和承载件,承受着汽车行驶中的转向、制动等工况下的横向、纵向和垂向载荷,同时为部分悬架零部件提供安装点。
[0003]在蝶形前副车架中,普遍采取了刚性的车身连接套管,来自车轮的外部力通过副车架由套管传递至车身上,车身连接套管对于副车架的受力传递及强度耐久性能和NVH(噪音振荡平稳)性能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套管与车身通过副车架上片连接,接触面积过大,容易导致车辆在某些工况下出现类似撞击声异响。套管采用冲压片件形式,其壁薄,刚性差,难以满足刚度性能的要求。
[0004]如图1所示的传统副车架结构中,副车架上片的翻边与套管的整个外圆柱面连接,套管与副车架上片匹配难度大,缺乏足够支承性,出现疲劳失效的几率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升套管在副车架上片上的支承性能,改善套管与副车架上片的匹配难度。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连接于车身的汽车副车架,包括副车架上片、车身连接套管和副车架下片,所述车身连接套管包括采用T字形结构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上端和杆部,所述上端包括上端面和与上端面相对的肩部端面,副车架上片通过焊接连接于车身连接套管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端面支承在副车架上片的上表面上。
[0006]较佳地,所述焊接的焊接位置在副车架上片的上表面与车身连接套管的上端的外周面之间。
[0007]较佳地,所述车身连接套管的杆部延伸穿过副车架上片和副车架下片,杆部的下端从副车架下片下方伸出并通过焊接连接于副车架下片。
[0008]较佳地,所述车身连接套管的上端面构造成连接于车身。
[0009]较佳地,所述车身连接套管通过上端面与车身直接连接。
[0010]较佳地,所述车身连接套管上端面设有多个齿形突起。
[0011]较佳地,所述突起放射状均匀分布在套管上端面。
[0012]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身连接套管连接结构与车身通过套管直接连接,减小了与车身的接触面积,由副车架上片的翻边与套管的整个外圆柱面连接,更改为套管上端的肩部端面支承在副车架上片的上表面上,提升了套管在副车架上片上的支承性能,改善了套管与副车架上片的匹配难度,疲劳性能更优。
【附图说明】
[0013]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0014]图1为传统副车架的车身连接套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副车架的车身连接套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副车架车身连接套管端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副车架车身连接套管齿形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本实用新型采用冷镦成型的厚车身连接套管2与车身进行连接,其断面结构如图2所示。主体采用T字形结构,套管2的杆部延伸穿过副车架上片I和副车架下片3,并通过焊缝4与副车架上下片连接,有效提高了套管刚度。该结构改变了套管与副车架上下片的连接方式,套管的上端包括上端面和与上端面相对的肩部端面,肩部端面支承在副车架上片的上表面上。套管上端的外周面焊接于副车架上片的上表面,杆部下端伸出部分与副车架下片进行焊接。
[0021]套管与副车架上片端面定位,由副车架上片的翻边与套管的整个外圆柱面连接,更改为套管上端的肩部端面支承在副车架上片的上表面上,提升了套管在副车架上片上的支承性能,改善了套管与副车架上片的匹配难度,疲劳性能更优。
[0022]在如图3所示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套管上端面采取冷镦工艺加工成带齿形结构3,18个齿在360°范围内放射状均布,可采取热处理方式提高齿形硬度保证副车架与车身装配后齿形可嵌入车身。其工艺可变性较强,按所需采用不同热处理方式控制成本。
[002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本文所述的副车架通过套管上端面与车身直接连接,减小了与车身连接的接触面积,由大平面更改为小套管圆周范围,从而提高NVH(噪音振荡平稳)性能。
[002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套管上端面通过改变表面硬度和齿形突起5,改变与车身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NVH(噪音振荡平稳)性能,图4示出齿形突起5局部放大后细节。
[002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本文所述的副车架的套管采用冷镦工艺,壁厚远超冲压式套管,其强度和刚性大大提高。
[002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本文所述的副车架上下片采用全包方式连接,也提高了副车架车身连接点的刚度。
[0027]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用户群的逐渐成熟,对于车辆的各种要求越来越高。采用此种结构可以使硬连接套管类的副车架在成本降低的基础上大幅提升NVH(噪音振荡平稳)性能。采用此种结构还能降低冲压散件的冲压难度和匹配难度,降低制造成本。
【主权项】
1.一种连接于车身的汽车副车架,包括副车架上片(I)、车身连接套管(2)和副车架下片(3),所述车身连接套管(2)包括采用T字形结构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上端和杆部,所述上端包括上端面和与上端面相对的肩部端面,副车架上片(I)通过焊接连接于车身连接套管(2)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端面支承在副车架上片(I)的上表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的焊缝位置在副车架上片(1)的上表面与车身连接套管(2)的上端的外周面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套管(2)的杆部延伸穿过副车架上片(I)和副车架下片(3),杆部的下端从副车架下片(3)下方伸出并通过焊接连接于副车架下片(3)。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套管(2)的上端面构造成能够连接于车身。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套管(2)通过上端面能够与车身直接连接。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套管(2)上端面设有多个齿形突起(5)。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5)放射状均匀分布在套管上端面。
【文档编号】B62D21/00GK205615582SQ201620354340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李志 , 宗君华, 廖永升, 王振兴, 王珏星
【申请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