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1011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两侧设有主动轮以及负重轮,所述主动轮和负重轮上套设有履带,所述负重轮包括轮毂,所述轮毂上套设有缓冲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负重轮上增加缓冲圈,在负重轮与履带之间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降低负重轮与履带接触时所产生的噪音,起到非常理想的减震降噪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机器人底盘通过履带机构实现驱动,这些履带机构中,负重轮大部分是金属或其它刚性材质,履带除了橡胶履带外,主要也是以金属履带和塑料履带为主,由于负重轮和履带的硬度都很高,而现有的履带机构的设计上,负重轮固定在底盘的悬挂上,其直接压在履带上面。负重轮和履带是直接接触的,也就是说硬碰硬的刚性接触,因此,在底盘运行过程中,负重轮与履带之间会产生冲击,因为两者均为硬性材质,所以负重轮与履带之间的冲击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机器人本身的声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特别对于一些场景如家庭或展会,较大的噪音会对用户造成困扰。【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且有效降噪的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0005]—种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两侧设有主动轮以及负重轮,所述主动轮和负重轮上套设有履带,所述负重轮包括轮毂,所述轮毂上套设有缓冲圈。
[0006]对于金属和塑料为材质的履带机构以及金属为主的负重轮,负重轮和履带的硬度均较高,两者直接接触为刚性接触,在工作状态下,负重轮与履带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冲击从而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在轮毂上套设缓冲圈,使得负重轮与履带之间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降低负重轮与履带接触时产生的噪音。
[0007]所述轮毂的表面形成可容纳缓冲圈的凹槽,所述缓冲圈与凹槽过盈配合,使得缓冲圈能以最简单的方式有效的固定在轮毂的表面,并且,缓冲圈之所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其最主要的特性在于其高度的弹性形变,在工作状态下,履带受到地面凹凸不平或砂石的影响,使得缓冲圈受挤压,缓冲圈受挤压变形后,履带容易发生局部的拉伸或绷紧,甚至发生蜷曲而导致负重轮的打滑,严重影响机器人的移动性能,因此本发明的凹槽另一个目的在于,在缓冲圈受到挤压变形后,凹槽的两端依然能保证对履带的支撑,防止履带发生局部的拉伸或绷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包括中间凹槽以及设于中间凹槽两侧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缓冲圈设置在中间凹槽上且与中间凹槽过盈配合。负重轮相对较厚,若在负重轮表面设置一个单一的凹槽,而凹槽的凹槽壁厚度较小时,即使缓冲圈与凹槽过盈配合,缓冲圈的中间部分亦容易拱起,在长时间使用后,缓冲圈容易与轮毂发生打滑。因此本实用新型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在轮毂的表面设置了三个凹槽,中间凹槽的宽度相对于整个轮毂的宽度已经大大缩小,此时缓冲圈与中间凹槽的过盈配合不存在中间拱起的现象,长时间使用后依然能保证缓冲圈与轮毂紧密配合,而两端设计成凹槽状而非平面状,主要是降低与履带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噪音。
[0009]所述缓冲圈的厚度大于中间凹槽的深度,缓冲圈略微突出于凹槽,使得缓冲圈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
[0010]所述中间凹槽的宽度大于左凹槽和右凹槽的宽度。由于中间凹槽是放置缓冲圈的,缓冲圈除了起到缓冲作用外,还与履带产生摩擦,若凹槽的宽度过小则摩擦力大大减小,经过发明人大量的试验设计成这样的机构,既实现了缓冲,也达到了良好的摩擦。[〇〇11]优选的,所述缓冲圈为橡胶圈。这里选择的橡胶圈是较为成熟的方案,且实现效果良好,但是,除此之外,缓冲圈还可采用其它具备弹性的物质制作而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负重轮上增加缓冲圈,在负重轮与履带之间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降低负重轮与履带接触时所产生的噪音,起到非常理想的减震降噪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降噪结构简单可靠,实现效果良好,长时间使用稳定不老化。【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机器人底盘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负重轮结构分解示意图;[〇〇15]图3为负重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
[0017]如图1所示,一种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包括底盘400,所述底盘400两侧设有主动轮500以及负重轮200,负重轮200通过悬挂300与底盘连接,所述主动轮500和负重轮200上套设有履带100。如图2和3所示,所述负重轮200包括轮毂210,所述轮毂的210表面形成可容纳缓冲圈220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中间凹槽211以及设于中间凹槽211两侧的左凹槽212和右凹槽213,所述缓冲圈220设置在中间凹槽211上且与中间凹槽211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圈220的厚度大于中间凹槽211的深度,所述中间凹槽211的宽度大于左凹槽212和右凹槽213的宽度,所述缓冲圈220为橡胶圈。
[0018]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两侧设有主动轮以及负重 轮,所述主动轮和负重轮上套设有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轮包括轮毂,所述轮毂上套 设有缓冲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表面 形成可容纳缓冲圈的凹槽,所述缓冲圈与凹槽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中 间凹槽以及设于中间凹槽两侧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缓冲圈设置在中间凹槽上且与中间 凹槽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圈的厚 度大于中间凹槽的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凹槽的 宽度大于左凹槽和右凹槽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低速低载降噪履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 冲圈为橡胶圈。
【文档编号】B62D55/096GK205661558SQ201620573735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5日
【发明人】冯水松, 俞翔, 刘玉姣, 黄仝宇, 汪刚, 柏林, 刘双广
【申请人】广州尚云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