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83246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第一转向轴、第二转向轴、第三转向轴、转向万向节、齿轮一、齿轮二、齿条、电机一、电机二和行星轮系,本实用新型通过行星轮系实现减速增扭,提高电动助力的作用效果,采用双电动助力转向,使得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一些承载量大的汽车上得到广泛使用,另外提高了汽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转向系的响应速度,避免了转弯推头等现象的发生。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转向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在汽车转向时利用电动机产生的动力协助驾驶员转向,使得转向轻便、简单。
[0003]很多时候,载重货车装载货物后,使得车轮与地面的正压力增大,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很费劲,容易造成驾驶疲劳,影响驾驶的安全性。另外汽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过弯道时,由于目前的转向系的转向动作的响应速度是跟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速度相关的,但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一定的,在汽车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根本来不及处理,导致过弯道时出现推头,严重者直接驶出弯道,造成交通事故,带来人身和财产的损失,为提高载重货车的转向轻便性和高速过弯道时转向系的响应速度,是当前设计转向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目的是提高载货汽车转向的轻便性和高速过弯道时转向系的响应速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第一转向轴、第二转向轴、第三转向轴、转向万向节、齿轮一、齿条、第一助力机构和第二助力机构,其中方向盘与第一转向轴连接,第一转向轴与第二转向轴通过转向万向节连接,第二转向轴与第三转向轴通过转向万向节连接,第三转向轴通过端部的齿轮一与齿条连接,所述第一助力机构与第一转向轴连接,第二助力机构与第三转向轴连接,所述齿条为在圆钢上铣出平台后,用插齿法加工制成。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助力机构包括电机一、电磁离合器和行星轮系,行星轮系包括外齿圈、行星轮和太阳轮,且所述外齿圈上设有齿轮三,其中电机一与电磁离合器连接,然后电磁离合器与行星轮系的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助力机构包括电机二、电磁离合器和行星轮系,行星轮系包括外齿圈、行星轮和太阳轮,且所述外齿圈上设有齿轮三,其中电机二与电磁离合器连接,然后电磁离合器与行星轮系的太阳轮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向轴上设有齿轮二,且与第一转向轴同轴,所述第三转向轴上设有齿轮二,且与第三转向轴同轴。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助力机构的外齿圈上的齿轮三与第一转向轴上的齿轮二外啮合,所述第二助力机构的外齿圈上的齿轮三与第三转向轴上的齿轮二外啮合。
[0009]本实用新型是用来提高载货汽车转向的轻便性和高速过弯道时转向系的响应速度,为解决上述问题,对汽车交流发电机做了全新的设计,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齿条为在圆钢上铣出平台后,用插齿法加工制成,这样齿条的背侧为圆柱面,提高了齿条的抗弯矩的能力,通过行星轮系实现减速增扭,提高电动助力的作用效果,采用双电动助力转向,使得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一些承载量大的汽车上得到广泛使用,另外提高了汽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转向系的响应速度,避免了转弯推头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电动一及行星轮系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行星轮系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齿轮一与齿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
[0016]1、方向盘;2、第一转向轴;3、齿轮二;4、转向万向节;5、第二转向轴;6、第三转向轴;7、齿轮一;8、齿条;9、电机一;10、电磁离合器;11、行星轮系;12、电机二 ; 13、外齿圈;14、行星轮;15、太阳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18]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用来提高载货汽车转向的轻便性和高速过弯道时转向系的响应速度。
[0019]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方向盘1、第一转向轴2、第二转向轴5、第三转向轴6、转向万向节4、齿轮一 7、齿条8、第一助力机构和第二助力机构,如图1所示,其中方向盘I与第一转向轴2连接,第一转向轴2与第二转向轴5通过转向万向节4连接,第二转向轴5与第三转向轴6通过转向万向节4连接,如图4所示,第三转向轴6通过端部的齿轮一 7与齿条8连接,所述第一助力机构与第一转向轴2连接,第二助力机构与第三转向轴6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齿条8为在圆钢上铣出平台后,用插齿法加工制成;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助力机构包括电机一 9、电磁离合器10和行星轮系11,如图3所示,行星轮系11包括外齿圈13、行星轮14和太阳轮15,且所述外齿圈13上设有齿轮三,其中电机一 9与电磁离合器10连接,然后电磁离合器10与行星轮系11的太阳轮15连接,所述第二助力机构包括电机二 12、电磁离合器10和行星轮系11,行星轮系11包括外齿圈13、行星轮14和太阳轮15,且所述外齿圈上设有齿轮三,其中电机二 12与电磁离合器10连接,然后电磁离合器10与行星轮系11的太阳轮15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转向轴2上设有齿轮二 3,且与第一转向轴同轴,所述第三转向轴6上设有齿轮二 3,且与第三转向轴同轴;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助力机构的外齿圈上的齿轮三与第一转向轴上的齿轮二外啮合,所述第二助力机构的外齿圈上的齿轮三与第三转向轴上的齿轮二外啮合。
[0020]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
[0021]当该转向系统应用在载货汽车上时,货车的载货量在一半吨位以下时,此时驾驶员转动方向盘I,此时只有第二助力机构工作,电磁离合器10将电机二 12的动力传递给行星轮系11的太阳轮15,然后太阳轮15驱动行星轮14,行星轮14驱动外齿圈13,由于外齿圈13上设有齿轮三,且齿轮三与第三转向轴6上的齿轮二 3外啮合,所以第三转向轴6在电机二 12的作用下实现了电动助力转向;当货车为满载时,此时驾驶员转动方向盘I,第一助力机构和第二助力机构同时工作,电磁离合器10将电机一 9的动力传递给行星轮系11的太阳轮15,然后太阳轮15驱动行星轮14,行星轮14驱动外齿圈13,由于外齿圈13上设有齿轮三,且齿轮三与第一转向轴2上的齿轮二 3外啮合,电磁离合器10将电机二 12的动力传递给行星轮系11的太阳轮15,然后太阳轮15驱动行星轮14,行星轮14驱动外齿圈13,由于外齿圈13上设有齿轮三,且齿轮三与第三转向轴6上的齿轮二 3外啮合,第一助力机构和第二助力机构产生的扭矩在齿轮一7处汇总,然后驱动齿条8实现转向,解决了由于货车满载时,车轮与地面的正压力增大带来的转向困难的问题,使得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一些承载量大的汽车上使用成为可能,其中齿条8为在圆钢上铣出平台后,用插齿法加工制成,这样齿条8的背侧为圆柱面,提高了齿条8的抗弯矩的能力,另外利用行星轮系11,起到了减速增扭的作用,提高了电动助力的效果,同时通过车速等传感器信号,控制电机一9和电机二 12的转速,提高了汽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转向系的响应速度,避免了转弯推头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002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第一转向轴、第二转向轴、第三转向轴、转向万向节、齿轮一、齿条、第一助力机构和第二助力机构,其中方向盘与第一转向轴连接,第一转向轴与第二转向轴通过转向万向节连接,第二转向轴与第三转向轴通过转向万向节连接,第三转向轴通过端部的齿轮一与齿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助力机构与第一转向轴连接,第二助力机构与第三转向轴连接,所述齿条为在圆钢上铣出平台后,用插齿法加工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助力机构包括电机一、电磁离合器和行星轮系,行星轮系包括外齿圈、行星轮和太阳轮,且所述外齿圈上设有齿轮三,其中电机一与电磁离合器连接,然后电磁离合器与行星轮系的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助力机构包括电机二、电磁离合器和行星轮系,行星轮系包括外齿圈、行星轮和太阳轮,且所述外齿圈上设有齿轮三,其中电机二与电磁离合器连接,然后电磁离合器与行星轮系的太阳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轴上设有齿轮二,且与第一转向轴同轴,所述第三转向轴上设有齿轮二,且与第三转向轴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助力机构的外齿圈上的齿轮三与第一转向轴上的齿轮二外啮合,所述第二助力机构的外齿圈上的齿轮三与第三转向轴上的齿轮二外啮合。
【文档编号】B62D5/04GK205675101SQ201620581485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6日 公开号201620581485.2, CN 201620581485, CN 205675101 U, CN 205675101U, CN-U-205675101, CN201620581485, CN201620581485.2, CN205675101 U, CN205675101U
【发明人】周陆俊, 王静平, 肖平, 李尚志
【申请人】安徽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