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3147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用于锁合所述转向管柱的两相互啮合的凸轮,各所述凸轮均包括:凸轮本体;沿所述凸轮本体外缘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在所述凸轮本体上,沿所述凸轮本体径向还间隔设置设有多个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为锥形凸起结构。本方案提供的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通过将限位凸起周向的设在凸轮的外缘上,进而通过限位凸起的配合实现凸轮的啮合和分离,在手柄松开和锁紧状态下都能很好的限位,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对整车的布置有很大优势。
【专利说明】
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转向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客户对于整车操作方便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转向管柱角度调节功能正是为了满足客户的操作方便性要求。其操作方便性主要体现在:在管柱角度调节机构的作用下,与其连接在一起的方向盘能够上下调节,满足不同人群对于仪表视野和方向盘操作方便性的人机工程要求。
[0003]现有的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技术如图1一 4所示,其包括:U型支架la、压盘2a、压紧螺母3a、焊接支架4a、第一凸轮5a—、设在第一凸轮5a上的第一卡合部51a和第一限位部52a、第二凸轮6a、设在第二凸轮6a上的第二卡合部61a和第二限位部、调节手柄7a。
[0004]其中,向下转动调节手柄7a,两凸轮轴向间隙变大,当第一凸轮5a的第一卡合部51a与第二凸轮6a的底面接触时,两凸轮处于分离状态,此时扳动方向盘即可实现上下调节,U型支架Ia两侧由压紧状态边为打开状态,与焊接支架4a由面接触转为分离状态。
[0005]当方向盘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向上转动调节手柄7a,轴向间隙减小,使第一凸轮5a的第—^合部5 Ia和第二凸轮6的第二卡合部61的端面接触,两凸轮处于嗤合状态,此时,第一凸轮5的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凸轮6的第二卡合部接触贴合起限位作用。现有技术的的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中,两凸轮限位结构结构复杂,且轴向距离较大,占用空间较大,影响角度调节机构的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管柱由于凸轮限位结构复杂,占据空间较大,影响角度调节机构的布置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用于锁合所述转向管柱的两相互啮合的凸轮,各所述凸轮均包括:凸轮本体;沿所述凸轮本体外缘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在所述凸轮本体上,沿所述凸轮本体径向还间隔设置设有多个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为锥形凸起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卡合部的两侧均为斜面构成,且各自的两所述斜面互成外八字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凸轮包括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上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凸起和多个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凸轮上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凸起和多个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交插配合,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可在相邻的两第一限位凸起间运动,从而使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啮合和分离。
[0010]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为四个,且均布在所述凸轮本体的外缘上;所述卡合部为四个,且与所述限位凸起一一对应的设在所述凸轮本体上。
[0011 ]优选地,所述凸轮为铸造一体成型。
[0012]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方案提供的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通过将限位凸起周向的设在凸轮的外缘上,进而通过限位凸起的配合实现凸轮的啮合和分离,在手柄松开和锁紧状态下都能很好的限位,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对整车的布置有很大优势。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现有的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中第一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现有的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中第二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现有的两凸轮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现有的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的装配图。
[0018]图5为本实施例中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中第一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施例中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中第二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实施例中两凸轮分离状态示意图。
[0021]图8为本实施例中两凸轮啮合状态示意图。
[0022]图9为本实施例中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的装配图。
[0023]现有技术图中:Ia-U型支架2a_压盘3a_压紧螺母4a_焊接支架5a_第一凸轮51a-第--^合部52a-第一限位部6a_第二凸轮61a-第二卡合部62a-第二限位部7a_调节手柄
[0024]本实施例图中:1_角度调节手柄2-焊接支架3-U型支架4-防松支架5-第一凸轮51-第一限位凸起52-第一卡合部6-第二凸轮61-第二限位凸起62-第二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6]参考图5—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其包括用于锁合所述转向管柱的两相互啮合的凸轮,其中,各所述凸轮均包括:凸轮本体;沿凸轮本体外缘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将限位凸起周向的布置在凸轮本体的周缘,节省了空间,方便了调节机构的布置;在凸轮本体上,沿所述凸轮本体径向还间隔设置设有多个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为锥形凸起结构,通过限位凸起的互相配合,实现对置设置的两凸轮啮合与分离。本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布置,其中限位凸起只要满足两对置设置的限位凸起配合时,实现凸轮的靠近和远离即可。
[0027]具体地,限位凸起和卡合部的两侧均为斜面构成,且各自的两斜面互成外八字结构,即限位凸起两侧的斜面呈外八字、卡合部两侧斜面同为外八字结构;通过限位凸起的斜面及各卡合部斜面同时相对应配合,使得两对置设置的凸轮在相互发生旋转时,两凸轮的相互啮合部分(各卡合部),啮合(两卡合部的端面接触)参见图8所示,和分离(其中一凸轮卡合部的端面与另一凸轮本体内端面接触)参见图7所示。
[0028]其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凸轮包括第一凸轮5和第二凸轮6,第一凸轮5上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凸起51和多个第一卡合部52;所述第二凸轮6上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凸起61和多个第二卡合部62;第一限位凸起51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61交插配合,第二限位凸起61可在相邻的两第一限位凸起51间运动,从而使调节机构实现啮合和分离。
[0029]结合图7与图9所示,其中,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角度调节手柄1、焊接支架2、U型支架3、防松支架4、及两凸轮组成的调节机构。当第二凸轮6的第二卡合部62的外端面与第一凸轮5的内端面接触时,此为分离状态,即第一卡合部52与第二卡合部62错位;第二限位凸起61的一端与相对应的两第一限位凸起51中的一内端面卡合,斜面与斜面完全配合,此时,两凸轮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扳动方向盘即可实现上下调节。
[0030]结合图8、图9所示,当方向盘调整到合适位置,此时旋转第二凸轮6,当第二限位凸起61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两第一限位凸起51的另一内端面卡合时,继续旋转,此时,各自限位凸起与各自卡合部分别沿相对应的另一凸轮的限位凸起或卡合部的斜面运动,使得第二卡合部62的端面与第一卡合部51的端面啮合,此为两凸轮的啮合状态,无交错;参见图8所示,两凸轮处于啮合状态,此时两凸轮之间的间隙消失(即端面互相接触),此时,第一卡合部52与第二卡合部62通过第一限位凸台51与第二限位凸台61相贴合并沿斜面向外运动,从而实现第一卡合部52与第二卡合部62的端面贴合。此时,U型支架I两侧受力压紧,并与焊接支架2内侧面接触,此时由于支架之间的摩擦力存在,无法扳动方向盘,处于锁紧状态。同样,当需要从啮合到分离状态时,只需反向旋转第二凸轮6,使得各自卡合部成交错布置即可。
[0031]本方案中,为了满足充分限位配合,本实施例在凸轮本体上加工的限位凸起为四个,且均布在所述凸轮本体的外缘上;相对应的,卡合部也设计为四个,且与所述限位凸起一一对应的设在所述凸轮本体上。
[0032]为了便于加工制造,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凸轮加工时为铸造一体成型制成。
[0033]综上所述,本方案提供的新型限位结构,通过设置在凸轮本体上的限位部斜面与斜面配合实现卡合部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凸轮的啮合和分离,在手柄松开和锁紧状态下都能很好的限位,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对整车的布置有很大优势。
[0034]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用于锁合所述转向管柱的两相互啮合的凸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轮均包括:凸轮本体; 沿所述凸轮本体外缘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 在所述凸轮本体上,沿所述凸轮本体径向还间隔设置设有多个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为锥形凸起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卡合部的两侧均为斜面构成,且各自的两所述斜面互成外八字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包括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上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凸起和多个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凸轮上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凸起和多个第二卡合部; 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交插配合,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可在相邻的两第一限位凸起间运动,从而使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啮合和分离。4.如权利要求1一3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为四个,且均布在所述凸轮本体的外缘上;所述卡合部为四个,且与所述限位凸起一一对应的设在所述凸轮本体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为铸造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B62D1/189GK205686461SQ201620653543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4日 公开号201620653543.8, CN 201620653543, CN 205686461 U, CN 205686461U, CN-U-205686461, CN201620653543, CN201620653543.8, CN205686461 U, CN205686461U
【发明人】尹爱霞, 王文建, 邵文彬, 张雷, 杨勇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