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透水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906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矿井透水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装备,尤其涉及一种在矿井等地下工程透水事故发生时被困人员使用的矿井透水救生衣。
背景技术
矿井等地下工程在发生透水时,会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目前,各个矿企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尽量做好预防事故发生的工作,而在发生事故后采取各种措施尽快营救被困的井下人员,这种情况下,被困的井下人员往往是被动地等待救援。然而在事故发生后,一段时间内被困的井下人员若没有被救援人员及时发现并获得救助,就很容易溺水或体力透支而处于危险的境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井透水救生衣,在矿井等地下工程发生透水事故时,井下人员可主动利用其漂浮于水面,减少溺水或体力透支而降低危险,或借助此救生衣使其由危险区域游向安全区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井透水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充气装置和救生衣防护包,所述救生衣本体为气囊状密封结构,所述救生衣本体上设置有套头口,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救生衣本体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对所述救生衣本体充气的控制部件,所述救生衣本体与所述救生衣防护包连接,所述救生衣防护包用于将所述救生衣本体固定在井下人员身上。所述救生衣防护包由尼龙搭扣或拉链进行封口,所述救生衣防护包内壁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与所述救生衣本体连接,未充气的所述救生衣本体与所述充气装置收纳于所述救生衣防护包内,所述救生衣防护包外侧设有用于将救生衣防护包固定连接在井下人员身上的连接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出气口设置有封口膜片,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用于刺破所述封口膜片的刺针,所述刺针设置在封口膜片外侧。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用于手动控制充气的快拉绳,所述快拉绳与所述刺针连接。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用于自动控制充气的水敏感元件和弹簧,所述水敏感元件设置于所述弹簧和所述刺针之间。所述矿井透水救生衣还包括水电池和示位灯,所述示位灯设置在所述救生衣本体上,所述水电池与示位灯线缆连接,所述水电池用于遇水后通电向所述示位灯供电。所述救生衣本体上设有反光装置。所述救生衣本体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充气装置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气囊与一手动气阀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设有用于连通两气囊的孔。所述手动气阀设于所述救生衣本体上的所述套头口边缘处。
3[00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充气装置能够对救生衣本体快速充气,使得井下人员在遇到透水事故发生时使用该救生衣可漂浮于水面,减少体力消耗及溺水带来的危险,从而获得暂时自救,延长等待救援时间,增加获救的机会;通过与救生衣本体连接的救生衣防护包使得该救生衣便于井下人员随身携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矿井透水救生衣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矿井透水救生衣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救生衣本体;2-充气装置;[0018]3-救生衣防护包;4-套头口 ;[0019]5-控制部件;6-水电池;[0020]7-示位灯;8-反光装置;[0021]9-快拉绳;10-手动气阀[0022]11-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应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矿井透水救生衣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1、充气装置2和救生衣防护包3,救生衣本体1为气囊状密封结构,救生衣本体1上设置有套头口 4,充气装置2与救生衣本体1连接,充气装置2上设有用于控制充气装置2对救生衣本体1充气的控制部件5,救生衣本体1与救生衣防护包3连接,救生衣防护包3用于将救生衣本体1固定在井下人员身上。本实施例中的救生衣本体1具有充气胀大的气囊状密封结构,井下人员在日常井下作业时,未充气的救生衣本体1及与其连接的充气装置2通过救生衣防护包3固定携带在井下人员身上,由于未充气的救生衣本体体积很小,便于随身携带而不影响井下人员正常工作。本实施例的矿井透水救生衣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具有密封、阻燃、防静电等特点,符合煤矿等井下安全标准,因此本实施例的救生衣可以在井下安全地随身携带。另外,衣身采用红色、荧光橙、橙红色等醒目颜色,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被困的井下人员。当发生透水事故时,通过启动控制开关使充气装置2对与其密封连接的救生衣本体1进行快速充气,充气后的救生衣本体1体积膨胀,能够悬浮在水面,因此可以增加井下人员在水中的浮力,降低井下人员在水中的体力消耗,还可以借助此救生衣避开危险区域游向安全区域。另外,井下人员可将其头部套在救生衣本体1上设置的套头口 4中,从而保证井下人员头部能够浮在水面之上,避免溺水。因此,井下人员在发生透水事故时通过使用该救生衣可以暂时自救,以延长的等待救援时间,增加获救的机会,而不仅仅是被动地等待救援。另外,救生衣衣身采用红色、荧光橙、橙红色等醒目颜色,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被困的井下人员。充气装置2可为装有压缩空气或者压缩二氧化碳与氮气混合气体的钢瓶,可通过充气系统对钢瓶进行自动充气,充气后将钢瓶连接固定到救生衣本体上。本实施例通过充气装置能够对救生衣本体快速充气,使得井下人员在遇到透水事
4故发生时,被困的井下人员短时间内无法逃生时使用该救生衣可漂浮于水面,减少体力消耗及溺水带来的危险,从而获得紧急避险,暂时自救,延长等待救援时间,增加获救的机会; 通过与救生衣本体连接的救生衣防护包使得该救生衣便于井下人员随身携带。图2为本实用新型矿井透水救生衣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矿井透水救生衣还可以包括遇水通电的水电池6及与水电池线缆连接的示位灯7,示位灯7设在救生衣本体1上,水电池遇水前不会导电,而当发生透水事故时,水电池6遇水后通电使得与其连接的示位灯7发光,灯发光起局部照明和引起救援人员注意的作用,使井下人员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还可以在救生衣本体上设置用于引起注意的反光装置8,如反光带等,同样可使井下人员容易被救援人员及时发现从而获得救助。在本实施例中充气装置的出气口设置有封口膜片(图中未示出),封口膜片将压缩气体密封在钢瓶内,控制部件5包括用于将封口膜片刺破的刺针,刺针设在封口膜片的外侧,刺针刺破封口膜片可以使钢瓶内的压缩气体冲进救生衣本体的气囊中,使气囊膨胀增大浮力。具体来说,可以采用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充气,采用手动控制充气时,控制部件5 还包括快拉绳9,快拉绳与刺针连接,当发生透水事故时,被困的井下人员在落水前或后用力拉动快拉绳9,使刺针旋转一定角度刺破封口膜片,从而使钢瓶内的气体冲出进入气囊, 拉动快拉绳后2秒即可完成充气;采用自动控制充气时,控制部件5还包括弹簧和水敏感元件,水敏感元件设置于弹簧和刺针之间,当被困的井下人员落水后,水敏感元件遇水软化, 弹簧失去阻挡,推动刺针刺破封口膜片,使钢瓶内的气体冲出进入气囊,井下人员落水后5 秒内即可自动完成充气。在本实施例中,救生衣本体1可以采用双气囊结构(图中未示出),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与充气装置2密封连接,第二气囊与一手动气阀10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设有用于连通两气囊的孔。对第一气囊充气可通过充气装置2自动充气,对第二气囊充气主要是第一气囊中的气体通过两气囊之间的孔进入第二气囊的方式, 还可通过手动气阀10进行人工补气,该手动气阀10设于救生衣本体1上的套头口 4边缘处。当救生衣气囊充气不足时,可通过手动气阀10向第二气囊中补气,如采用人工吹气等。 该手动气阀10在吹气后可自动关闭,当救生衣气囊中气体压力过大时,还可用手按压阀口适当放气,采用双气囊结构,一方面可以保证气囊的气密性,另一方面可增加调整气囊气压的灵活性。在本实施例中,救生衣防护包3由尼龙搭扣或拉链进行封口,救生衣防护包3内壁设有连接带11,连接带11与救生衣本体1连接,未充气的救生衣本体1与充气装置2可收纳于救生衣防护包3内,折叠收纳于救生衣防护包3内后,非常便于井下人员随身携带。发生透水事故时,被困的井下人员打开尼龙搭扣或拉开拉链,取出救生衣,套在头上,救生衣本体充气后可使井下人员漂浮于水面,由于有连接带11,可使救生衣本体不易与救生衣防护包分离,救生衣防护包3外侧设有连接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将救生衣防护包固定携带在井下人员身上,如挎在井下人员腰间,该连接装置可以为尼龙搭扣或卡扣等。本实施例通过在救生衣本体上增设示位灯或反光装置可使井下人员易于被救援人员及时发现;通过控制部件设置两种不同控制方式,使得井下人员在发生透水事故时能够手动或自动控制充气;通过设置的双气囊结构可保证气囊的气密性,还增加调整救生衣气囊中气压的灵活性;通过救生衣防护包设置的尼龙搭扣或拉链,便于救生衣本体收纳及取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矿井透水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衣本体、充气装置和救生衣防护包, 所述救生衣本体为气囊状密封结构,所述救生衣本体上设置有套头口,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救生衣本体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对所述救生衣本体充气的控制部件,所述救生衣本体与所述救生衣防护包连接,所述救生衣防护包用于将所述救生衣本体固定在井下人员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透水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防护包由尼龙搭扣或拉链进行封口,所述救生衣防护包内壁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与所述救生衣本体连接,未充气的所述救生衣本体与所述充气装置收纳于所述救生衣防护包内,所述救生衣防护包外侧设有用于将救生衣防护包固定在井下人员身上的连接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透水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出气口设置有封口膜片,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用于刺破所述封口膜片的刺针,所述刺针设置在所述封口膜片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井透水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用于手动控制充气的快拉绳,所述快拉绳与所述刺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井透水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用于自动控制充气的水敏感元件和弹簧,所述水敏感元件设置于所述弹簧和所述刺针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透水救生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电池和示位灯,所述示位灯设置在所述救生衣本体上,所述水电池与所述示位灯线缆连接,所述水电池用于遇水后通电向所述示位灯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透水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本体上设有反光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矿井透水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本体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充气装置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气囊与一手动气阀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设有用于连通两气囊的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矿井透水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气阀设于所述救生衣本体上的所述套头口边缘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透水救生衣,包括救生衣本体、充气装置和救生衣防护包,所述救生衣本体为气囊状密封结构,所述救生衣本体上设置有套头口,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救生衣本体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对所述救生衣本体充气的控制部件,所述救生衣本体与所述救生衣防护包连接,所述救生衣防护包用于将所述救生衣本体固定在井下人员身上。矿井等地下工程发生透水事故时,被困的井下人员可利用本实用新型矿井透水救生衣漂浮于水面获得暂时自救,减少溺水或体力透支而降低危险,或可利用此救生衣由危险区域游至安全区域。
文档编号B63C9/18GK201932346SQ20102067155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蒋文凤 申请人:蒋文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