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2781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锚泊定位的钻井船的锚索开孔的加强和导缆器的加强相结合的甲板的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钻井船是具有传统船形的钻井装备,在船体中部开有月池开口用于钻井作业,它具有可变载荷大和机动灵活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深远海的油气勘探开发。钻井船在钻井作业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定位能力,即在风、浪、流环境载荷的作用下保持一定范围内的水平位移,以免造成钻井隔水管的破坏。目前,海洋工程浮体的定位方式包含锚泊定位和动力定位两种,锚泊定位由于具备成本低廉和无环境污染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钻井船采用锚泊定位时,需要在船体内(首、艉)部设置绞车舱。为了降低重心,绞车舱通常位于露天甲板(第一甲板)以下,因此定位锚绞车的锚索均需以仰角的型式穿越横舱壁和露天甲板,再通过导缆器实施锚泊定位。由于定位锚绞车的卷筒尺寸非常大,锚索的行走范围也相应增大,横舱壁和露天甲板均需设置大尺寸的开孔以满足锚索的行走要求。为避免锚索在横舱壁和甲板的转向给锚索带来磨损,通常锚索穿过露天甲板后直线设置导缆器,所以导缆器距离露天甲板的开孔很近,且导缆器承受锚索巨大的破断负荷,增加了导缆器下的结构加强难度。此外,考虑收放锚索会带来污水,对锚索穿过区域的开孔需要做风雨密的保护结构。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既能保证风水密性,又能有效加强锚泊定位的加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锚索开孔和导缆器加强相结合的加强板,既能允许锚索的穿越、保证锚索穿越四周的水密性,又能对定位锚绞车导缆器进行有效的加强,使钻井船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更为安全、节能、环保、经济。技术方案如下:—种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所述钻井船包括设于第一甲板上的导缆器、设于船舱底部的绞车舱、连接导缆器和绞车舱的锚索、横舱壁和第二甲板,所述第一甲板和横舱壁上设有供锚索通过的开孔,所述第一甲板与第二甲板平行并均与所述横舱壁垂直,还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一甲板与第二甲板之间,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甲板和横舱壁上开孔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甲板、横舱壁、第二甲板之间风雨密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甲板和第二甲板垂直。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甲板上的导缆器所处的位置还设有加强座板。[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一甲板与第二甲板之间,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甲板上加强座板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甲板、第二甲板之间风雨密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与所述第一甲板、第二甲板垂直。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间的间隔。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之间还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甲板、第二甲板之间风雨密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之间还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甲板、第二甲板之间风雨密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之间和/或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之间还设有加强隔板,所述加强隔板与所述横舱壁平行。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为钢板。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垂直于所述船舱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得锚索能够连续穿越具有风雨密性的横舱壁和第一甲板,且弥补了由于锚索穿过造成的结构开孔对结构强度的影响,并有效的解决了导缆器直接邻近甲板大开孔的问题,将锚索穿越密性要求、开孔加强和导缆器加强结构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钻井船的锚泊定位锚的锚索开孔及其导缆器的加强结构设计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钻井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B-B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阐释。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钻井船,包括设于第一甲板I上的导缆器2、设于船舱底部的绞车舱3、连接导缆器2和绞车舱3的锚索4、横舱壁5和第二甲板6。第一甲板I和横舱壁5上设有供锚索4通过的开孔7,第一甲板I与第二甲板6平行并均与横舱壁5垂直,第一甲板1、第二甲板6、横舱壁5形成一个相邻两侧面开孔的箱体。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甲板的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板8和第二加强板9。并结合图1和3中所示,第一加强板8和第二加强板9分别设于第一甲板6和横舱壁5上开孔7的两侧,并与第一甲板6、横舱壁5、第二甲板6之间风雨密性连接。第一加强板8和第二加强板9分别位于开孔7的两侧,两者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锚索在其行走范围内通过。[00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加强板保证了锚索穿越四周的水密性,对开孔结构进行了有效的加强。如图1和图2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加强板8和第二加强板9与第一甲板I和第二甲板6垂直.[0028]如图1、图2和图4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甲板I上的导缆器2所处的位置还设有加强座板(图中未示出),还包括第三加强板10和第四加强板11。第三加强板10和第四加强板11分别设于第一甲板I上加强座板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甲板1、第二甲板6之间风雨密性连接,使得导缆器2承受的锚索破断负荷直接通过底座传递到第三加强板10和第四加强板11上,以加强导缆器部位的甲板结构。优选第三加强板10和第四加强板11与第一甲板1、第二甲板7垂直。如图2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三加强板10和第四加强板11间的间隔小于第一加强板8和第二加强板9间的间隔。并优选第一加强板8和第三加强板10之间还设有第一连接板12 ;第二加强板9和第四加强板11之间还设有第二连接板13。并结合图1中所示,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与第一甲板1、第二甲板6之间风雨密性连接,使得导缆器2承受的巨大锚索破断负荷通过其下方的第三加强板10和第四加强板11直接传递到开孔7外侧的第一加强板8和第二加强板9上,即保证了力的有效传递,又具有足够的开孔面积,且达到了风雨密要求。如图2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9之间和/或第三加强板10、第四加强板11之间还设有加强隔板14。并结合图1中所示,加强隔板14与横舱壁5平行,使其能够承受导缆器的横向作用力。既保证了力的有效传递,又具有足够的开孔面积,且达到了风雨密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为钢板。并优选采用风雨密焊接而成。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所述钻井船包括设于第一甲板上的导缆器、设于船舱底部的绞车舱、连接导缆器和绞车舱的锚索、横舱壁和第二甲板,所述第一甲板和横舱壁上设有供锚索通过的开孔,所述第一甲板与第二甲板平行并均与所述横舱壁垂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一甲板与第二甲板之间,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甲板和横舱壁上开孔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甲板、横舱壁、第二甲板之间风雨密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甲板和第二甲板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甲板上的导缆器所处的位置还设有加强座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一甲板与第二甲板之间,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甲板上加强座板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甲板、第二甲板之间风雨密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与所述第一甲板、第二甲板垂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间的间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之间还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甲板、第二甲板之间风雨密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之间还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甲板、第二甲板之间风雨密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之间和/或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之间还设有加强隔板,所述加强隔板与所述横舱壁平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第四加强板为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钻井船甲板的加强结构,包括设于第一甲板上的导缆器、设于船舱底部的绞车舱、连接导缆器和绞车舱的锚索、横舱壁、第二甲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甲板和横舱壁上设有供锚索通过的开孔,第一甲板与第二甲板平行并均与所述横舱壁垂直,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一甲板与第二甲板之间,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甲板和横舱壁上开孔的两侧,并与第一甲板、横舱壁、第二甲板之间风雨密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足锚索开孔和导缆器加强相结合的加强箱体,既能允许锚索的穿越、保证锚索穿越四周的水密性,又能对定位锚绞车导缆器进行有效的加强,使钻井船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更为安全、节能、环保、经济。
文档编号B63B3/48GK202935535SQ20122065454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迟少艳, 杨青 申请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