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萍收集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5602发布日期:2018-06-14 18:01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萍收集船。



背景技术:

绿萍是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江南一带小河道内每逢春夏季节大量生产,使水面以下与阳光隔绝,水质恶化,使水下鱼虾螺蛳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生物链的延续。

由于绿萍生长随水流和风向进行漂流,大多聚集在港湾、河岸边缘,在无风无浪时飞速生长,使整个河面布满绿萍,以往使用网带式收集船均不能起到良好效果。

在江南沿岸,昆山、太仓、浙江、附件等地多次实地考擦发现,网带式收集船不能实现良好的收集效果其原因是:网带式收集船收集舱使用提升式网带,收集网带伸入水中,船运行时产生了冲力,把水推向前方,仅能达到收集面积的1/5左右的收集效果,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方便安装和检修,降低船运行时产生的冲力的绿萍收集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绿萍收集船,具有下船体,所述下船体具有第一船体、第二船体,所述第一船体与第二船体之间分隔形成水道,所述第一船体与第二船体尾端由上船体连接,所述下船体的首端开有V型开口,所述V型开口的外口直径大于内口直径,所述下船体的V型开口处安装有吸入斗。

进一步的,所述下船体的V型开口处安装有摆臂。

进一步的,所述吸入斗的后端通过吸入软管与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船体与第二船体之间设置有收集滤水箱,所述收集滤水箱位于水道上方,所述收集滤水箱设置有储存网袋,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排放软管,所述排放软管另一端位于储存网袋处。

进一步的,所述绿萍收集船还具有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提升绳与吸入斗连接,所述提升机可将吸入斗提升或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绿萍收集船还具有具有舷外机,所述舷外机位于下船体尾端,所述绿萍收集船的驾驶舱位于上船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网袋设置有两个,两个储存网袋并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可沿V型开口的边线延长线摆动10-80度。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可沿V型开口的边线延长线向外摆动50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船体与第二船体之间具有连接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方便安装和检修,降低船运行时产生的冲力,提高绿萍的收集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使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101、第一船体,102、第二船体,2、V型开口,3、水道,4、舷外机,5、吸入斗,6、提升机,7、摆臂,8、抽水泵,9、吸入软管,10、排放软管,11、收集滤水箱,12、储存网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的一种绿萍收集船,具有下船体,所述下船体具有第一船体101、第二船体102,所述第一船体101与第二船体102之间分隔形成水道3,所述第一船体101与第二船体102尾端由上船体连接,所述下船体的首端开有V型开口2,所述V型开口2的外口直径大于内口直径,所述下船体的V型开口2处安装有吸入斗5,下船体的V型开口2处安装有摆臂7。

吸入斗5的后端通过吸入软管9与抽水泵8连接,所述第一船体101与第二船体102之间设置有收集滤水箱11,所述收集滤水箱11位于水道3上方,所述收集滤水箱11设置有储存网袋12,所述抽水泵8的出水口连接排放软管10,所述排放软管10另一端位于储存网袋12处。

绿萍收集船还具有提升机6,所述提升机6的提升绳与吸入斗5连接,所述提升机6可将吸入斗5提升或下降,绿萍收集船还具有具有舷外机4,所述舷外机4位于下船体尾端,所述绿萍收集船的驾驶舱位于上船体内,储存网袋12设置有两个,两个储存网袋并排设置,摆臂7可沿V型开口2的边线延长线摆动10-80度,摆臂7可沿V型开口2的边线延长线向外摆动50度,第一船体101与第二船体102之间具有连接板连接。

下船体制作成V型开口2,中间有一条水道3,推进动力在第一船体、第二船体中间,在V型开口2处安装了一个V型吸入斗5,在收集时可根据绿萍在水面的情况通过提升机6进行上下调节吸入斗5在水里的深浅以达到良好的收集效果,V型开口2处左右各装一个摆臂7,可向外摆动以扩大收集面积,抽水泵8抽吸的绿萍经排放软管排放到收集滤水箱11的储存网袋12中滤水储存,当一个储存网袋12装满后把排放软管10移至第二个储存网袋中继续收集,直至达到船的载重后驶向码头,用吊车把绿萍吊至岸上运输到指定地点存放。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方便安装和检修,降低船运行时产生的冲力,提高绿萍的收集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