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斗定位水灾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4047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北斗定位水灾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灾害逃生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北斗定位水灾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洪水泛滥、暴雨积水等这些水灾对人类社会早成极大危害,防治水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保证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安全保障事业。但是根除水灾对于现代社会还是不可能的,水灾仍然是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遇难者人数超过29.2万人,2011年日本海啸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中国历史上1931年长江特大洪水,造成14.5万人死亡,1954年长江水灾死亡3.3万人,1998年特大洪水死亡三千多人,中国历来水灾多发,几乎每两三年就会发生造成较大损失的水灾。

各国人民在经历了水灾的伤害后,很多人想法设法制造出一些水灾逃生设备,但是这些逃生设备都存在一些较大缺陷,导致这些发明创造并没有被普及。例如日本曾制造了一款球形海啸逃生舱,内部容纳多个人员,逃生人员依靠握紧内部的一根竖杠保持平衡,但是在水灾发生时,水流流向复杂多变,球形逃生舱会在水中旋转翻滚,这对内部的逃生者会造成生理伤害。另有美国的设计者发明的水上逃生舱,需要提前充满电能,但是在真实水灾发生时,人们往往是没有时间进行充电工作的。上述的逃生装置,材料都由厚钢板制作而成,首先搬运就很困难,厚重的金属也会极大降低逃生装置的浮力。

随着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新型发电模式和新型材料不断问世,淘汰旧想法,设计新发明是当代人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面对还在不断发生的水灾,亟需一种更加舒适可靠的逃生装置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北斗定位水灾逃生装置。人们可以平躺在该装置中,在洪水冲击下该装置会自动发电,为整个装置供给电能,并且该装置轻便可靠,搬运方便,使用后即会向救援部门发射位置信息,方便快速救援。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北斗定位水灾逃生装置,包括舱底、舱顶、定子、浮子、垫子、弹簧、BDS接收器、BDS天线、储物箱;

所述舱底和舱顶的形状像沿着轴线剖开的半个胶囊,其中舱底的两侧还设有舱翼,舱顶在上,舱底在下,舱顶和舱底的连接侧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另一边的开启侧,舱底内部安装有可旋转的钩子,舱顶内部设有圆柱凸起,钩子旋转后勾住圆柱凸起,使得舱顶紧密扣合在舱底上;所述定子安装在舱底两侧的舱翼上,浮子安装在定子上方,垫子通过弹簧安装在舱底上,弹簧两端通过焊接分别连接舱底和垫子,所述BDS接收器位于舱底的尾部,上面装有BDS天线,所述储物箱安装在舱底的头部,内部装有食物和过氧化钠。

进一步的,舱底的材料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舱顶的材料采用钢化夹胶玻璃。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所述舱底的两侧设有对称的水平舱翼,在湍急的水流中可使逃生舱保持平衡,人体贴在舱底的垫子上,并且BDS接收器和储物箱均安装在舱底上,使得整个装置的重心位于很低的位置,增强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所述定子中包含有定子铁芯和绕组,浮子下方的圆柱上设有多个异极永磁铁,浮子的顶部是中空的,具备很大浮力,会随着水面的波动而上下浮动,异极永磁铁不断在绕组中心上下窜动,绕组内的磁通发生改变,产生电流。

逃生装置一旦进入水中,浮子便会上下浮动产生电能,BDS接收器在通电后,通过BDS天线接收北斗卫星信号,计算出自身具体地理位置,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同时具备定位和通信功能,BDS接收器随即将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卫星反馈给救援机构。

人体在逃生装置内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气;人体排出的尿液与过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气,提供人体呼吸。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舱底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轻便并且强度高;(2)舱顶采用钢化夹胶玻璃,透明可视并且强度高;(3)通过水面波动发电,无需提前充电工作;(4)内置北斗导航系统,随时将位置信息传递给救援机构。

所以,这种北斗定位水灾逃生装置在洪水冲击下该装置会自动发电,为整个装置供给电能,并且该装置轻便可靠,搬运方便,使用后即会向救援部门发射位置信息,方便快速救援,对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舱顶盖紧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舱顶打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舱顶和舱底的连接侧的铰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舱顶和舱底的开启侧的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舱底和舱顶扣合轮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垫子和舱底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和浮子的装配外观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剖开状态的定子和浮子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和浮子在剖开状态的拆解图。

图中涉及的标号:1-舱底、2-舱顶、3-定子、4-浮子、5-垫子、6-弹簧、7-BDS接收器、8-BDS天线、9-储物箱、a-钩子、b-圆柱凸起、c-橡胶垫、d-橡胶筋、e-安全带、f-绕组、g-浮子空心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北斗定位水灾逃生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北斗定位水灾逃生装置,整体类似于胶囊状,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主要包括:舱底1、舱顶2、定子3、浮子4、垫子5、弹簧6、BDS接收器7、BDS天线8、储物箱9;

所述舱底1和舱顶2的形状像沿着轴线剖开的半个胶囊,其中舱底1的两侧还设有舱翼,舱顶2在上,舱底1在下,舱顶2和舱底1的连接侧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另一边的开启侧,舱底1内部安装有可旋转的钩子a,舱顶2内部设有圆柱凸起b,钩子a旋转后勾住圆柱凸起b,使得舱顶2紧密扣合在舱底1上;所述定子3安装在舱底1两侧的舱翼上,浮子4安装在定子3上方,垫子5通过弹簧6安装在舱底1上,弹簧6两端通过焊接分别连接舱底1和垫子5,所述BDS接收器7位于舱底1的尾部,上面装有BDS天线8,所述储物箱9安装在舱底1的头部,内部装有食物和过氧化钠。

进一步的,所述舱底1的材料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元素采用镁,通过碳化硅中空微粒进行加固后,密度仅为0.92克/立方厘米。因为水的密度为1.0克/立方厘米,所以该材料的密度低于水,在水中的浮力很大,并且非常结实,足以适应苛刻条件的湍流水域和海洋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舱顶2的材料采用钢化夹胶玻璃,在两片浮法玻璃中间加入PVB胶膜,经热压机压合后排出中间空气,然后放入高压蒸汽釜内利用高温将残余的少量空气溶入胶膜而成,耐震、防爆。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舱底1的边缘处沿轮廓设有凹槽,内部装有橡胶垫c,舱顶2的边缘处沿轮廓装有橡胶筋d,利用橡胶良好的弹性,在将舱顶2扣合在舱底1上后,橡胶垫c和橡胶筋d能够紧密的贴合,防止水进入舱内。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垫子5上面设有安全带e,保障人体不会滑离垫子5。

进一步的,由于逃生舱在水中会碰触到各种障碍物,所述弹簧6能够将舱底1的震动减缓,实现保护垫子5上的人体不会因震动而受伤。

所述舱底1的两侧设有对称的水平舱翼,在湍急的水流中可使逃生舱保持平衡,人体贴在舱底1的垫子5上,并且BDS接收器7和储物箱9均安装在舱底1上,使得整个装置的重心位于很低的位置,增强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如图7-9所示,所述定子3中包含有定子铁芯和绕组f,浮子4下方的圆柱上设有多个异极永磁铁,浮子4的顶部是中空的,具备很大浮力,会随着水面的波动而上下浮动,异极永磁铁不断在绕组f中心上下窜动,绕组f内的磁通发生改变,产生电流。

逃生装置一旦进入水中,浮子4便会上下浮动产生电能,BDS接收器7在通电后,通过BDS天线8接收北斗卫星信号,计算出自身具体地理位置,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同时具备定位和通信功能,BDS接收器7随即将位置信息通过北斗卫星反馈给救援机构。

人体在逃生装置内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储物箱9内的过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气,其反应化学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人体排出的尿液与储物箱9内过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气,提供人体呼吸,其反应化学式为2Na2O2+2H2O=4NaOH+O2

文中所述BDS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简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