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头双船系泊过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9008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码头双船系泊过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码头双船系泊过梯。



背景技术:

码头同一泊位同时停两条船,靠码头边的称内档船,远离码头的称外档船,现有工作条件下,施工人员如需登上外档船须通过小船将人员输送到外档船引致江面的登船梯处方可登船作业,或者直接使用码头上的大型门座吊,利用装载斗直接把人员吊至外档船。

采用现有的登船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通过小船来回输送人员,费用高昂且搭设江面的登船梯难题较大;

(2)通过吊机输送人员,效率低且成本高;

(3)以上两种方式安全系数低,风险高;

(4)登船方式不便捷,影响施工进度,延误交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码头双船系泊过梯,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码头双船系泊过梯,包括:

主梯,搭设在内档船与外档船之间,所述主梯位于所述内档船上的一端设置有滚动装置,使所述主梯可移动搭设在所述内档船上;

辅助平台,设置于外档船上,所述辅助平台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主梯位于所述外档船上的一端搭设在所述转动机构上,使所述主梯与所述外档船实现可转动连接。

作为所述的码头双船系泊过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平台上设置有落梯,所述落梯与所述辅助平台以及所述外档船均固定连接,所述落梯由所述辅助平台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外档船的船体表面。

作为所述的码头双船系泊过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辅助平台的上表面的转盘,以及凸出于所述转盘设置的第一卡接件,所述主梯上与第一卡接件对应的设置有第二卡接件,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主梯通过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相互配合卡接,通过所述转盘所述主梯可相对于所述辅助平台转动。

作为所述的码头双船系泊过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接件为卡槽,所述第二卡接件为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槽的长度,于所述限位轴的两端设置有防止所述限位轴从所述卡槽中脱落的轴向限位件,所述轴向限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卡槽的长度。

作为所述的码头双船系泊过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平台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转盘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具有由若干槽钢组成的支架以及位于所述支架顶部用于安装试试转盘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转盘安装槽,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转盘安装槽中。

作为所述的码头双船系泊过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构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稳固所述辅助平台的压铁。

作为所述的码头双船系泊过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梯包括支撑组件以及防护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所述主梯长度方向设置在主梯两侧的主梁,以及若干垂直于所述主梁设置的大横梁、小横梁,所述大横梁以及所述小横梁上铺设有可供行人踩踏网板,所述网板的上表面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防滑杆。

作为所述的码头双船系泊过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梯包括主梯第一段以及主梯第二段,所述主梯第一段与所述主梯第二段之间固定连接且呈一定夹角设置,所述主梯第一段与所述主梯第二段之间设置有加强梁。

作为所述的码头双船系泊过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梯两侧的第一护栏以及第二护栏,所述第一护栏与所述第二护栏均与所述主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护栏与所述第二护栏在所述主梯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主梯的整个表面。

作为所述的码头双船系泊过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梯、所述辅助平台以及所述落梯上均设置有用于实现各自吊装的吊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靠码头外档船舶的登船技术问题,保证过梯不受内外档船浮动而受破坏,通过过梯连接内档船与外档船,施工人员可便捷自如地从码头到达外档船进行施工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码头双船系泊过梯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码头双船系泊过梯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主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俯视图。

图5为图3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辅助平台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辅助平台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辅助平台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落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落梯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中:

1、内档船;2、外档船;3、主梯;30、滚动装置;31、主梁;32、大横梁;33、小横梁;34、网板;35、防滑杆;36、加强梁;37、第一护栏;38、第二护栏;39、限位轴;4、辅助平台;41、支撑构件;42、转盘;43、卡槽;44、压铁;5、落梯;6、吊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码头双船系泊过梯,包括:

主梯3,搭设在内档船1与外档船2之间,所述主梯3位于所述内档船1上的一端设置有滚动装置30,使所述主梯3可移动搭设在所述内档船1上;

辅助平台4,设置于外档船2上,所述辅助平台4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主梯3位于所述外档船2上的一端搭设在所述转动机构上,使所述主梯3与所述外档船2实现可转动连接。

通过设置连接内档船1与外档船2的主梯3可以使得施工人员直接从内档船1登上外档船2,避免采用小船或座吊的方式给登船带来的困难,安全性能高,登船效率高。

通过在辅助平台4上设置转动机构,使得主梯3与辅助平台4之间并非刚性连接,在船舶随着水流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三位浮动时,国体可以承受船舶运动产生的应力,而避免受损。

所述辅助平台4上设置有落梯5,所述落梯5与所述辅助平台4以及所述外档船2均固定连接,所述落梯5由所述辅助平台4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外档船2的船体表面。

辅助平台4高于船舶表面,通过设置落梯5i可以使得施工人员方便的由辅助平台4上下落到外档船2上,或由外档船2上登上辅助平台4,进而顺利的回到内档船1上。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辅助平台4的上表面的转盘42,以及凸出于所述转盘42设置的第一卡接件,所述主梯3上与第一卡接件对应的设置有第二卡接件,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主梯3通过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相互配合卡接,通过所述转盘42所述主梯3可相对于所述辅助平台4转动。

转盘42的设置可以解决内档船1与外档船2在前后方向发生相对位移时的相对运动问题,转盘42转动使位置变化但受到的应力减小。

所述第一卡接件为卡槽43,所述第二卡接件为与所述卡槽43相配合的限位轴39,所述限位轴39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槽43的长度,于所述限位轴39的两端设置有防止所述限位轴39从所述卡槽43中脱落的轴向限位件,所述轴向限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卡槽43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43为长度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椭圆结构,上端设置有开口,通过设置卡接件与卡槽43,当内档船1与外档船2在竖直方向发生相互位置移动,限位轴39可在卡槽43中上下移动,从而避免受到更大的应力。

所述辅助平台4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转盘42的支撑构件41,所述支撑构件41具有由若干槽钢组成的支架以及位于所述支架顶部用于安装试试转盘42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转盘42安装槽,所述转盘42设置在所述转盘42安装槽中。

本实施例中辅助平台4点焊固定在外档船2上,为了进一步增强辅助平台4在外档航船上的稳定性,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所述支撑构件4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稳固所述辅助平台4的压铁44。本实施例中所述压铁44的重量为1.5t

所述主梯3包括支撑组件以及防护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所述主梯3长度方向设置在主梯3两侧的主梁31,以及若干垂直于所述主梁31设置的大横梁32、小横梁33,所述大横梁32以及所述小横梁33上铺设有可供行人踩踏网板34,所述网板34的上表面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防滑杆35。

通过设置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施工人员在其上行走,设置防护组件避免施工人员过桥时发生危险,设置防滑杆35可以避免施工人员在主梯3上滑到。

所述主梯3包括主梯3第一段以及主梯3第二段,所述主梯3第一段与所述主梯3第二段之间固定连接且呈一定夹角设置,所述主梯3第一段与所述主梯3第二段之间设置有加强梁36。通过设置呈一定夹角设置的主梯3第一段以及主梯3第二段,可以使主梯3更好的搭设在所述辅助平台4上,在主梯3第一段与主梯3第二段之间设置加强梁36,可以进一步增强主梯3的强度,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梯3两侧的第一护栏37以及第二护栏38,所述第一护栏37与所述第二护栏38均与所述主梯3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护栏37与所述第二护栏38在所述主梯3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主梯3的整个表面。

所述主梯3、所述辅助平台4以及所述落梯5上均设置有用于实现各自吊装的吊码6。通过设置吊码6可以方便主梯3、辅助平台4以及落梯5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本发明工作步骤如下:

根据内档船1与外档船2之间的距离选择适当尺寸的双船系泊过梯。

在内外档船2舶外区相对应的甲板面设立过梯安装区域,要求甲板面平整,2米范围内无杂物与设备妨碍;

首先将辅助平台4吊装并安装在外档船2离外板大概1米的位置处,下脚需点焊固定;然后再吊装辅助平台4上落梯5与主梯3,注意主梯3的限位轴39需安装在转盘42上面的卡槽43内。

根据现场的位置安装好辅助平台4上的临时安全栏杆与链条;

安装完毕后,安全员,工艺员与质量员对过梯进行联合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过梯每次只允许一个人通过,禁止多人同时通过。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安全员每周需组织工艺员与质量员对过梯进行联合检查一次,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使用。

本发明解决了外档船登船的难题,主要效益如下:

取消原来依靠小船输送人员的方式,节省成本;

取消原来依靠吊机输送人员的方式,节省资源,盘活吊机使用率;

过梯安装简单快捷,且安全高效,保证过梯不受内外档船浮动而受破坏;

施工人员便捷自如地从码头到达外档船进行施工作业,提高登船的安全性,缩短施工周期,为船舶建造降本提效发挥作用。

本发明投入使用后,每条船可节约小船输送的成本10万元,节省吊机输送成本3万元,另外通过系泊过梯的使用,外档船的施工进度可加快1个星期,产生经济效益10万元,则一条船的总经济效益=10+3+10=23万元,一年按20条船计算,则可产生经济效益=23×20=460万元。

本发明的使用,改善了外档船登船的环境,提高了通道的安全性,杜绝原来高风险的登船方式,体现了公司持续改进,关爱生命的理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