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1003发布日期:2019-05-22 02:0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充气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上应急救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气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应对海上事故,在船上使用得最多的应急救生装置为救生衣或救生圈,采用救生衣或救生圈只能自救,在遇险人员水性不佳或无意识的情况下,救生人员没有轻便快捷的设备可对遇险人员进行及时的援助;而对于较窄水域如江、河、湖上的溺水事故,可用摩托艇作为应急救生装置,但摩托艇体积较大,工作时功耗大,运输携带不够轻便;此外,还可采用动力型的冲浪设备作为应急救生装置,现有的动力型冲浪设备,一般整体由硬质材料制成,即使做成对接组合式的,也因质量较重,占用空间大而导致携带不便,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推出了可充气折叠式的冲浪设备,但由于结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导致运行阻力较大,推动力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解决现有冲浪设备运行阻力大,推动力不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充气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包括充气部、硬质部和动力装置,所述硬质部为内部设有空腔的箱体,所述箱体后端外部设置有凹槽;

所述充气部包覆在所述硬质部外侧,其充气后与所述硬质部形成底面呈外凸弧面的支撑板体,充气部放气后可折叠;所述支撑板体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支撑板体前后端且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水流道;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泵喷,所述电机置于硬质部空腔内为所述泵喷提供动力,所述泵喷固定安装在凹槽中,其入水口与所述水流道连通。

电机与泵喷通过硬质部开设的轴孔实现连接;将支撑板体下表面设置成外凸的弧面,在下表面沿支撑板体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与泵喷对接的水流道的这种设置方式,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小应急救生装置在水中运行的阻力,而且有利于为泵喷入水口聚水,提高泵喷入水口的水力,增强泵喷入水口与喷嘴之间的压力差,从而提高泵喷的推力作用。

所述的凹槽的槽口上设置承托泵喷的承托板;凹槽的后端两侧剖切形成垂直于凹槽底面的安装面,在安装面上对称设置安装孔。

所述的凹槽为弧形槽,适应于水流的需要,减小设备的运行阻力。

所述的凹槽与水流道平滑衔接,凹槽与水流道外侧对称设置向外凸起的斜面,斜面由支撑板体的前端向后端逐渐增高,斜面对应于水流道和凹槽设置,在增强泵喷入水口的水力的同时,及时分散水对支撑板体的作用力,减小应急救生装置的运行阻力。

所述的泵喷包括螺旋浆、导流叶片、外壳、喷嘴,从泵喷的入水口到喷嘴依次设置螺旋桨和导流叶片,并为螺旋桨和导流叶片设置外壳,螺旋桨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导流叶片与外壳连接,外壳的形状和大小与凹槽相匹配,喷嘴在远离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外壳连接。

在与螺旋浆连接处的电机输出轴外表面沿轴向均匀设置凸齿,螺旋桨的中空连接体的内壁设置与凸齿相匹配的齿槽,通过凸齿和齿槽的配合连接,使螺旋桨与电机梳齿轴的连接关系更牢靠。

所述的外壳外表面对称设置凸板,在凸板上对称开设通孔,通孔与安装孔对应设置。

所述的喷嘴包括端头、圆锥段、连接段,端头及连接段均为圆筒形,端头的外径及内径均小于连接段的外径和内径,连接段的外壁上设置螺纹,与外壳实现螺纹连接,圆锥段的小段与端头连接,圆锥段的大端与连接段连接。

所述的螺旋桨每一叶片均沿中空连接体轴向呈螺旋状设置。

在硬质部腔体的上表面开设开口,并设置与开口对应的盖板,盖板与硬质部上表面平滑衔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应急救生装置设置成充气部与硬质部组合的形式,在运输及存放过程中,充气部放气后收拢折叠于硬质部外,可大大节省空间,减轻重量;

2.将支撑板体底面设置成外凸的弧面,在底面沿支撑板体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与泵喷对接的水流道,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小应急救生装置在水中运行的阻力,而且有利于为泵喷入水口聚水,提高泵喷入水口的水力,增强泵喷入水口与喷嘴之间的压力差,从而提高泵喷的推力作用;

3.在凹槽与水流道外侧对称设置向外凸起的斜面,斜面由支撑板体的前端向后端逐渐增高,斜面对应于水流道和凹槽设置,在增强泵喷入水口的水力的同时,及时分散水对支撑板体的作用力,进一步减小应急救生装置的运行阻力;

4.在电机输出轴外表面沿轴向均匀设置凸齿,螺旋桨的中空连接体的内壁设置与凸齿相匹配的齿槽,使螺旋桨与电机输出轴的连接更牢固;

5.喷嘴的端头比连接段的直径小,有利于加强泵喷入水口与喷嘴的水压差,从而进一步增强推进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应急救生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应急救生装置的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应急救生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泵喷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电机与泵喷连接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螺旋桨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充气部,2-硬质部,21-轴孔,22-开口,3-支撑板体的下表面,31-水流道,32-凹槽,321-安装面,322-安装孔,33-斜面,4-动力装置,41-电机,411-凸齿,42-泵喷,421-螺旋桨,422-导流叶片,423-外壳,424-喷嘴,4241-端头,4242-圆锥段,4243-连接段,425-中空连接体,426-齿槽,427-凸板,428-通孔,429-回水孔,43-电池,5-承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实施例1

如图1-6所述的充气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包括充气部1、硬质部2和动力装置4,所述硬质部2为内部设有空腔的箱体,所述箱体后端外部设置有凹槽32;

所述充气部1包覆在所述硬质部2外侧,其充气后与所述硬质部2形成底面呈外凸弧面的支撑板体,充气部1放气后可折叠;所述支撑板体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支撑板体前后端且与所述凹槽32相连通的水流道31;

所述动力装置4,包括电机41和泵喷42,所述电机41置于硬质部2的空腔内为所述泵喷42提供动力,硬质部2的空腔内设置电池43作为电机41的动力源,所述泵喷42固定安装在凹槽32中,其入水口与所述水流道31连通。

电机41与泵喷42通过硬质部2开设的轴孔21实现连接;将支撑板体底面3设置成外凸的弧面,在底面3沿支撑板体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与泵喷42对接的水流道31的这种设置方式,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小应急救生装置在水中运行的阻力,而且有利于为泵喷42入水口聚水,提高泵喷42入水口的水力,增强泵喷42入水口与喷嘴424之间的压力差,从而提高泵喷42的推力作用。

将应急救生装置设置成充气部1与硬质部2组合的形式,在运输及存放过程中,充气部1放气后收拢折叠于硬质部2外,可大大节省空间,减轻重量;

所述的凹槽32的槽口上设置承托泵喷42的承托板5;凹槽32的后端两侧剖切形成垂直于凹槽32底面的安装面321,在安装面321上对称设置安装孔322。

所述的凹槽适应于水流的需要设置为32为弧形槽,减小设备的运行阻力。

所述的凹槽32与水流道31平滑衔接,凹槽32与水流道31外侧对称设置向外凸起的斜面33,斜面33由支撑板体的前端向后端逐渐增高,斜面33对应于水流道31和凹槽32设置,在增强泵喷42入水口的水力的同时,及时分散水对支撑板体的作用力,减小应急救生装置的运行阻力。

所述的泵喷42包括螺旋浆421、导流叶片422、外壳423、喷嘴424,从泵喷42的入水口到喷嘴424依次设置螺旋桨421和导流叶片422,并为螺旋桨421和导流叶片422设置外壳423,螺旋桨421与电机41输出轴连接,导流叶片422与外壳423的内壁连接,外壳423的形状和大小与凹槽32相匹配,喷嘴424在远离电机41输出轴的一端与外壳423连接。

在与螺旋浆421连接处的电机41输出轴外表面沿轴向均匀设置凸齿411,螺旋桨421的中空连接体425的内壁设置与凸齿411相匹配的齿槽426,通过设置凸齿411和与之匹配的齿槽426,使螺旋桨421与电机输出轴的连接更牢固。

所述的外壳423外表面对称设置凸板427,在凸板427上对称开设通孔428,通孔428与安装孔322对应设置,凸板427与安装面321相匹配,通孔428与安装孔322相匹配,使得泵喷42通过螺钉连接安装孔322与通孔428固定在安装内。

所述的喷嘴424包括端头4241、圆锥段4242、连接段4243,端头4241及连接段4243均为圆筒形,端头4241的外径及内径均小于连接段4243的外径和内径,连接段4243的外壁上设置螺纹,与外壳423实现螺纹连接,圆锥段4242的小段与端头4241连接,圆锥段4242的大端与连接段4243连接,喷嘴424的端头4241直径比连接段4243小,进一步有利于增加泵喷42的入水口与喷嘴424的水压差,增大推进力,在喷嘴424上设置回水口429。

所述的螺旋桨421每一叶片均沿中空连接体425轴向呈螺旋状设置。

在硬质部2腔体的上表面开设开口22,并设置与开口22对应的盖板,盖板与硬质部2上表面平滑衔接。

将泵喷42的外壳423通过安装孔322安装于凹槽内,泵喷42的入水口对接水流道31,电机41的输出轴穿过轴孔21与螺旋桨421和导流叶片422连接,使用时,启动电机41,电机41输出轴带动螺旋桨421旋转,水不断从入水口涌入,从喷嘴424喷出,从而为支撑板体提供推动力。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